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一集)  2010/9/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5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七十四面倒数第二行。

「身及诸根,无有增减」,这一句意思很深,念老在此地的批注说它这是「表佛身殊妙」,殊是特殊,妙是微妙。「由于住本地法身,示现之应身即具圆满报身德」,这个意思我们昨天学习过,因为时间到了,所以它还有奥秘的深义,我们也不能够不知道。身是法身,法身没有物质现象,但是它确实存在,跟法性不一样。法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法身它是个现象,不过这个现象我们六道众生大概六根都没有办法理解它,它真的存在。譬如江本博士用水做实验,水有没有身?我们可以说是水的分子就是它的身,就是它这个现象。它也没有眼睛,它会看;它没有耳朵,它也会听;甚至于它懂得人的意思,人的起心动念它都知道。换句话说,六根的作用在,没有失去,没有六根的形相,六根的作用在。同样的一个道理,我们晓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粒微尘是不是跟水一样,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绝对是真的。我们坐在这个讲台上,这个讲台是木头雕的,它会不会看?会。它会不会听?会。整个讲台,把讲台磨成粉末,每一粒粉末统统都会。即使把这些物质现象把它恢复到原子的状态,那我们眼睛看不见,太小了,电子的状态,现在讲的是量子,更小了,那么样小的东西,它六根作用是圆满的。在一张桌子,整张桌子它有见闻觉知,把它磨成粉的时候,每一粒都有见闻觉知。我们看过这本书,好像也有很多同学看过这本书,这本书里面讲的,写这本书的高先生他问三王子,你们现在是鬼,鬼魂,问你们有没有身体?没有。他们没有物质的身体,没有物质的身体,换句话就是没有眼耳鼻舌,他们像一阵风一样,他们有聚有散。我们知道节庆里放的炮竹,这炮竹会把他们炸散,一炸他就分散,也感觉得很痛苦,可是过了之后他慢慢又聚在一起。他有见闻觉知,他能看能听,他也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他能看得到我们的活动,我们看不到他。

「身及诸根,无有增减」,这个里头的意思很深很深!我们人在这个世间,物质的身体有生灭,灵性的身体没有生灭。灵魂是灵性的身体,因为它迷了,我们叫它做灵魂;它要是觉悟了,我们称它作灵性,大乘法里面称它为法身,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念头是感,它有应,感应道交,它就在现前,它不是过去,它也不是未来。所以大乘教,确实祖师大德跟我们讲,即在当下。当下就这一念,当下这一念要没有了,宇宙一切都没有了,一有一切有,一灭一切灭,一时顿现。《妄尽还源观》里头讲得很清楚,把这个道理,把这个事实真相。那是真我,我们这个身是假我。这个道理的确非常之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诸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在六道、在十法界,他们的身,实际上他真正的身是法身、报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也起作用,在实报土。应化身叫分身,不是他到这里来应化,实报土的身就不见了,不是,实报土的身还在那里,在佛面前闻经、供养、修福修慧,没间断。应化是什么?好像是分身去了,同时能分百千万亿身,不止十万亿,能分百千万亿身。为什么?《还源观》上三种周遍里面讲的「出生无尽」,哪个地方众生有感,那个地方立刻就应,不是从哪里来的,没有,就在现前,因为法身遍一切处。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真正有少许觉悟的人知道这个道理,明了事实真相,你说他起心动念能不慎重吗?中国古人所谓独善其身,如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止,佛法讲不止,十太少了。好像十个人在你身边看着你,不止,多少人在身边看着你?无量无边无数无尽,都在看着你。你怎么能瞒得过诸佛菩萨?你怎么能瞒得过天地鬼神?你怎么能瞒得过万事万物?连一粒尘沙,连一根汗毛端,统统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迷的时候叫受想行识,悟的时候叫见闻觉知。宇宙之间这是法性的起用,就是这一个性,不起作用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没有,你不能说它无,起作用的时候什么都有,你也不能说它是有,森罗万象是幻相,包括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是法性所生所现的,它不变,所以叫一真法界。实报土以外,十法界依正庄严,那会变,永远不停的在起变化,出生无尽。

什么东西主宰这一切?佛说得好,心想,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主宰一切法,一切法从心想生的,所以念头就太关重要!你天天念阿弥陀佛,你是什么境界?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本地风光的境界,这还得了吗?我们天天念佛,为什么境界不现前?你不会念。为什么说不会?你这一句佛号里头掺杂着有怀疑、有夹杂,而且常常间断,所以你感受不到受用;换句话,你的佛号跟阿弥陀佛的心没有连在一起。我们中国古人讲母子连心,母子分离距离再远他有感应,儿子真想妈妈,妈妈也真想儿子,所以当他们相念的时候就有感应。我们跟阿弥陀佛也要像母子关系一样,那才行,那就是古大德常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叫真念佛。所以,形式上不是很重要的,实质重要。把极乐世界看成我的老家,把阿弥陀佛看成我的父母,我们离开了老家,迷失了方向,到这儿来搞六道轮回,现在听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明白了。明白之后,赶快认祖归宗,这个重要!忆念不舍,这叫真念佛,决定不要把生死放在心上,心里没有生死了。

念念跟阿弥陀佛相应,我这里发射念佛的波他收到了,阿弥陀佛的响应我们也感受到,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时候回到极乐世界?听佛安排。佛什么时候让我们去,就是什么时候他来接,什么时候就走;没有来接,一定我们还有没有完成的工作,需要在这个地方完成。一个是在这个世间提升自己的境界,比在极乐世界还要殊胜,这经上讲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真修行,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为什么?极乐世界没那么多诱惑,没有,太平世界,这个地方诱惑力量太大,你能禁得起,这真的不是假的。顺境、逆境,顺境诱惑你起贪瞋痴,逆境亦复如是。你把境界看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受外头境界诱惑,我们自己成就了,虽然没大彻大悟,清净平等得到了。清净心得到,平等心也得到,佛还没有来接我们,那另外一个要帮助苦难众生。这个世界与弥陀有缘的人不少,我们要做出一个好样子来接引他们,帮助他们认识阿弥陀佛,认识西方极乐世界。他认识之后,他也能发愿,他也能真干,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你住在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一桩事情,不是为自己。「正法久住,续佛慧命」是要我们认真去做的,这不是口号,要把它做出来。利用这个假身体,这个假身体挺管用的,用这假身体做样子,《还源观》上的四德把它做出来,「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做出来正法就久住了。今天佛法衰,社会大众不相信,为什么?没做出来,社会大众没有看到真正佛法,道理在此地。我们明白了,搞清楚了,不做怎么行?叫谁做?自己做,不要劝别人,不要依靠别人。他如果觉悟了,他肯定跟我一样,甚至于比我做得更积极。所以这个是属于报身德。

我们今天接着看底下两句,还是属于报身德,「如来定慧,究畅无极」,这就讲得很具体。定是什么?「定者,禅定。慧者,智慧。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这要做出来。什么是戒?守规矩、守法就是戒,佛在经教上给我们讲的规矩我们要遵守。我们现在住在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有国家、有政府,有典章、有制度,有风俗、有习惯,样样都要遵守,都要做出来,世出世间法都要把它做出来。世间法再多,我们中国老祖宗是真有智慧,把它归纳成十二个字,简单,再多再多不出这十二个字的范围,这不容易!这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我做到没有?「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怎样才能做到?觉悟就做到了,迷做不到,觉悟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菩萨戒经》里头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的孝悌忠信的对象是什么?一切众生。尽孝、尽悌、尽忠、诚信,这里头没有讲对德行高的、年岁长的,没有讲这个,对好人,不对坏人,也没有。既没有的话,一切众生一律平等,对我有恩的人我是这个态度对他,毁谤我的人、羞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也是这样对他,尽孝、尽悌、尽忠、诚信,一定要这样做。这是什么?这是觉悟了的菩萨,他是这样做法的。你还有分别,你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的人没有分别。我们今天也没有真正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做到,但是我们今天在大乘经教里长时间的熏习,我们解悟,解悟如果真的去干的话,肯定就真的觉悟,你不干不会,你要一干就真觉悟了。你看,许许多多忏仪里,「一心恭敬」「一心顶礼」,那是礼义廉耻的礼,真的不可思议!这是什么?这就是定慧,我们讲这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它的体是什么?就是定慧,戒定慧。

《会疏》曰:究谓究竟,畅谓通畅。」如来定慧,一般在大乘经里面习惯的说,称佛是从相上讲的,称如来是从性上讲的,如来定慧就是自性定慧。哪个人没有?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戒定是德。究竟通畅,「简异因位所得,故曰无极」。究畅无极,这是从果位上说的,这不是因位。果是什么?果是成佛,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华严经》上说,初住以上就是果位。我们晓得,十信菩萨是因位,十信菩萨初信到六信还没离开六道,在六道里头。七信离开六道了,七信是阿罗汉。六信是三果圣人在修四果的道行,还没有成功,成功证得了四果,他就超越六道。所以,第七信是阿罗汉,第八信辟支佛。第九信菩萨,第十信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没出十法界,因位。十法界里面这一尊佛,他要是把妄想断掉,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就没有了,他就证得初住,超越十法界,这才是真正的果。他住在哪里?住在实报土,实报土的是哪些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报土,报土就是实报土,实报庄严土。第四十一是等觉,再往上去无明习气没有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这一品无明没有了,那就成为妙觉。妙觉住哪里?妙觉回常寂光,就不见了,科学家讲不见了,回到常寂光。这些都是宇宙之间的真相,佛经的名词叫诸法实相。「故经义为,佛之禅定智慧,究竟通畅,非一切在因位之大士所能得。」这就讲的什么?通畅这两个字,通畅就是无碍,《华严经》上讲的四无碍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地方都是讲阿弥陀佛。

我们再往下面看,下面是第三段,于法自在,解脱德。般若、法身、解脱。「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诸位要记住,自在就是我,得自在你说有没有主宰?当然得到主宰,如果不能得主宰,怎么能叫自在?这就是大乘法里常讲「常乐我净」,这叫四净德,这是性德,出现了,真我现前。诸位记住,真我到什么时候你证得?圆教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真的我找到了。六道十法界里讲我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我找到之后,你就到实报土去了,你就永远脱离十法界。常就是涅槃德,常是不生不灭,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那是常。乐,永远离苦,永远没有苦了,无论是精神上、物质上,永远摆脱了,那就叫乐。我,自在,最胜自在,自在、主宰都得到。净,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的性德就恢复。

「最胜二字,自《唐译》,这五种译本里,唐译有这两个字,「最胜」「心离烦恼之系缚」,系缚是比喻,好像绳索把你捆绑起来,你不自在了,烦恼就像捆绑自己的绳索一样。现在怎么样?离开了,离开叫解脱,这个绳索解开了,你脱离这个痛苦。心离,烦恼就是绳索,你不自在,你很辛苦,用什么方法把这个绳索解开?戒定慧,一定要知道,世出世间法同样一个原理原则。世间法在古时候讲学礼,礼就是规矩,礼没有,儒就没有了,戒没有,佛就没有了。儒家的礼跟佛法的戒是相通的,是一桩事情,佛家的戒比儒家的礼更严格,为什么?他要得定,儒家还没有制定这个目标,可是佛家持戒目的是得定,修定的目的是开智慧。智慧没有开,定没有修成,定真正修成,自然开智慧。定是什么?小定是清净心,大定是平等心,究竟圆满的那是性定,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是自性本定,那叫大彻大悟。

由此可知,修定是开悟的一种手段,而持戒又是修定的手段,持戒是手段的手段,不是目的,终极的目标是开智能,这个不能不知道。许许多多学佛的人他不懂这个道理,把持戒、修定统统结归到福报去了,修福去了。能不能修福?能,修人天福报,持戒不能得定,人天福报,修定不能开慧,这个定就变成四禅天、四空天,他将来到那儿去了,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修这个东西,不能把目标搞错,不能把方向搞错,这很重要。我们现在修净土,想往生极乐世界,要不要戒定慧?要,没有戒定慧,极乐世界去不成,特别是定,定叫三昧,你看什么人能往生?念佛三昧得到了,决定往生。念佛三昧没有得到,那得要靠运气,什么运气?你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跟《无量寿经》上四十八愿第十八愿相应,决定得生,最后一念。你能不能保证你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不能保证。这个事情侥幸不得,要真干,不能存侥幸之心:我现在不念佛没有关系,临终一念我就可以往生。你要晓得,临命终时,第一个头脑清楚,你能不能保得住?一下迷惑就完了。如果你要是生病,病得很重,像植物人一样,连人都不认得,那你还能认得佛吗?这个太重要了。所以临命终时有三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头脑清楚;第二个,遇到善知识提醒你,就是讲助念;第三个,自己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什么样的杂念统统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一句阿弥陀佛归心净土,行,这人肯定往生,这是净宗法门不可思议、无与伦比的功德。我们就是想到临命终这三个条件找不到,遇到善知识,可遇不可求,头脑清楚太不简单了!我们看看,送往生你看,临命终时几个人头脑清楚,几个人在这个时候真正肯听劝告?这么一来,平时的功夫就很重要,这个东西像打仗一样,平常练兵,天天在操练;往生就好比打仗,就那一剎那,最后那一念,能不能往生决定在最后一念。

所以送往生的人一定要有知识,印光大师讲得非常好,往生的人他已经断气,不要碰他,为什么?一般讲,人断气了,医生诊断说这个人死了,宣布死亡,他的神识没有走,你碰他,他有感触、他有痛苦。他有痛苦,心里面生瞋恚,那个麻烦大了,瞋恚心一起来,三恶道去了。不能碰他,多长时间?八个小时,八个小时之后再动他。不但不能碰他的身体,他那个床都不能碰,这是常识,很重要。如果说最安全起见,最好十二个小时到十四个小时,那就非常安全,他神识离开了,你再给他换衣服、给他沐浴、给他穿衣。他走得很安详,全身柔软,柔软不代表往生,走得很安详,但是可以保证他不堕三恶道。全身柔软,来生到人间一定比这一生还要好,他这一生做了好事,真有修行,来生得富贵;修的福更大,人间没这么大福,他就到天上去了。天有六层天,看他修的福报多大,他到哪一层天去,一般最普遍的是四王天跟忉利天,这是我们不能不晓得的。所以人一定要修四净德,修四净德的人,临命终时候没有障难、没有障碍,平常处事待人接物,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好!

现在修行最重要的,一定要记住从持戒下手,不持戒不行。不持戒念佛功夫不得力,不持戒学经教,学的是佛学,不是智慧。人真正持戒、修定,你念佛、诵经那就不一样了,那你真的是在修福。戒从哪里学?我们今天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假的到临终时候你将来还去继续搞六道轮回,你就错了。你要再说我学佛,怎么佛菩萨不灵?对佛菩萨起了埋怨,你下地狱去了。佛菩萨说得很清楚,你自己错了,你不承认。你看看,我们的戒律依什么?最高的指导原则,净业三福。经上讲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还得了吗?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修菩萨道成佛的人,都要依这三条。这三条第一条你做到了没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给诸位说,比我们中国老祖宗讲的十二个字,内容还要深、还要广。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佛弟子想做个菩萨,菩萨知恩报恩,什么人恩德最大?父母、老师,父母给我们身命,老师给我们慧命。不孝父母是头等大罪,背师叛道跟不孝父母的罪是相同的,你这还得了吗!

我们今天要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用什么?用《弟子规》。净业三福这两句是纲,《弟子规》一百一十三桩事那是目,你就晓得怎样去做才把这两句做圆满。不能小看《弟子规》《弟子规》展开跟十善业道没有两样,八万四千细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你要不从《弟子规》上去学,那你就得学小乘法,小乘经论很多,你要去学小乘戒律。所以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们聪明,唐朝中叶以后,中国的佛教,无论在家出家不学小乘,用儒跟道代替小乘。今天佛教之衰,为什么?儒跟道不学了,小乘也不要了,变成没根的佛法,所以佛法衰了,衰成这个样子。无论怎么样修你都不会成就,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也往生不了极乐世界,那麻烦大了!经典一展开,诸位就会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善的标准是什么?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的基础在哪里?基础在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我们用儒跟道代替,好!中国自己的东西,不输给小乘。中国从采用儒家、道家来代替小乘,大概也有一千六、七百年了,这一千六、七百年出了多少高僧大德,这就说明古人的选择没有错误。我们还是要走古人的道路,用儒、道来代替小乘,就是用《弟子规》《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里也可以包括印祖所推荐、所介绍的《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把这些东西看作是戒律,根本的戒律。有这个基础,我们修十善业道一点困难都没有,你才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都不能认知,不能真干,你学佛可以说你在佛门种个善根,这一生想成就很困难。

佛讲得清清楚楚,我们自己千万别误会,特别是教导别人的,你为别人指路,你要负责任,你把路走错了,因果是你背,那个麻烦大了。自己没有开悟,哪有能力教人?可是今天,开悟的人我们找不到,老师教导我们,现前我们不认识真正善知识,找古人。古人的标准看《大藏经》,他的东西能入藏,那就是肯定是真善知识,我们跟他学习就不会有差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都做不到,你怎么能学佛?你入不了佛门。这是儒家的东西,你想想你做到没有?《太上感应篇》里面讲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总共讲了一百九十三条,教我们真做、真干。如果出家,再加上《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同学也可以学,这就入了佛法。有这样好的一个基础,这戒的基础有了。定怎么修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是定。我选择持名念佛,一天念三万声、念四万声,心就定了,二、三年训练下来就得三昧,心清净了。用这句佛号代替一切杂念,古人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无论什么念头才起,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取而代之,一切念都归到阿弥陀佛,这叫三昧,念佛三昧。根大利的,那是什么?真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心里再没有这些牵挂,这得定了,开智慧。

刘素云居士在此地做了两次报告,这里留的有她的光盘,她有什么本事?她自己说了六个字,一点都不错,三世诸佛所以能成佛也就是这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你看世间人,最不容易放下名利,这是她的善根深厚,她从小一直到老没有把名利看在心上,心里没有名利。一生诚实、真诚,没有妄语,这是什么?这是根本戒。你说刘素云她没有妄语,她会有两舌吗?她会挑拨是非吗?不可能。她会绮语吗?她会恶口吗?都没有。贪瞋痴慢很薄,这就是什么?人家这戒虽然没有学,不学她已经有这么深厚的修养,你看遇到佛法,她就能够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一天听十遍,十年没有改变,一门深入。你们仔细去观察她,她有没有开悟?好像有那么一点。你要知道,有那一点开悟,她就有相当的定功。所以,不走戒定慧这个路子不能成就,戒定慧三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必须走的这条道路。

我初学佛的时候,因为知识分子好学,对于佛经的这些道理、境界很欢喜,戒律就很马虎,看得很淡,不太接受。章嘉大师告诉我,戒律很重要,戒律好像,我们那个时候住在台北,好像台北到高雄你坐火车,戒律就是这张火车票。这张票,没有到达目的地,你永远不能丢掉,随时他要查票,到达的时候这个票交回。他说戒律就像这张票一样,没有到成佛,等觉菩萨还要持戒,一直到妙觉果位,你的戒定慧三学圆满,你能疏忽吗?一门深入要守十年,一般讲这是最少的,十年没有得一心,我们念佛人讲没有得一心不乱,还得继续干十年。以一心不乱为标准,一心不乱有两种,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实在是业障太重,把目标才定在凡圣同居土,业障习气太重,这是不得已,真有志气,要把品位提升、提高。所以,我们今天读到这一句,解脱德这句经文,「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这一句就是《华严经》的四无碍法界。

「又不谋而运,一切无碍,谓之自在。」不谋就是没有计划,没有预先的这种设想,自自然然的,什么障碍都没有,这才叫自在。「如《华严经》中之十自在」,这个十自在,念老都把它节录在此地,我们在这里都看到了,十种自在。第一个「命自在」,命是什么?寿命。「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也。」这个摆在第一条,是娑婆世界人最欢喜的,把它列在第一条,寿命自在。寿命与健康有密切关系,如果寿命很长,身体不健康,那不叫受罪吗?那不是享福,那叫受罪。寿命长,身体跟年轻人一样,这叫自在。能做得到吗?能,真的能,在佛法上、理论上讲,真的是没有障碍。凭什么?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长寿能得长寿吗?能,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可是老师后头有批注,必须如理如法的求你才能得到,真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得不到,那是什么原因?不是在理上产生错误,就是方法错了。理是一个纯粹利人之心,不是自利。我在世间多住几年,身体健康,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为正法久住,这个自然就会得到。为自己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个求不到,佛门里没有这个。因为佛菩萨没有一个是自私自利的,只要自己夹杂一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人,你就得不到,不是不灵,你不如法。所以这种求,求寿命,这是菩萨,不是凡夫。

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为什么他不长住,连释迦牟尼佛住世也只七十九岁就走了,他为什么不多住几年?这就是善导大师的话,「总在遇缘不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有缘的人都得度了,他工作圆满了,他走了。往后的众生?往后的众生有与其它佛菩萨有缘的,这是世尊的弟子,代代相承,这些弟子当中确实许多都是再来人,佛、菩萨、罗汉应化来的。佛没有舍弃众生,世尊的法缘圆满了,就交给弟子,你们接着,一个一个接着搞。因此学佛,结法缘比什么都重要。李老师过去在台湾,法缘非常殊胜,我们跟他学经教,他也把这个常常叮咛、嘱咐我们,要与大众结法缘,还教我们怎么个结法。他老人家一个星期讲两次经,固定的,一个星期讲两次,教我们当接待。我们这二十多的同学学经教的,老师讲经我们就是招待,在大门口看到有听经的同修来了,去招呼他们,给他们找座位,给他们拿经本,告诉他们今天从哪里讲起。有时候,老师讲,给他们再买一点糖果结缘,我们都很穷,没钱,一块钱去买一点花生米,一个人一粒,一个人一粒,糖果一个人一小块,结缘。我们这些同学就干这个事情,结法缘。你要不结法缘,你将来纵然讲得很好,讲得天花乱坠,没人听,来听经的人是跟你有缘的,这个不管你讲得好不好,缘最重要。我们亲自看到,我们有几个同学讲得很好,可是讲经,听经的人没几个,十几、二十个人。林看治居士也是我们的老学长,她六十岁,她的法缘好,无论在哪里讲,座位上都坐得满满的,我们都很羡慕,老师说人家法缘殊胜。所以结缘就很重要。这我们学会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国际上邀请讲经,我们法会还没有开,我们结缘的东西都运到了,全部都是经书、光盘、录音带、录像带这些东西。所以一讲经,门口都摆满了,随便拿,法缘殊胜是这么来的。四摄法里面头一个是布施,结缘布施是跟一切听众结法缘。

所以确实佛氏门中真的有求必应,记住一个原则,不为自己,不能掺一点点自己的东西在里头,一掺就坏了,感应就没有了;一丝毫自己都没有,那个感应就不可思议。世尊的弟子,真正弟子,在这个世间就是续佛慧命,接引众生,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别的法门,别的经典不重要,那是什么?他们喜欢,让他们开开心,给他们讲讲。真正有受用,帮助他了生死出三界,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就是这部经。净土的五经一论,这是真正重要的,不能不知道。所以财富,佛说得很好,财布施得财富;聪明智慧,法布施;健康长寿,无畏布施。真正修这三种布施,三种果报,这世间人所求的,智慧、财富、健康长寿,你统统得到。心里没有自己,一心就是为如来正法,为普度众生,你这一生就不会生病。为什么还会生病?还有自己没放下,你才会生病,自己放下了,就不会生病,这个道理要懂。

第二,「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调伏自心,能入无量之大三昧,游戏神通,而无障碍也」。心自在,这里头最重要的,心要定。什么是定?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定。先从执着放起,下手。执着里面,佛告诉我们,你得真干,头一个放下身见。放下身见是什么?无我。无我,我还要替别人工作,没有我自己的事情,没有我自己的念头,我工作是为别人,为续佛慧命,为利益众生。只要是为正法久住,为众生得利益的事情,我都去做,没有一点点为自己,身见就破了。身见破了之后,必须要做到的,实在讲这五种见惑是同时得到的,一个得到了,统统都得到。对立的念头没有了,边见,于一切人、一切物再不会有对立,你就做到随缘妙用。我们常常说,在这个世间,对一切人事物,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支配的念头,你看你多自在!你有这些念头,你多操心、你多辛苦,操心、辛苦那造业。你不对立、不控制、不占有、不操心,你不造业了,那真叫消业障。没有成见,能够恒顺众生,别人说什么,很好,不好的也很好。那不好的,他将来看到,他吃亏上当!吃亏上当他在学习,他在那里吸取经验、吸取教训,有什么不好?好事!他要不吃吃亏,他从哪里学得到?所以,菩萨也常常看到人造作罪业受苦报,不去劝导他,他必须要通过这个教训,他自己觉悟。反而在享福的时候,顺境里面,要提醒,避免他造业。迷得很深,造极重罪业的时候,佛有的时候看着笑笑,不会说话的。这是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慢慢等他觉悟、等他回头,你再去教他不迟。

所以首先心要定,不被外面境界所转,我们这部经上修行的标准,就是说了三桩事情,清净、平等、觉,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我们修学的目标,念佛、持咒、持戒那都是手段,目标是什么?目标是清净心。我们修行是不是真有功夫、真得力,那就是我们的心一年比一年清净,一月比一月清净,功夫真得力了。自己晓得一个月比一个月有进步,真正放得下。一切放下,心里没有所求的了,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佛菩萨要我们做什么事情,结果做事情需要花钱的,我们也没有钱的,我们也不会到人家那儿去化缘,自然就有人送来。那就说明什么?这个事情佛菩萨是一定要叫你做了,有人送钱来;没人送钱好,这个事情可以不必做,不必操心。所以永远是随缘不攀缘,这就对了。「游戏神通,而无障碍」,游戏神通是形容你的日常生活是在做游戏,通达无碍。心自在。

第三,「资具自在」。这个资具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必须要具备的一些条件。物质的条件没有不行,吃的虽然很简单,但是要能吃得饱,穿的简单,要能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够了。释迦佛当年为我们所示现的,他们居住的地方是热带,恒河流域,所以三衣一钵就够了,他没有任何东西。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们是托钵,每个人出去托钵,托到的饭菜不是自己就吃了,不是的。回到自己好像现在的营地一样,他没有房子,他也没有帐篷,就是树林,回到这个树林,把所有饭菜统统集中倒在一起混合起来,吃多少拿多少,真正共产主义。有人托的菜好,有人托的菜不好,有人托得多,有人托得少,回来之后大家集中。所以古人讲,出家人一钵千家饭,那真的不是假的。你吃的时候盛这一小钵饭,那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到外面托钵回来的,那不是千家饭吗?不是假的,真的是做到利和同均。六和敬里头,真的是真正做出了平等,清净平等觉他们表现在生活上,心地一丝毫不染,托了之后,回去大家分了吃。

衣服,古时候的衣服比较难得,饮食比较容易,衣服从哪里来?人家送一件衣服那不是容易事情。衣服多半是一般人衣服穿旧了、穿破了,丢掉不要了,他们捡来。捡来还可以用的,破了不能用的把它剪掉,能用的一块一块剪下来留着,留着够缝一件了,拼凑起来。我们这个衣现在是象征性的,这是一块一块的,在以前确实是一块一块缝起来的。布料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所以必须染色,染成这种颜色。这颜色是什么?红黄蓝白黑统统混在一起,就变成这种颜色,所以叫染色衣。衣只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五条的。我身上搭的这个是二十五条,二十五条叫大衣,大衣是九条到二十五条都叫大衣。平常一般穿的是七条,工作的时候是穿五条,五条是工作服。出去托钵这是大事,一定要披二十五条衣,这就是对一切众生的恭敬,恭敬心。这些在家人供养我们饮食,这些饭菜供养我们,出家人对他们法布施,对他们讲解佛法,以佛法教导他们,他们有问题要为他们解答,没有问题要为他们祝福。所以信众以财施,饭菜是属于财,财施,出家人用法施回报。

现在社会跟从前不一样了,我们有居住的房舍,寺院庵堂。人口多了,学佛的人比从前也多了,所以现在有学校、有讲堂,这所有一切设施都叫资具。「菩萨能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也。」这些珍宝,世间这些七宝它到底有什么作用?七宝是属于财富,它的作用是帮助你免于贫穷,换句话说,带给你财富,它作用在此地,所以大家把它看得很珍贵、很名贵。佛法不然,佛法把法看得很重,称之为法宝。世间上财宝只能解决我们衣食住行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帮助我们了生死出轮回,证得涅槃不生不灭,没有这个能力。法有这个能力,所以法宝比这个世间的财宝,不知道要重要多少!所以学佛的人重视法宝,你看看一本经书,一句佛号,佛号是修行法门,一本经书能真正帮助一个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世间无量财宝都不能跟它相比,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前面讲的,这个经文上讲「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是法宝,我们以法宝布施、供养一切大众,这个福报是真大,不能不知道。今天我们修最殊胜的法供养,是什么?就是现在的电视跟网络。现在人谁不看电视、谁不用网络?我们把自己修行的心得,修学的法喜,利用这些高科技,与许许多多有缘众生,什么叫有缘?他打开这个频道,这就是有缘的,跟他们在一起分享、一起学习,这是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最殊胜的资具自在。如果有能力的,无论出家在家,道场里一定至少要设因特网的十个网站。每天认真修行,认真学习,每天都把我们修学的成绩,我们的心得,在网络上给一切大众分享。这是真正报佛恩,这是真正的资具自在。

「严饰一切世界」,严是庄严,饰是装饰,庄严装饰一切世界,用什么?佛陀教育。佛教自己本身称宗教,宗门、教下。宗是什么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学、教化。宗教两个字合起来,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众生,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就干这桩事情,我们今天遇到,得到利益,得到好处,我们发愿加入他们的团体,也来从事这样的工作,成就资具自在,成就严饰一切世界,让一切世界都像极乐世界一样的美好。这个里面所有一切居民都是上善之人,上善是什么?菩萨。中国老祖宗所说的,孝悌忠信这十二个字全部都落实了,佛陀教学的十善业道,三皈五戒,人人都做得圆满。

我们晓得,正报庄严一定带动依报的庄严,依正庄严无与伦比。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极乐世界是个示范点,一切美满,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个我们往下学习大家都能看到。你看阿弥陀佛是怎样建立极乐世界,建立极乐世界不是他自己享受的,不是为自己,特别是为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六道众生,这功德多大!阿弥陀佛的心量大,心地纯净纯善,所以极乐世界真的严饰是一切诸佛世界之冠。我们这一生真幸运,遇到这个法门,亲近阿弥陀佛,认识清楚,搞明白了,下定决心,非去不可。像刘素云一样,你听她讲演的时候口气,认定极乐世界,非去不可!要有这样坚定的决心,能不能去?肯定能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这下面第四是业自在。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