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十九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89

请掀开经本,我们从四十八面第五行读起:

「复有无量遍净天王。所谓清净名称天王。最胜见天王。寂静德天王。须弥音天王。净念眼天王。可爱乐最胜光照天王」,昨天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接著再看第五尊:

【世间自在主天王。】

『世间』,在佛法里面说有三种。「有情世间」「器世间」,这两种世间就是我们现在学术界里面所谓动物、植物、矿物,我们把世间分为这三大类,在佛法里面分两类,有情世间就是动物,有感情的;无情世间就是没有感情的,植物跟矿物。植物里面也有感情,也有没感情,所以严格的分是很难分辨,只能够从显著的方面来区别。在佛法除了这两种世间之外,还有一种叫「智正觉世间」,智慧、正觉,通常我们称为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虽然称智正觉世间,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称作九界有情,九法界有情把智正觉世间也包括在其中;这是种种说法不一样。在这些世间能够得『自在主』,相当不容易,不但不是普通人能做到,可以说六道里面的天人也做不到,自在主相当不容易;换句话说,自己能做得了主宰。佛告诉我们,有没有世间自在主这种人?答案是肯定,确实是有,不过那不是普通人。我们知道佛在世间得大自在,大菩萨,佛法里面常称之为法身大士,所谓法身大士一定是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也说证一分法身,这个人得自在了;禅宗里面所谓见性成佛,这个佛虽不是圆满佛,也获得自在。

天王在此地给我们示现,这是色界第三禅,第三禅是净天,前面说过心清净、身清净、环境清净,可以得自在,这是六道里面的自在;实际上讲并不是圆满究竟的自在,比较起来,六道里面比较其他道里面,他是比较自在。由此可知,自在从哪里来的?从清净心来的。心愈清净就愈自在,何以故?佛告诉我们心是一切法的主宰,心是能变,境界是所变,所以才说心净则佛土净,诸佛国土清净庄严也是从清净心里面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想得自在,一定要修清净心,不从清净心上下手,你决定得不到自在。这个道理很深,我们要细细的去思惟,细心的去体会,这是从理上说。事上说也离不开清净心,佛告诉我们以清净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能得受用自在;受用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你日常生活所需不会缺乏。要怎么修?以清净心断恶修善,以清净心修布施,《金刚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行布施,就是这个意思,那你就能得受用自在。这里头我们要留意,如果我们用的心不清净,修财布施能不能得财富?能得;虽得财富,不自在。这个现象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明了,现在这个社会上拥有财富的人不少,拥有大财富,你问他自不自在?他不自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财富、那么高的地位还不自在?因地上心不清净,所以果地上也得财富、也得地位,甚至也得聪明智慧,他在生活当中就是不自在,有许许多多的魔障折磨他。可见得清净心的关系非常重要。第八尊:

【光焰自在天王。】

我们从名字上观察,『光焰』是智慧,这两个字可以分开来配根本智、后得智,也可以合起来讲,都能讲得通。但是著重在『自在』两个字,这是智慧自在,浅而言之,他的因行是以清净心修法布施,智慧自在。智慧自在的相,就像如来果地上「无碍辩才」,这是智慧自在的相,具足四无碍辩才。名号里头著重在自在,与三禅表法的意思相应,三禅是净天。第九尊:

【乐思惟法变化天王。】

『乐』是爱好、喜爱,『思惟法变化』,这里面含义就很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对於修学功夫容易得力,为什么?能帮助我们断疑生信,能帮助我们增长愿心。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的。由此可知,心想是能生,万法是所生。法相唯识家他们说能生是真的,所生是假的,所以他们主张「唯识」;识就是思惟,就是想像。他认为世间诸法是假的,虚幻不实,能生的识是真的,所以主张唯识。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会常常思惟善法,他不会思惟恶法,这是真正断恶修善最好的方法,从心地上把境界转变过来,所有一切的恶念都转变成善念,恶念消除了。诸位要知道,所有一切的恶业都从恶念生的,先有恶念,然后身口才造作,你要是没有恶念,身口不会造恶;身口的造作是意在那里指挥、在那里做主,所以意清净了,语业、身业都清净。古大德论修行,常说「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意业,根本就是念头。所以真正会用功的人,绝不许自己有一个恶念生起来,这才叫真正的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三十七道品」里面,四正勤做到究竟圆满,也是这个意思。

在此地善恶的标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标准有世法的标准,有出世法的标准,可是如果你还有世法跟出世法,你的标准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圆满的相是什么?圆满的相是世法跟出世法圆融,无二无别,那才是究竟圆满。一般圆满的境界是果后,成佛之后倒驾慈航,在十法界里面,应以什么身说法就示现什么身,这是圆融、这是究竟。换句话说,没有到成佛之前,虽然把境界不断向上提升,都没有达到究竟圆满。所以才说「学无止境」,这话说得好,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那对我们修行证果就产生很大障碍了,要努力精进。我们净宗所用的方法绝妙,教我们思惟什么?「乐思惟」,思惟阿弥陀佛,佛的相好光明,教导我们思惟《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所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方法好!我们在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把它想成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这就是「善思惟」。常作如是观,我们境界逐渐就转过来,临终佛来接引的时候,我们看到现前的大地都变成极乐世界了。所以观想是佛法里面修学重要的方法,观是观念,想是思惟。

净宗说到修行方法,《观无量寿佛经》讲得最详细,十六观,岂不是教你善思惟吗?转变自己的境界。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也在十六观里面,十六观最后这第十六观是「执持名号」。诸位要想想,他用「观」这个字,他没有用「想」、没有用「念」,我们念佛法门,为什么他不说十六念,他要说十六观?念跟观到底有什么不相同,我们也得要搞清楚;那就是念里面没离情识,观里面离情识,离心意识是观。换句话说,观是理智的,念是感情的,所以他用十六观,而不说十六念,道理在此地。第十尊:

【变化幢天王。】

天王的德号跟前面一尊非常接近,前面是讲能变,乐思惟变化,这一尊讲的是所变,境界现前,变化境界现前,所有一切境界都是变化的。『幢』的意思是非常明显,你眼睛看得很清楚,耳朵听得很清楚,鼻嗅得清楚,舌也尝得清楚,样样清楚,这是「幢」的意思。我们现前的境界,诸位一定要晓得是变化所作。谁变化的?自己变化的,决定没有说是别人变化境界来给你受,没这个道理。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我们就占便宜,不需要修行,诸佛菩萨变化境界来给我们享受,我们何必要修行?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自己念头变现出来的。诸位要记住,自己的念头,与别人不相干,这是正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从这个地方也明了,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无非是把这个真相为我们说清楚、说明白。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的贡献只到此地,所谓「开示」,佛只能做到这个,「悟入」一定是自己的事情,佛不能帮助我们悟入。悟是什么?明白,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清楚了。清楚之后怎么入?你就善思惟,八正道里面讲「正思惟,正念」,你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一切都得其正,那么你这个变化,受用就自在了。我们今天不了解事实真相,所变现的,我们眼前受用的境界。可是我们很幸运,有幸遇到佛法,遇到佛法之后,我们能信能解,也能够如理思惟,依照佛的教诲修正我们思想、见解、行为,我们眼前受用的变化也在逐渐转变。如果自己心思细一点能够观察出来,自己晓得境界确实是变了,随著自己的念头在变,心善行善,境界逐渐就善。

诸位都晓得,也都承认,我们周边肉眼看不到的,一般世间人讲无形的,我们肉眼看不到,多!诸佛菩萨我们肉眼看不到,天地鬼神我们也看不到,妖魔鬼怪我们还是看不到。我们把看不到的这些众生都称之为无形的,这些众生里面有善也有恶,数量不知道有多少,无量无边。有形、无形的众生跟我们都有缘分,无量劫来我们跟他们都有关系。这里面的关系,世尊给我们讲,关系再复杂不外乎四大类:一个是有恩,过去生中相处很好,彼此有恩惠;另外一个是有怨,结这些怨恨,遇到了,报复的念头自然就会生起;另外两种,一个是讨债,一个是还债。佛讲我们跟一切众生的关系不外乎这四种缘,如果没有这四种缘,见面也不相识,叫陌生人,不予理会。只要跟你有往来,一定是有这四种缘分,缘分浅深不相同,隐显不一样。这个意思就讲得深,显是这个缘分现在很明显的显示出来。隐是什么?我们虽有缘分,但是现在缘分没成熟,还没显现出来,好像还藏在底下,没显现出来;没有显现出来,不是没有缘,有缘!缘非常复杂。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怎么样处理这些事物,佛教我们化解,解怨释结。怨要化解,再跟诸位说,恩也要化解,为什么?恩爱一不谨慎会变成冤家,它会变,不要认为那是好事情,不见得是好事情,哪个冤家最初不都是恩爱,后来变成冤家的?变幻无常。

所以说,所有的情结都要用智慧把它化开,智慧出自於真诚心,真诚是无私,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诸位要知道,所有的恶业都是希望占有,都是希望控制,这个不是智慧;真实智慧里面与一切人往来,决定没有控制别人,没有占有,那你就不跟人结怨了。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冤亲债主无论是有形、无形,我们知道怎样处理。自己一定要住在甚深高度智慧之中,《无量寿经》上教我们「住真实慧」,就是这个意思。用真实智慧来处理这些问题,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对有形的众生如是,对无形的众生也如是,将自己修积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回向法门是回向众生、回向法界,与一切众生共享,叫大家都欢喜,这就好了。所以「变化幢」是从事上讲的,我们明理就懂得如何处事。末后这一尊:

【星宿音妙庄严天王。】

『音』是音声,特别是在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佛是以音声做佛事。『星宿』也表光明,表众多,表无量无边,在智慧里面这是表权智。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显示出智慧广大,我们一般人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星宿」两个字所表;它代表后得智,代表权巧方便的智慧。下面用一个「音」,我们就能够联想到随机说法。恒顺众生,随机说法,应变的能力达到究竟圆满,这叫「星宿音」。『妙庄严』,这个音声能令一切众生觉悟,能令一切众生回头,能令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这就是庄严,所谓是妙庄严。末后这一句总结: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悉已安住广大法门。於诸世间勤作利益。】

这一句是叹德,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也正是我们学习之处。『悉已』,这两个字是泛指所有的遍净天王,十方诸佛刹土遍净天王无量无边。在佛法里说遍净天是三禅,三禅是中千世界的天顶。佛告诉我们,一个佛国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天顶只有一个四禅天,所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三禅天就有一千个;一千个中千世界才是一个大千世界,所以遍净天就有一千个。一尊佛的教化区里面,遍净天王就有一千个,世界无量无边,所以遍净天王也就无量无边。他们都已经『安住广大法门』,此地「广大法门」是指华藏世界,指的是「大方广佛华严」,那真的是广大法门,他们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示现的。这是讲天王。住在这个大法里面,他起的是什么作用?『於诸世间勤作利益』。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文字虽然不多,说得很有意思,他讲「身心遍净,未为广大」,不算是广大,什么才算广大?「物我无二」,我是自己,物是一切众生,十法界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不是二,然后发心「普益世间」,这才叫「广大」。这个说法也好,也说得非常之好,跟大方广佛华严的意思相应。所以这个决定不是凡夫,凡夫不可能的。他的业用「於诸世间勤作利益」,特别要紧的是「勤」这个字。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念念都是做利益众生的工作,都是在做利益众生的好事,无论他做的是什么,就像本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友所示现,顺境利益众生,逆境还是利益众生,无论顺逆、无论善恶都是利益众生。在饿鬼道、在地狱道,诸佛如来示现在其中作大鬼王,作阎罗王,也是在利益众生,在那里以他那种善巧方便来感化众生。

所以诸佛菩萨示现、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方法没有一定,实实在在是我们凡夫没有法子思议,经上常讲「不可思议」,但是他有一个原则,决定是对众生有利益。利益的大小,要看众生根性、众生业障,根性利、业障薄就有大利益,利益是帮助他破迷开悟,超越六道十界,这是大利益;如果是根性劣、业障很重,诸佛如来也能够帮助他离现前的苦难,让他暂时得到安稳,必定做利益之事。「勤」是永远没有休息,永远没有停止过,对有情世间、对器世间,乃至对智正觉世间。这一段就讲到此地。再看下面这一段,第四十九面第四行,广果天:

【复有无量广果天王。所谓爱乐法光明幢天王。清净庄严海天王。最胜慧光明天王。自在智慧幢天王。乐寂静天王。普智眼天王。乐旋慧天王。善种慧光明天王。无垢寂静光天王。广大清净光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皆以寂静之法而为宫殿。安住其中。】

经文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段,这是四禅,第四禅广果天。四禅比较特殊,也比较复杂。佛给我们说,这个地区也是凡圣同居土,广果天是属於凡夫,凡夫也是有三天。凡夫天之外,还有个外道天叫无想天,修无想定修成功的人,生到这个地方,这些人往往把这个境界当作如来的大涅盘,以为自己修行不错,证得涅盘境界,不知道这个地方叫做无想天,这也是凡夫。除这四天之外,另外有五天是圣人,佛给我们说,三果的圣者居住在这个地方修行,这些人不再到欲界来,所以叫「不还」,不还就是不会再到欲界来受生,他在这个地方修成功,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这是小乘的三果;也有五类,我们称为「五不还天」,佛经上也称他们作「净居天人」,净居天就是四禅五不还天,这些人是圣人,不是凡夫。现在这个地方的表法,「广果天王」,清凉注解里面说广果天就是第四禅,第四禅一共有九层天,这是第三。「於异生善果」当中这是最广,所以四禅是福天,福报最大,三灾不及,所以他有福;大三灾:水火风三灾,四禅都没有,这是真正的福地。除了同生的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那些菩萨,那些菩萨的福报大,为什么?他福报称性,福报就大了;没有见性的人,第四禅广果天的福报最大,这是讲没有明心见性的,福报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们。

佛在许多经论里面告诉我们,大小乘经论都有说,地上菩萨多半都应化在欲界、色界天,以天王的身分度化一切众生,正是三十二应里面所谓,应以天王身而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世尊示现在我们世间的时候,示现成佛,我们这个世间人没人知道。世尊的出现他只有一桩事情,讲经说法,如果没有人请他讲经说法,他立刻就走,示现成道之后立刻就入般涅盘,没人晓得。净居天人看到,世尊示现成佛,赶紧下去请法,请世尊说法。不但要请世尊说法,还要化现应化在这个世间做世尊的学生,做他的门徒,常常跟随在身边,常常来提问题请教,世尊才能够久住世间。所以我们要晓得,常随众当中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凡夫,都是圣人,其中地位最低的都是阿罗汉、辟支佛,位置高的是古佛再来,许多人都是古佛再来的,所谓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些都是做给我们世间人看,我们世间人烦恼深重,遇到一个有能力的人,不但你不知道去拥护他、去协助他,你还要嫉妒他、还要障碍他,这是世间人,所以佛与大菩萨做个榜样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许许多多诸佛如来示现做他的学生,没有嫉妒他、没有障碍他,也没有破坏他,念念行行都是成就他。也许我们在经上看到,世尊讲提婆达多、六群比丘,专门捣蛋障碍的,给诸位说,那也是诸佛菩萨示现的。所以示现有善缘、有逆缘,逆缘还是成就他,没有这些人顽皮捣蛋,我们怎么晓得释迦牟尼佛真实的德行?忍辱波罗蜜要从这个地方示现。所以顺逆都是成就佛法,顺逆都是协助释迦牟尼佛广度众生,我们不能够轻视。他们才能帮助我们请佛住世,帮助我们请转法轮,众生才真正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这一段也略举十尊来表法,第一位:

【所谓爱乐法光明幢天王。】

名号的意思很明显,『爱乐法』,什么法?下面有『光明幢』,当然是佛法,唯有佛法才是真实智慧,光明幢表真实智慧。诸佛如来经常被这些天王礼请到天宫里面说法,我们在很多经论上读到。诸位明白这桩事情,对於世间所有的宗教徒,你对他们的观感看法一定不一样,我们对他们会非常尊重,对他们一定是礼敬关怀、爱护供养。为什么?他们将来闻佛菩萨说法的机会很多,现在在世间虽然他不相信佛法,不接触佛法,如果真正依他宗教教法修行,他会生天,他生天之后,他见到佛菩萨会礼拜。为什么?他的天王见了佛菩萨礼拜,他还不乖乖的跟在后面礼拜吗?这一定的道理。他不懂得佛法,天王懂得,天主懂得,忉利天主就经常礼请诸佛菩萨在忉利天宫讲经说法。多少宗教他们最终极目的生天,多半都是生忉利天,能够生到广果天这高了,这才叫真正高级的宗教。古印度有,古印度的婆罗门、瑜伽、数论,差不多都是生到色界天,他们修禅定。所以欲界、色界天是经常佛菩萨到那里讲经说法,弘法的场所,比我们人间还盛。

天人福报大,物质精神生活都非常美好,虽然常常听佛讲经说法,也很欢喜赞叹,真正修行的人不多,为什么?富贵学道难。我们道场也有很多富贵信众,生活过得非常富裕,到道场来参加共修,来听经闻法也都能生欢喜心,常常来,他的成就就很难说。为什么很多这些富贵人修行不能成就?世间的荣华富贵念头没有舍掉,他觉得这个世间不错,很好,很快乐、很自在,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说得那么好,没去过,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实环境他在里面已经享受习惯,他觉得这是真的,甚至於希望来生还能得富贵,还能保持,或者来生比今生还要富贵,他想这些去了。贪恋世间的富贵,不能舍弃世间的乐欲,所以了生死出三界的念头不强,虽然多闻,虽然也薰修,不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天上这些人很多。这些情形都是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的,佛说这些话是勉励我们,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不要贪图天人的享受,佛教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说老实话,人有能生天的条件,就决定能生净土,生天是修善,欲界天修十善业道,色界天修四种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我们以这个基础、以这些条件,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得生。如果贪图天上五欲的享受,西方极乐世界就不能去了。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觉悟的人,天上的富贵都不贪图,何况世间?

所以对世间种种的享受要看淡、要看薄,这也是佛在经上为什么教我们「以苦为师」,在日常生活受用当中要懂得节制,最好生活能过清苦一点。我们有富贵帮助别人,不求过分的享受,对自己道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到临终的时候容易放下。在这个世间,只要有一桩事情为你所牵挂,有一个物品为你所爱好,你真的对它生了欢喜心、生了执著,将来往生都变成障碍,样样都要放下。学佛的出家人,我们有见到,学教的人喜欢经典,收藏的善本、古本非常珍惜放不下,将来死了以后投生投到哪里?投到书里面去作蛀虫。他爱它,他放不下,你说麻烦不麻烦?决定不可以!如果手上真正有这些珍贵的本子,怎么办?翻印,翻印流通大家都可以阅读,原本送给国家博物院、送给大图书馆让他们去保存,这是最聪明的做法。我们用什么本子?用翻印的本子,这个本子好,我们写字也好,做记号也好,无所谓!真正的原本我们不敢动,不可以把这个本子染污,要晓得这是多少年代代相传,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把它糟蹋掉,那我们是有罪。所以在从前用古装本只有读诵,自己需要做为资料的话,只有另外再抄,再用手抄本。现在不必抄,现在可以印刷、可以影印,我们尽量用影印本。

还有一些人,这都是我见过的,喜欢佛像,收藏佛像。我去一看,他收藏的琳琅满目,这一尊佛像是哪一个年代的,哪一个朝代的,一尊一尊给我介绍;我看了一看,那个佛像是他的命,别人碰都碰不得的。死了之后到哪里去?佛像里面是空的,老鼠在里头蓄窝,都投生到这些道去了。老鼠、蟑螂、蚂蚁都在里头蓄窝,你说可怜不可怜?愚痴!所以只要你自己觉得这个东西我欢喜,赶快送人,以免后患,要懂得这个道理,否则的话,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你自己都不晓得,变成自己的障碍。样样要放得下,要舍得干干净净,最好现前心地清净,一丝不挂,你在用功的时候没有一点障碍,什么事都不要操心,都不要挂碍,你才行。一桩事情牵挂,往往把这一生耽误掉,这一生得度的机缘破坏了,你说多可惜!这是给诸位说出,佛法都不可以贪爱,都不可以执著,何况世间法?要懂!

你现在如果是收藏有黄金、有珠宝,你很喜欢的,现在这里建弥陀村,赶快布施掉,成就你自己无量劫来稀有的功德。弥陀村干什么用?成就诸佛如来,到这里面念佛将来往生的都是诸佛如来,你帮助这些众生在这一生当中去作佛,世出世间一切功德还有哪个功德比这个更大?没有了。这样的福田真是稀有无比第一福田,不是一个人说是一生当中、几生当中会遇到的,没那么便宜的事情,正像彭际清居士所讲的「希有难逢的一日」;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这么一个机会,我们能遇到,你说多幸运!遇到这个福田就得要种福,遇到不肯种,你说多可惜!你把全部的力量都种在这里,你的福报是无量无边,给诸位说,这个地方真正福种下去,种得很圆满,你自己不念阿弥陀佛都会往生。我怎么敢说这句话?我是听大慈菩萨讲的。大慈菩萨跟我们说,你能劝两个人念佛(那个念佛就是真正往生),比你自己念佛更精进;你怎么样精进,你都不如曾经劝两个人,这两个人念佛真的往生,你帮助两个人成佛。你能帮助十几个人成佛,你的福报是无量无边,为什么?这些诸佛如来,诸佛如来知恩报恩,不像我们世间人忘恩负义。佛菩萨知恩报恩,他想到他怎么成佛的?你帮助他的,这个恩人他怎么会忘掉?这些诸佛如来,你要不成佛的话,生生世世都受他们照顾,你说你的福报多大!你要想往生,不念佛也能往生,为什么?到临终他们会来接引你,把阿弥陀佛拉都拉来了,这些诸佛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要在这上多想想,然后才真正会发心全心全力来庄严这个道场,成就这个道场,成就这些念佛人往生不退成佛,所以我跟大家讲这是稀有的福田,真正的福田。我在这里做,所有人对我一切供养统统到弥陀村,弥陀村给我的收据现在一大叠了。

一定要认真努力认识福田,这是很难的,许多人想种福不认识福田,种错福田不但没有得福,还要连累到很多麻烦。如果这个场它不是个道场,现在有很多斗争的场合,不是真正正法道场,这个里面你去种,种的就不是福。住在道场里面的人不行正法,将来都堕落,祖师大德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如果这些出家修行人都堕了三途,你护持他,得什么样的福报,我们有没有想到过?所以我一生,我今年讲经已经四十年了,我从来没有劝人去建道场,没有劝人建过道场,也没有劝人去供养出家法师,我都是劝人印经布施,劝人放生,劝人施舍医药;我们看到病人很可怜,特别是穷困的病人,帮助他医药。这么多年来我是这样劝导大家,没有劝导人建道场,我劝人我要负因果责任,那就是我没有能见到一个我自己看到满意的道场,我没有看到。我在台湾自己有两个小道场,人家送钱送多了我都劝他拿回去,为什么?我这个道场需要不了这么多。我问他:你钱从哪来的?你赚钱是不是很辛苦?很辛苦布施供养,供养一点点意思就好了,不要拿这么多。我们韩馆长也很难得,你送钱送多的时候她给你退回去;你拿太多了,你家的人晓不晓得?有没有人反对?所以我们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多多益善,我们是要考量,他的财是不是净财?不净财不收。

今天我劝大家,在此地这是真正的福田,我们想弥陀村想了几十年,想念佛堂想了三十七、八年,居然能实现。这个念佛堂实现,我要求大家每天二十四小时绝不能够间断,这个念佛堂现在是世间第一个念佛堂,二十四小时念佛不间断。现在我们在四楼念佛是在试验、是在练习,不是正式的,将来弥陀村念佛堂建好,那是正式念佛。正式念佛的时候,那就像从前谛闲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我们进入念佛堂,选佛场,我决心要作佛,决定要往生;我念累了我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回念佛堂念佛。所以旁边建的这些寮房是提供给你休息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进念佛堂,绝不虚度光阴,要把握著时间,一分时间就是自己的一分命光,决不可以让它空过。发心研教的人非常稀有难得,我们在旁边建佛学院,研教的人也要抽空时间去念佛,给念佛堂大众增长信心。

佛法兴旺一定要靠讲经说法的法师,我们今天佛法为什么这么衰?讲的人太少了。隋唐时候佛法为什么那么兴旺?讲经的人多,到处都有法师讲经说法,所以佛法兴旺。唯有把佛法讲清楚、讲明白,大家才知道怎么修行,才不至於误会,才不至於走入歧途,所以讲经说法的法师非常可贵。我们在此地的时间虽然不长,也能体会到一些消息,经教要真正能入进去,真正能体会,真正能讲得好,也是放下、也是舍弃。换句话说,你心不清净你就入不进去,经文展开你看不懂,看注解也看不懂,听讲也听不懂;一定要修清净心,一定要万缘放下。讲经的法师不能离开参考书籍,参考书籍我暂时的应用,绝不贪著,决定不执著,在这里面不起贪心。讲经法师会堕落,多半是堕落在名闻利养里头,因为一个法师出来讲经,名闻利养就在眼前,很容易被这些东西迷住,一迷就完了,就堕落了,所以名闻利养不可以沾,边都不能沾,尽可能的要淡化。在任何地方讲经,姿态是愈低愈好,人家请我们讲经,免不了现在要做一些文宣工作,报纸上或者哪个地方给你做宣传,大家千万要记住,决定不要有照片,照片放在文宣里面简直就跟电影广告一样,我看到很难过;写上个名字已经就是很麻烦,是不得已,决定不可以搞照片。我们总要守住原则,要跟大众打成一片,这样就好。平易近人,句句话都非常恳切,念念利益广大的群众,决定不能有一个念头为自己著想,那就错了;一想到自己,烦恼就现行,障碍就起来,对於解行决定产生障碍。所以我们讲到爱乐佛法,有些地方不能不注意,决定要有智慧,不能在这里头生感情,这是特别要记住的。第二尊:

【清净庄严海天王。】

意思确实跟前面是连接下来的,我们在爱乐法光明之中,一定要保持『清净庄严』。「清净」是讲心,「庄严」用现在话讲是如理如法,也就是说守规矩、不逾越规矩,那就是庄严。规矩有变化的,有不变的;不变的是讲原理原则,我们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变的;可是应用在实际的处事待人接物,那是有变化的,我们要懂得。在什么时间,「时」有变化,我们的做法也有变化;对的「人」,人又有不一样,根性也不相同,习气不一样,嗜好不一样,我们如何来接引这些大众,不能用一个方法,一个方法不能度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的方法是千变万化,所谓是无量法门,无量的方法门径。接引过来之后,统统送到念佛堂,所以我们念佛堂是圆形的,圆形的门就无量无边,圆的!进到里面就一个了,进到里面统统归阿弥陀佛;在外面是千变万化,到里面就统一,就合一了。

我们接引大众方法是可以善巧方便,大用无方,接引根性成熟送到念佛堂,这就归一了,佛家常讲「万法归一」。禅宗里还有一句俏皮话,「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他问你:一归何处?你就答覆他:一归极乐世界。就没事了,一有归处,归极乐世界,归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实在讲《华严》就展现这个境界,《华严》讲的真是无量法门,「离世间品」教给我们修行方法,就讲了两千多种方法,真可以说是大经。两千多种方法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不就是归到极乐世界吗?所以万法归一,一归阿弥陀佛,我们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启示,不是随便乱说,有根据的。清净庄严,庄严就是善巧方便。『海』是形容深广的意思。第三尊:

【最胜慧光明天王。】

『慧』是智慧。最胜的智慧不是说实智,实智就是根本智,不是讲实智,是讲权智;权智就是讲善巧方便,巧方便就是慧。『最胜』,是无量的巧方便都能与至善相应,这就是诸佛如来的权智;如果你种种巧妙方便与真善不相应,那就不是真实智慧。我们看现在的世间人,你不能说他不巧,他的思想很巧,他的言词也很巧妙,手艺也巧,他造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奇奇怪怪的东西来诱惑人。现在不仅仅是科技,我们衣食住行哪一样东西不是日新月异?多少巧匠在那里制造,在那个地方发展,可是这些里面有几桩与善相应?有几多与不善相应?什么是不善?凡是能触发引起你贪瞋痴慢,引起你邪知邪见,那都不善的,在佛法讲是造业;这种巧是魔的巧,妖魔鬼怪的巧。佛菩萨之巧,决定是能启发你正知正见,警觉你离妄归真,断邪向正,这就是善,就叫善巧,善巧方便才是「最胜慧光明」

善不善是从什么地方分辨的?是从心地最初那一念当中,源头不相同,像水源一样不相同。佛菩萨是一念利益众生之心,是从性德至善里面流出来,魔外是从情识里头流出来,所以它的根源不相同,一个是与性德相应,一个是跟情识相应;我们知道情识是迷,性德是觉。根源虽然不同,但是这个根源非常微细,你要细心去观察,才能够知道一切法里面哪些是善?哪些是恶?你有能力辨别善恶,你才会断恶修善,远离一切恶法,亲近一切善法。亲近善人,修学善法,这是「最胜慧」;光明是利益众生的意思,光明是向外面照,照是利生。唯有自己认真努力修学,然后才能随时随处普放光明遍照世间。普放光明就是以你的慈悲心,我们说白一点,你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关怀社会,你就光照社会了。关怀是光,关怀一切大众,你就是照耀一切大众,你爱护社会、爱护众生,爱护是光,关怀是光;你能够全心全力帮助社会、帮助大众,帮助是光,这都是光明,都是遍照的意思。而不是说你真是身上放什么青光,放什么红光,那就是妖魔鬼怪了,那不是正法。诸位要晓得,正法的光表现在大慈大悲,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佛光,自性的光明遍照世间,对於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爱护。

说到对无情众生,我在此地要多说一句话。我们四众同修,世出世间圣人都教我们惜福,释迦牟尼佛是最懂得惜福的人,绝不浪费。浪费是折福,你有多大的福报?从前印光法师跟大家在一起吃饭,你饭碗里还留著有一粒饭米没吃,他都会骂你:你有多大的福报浪费这一粒饭米?所以衣食住行都要节俭,要懂得爱惜,有多余的我们一定要帮助别人。特别是常住物,常住物里面很多人浪费,我也常常讲,可是大家已经养成一个浪费的习惯了。灯不用的时候不知道关,不用的时候随手就给它关住,你就是惜福;水龙头关了,关不紧还滴水,都是粗心大意!电话,拿到电话的时候聊天,尽说些无聊的话,浪费常住。用电话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这是礼节,长话短说,绝不说废话,你用的就正常;一句话可以讲完,为什么要讲十句?所以我常常勉励同修尽量少用电话,多用传真。传真一通电话它计算是三分钟,三分钟可以传很多张纸,而且人家收到的时候他可以反覆的看,不会忘记。话说多了忘掉了,电话一放下,刚才讲什么不知道,你说这多浪费!办事情有时候没有凭据,我打电话,我没有听到,可以赖帐的;可是你传真就不能赖了,传真有东西在。尽量利用传真,少利用电话,你就替常住节省不少,你替常住节省一分钱就是你供养一分钱、布施一分钱,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懂得爱惜常住,替自己惜福,惜福就是修福!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