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十九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79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三页,从第三行看起:

「复有无量须夜摩天王。所谓善时分天王。可爱乐光明天王。无尽慧功德幢天王。善变化端严天王」

【总持大光明天王。】

昨天介绍到此地。菩萨名号里面含的意思很多,我们愈是能够深入,对自己修学利益愈大。『总持大光明天王』,昨天跟诸位说过,这个意思是让我们在修学当中掌握到总纲领、总原则。「总持」,在梵语里面称为「陀罗尼」,翻成华语叫总持,意思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前面跟大家说过,实际上法法都是总持法门,要紧的就是一门深入,你才能够做到总持;如果你修学的法门太多太杂,你就掌握不到纲领,修学成就就比较困难;所以无论是世间法,无论是佛法,没有一样不讲求掌握纲领的。我们看看现代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他们也是在一切法当中抓住一点,专精深入的研究,他才有成果,才拿到国际诺贝尔奖金,这是很大的荣誉。你问问他,在一切法里他只懂得那一点,专精这一点,所以他有特殊的成就;如果他要学得很多很杂,他一样也不能成就。世出世间法都不能违背这个道理,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你要想真正有成就,只有这个办法。

今天我刚刚到此地来,你们同学们拟出佛学院一些办法,在前几天我也说过,佛学院跟世间教育不一样,世间教育它的目的是叫你得到技术能力,我们佛学院的目的在哪里?是叫你得一心不乱,大开圆解,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我们是以这个为目的。用世法的方法,就没有办法达到我们这个目的,所以在课程的编排,我们要跟主管教育部门沟通,一定要让他了解,我们没有办法跟世间这种方式、这个模式来做,那是达不到我们目标的。我们的课程决定不能跟世间这些课程相类似,决定不能跟其他佛学院课程一样的编排方法,为什么?那是失败的教育,不能成功。我们佛法里面,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垂训给我们,就是「一门深入、长期薰修」。譬如你学《无量寿经》,我们的目的在哪里?是希望你成无量寿佛;你学观世音菩萨经,你的目标就是你要作观世音菩萨,你真的成观世音菩萨,你的学位才拿到,你修学的功德才圆满。所以不是学技术,不是学能力,是学作佛,是学作菩萨,那当然跟世间教学就不一样。

大家拟定我们的学程是七年,七年学什么?一门深入。我要选择《弥陀经》,我《弥陀经》就得学七年,年年学这部经,年年讲这部经,这个经的意思愈讲愈深、愈讲愈广,愈讲愈契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你就真的作佛、真的作菩萨了;而不是说七年学七部经,一部都不管用,这是实实在在的。七年学一部经,你就在全世界变成第一,专家;你学《地藏经》,七年之后你就是地藏菩萨;你学《仁王经》,你就是仁王菩萨;你学哪一部经论,你都变成这部经论世界级的专家;这是你抓到「总持大光明」,大光明是大智慧。所以,一门深入。其实七年是一个阶段,我们看古来大德一生几十年,对於一部经锲而不舍,他成功了。

在近代,我们看看几位大德,佛门里面圆瑛老法师,跟居士林也很有缘,我们二楼有一副对联就是他老人家写的。我们读圆瑛法师的《传记》,老法师二十五岁发心学《楞严》,学了一辈子,《楞严经讲义》完成他七十四岁,二十五岁到七十四岁,所以才有这个成就,一生没有能够舍离,天天在想《楞严经》,天天在学微密观照,他才有这个成就。在家居士也不例外,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专研究《金刚经》古来的注疏,我们所看到的,他用了三、四十年的功夫,完成一部《金刚经讲义》,而成为现代对於《金刚经》研究,《讲义》是权威的注解。周止庵居士一生用在《般若心经》,也是几十年的时间,成就一部《心经诠注》。这些著作永垂不朽,这叫做成就,我们佛学院希望达到这个目标,每一位学员将来就是一尊活菩萨在这个世间弘化,我们的佛学院成功了。如果是一般世间佛学院,排上几十门课程、十几门课程这样来修,这是杂修乱修,不如我们办培训班有效果。培训班的时间虽然短,一门深入,你们能够得到一点效果,道理在此地。所以我们的课程标准、课程拟定,我们教学的方法,必须跟教育主管我们要来研究讨论,希望他们了解,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的方法,与世间教学完全不相同,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总持大光明,谁懂得、谁能掌握,他这一生必定成就。佛法的修学最忌讳夹杂,最忌讳散乱,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一杂一乱,充其量变成佛学,某人佛学很渊博,那是佛学常识,你看得多、听得多,你没有入门,你没有开悟,换句话说,你烦恼没有断,你依旧有分别执著妄想,你还是凡夫,你没有能转境界,你还是被境界所转,那有什么用处?这样我们把佛法当作世间学问来学习,这错了,我们不干这个事情,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每位同学来参与,不仅是将来你要参与佛学院,你到念佛堂来念佛,你每天到此地来念经,目的是什么?作佛。有这样的志愿,有这样的恒心毅力,你怎么会不成佛?你有立下这样的志愿,你听经才会听得懂,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才会解。为什么?你想作佛,佛力才加持你;你不想作佛,天天听,听上一百年你也听不懂。为什么?目标不一样,你把方向搞错、目标搞错了,到这里来是来作佛的。

所以「总持」两个字的意思很深很广,我们一定要细心去体会。即使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你能够掌握到生活的原则,你就不是凡人;凡人过日子,说老实话没有原则,随顺烦恼、随顺习气、随顺人情过日子,所以日子过得很辛苦。学佛的人生活比较好一点,他有个原则,很多同修发心素食,素食就是一个原则,把你在生活里头圈子就缩小很多,你掌握到一个原则。素食再要能加上清净心、加上慈悲心,你这一生生活就非常美好,健康长寿,虽然不能讲长生不老,可以说不容易衰老,可以做得到的;这里头要有清净心,要有慈悲心。

这两天从台湾有个小朋友到这里来访问,也许你们都见到,今天他回去了。这个小朋友,我们中国人讲,他有一点特异功能,他能够见到一般人见不到的无形的那些妖魔鬼怪,他有能力见到,所以他会看。他到我们这个道场观察,他很赞叹,这个道场佛菩萨很多。妖魔鬼怪有的时候他也碰到,碰到的时候他有法术把这个妖魔鬼怪赶走。这几天他跟我在一起,他问我,他说:为什么妖魔鬼怪不沾你的身?他觉得比我矮一层,妖魔鬼怪沾他的身,他有办法把他赶走,但是妖魔鬼怪不沾我的身,他问我什么道理。我就告诉他:心地清净,所有一切邪就不能够侵入,凡是邪毒侵入都是你的心不清净,你心里有三毒,外面邪毒才会感染;你里面清净,外面再严重的毒害也不能够侵犯你,就是这么个道理。他还会有妖魔鬼怪找他,他心不清净。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再有慈悲能解毒、能解冤,纵然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的冤家债主,你的心清净、你的心慈悲,都能把他化解。所以我提示他,妖魔鬼怪来了何必把他赶走?你有本事把他转变成护法神,那多好!用什么方法来转变?慈悲,你有智慧、你有慈悲,把所有一切这些妖魔鬼怪都变成护法神,都叫他来学佛,都给他授三皈,这个好,这才叫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我们本来说度众生,人度,妖魔鬼怪把他赶走不度他,那成什么话?四弘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妖魔鬼怪我不度,哪有这种讲法?讲不通,统统要度。毕竟他还年岁很小,但是这种能力会失掉,如果年岁再大,接触这个世界,心里要是起贪瞋痴慢,这个能力就失掉了。

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六通从哪里来?禅定得来。在我们净宗就是讲清净心,你心愈清净,你的能力愈广大,六通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本能。为什么能力丧失?佛讲你有障碍,障碍不外乎烦恼障、所知障;只要障碍轻,你的能力自然就恢复。所以世间读书人都常讲,心地正大光明,鬼神看到你都尊敬你;你心地有邪恶,鬼神瞧不起你,所以常常鬼神来作弄你,拿你来开玩笑,你就觉得一身不舒服了。遇到这种事情,自己要生惭愧心,我为什么叫鬼神瞧不起?为什么被鬼神作弄?是自己的不是,不是别人的不是。为什么人家读书,有德行的人,正人君子,鬼神对他尊敬,我们招惹鬼神戏弄?凡事回过头来求诸自己,这是圣贤的教诲。至於「陀罗尼总持」,后面还有很多地方都会讲到,这个地方就介绍到此地。大光明就不必说,大光明是真实智慧,《无量寿经》里面教我们「住真实慧」,跟这一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住真实慧就是总持大光明。第六尊菩萨的德号:

【不思议智慧天王。】

我在这里统统称菩萨,诸位要听懂,这些人全都是佛菩萨化身的,他们以天王的身分来出现,以神众的身分来出现,那是示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实际上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以我们统称菩萨。『不思议智慧』,这个名号里要紧的就是「不思议」这一句,凡是落到思议就不是真实智慧;般若智慧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哪里需要思、哪里需要议?思是思惟,议是议论,这是说明真实的智慧绝不通过思惟。如果像我们平常一般人,遇到有什么事情,「让我想一想,再告诉你」,想一想就思了;想明白之后再来跟你说,说就是议论,就是议,那不是真智慧。真智慧决定不落思惟,在我们佛法里面讲不落在意识,不但不落在意识,离心意识,法相宗讲「离心意识」;心是阿赖耶识,意是末那识,识是第六意识,也包括前五识。离心意识怎么离法?这个问题很重要,你不能离心意识,你就是凡夫;你果然会离心意识,你就是佛菩萨;佛菩萨跟众生不一样就在此地,这是法相宗所说的。这个事情很难懂,我们从它作用上来看,比较容易明了。我们从下面往上说,识管分别,第六意识分别的功能最强;末那称为意,它是执著的功能最强,它执著;阿赖耶识含藏种子,用我们现代话来说,落印象,我对於某某事情印象很深,是阿赖耶种子力量很强,印象就很深。离心意识之后,是什么现象?不分别就离第六意识,不执著就离末那识,不落印象就离第八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你们会吗?见色闻声我不分别,我不要分别,你有没有离第六识?没有离,「我不要分别」已经在分别,「我不执著」,你已经执著了;你执著一个「不执著」,你分别一个「不分别」。你看看,这个事情难!

怎么样才能做得到?禅宗里面叫坐禅,用坐禅的方法,禅堂里面堂主,堂主拿一个长长的香板,你起心动念落在心意识里,供养香板,狠狠的打你,把你的妄想执著打掉;你没有妄想执著了,还要打你,为什么?你落在无明。换句话说,有念也打,无念也打,那是禅堂的办法。不过堂主很慈悲,一定打到你开悟为止,如果打死都不开悟,他不会打你的;为什么?看你没用处,你不会用功夫。这是堂主的慧眼,他是过来人,他能够看得出来,你会不会用功,你功夫会不会得力,他有善巧方便诱导你。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个具眼知识,他也学堂主的样子天天打你,那叫造罪业,你被他打得很冤枉,他打人造罪业,所以这个事情很难。而在念佛堂当中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以当你念头一起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归到阿弥陀佛,这个法子妙!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再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就一个「阿弥陀佛」,这叫带业往生。因为你带著妄想分别执著阿弥陀佛,行!能往生,这是净土宗里面阿弥陀佛特别开的方便法门。

如果说是真的离心意识,我们太难做到,不容易;诸位要晓得,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都不能违背这个原理。所以佛门里面有三种功课是共同科目,第一个是戒律,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不能不持戒,所以戒律是基础,共同科目,一定要遵守。基本的戒律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五戒,其实不是;五戒还高一层,五戒还有基础,基础是三福。《观经》上世尊说得多么明白,这三种净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是以这个为基础。这个基础,真正的基础是孝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才是基础;从这个基础上先修十善,十善是做善人,断恶修善,然后才受戒,到第二福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你才晓得五戒的基础是十善,十善的基础是孝敬,你要不把这个搞清楚,你怎么能入门?我们看到多少学佛人,出家、在家修行几十年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没有打好基础,很可惜!在佛经里面讲,很可怜!可怜在什么地方?没有人教他。《无量寿经》,佛也很感叹的说「先人不善」,没好好教,不能怪他;在家里面父母没教他,在学校里面老师没教他。

古时候教,父母教、老师教,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看不到父母教,也看不到老师教,你说现在世间人多可怜!尤其看到儿童、青少年,我们看到很同情、很怜悯。这是社会问题的根源之所在,谁注意到?谁能够体会到?所以我们今天说我们教育很特别、很特殊,其实这种教育在古时候很平常、很普通。在古时候世出世法,家庭跟老师都是教孝、教敬、教忠、教仁、教义,从小培养。儒家教人修养,道德仁义礼,从最基本的礼节礼貌表达我们的孝敬,然后从礼再往上提升,提升到义,提升到仁,提升到德,提升到道,这一生他真的有方向、有目标,他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这一生决定没有空过。

我们的修学既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佛菩萨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转变。净宗的方法,在所有法门里面最方便、最稳当,稳当就是不会出毛病;出毛病,在现在人讲著魔,念佛人不会著魔,什么原因?念佛人有阿弥陀佛加持,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不容易著魔。我们看最容易著魔的是学密跟学禅,最容易著魔的。尤其是心里面不清净,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这是最麻烦的事情;要知道喜爱是烦恼,烦恼会跟魔相应。世尊在《八大人觉经》里面,跟我们讲四种魔,烦恼魔、天魔,内有烦恼,外面很容易招惹天魔,天魔就是外面的妖魔鬼怪,他跟你起感应,这个东西一惹上身,麻烦就大了。你心地清净,他贴不上身,没有办法沾惹你,慈悲还能够感化他,那就更好;纵然我们不能感化他,我们也要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让他贴身。所以自己有清净心,一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是说念佛人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就离心意识,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起心动念都想著阿弥陀佛,不一定念在嘴上,你心里真有阿弥陀佛,这叫念佛,这就是不思议智慧,这是真实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诸佛赞叹,天龙善神恭敬护持。

这部经就叫《大不思议经》,而这部经古大德告诉我们「结归净土」《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隋唐大德们跟我们讲:《华严》《法华》也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如果我们用佛经的体例来说,佛经有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华严》《法华》是序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小本《阿弥陀佛经》是流通分。前清彭际清说得不错,他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这是他说的,《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里面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说得有简略、有详细,讲得最详细的是《华严》,讲得最简单的是《阿弥陀经》,一而三、三而一。这是不是彭居士的创见?未必。何以见得?明朝时候莲池大师注解《阿弥陀经》,我们去读《阿弥陀经疏钞》,这是莲池大师的著作,里面解释几乎完全是《华严经》的境界;可见得莲池大师早就肯定,小本《弥陀经》《华严》没有两样。他拿《华严经》来注解《阿弥陀经》,所以《疏钞》不好懂,看《阿弥陀经》的经文好像不难懂,看看莲池大师《疏钞》反而就难懂了。都是说明这个法门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智慧。第七尊:

【轮脐天王。】

『脐』是中心的意思,「轮脐」就是轮的中心,我们从这个意思去体会。佛说法称之为「转法轮」,所以在佛门最早就是用轮来表法,轮确确实实可以代表圆满。在任何一个形相当中,要同时代表动静、空有是一,是同时存在,很不容易找到,可是在轮的现象里面居然很明显得让我们发现。你看轮是动的,轮要不动就不起作用。今天社会的进步,是什么东西带动?轮带动的;世间聪明人、科学家,善於利用轮带动社会的进步。同修们到此地来听经,无论你是坐巴士来的,你自己开车来的,都是轮在转动,不转动你就来不了。你那个轮为什么会转动?你再研究,一个轮带一个轮,它都在动,所以轮是个动相。可是轮的心不动,心是不动的,不但心不动,心还是空的。这个意思比较深了,但是现在人也不难懂,为什么?初中的学生都学过几何,几何你们学过圆,问你圆心有没有?决定有,圆心在哪里?找不到。圆心是真有而不可得,心是空的;空不是无,空是有。圆是从心里面生出来的。

所以轮明显给我们表现空有不二、动静一如,佛教我们从这个形相里面去观察宇宙人生。我们先观察一个人,佛叫我们看别人,不要看自己,自己看不到;看别人,看外面人,然后一回过来,我也是人,我跟他一样。我们看,心不能动,心没有,那就是真心;如果你心里有东西,你的心就坏了,你的心有毛病。心本来是不动的,你现在心在动,动就坏了,你要晓得你生病了。这个心就是圆心,我们这个身体就是圆周,就是轮,身要动;身要不动,身就坏了。现在富贵人家天天操心,心坏了,天天享福,身不要动,身也坏了。身心都坏,他还能有多大福报?所以佛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你就懂得怎样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心要净、心要空。六祖惠能大师所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圆心本来无一物。神秀大师说「心如明镜台」,六祖讲「本来无一物」,哪里有明镜台?神秀大师跟能大师两个人所说的话,我们初学的人学习,神秀大师所讲的我们容易学习而能够得力;能大师所讲的,我们初学人做不到,他说的虽然是事实真相,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真实。我们从方便契入真实,这是一条道路,所以五祖忍和尚也相当赞叹,我们从秀大师这个偈子修起就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有下手之处。六祖那个没下手之处,好是好,高明是高明,不是凡夫境界;可是我们要懂,那是真的,那是真实法。神秀大师讲的是方便法,我们如果能够因方便而得真实,那就好了。

所以一定要晓得心是清净的,心是空无一物,虽然空,它能现一切相;一真法界是它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它变现的,离开心无有一法可得,这是真理。心才是真正的自己,佛家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的真心。诸佛如来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为我们宣说,就说这一桩事情,所以宗门有一句话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就是形容这个意思。你要是明心见性,一句话就不要再说,没得说的,尽虚空遍法界你全部都得到,还有什么好说的?正因为你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真心,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佛才有法可说。轮脐是表真心,虽然说到真心,我们一定要晓得真心的大用,本经经题用「大方广」三个字来表法。「大」代表心之体,「方」表心之相,「广」表心的作用,一而三、三而一。体虽然是空寂的,它能够现相,它起作用;相是无限大,用是无限广。轮脐天王所表的。第八位:

【光焰天王。】

跟下面第九位「光照天王」,都是说权智。『焰』是火焰,『光』是光明,用这个来表法。我们一般看到佛菩萨的造像,特别是密宗造像比显宗更多,看到显宗是用圆光,密宗圆光是火焰,身光也是火焰,就是「光焰」所表的意思。用火焰来表,意思尤其是深,表智慧之火烧烦恼之薪,也就是消除烦恼障跟所知障。显教里面用圆光,画一个圆光,没有画出火焰,意思还是具足,没有用火焰表法那么样的明显,其实意思都相同。谁有光焰?诸佛菩萨有,阿罗汉也有,世间人心地清净住真实慧的人也有,乃至於法身大士应化在六道里面,他要是应化在畜生道,畜生道也有,应化在饿鬼道,饿鬼道也有,应化在地狱道,地狱道也有。有道行的人都能看见,一看见畜生、饿鬼,看他有光焰就晓得他不是真的饿鬼,菩萨示现的,那是菩萨化身。菩萨为什么要变饿鬼、变畜生?度那一类的众生。度哪一类的众生,一定要现同类身,你才能度得了他,你才能帮得上忙。

我们人跟畜生沟通就很困难,我们跟它讲经说法它听不懂,你要跟一群猪讲经说法,你得要变个猪在里面,言语相同就好说法,这种情形很多。显示出佛菩萨大慈大悲,哪个地方他都去,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在我们凡夫心里面想,人道还勉强,畜生道那个身多难过,饿鬼道更可怕,这是凡夫的心态。而诸佛菩萨眼睛里面看六道十法界,给诸位说,平等的、清净的。我们为什么看这个世间不平等、不清净,这个道理懂吗?境随心转。佛菩萨的心清净,六道三途都清净,我们的心染污,佛菩萨的法界我们看起来也染污,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通达事理,你在境界里做得了主宰,能做主宰就得大自在,得大自在就称为佛菩萨,你就不是凡夫;你不会被境界转,你能转境界。说实在话,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个本事,这个时候我们的智慧也放光了。底下一尊:

【光照天王。】

这意思更明显,以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我们能力虽然做不到,如果你能够常常作如是观,有大好处。好处在哪里?你的心量拓开了。『光』是什么光?自性理体之光,真诚;真诚是我们自性本体本具的光明。你这个光有没有放出来?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你自性本具的光明就透出来,这是我们学佛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学习的。往昔我们愚昧无知,欺骗自己,欺骗一切众生,我们性体里面光明一分都透不出来,所以我们的修学功夫不得力。现在我们明白,搞清楚了,我们见到佛菩萨,羡慕佛菩萨、崇敬佛菩萨,很想跟佛菩萨一样;佛菩萨告诉我们不难,你本来是佛菩萨,佛在这个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只要你用真心,只要你用真性,不再用妄心,别人虚情假意对我没有关系,对我没有伤害;我一定要用真心真性对人、对事、对一切万物,我用真的,我学佛、学菩萨,这是你性体之光。清净平等觉是你本具般若之光明,经上常讲根本智,这是属於根本智;大慈大悲是后得智,利益众生、利益法界,我们摇身一变就是佛菩萨,你跟佛菩萨有什么两样?六道十法界里面的生死,眼前许许多多的灾难,我要问你,你还受不受?契入这个境界,受而无受、无受而受,没有一样不得大自在,真正解脱。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光,自性之光,般若之光,解脱之光,善巧方便之光,照明一切众生,这是真修行;佛在经上常常勉励我们「积功累德」,也就是这个意思。对自己是照见,照见就是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根本智照见;后得智利生,利益一切众生,光照天王所表。末后:

【普观察大名称天王。】

『大名称』是指谁?我想我们同修不难体会,《无量寿经》上所赞叹的「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那是大名称。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释迦牟尼佛代表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当然只有他才是大名称。『普观察大名称』,这个意思深,不单单是包括全部的《无量寿经》,也包括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落到事相里面,那就是「普观察」尽虚空遍法界,总归结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希望我们同修明了,也有能力跟别人讲清楚、讲明白,令他相信,劝人念佛。我们劝人念佛,人家为什么不肯接受?他对於念佛的功德利益一无所知,我们教他,他怎么可能会接受?所以你劝人念佛,人家不肯念佛,这是正常的,不奇怪。不要说是一般人,就是学佛的,甚至於出家的法师,你劝他念佛,他不相信,他学的跟我们宗派不一样。

往年我在香港讲经,我住在倓虚法师建立的中华佛教图书馆,那个地方我住了很久。主管畅怀法师,畅法师学天台,他供养的佛像,当中是释迦牟尼佛,两旁边是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他每天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弥陀佛,我们劝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不念。有一次我到香港讲经,到他精舍去拜访,突然看到他精舍里有一张西方三圣彩画的像,贴在佛龛前面,他佛龛后面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前面是用玻璃做的龛,西方三圣贴在佛龛上,我感觉得奇怪。他就告诉我,他现在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他亲眼看到一个老居士念佛往生,他相信了。这个老居士姓欧阳,在国民党时代曾经做过官,以后中国大陆解放之后,他就流浪到香港,跟他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大概儿子、媳妇不太孝顺,所以老先生学佛。喜欢读经,常常到图书馆去借佛经看;这个老人很守规矩,我们从这个地方能看到他持戒精严,借去的书准时来还;这样子跟图书馆往来有不少年,大家都跟他熟悉,都非常尊重这位老先生,老先生大概也有八十多岁了。最后一次,因为认识连《大藏经》都借回家看,一般图书馆《藏经》是不可以借出的,因为太熟悉,知道借给他不会丢掉。

那一次他借《大藏经》回去之后,就告诉畅怀法师,他说:我这一次借书,我不来还,你要派人到我家里去取;告诉他哪一天,哪一天你派人到我家里去拿这个书。畅怀法师听了就很诧异,难道他要走了?看看又不像,这老先生精神很好,没事,怎么可以说是要走?反正就不管,把日期记下来,到时候派人到他家去拿书。他指定的日子,到这一天畅怀法师就派人到他家里把《藏经》取回;大概是上午,上午十一点多钟的时候派人去的。老先生在家里看书,在看经;图书馆人来,他说:你来干什么?你不是叫我今天来,把《藏经》取回去吗?是,我没叫你这个时候来。当然年轻人也不好顶撞老先生,那就算了,回去了,明天再来。明天来了之后,这个老先生家里人就说:老先生往生了。昨天我来的时候他在看书。是!你来了之后两个小时他就往生,他就走了。怎么走的?看书走的。而且看书那个姿态很惬意的,他是一个腿抱著膝盖,这么走的。畅怀法师到那里一看,念阿弥陀佛了。这是真正了不起,八十多岁,走得这么潇洒。两小时之前还跟人家说话,打发他:我没叫你现在来,等我走了之后,你才可以把经拿回去。念佛的瑞相不可思议,得大自在,这一生才叫真正的成就。所以畅怀法师是亲自看到他才相信,我们平常劝他,不相信,一定要亲自看到就相信了。

人在一生当中,哪一桩事情最重要?这些年来在台湾、在美国、在大陆,香港、东南亚这一带地区,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没有生病,这种人太多太多了。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依旧还随顺烦恼,麻木不仁,自己能不惭愧吗?能不觉悟吗?如果依旧这样麻木下去,以后到哪里去?走的时候生病,病苦,病重的时候人事不省,甚至於家亲眷属都不认得,这种状况之下,三途去了!所以世出世间圣贤人教我们断恶修善,求福;世间人讲五福,五福最后一个是好死,什么叫好死?死的时候神智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人走的时候,他要是不学佛,也不会落三恶道,他来生还能得人身,甚至於生天道;好死真有福报。一切福报之中,第一无比殊胜,念佛往生净土;往生净土是你在一生当中不退成佛,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你要是真心发这个愿,诸佛就护念你,天龙鬼神没有一个不恭敬,没有一个不拥护你;你这个心稍微一退,佛菩萨也走了,护法神也没有了。

如何坚持你的信心愿心?所以你们到念佛堂,我也曾经说过,念佛堂有的时候有佛来,有的时候佛不来;有的时候佛来得很多,有的时候一两尊佛来。什么原因?看你们的念心,你们一念心真诚,一念心恳切,佛菩萨就来了。你们虽然见不到佛菩萨形像,但是如果心地清净,灵敏一点,你能够感觉到;感觉到我们一般人讲气氛很好,这个念佛堂磁场好、气氛好,有佛菩萨在;这个念佛堂气氛不好、磁场不好,进去之后浑身不舒服,佛菩萨不在,护法神不在。他为什么会来,为什么不来?感应道交。我们念佛的人心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不是他有空就来,没空就不来,不是;他喜欢就来,不喜欢就不来,也不是;是我们有感他就来,没有感他就不来,感应道交。同修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心有感,我们这个感永远不中断,佛菩萨就常住世间,就是这么个道理。

如何叫我们这个感永远不中断?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念念为无上道,这个念头永远没有断,连睡觉的时候也没有断,睡醒第一个念头,还是为众生、还是为佛法;念头永远不中断,你就得诸佛永远的护念,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要跟妖魔鬼怪起感应,什么是妖魔鬼怪?疑心,你对这个有怀疑,谚语常讲疑心生暗鬼。特别是对正法、对佛法有疑惑心,佛菩萨不现前,妖魔鬼怪现前了;妖魔鬼怪也不是他自己来的,你自己招来的。纵然过去生中有这些冤家债主,你们在「三昧水忏」里面看过,悟达国师害人面疮,这是冤家债主。冤家债主想来报仇、来报复,可是他出家,他是个很好的修行人,有护法神保护他,冤家债主不能贴身。悟达国师实在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真修实干,很可惜没有遇到念佛法门,他要遇到念佛法门,早就往生成佛,哪里还会有这个麻烦?不知道念阿弥陀佛,不知道求生净土,所以他十世得人身,十世出家,很难得、很稀有!戒律要不清净、不精严,怎么能得人身?根性要不成熟,怎么能够生生世世都出家,都是一个好修行人?太难太难了。

到第十世的时候,还是抵不过烦恼习气,到第十世道行高,作国师,皇帝的老师。你才晓得在世间要做上国师,大概是很多世的修行,不是一世;哪里说一世修行就能作国师,没有这个道理的!多少生、多少世的修行,才有这个果报现前。作国师,皇帝的老师,可以说不但得到一般信徒的尊敬,哪一个出家人敢不尊敬他?皇帝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沉香大家知道现在是论两算的,用沉香雕的狮子座,皇帝供养他。他得到这个狮子座很高兴、很开心,傲慢心生起来,也就是值得骄傲;这一值得骄傲,护法神跑了,这个念头一起就退转,护法神走了。护法神走了,他的冤家债主就贴身,害了个人面疮,几乎送了命。幸亏他真有道行,真是一个好出家人,烦恼虽然现行,还是很轻,不是很重,重就没救。好在还很轻,迦诺迦尊者帮他忙,把这个冤家化解,这是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从这些公案里面,你才体会到念佛往生功德的殊胜,念佛往生的成就不可思议。我们在经教里面,在史传里头,在日常见闻当中,要细心观察,选择法门,坚持法门,永不退转。

此地「普观察大名称」,也就是教你仔细去观察,阿弥陀佛在一切诸佛之中,他是最受一切诸佛尊敬的一尊佛。通常我们讲「佛佛道同」,佛跟佛都一样,没有差别,为什么一切诸佛特别尊敬他,道理何在,事实真相又何在?你要观察清楚。《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与一切经论做一个比较也要观察清楚,然后我们选择这部经,一生绝不改变,依照这部经修学,自行化他就只有这一门。所以我并不希望你们同修学我,我是被逼著无可奈何讲这些经典,不是我愿意讲的。你要问我,我真正愿意讲什么经?我真正愿意讲《阿弥陀经》,我怕麻烦,嫌罗嗦。《阿弥陀经》也含著无量义,我过去曾经讲过几遍,莲池大师的《疏钞》我讲过两遍,第三遍没讲完。第二遍留了一个完整的录音带,三百三十五片,一次是一个半小时;一部《阿弥陀经》讲了三百三十五次讲完,不简单。如果我现在再来讲一遍,时间至少会加一倍,那一部《弥陀经》我可以讲两年,真有味道,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华严经》《阿弥陀经》的广说。你要普观察,你才能够生起清净的信心、坚定的信心,《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契入,你就入弥陀愿海,你就契入极乐世界。这是普观察大名称天王所表的义趣,这一段是表二地菩萨,二地是离垢地,垢是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都放下,统统都舍离。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这是结束,不必多解释,跟前面意思相同。末后这一句叹德,赞叹菩萨们的德行:

【皆勤修习广大善根。心常喜足。】

这一句非常重要,真正是言简意赅,文字很少,意思总括二地菩萨所修。这不是普通菩萨,圆教二地,他们『皆勤修习』,「勤」就是勇猛精进,到这么高位的菩萨,还是勇猛精进在那里修学,在那里认真去做;「习」是去做,「修」是学;习是做,做到。他修习的是什么?是『广大善根』。初心的菩萨就修积善根,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世间善根有三种,这个意思就说明,世间所有一切的善法,都是从这三个根本生出来的,所以叫三善根;这三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三途恶道是极恶之果报,它也有三个条件感得果报,三毒烦恼,烦恼再加个毒就严重,是什么东西?贪瞋痴。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诸位一定要明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最严重的病毒是什么?贪瞋痴。你的心有病,得了严重的大病,身体受苦,这个病苦小事,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那才叫真苦。你为什么堕落?三毒烦恼使你堕落,你要受极大之苦。三毒烦恼转变过来就是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这三善根,人天善法都从这三善根生的。我们听到佛的教诲,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为什么不把贪瞋痴转变为无贪、无瞋、无痴?为什么还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天天存的是三毒之心,造的是三毒之业,你将来感得是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为什么不修善?不求人天福报?你果然断恶修善,永脱三途,长享人天福报,这还不是佛的意思,佛还叫你学菩萨善根。菩萨善根只有一条,精进,我们在大经上常常读到,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所以哪一个菩萨不是皆勤修习?菩萨是觉悟的人,觉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勇猛精进,修习广大善根;这个善根包括一切佛法。

末后这一句『心常喜足』。「喜」是欢喜,常生欢喜心,我们佛家常讲「法喜充满」,就是这个意思;「足」是满足、知足,唯有知足才常生欢喜心。一个人常常忧虑、常常烦恼,什么原因?不知足。我们要想一想、要问一问,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知足?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知足了。世尊在这个境界里面就知足了,我们还能不知足吗?他一天吃一餐,我们一天吃三餐,有的时候还吃宵夜;他只有三衣,我们今天看看不少人都有三十件衣;他树下一宿,我们今天都还有不错的房子住,你还不知足吗?所以在现实生活状况之下应当知足,你就常生欢喜心,你的生活就过得很可爱,昨天跟诸位介绍第二尊天王,可爱乐天王。所以你学佛要真正得到受用,你在这一天欢欢喜喜,看到一切人很可爱,看到一切事也很可爱,一切物也可爱,遇到妖魔鬼怪也可爱,你就得受用,你就得真正的利益。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