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六讲)  2001/4/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6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偈颂第五首:

【如来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普使众生意清净,尸利夜神闻踊悦。】

这是普现吉祥主夜神,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得法,就是他修学的法门,是「甚深自在悦意言音」,诸位要记住,「甚深自在悦意言音」,他从这个地方证得解脱,这个赞颂也就是他的心得报告。夜神,这是大菩萨,在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他是现前地的菩萨,现前地是第六地,所以这个地位非常高。他的身分是主夜神,在这里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出,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身,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永远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心里欢喜这个佛菩萨相是什么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所以菩萨在我们面前,我们三个人同时见菩萨,我们的感受都不一样,他能够随心应量。这是六地菩萨,诸位要知道圆教,这不是普通人,他现的是夜神;能现夜神,当然什么样的身他都能现,就像《普门品》里面的三十二应一样。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得,法界确确实实是一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会变成十法界?为什么会变成无量无边法界?这都是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所以离妄想分别执著,法界原本是一真。

现在的社会愈来愈混乱,混乱到完全脱离原则了。这个社会的变化,绝对不是凡夫有能力预测到的;凡是能够预测,它都是有一个原则,孔夫子所谓「百世可知也」,那有原则。如果大家不要这个原则,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完全无法预测了。不但对於外面境界无法预测,对自己都没有办法预测;早晨的妄念跟晚上的妄念就不一样,这个很可怕,这才是真正的危机。可是凡夫不能预测,佛菩萨清清楚楚,为什么?因为佛菩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人对於十法界、无量无边法界里面众生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是十法界众生永远不知道一真法界的状况。

我们生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实在是托过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缘,遇到了佛法,这真正是无比的幸运。可是遇到佛法你要会学,佛家常讲善学,要会学,你不会学遇到也是空过。怎样去学习?理要透彻,解要广博、要深入,行要抓纲领、要抓住它的原则,我们才有著力处,所以这个功夫得力了。如果你抓不到纲领,你功夫就不得力,古人所谓事倍功半,恐怕还不止,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菩萨在此地给我们示现的,是「甚深自在悦意言音」,这一条对我们现前的环境来说,如果学会了,很有受用。我们不自在,如何能得自在?我们心里常生烦恼,如何能叫自心常生欢喜?「悦意」就是常生欢喜心、得大自在。如果要想得到这个受用,在佛法里面讲契入这个境界,我们这么多年,从经论教诲里面节录出十句,这是佛法教学的原理原则: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要常存此心。佛菩萨的心真诚。真,不是假的,真心、诚实,一丝毫的虚伪都没有。我们今天人与人之间,在这个社会,皆是虚情假意,它会变的,今天对你好,明天就变脸了,变幻无常。什么时候变?你问他自己他也不晓得,真心永远不变。哪些永远不变?接著底下讲,清净心永远不变,清净是决定没有染污。我们凡夫不行,顺境、善缘就会被贪爱染污,你就起贪心;逆境、恶缘你会起瞋恚心;换句话说,六根对六尘境界会起贪瞋痴慢、会起七情五欲,你被污染了。

如何能在一切环境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真心。我们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个,修行功夫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锻炼,这叫功夫,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心,那就是真心。贪瞋痴慢它会变化,七情五欲也会变化,凡是会变的都是假的,不变才是真的。别人对我好,我用真心对待他,这一般讲不难。别人对我不好,我也用真心对待他,这是佛菩萨,永远不变。为什么?佛跟我们说自他不二,他对我不好是他迷惑;他要觉悟了,他跟佛菩萨一样对我很好。他现在是凡夫,迷惑颠倒,他随顺他的烦恼知见、随顺他的习气;我们今天明白觉悟过来了,随顺佛陀教诲,决定不染,保持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哪里会生病?你会生病就是你的心不清净,这是所有一切病的根源,不管你生什么病,根就是心不清净;果然心清净了,什么毛病总治了,从根本里断掉了。所以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环境就清净,这个地方就是净土。清净心人住净土,心不清净的人住秽土。土是外头境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境随心转,就这么个道理。

平等心是真心,如果觉得我比别人高,人家不如我,这个心是妄心,这不是真心,真心是平等的,真心决定没有高下。佛法是从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佛在《般若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真心里头,真心是平等的。凡是有高下的是妄心,是虚情假意里头流出来的。真心永远是觉悟的,决定没有迷惑。真心决定是慈悲的,慈悲是爱心,《无量寿经》上讲的仁慈博爱,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决定没有差别的;如果有差别的,这是妄心。我们要在这里练,到什么时候你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现前,那就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了,这个境界就是禅宗里面明心见性,净土宗里面理一心不乱,你就得道了。你得道之后,这个得道,道是什么?道就是这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落实在你的心行,你的心行绝对不会违背这十个字,你就是再来人。你在生活行持上,处事待人接物,决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我写的这二十个字,前面十个字是心,后面十个字是行,你的行决定与这十个字相应,你就能够得「甚深自在悦意」,你会看这个世界上一切众生,就如同佛在大经上所讲「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怎么会不爱护?自己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念念增长智慧,积累功德,他怎么不欢喜?

赵朴老写的「知恩报恩」,我们把它放大,印了大概总有几十万张,全世界赠送。这二十个字要不落实,那「知恩报恩」是个口号。我们学佛就学这二十个字,帮助别人也是了解这二十个字、如何落实这二十个字。经论里面,我们有读到「佛度有缘人」,哪一个人与佛没有缘?跟诸位说,人人与佛都有缘,那这一句话怎么讲法?「佛度有缘人」,这是说缘有成熟、有没有成熟,成熟的先度,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话现在人听了都把意思错会了,现在人总得要罗嗦几句他才能搞清楚:佛不度缘尚未成熟的人,是这个意思。尚未成熟是什么?他不接受,不是佛不帮助他,他不要,那就没有法子!等他的缘成熟,什么时候成熟,佛菩萨什么时候就来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诸位一定要晓得,佛法是平等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懂得平等心,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不可以说这个人对我不善,曾经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只要见了面,现在没有害,我现在就要对他好;他要生气对我不好,我躲避一下,永远是一个真诚善意待人。为什么?学佛,我要成佛。如果不能这样做,别人恶意对你,你还要以恶意相向,还有报复的念头,你不是学佛,你是学魔,魔搞三途六道。你必须要认识清楚,所有一切世间善与不善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为什么?都是从虚情假意里头生出来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要跟他计较你就错了,那你也变成凡夫了。所以佛绝不跟六道众生计较,佛绝不跟妖魔鬼怪计较,因为佛清楚他迷了。就像酒喝醉了发酒疯一样,清醒的人怎么会跟喝醉酒的人计较?哪有这种道理?发就让他发,等他醒过来再讲。佛菩萨是个清醒的人,六道里面凡夫都是喝醉酒的人,不是喝醉酒就是吸毒的,都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人不能跟他计较,我们要用正常的心对待他,不可以也用不正常的心对待,那就错了。所以记住佛教给我们,永远保持纯善的心,不许可有毫分不善夹杂,那个不善就是不真诚,虚情假意,这个不可以。

我们要自己这样修,成就自己,我们以诚恳的态度处事待人接物,这就能够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别人骗我,我们受他骗了,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让他自己慢慢他会觉悟,因为他不是骗我一个,他骗很多人,骗别人,别人都想办法整他、对付他,骗我我以善意对待他,慢慢觉得这个世间好人、坏人他就分出来了。教化他,帮助他回头是岸,这样就好。我们做人,要学菩萨度化众生的一个原则:众生欢喜接受,我们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众生不欢喜、不接受,赶快离开。过去在梁武帝的那个时代,宝志公,观世音菩萨再来的,他非常慈悲,以神通感化了梁武帝。传记里头有一段小故事,有一位从四川来的居士,来看宝志公。宝志公跟他见面,问他,听说他是四川来的,他是个佛教徒,他的师父是宝香禅师。见了面之后,宝志公问他:「你们四川的香贵不贵?」他说:「我们四川香不贵,很贱。」宝志公点点头:「很贱,那就应该去了。」他听不懂这个话,回到四川之后见了他师父,他师父就问他:「宝志公跟你说些什么?」他就把这个话说了,他师父点点头:「知道了!」那个问的话意思是:四川的香贵不贵,就是宝香禅师在四川,大家对他尊不尊重他?他说:很贱;没有人瞧得起,他很贱;他以为是烧的香,很便宜。很贱,就不必住世了。大众不欢迎你,你还有什么法子?你应该走。宝香禅师懂得宝志公说话的意思,过了两天就召集信徒,开了个大会。因为这些信徒们都不相信吃素,宝香禅师这一天开戒,鸡鸭鱼肉统统都来,他召集大众一起来吃饭。预先在寺庙门口挖了一个放生池,吃完之后,他带著所有信徒到放生池这边来,他来表演,他把他吃的这些鸡鸭鱼肉统统吐出来,吐出来全是活的。这一下这些信徒们看到之后,才晓得这个法师不是普通人,表演完了之后他站在那里就往生了。信众才后悔没有接受这个法师的教诲,后悔来不及了,已经走了。这是不重视就赶快走,不需要再逗留在这方面。

由此可知,我们这个世间,愈是在苦难的时候,真的有许多佛菩萨化身在其中,我们不知道、不认识,什么样的身分我们也不知道。有示现出家人的,有示现在家人的,有示现宰官的,有示现童男童女的,各个行业里头都有佛菩萨在,这才叫做「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特别是在众生有大灾难的时候,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真正学佛的人,常生尊重心,我们对待一切人没有分别,一律恭敬,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这个对!如果他是佛菩萨化身来的,他是现在佛;不是佛菩萨化现,他真的是凡夫,他是未来佛。都应当尊敬,不应当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决定错误的,不可以的。甚至於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晓得那个可能真的是佛菩萨化身来考考我们的,试验我们功夫到不到家。他骂我,看看我生不生气?他打我,看看我心能不能平静?你能够有这样的心、这样的行持,无论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增长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哪有不成就的?一切不能成就的人,非常可惜,顺境里面他随顺贪爱,逆境里面他随顺瞋恚,他起心动念的全是烦恼、全是习气。这样的人修行,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他这一生不会有结果、不会有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懂得的。

菩萨这一首偈颂里面,这是提出他自己修学的报告,第一句『如来境界不可量』,「如来境界」就是自性的境界。我们不要把如来看作别人,如来是自性,是真正的自己,禅宗里面常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就是如来。我们自己境界本来是不可限量的,经论上所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是专讲佛菩萨,我们每个人都有分。一切众生他的真心的心量,确确实实是包虚空、遍法界的。为什么?虚空法界是心性变现的,心性是能变,虚空法界是所变,哪有能变不包括所变的?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你才晓得,我们的心量跟诸佛如来的心量无二无别。

我们现在心量为什么变得那么小?不能容人,不能容物,你看看多可怜!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它的根总不外乎妄想分别执著。《华严经》上讲妄想分别执著,一般大乘经上佛讲的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经教听得多的人明了,见思烦恼断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见思烦恼是执著,执著放下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尘沙烦恼断了,尘沙是分别,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了,十法界没有了;妄想没有了,妄想是无明烦恼,你就圆成佛道,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你的心性圆满恢复了,心性里头有无尽的智慧、无量无边的能力,无量无边的相好,都现前了。《华严经》上诸位念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这相好!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相好。大家念《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讲的极乐世界,也是自性本具的相好。佛法教人没有别的,恢复自性而已,所以佛法叫内学,决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佛法教学帮助我们自己觉悟,自己要不觉悟,外面帮不上忙的,这个道理总要懂。首先告诉你「境界不可量」,意思就是说你的智慧、德能、相好不可限量。

『寂而能演遍十方』,这整首的偈子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寂」,寂是清净心,寂是一念不生,决定不起妄想分别执著;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寂了。寂是如来果地上的性定,这个不是修来的,这是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赞叹的「首楞严大定」《华严经》上名词称之为「狮子奋迅三昧」,这是自性本定。我们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把这个「寂」盖覆住了,完全不能够现前。自性本具的,要想恢复实在讲没有别的方法,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从哪里修?从执著下手,执著的相最粗,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尽量减少执著,你的执著一年比一年轻,你有进步;你能对一切人事物统统都不执著了,你就得少分自在,你会很快乐、会很幸福。日子过得那么苦,就是过分的执著,自以为是,这人很可怜,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我们看看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在这世间,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分,他的原则一定不变,那就是说他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不执著,他也不分别,他也没有妄想,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

我们凡夫这一关突不过,很难!菩提道上一寸都没有办法进展,这是个关口、是个界线。能把自私自利放下、舍弃了,这一步才踏出去,你才真正进入菩提道;不舍自私自利,你是站在六道的界线上。这一条界线,界线外面是四圣法界,你没有办法踏进去。《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只要有这个东西,你决定是六道凡夫,这个我们要记住。

头一个「我相」要放下,无我相,头一条。这无我相,我教大家就是决定无有自私自利,这是不是到无我相?不是的,靠近无我相,靠近了,希望靠近之后,再跨一步就真的到无我相,那恭喜你,你出了六道轮回;没有出十法界,你踏进四圣法界了。如何再脱离四圣法界?那要做到后面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都不分别执著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出了十法界?告诉你,没有。到十法界的边缘上,没突破,到边缘了。什么时候突破?这个四相的念头都没有了,《金刚经》后半部「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行了,这是你突破了,入一真法界。佛在经上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佛对得起我们,佛真的爱护我们,我们听话要会听,我们看经要会看。四见、四相都没有了,「寂」就现前。

「寂而能演」,演是能为一切众生说法,这不但说法,还带表演,就是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佛也没有定法可说,现身说法都是随众生的机缘。《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你自自然然就能演了。「遍十方」,十方里面当然包含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位从这个地方,要是真正能够体会得,你自己能晓得,世间所有一切宗教都是佛菩萨示现的,应以基督身而度之,佛就现基督身而为说法;应以大梵天身而得度者,佛就现大梵天身而为说法,印度教是大梵天;所有宗教全是佛菩萨示现的。世间人妄想分别执著,「那是他的教,这是我的教」,不能够往来,不能够融通,错误!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有宗教全是佛菩萨示现的,所有宗教里面那些神全是诸佛如来,我到他们宗教见到,我都礼拜,我明白,我知道,我知道他是什么身分,他们不知道,是一不是二。这个样子你才渐渐去体会,法界原本是一真,哪有妄想分别执著?众生苦难的根源还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我们要帮助众生觉悟,我们要表演,要做出来给人看。

「遍十方」,这里就完全没有分别执著,今天讲的多元文化,不分国土、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你才能遍得了十方,一处都没有漏。我们跟其他宗教往来,他有执著,我们随顺他的执著。譬如印度教,印度教是崇拜大梵天的,我们就告诉他,诸佛如来是大梵天变现出来的,不是别人,他一听他对佛教马上就有好感,原来释迦牟尼佛是大梵天变现出来的,那我们是一家不是两家,这个宗教之间矛盾不就完全解决掉了吗?天主教、基督教崇拜上帝,我们说诸佛菩萨是上帝的使者,是上帝变现出来的。事实真的是这样的,这不是我们随便说的,确确实实是这样,我们讲到究竟的根源就是自性。如来是从性上说的,通常你看《般若经》上讲的,有的地方讲佛,有的地方讲如来,这里就有差别;凡是讲如来是从自性上说,凡是讲佛从事相上说。性是能变,事是所变,事相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知道在这个十法界里头,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帮助大众觉悟,帮助大众回头,帮助一切众生圆成佛道。这个「能演」的范围跟前面一句一样,「不可量」,现身说法,现种种身、说种种法,遍十方世界。

第三句是讲到目标,『普使众生意清净』,你们想想这一句话。由此可知,凡是帮助我们意清净的,这决定是佛菩萨化身。这个人骂我、害我、打我,我心地清净,不生烦恼,我还很恭敬他,这个人是佛菩萨。如果这个人骂我、害我、打我,我很生气,我报复他,那个人是魔鬼。佛跟魔是一不是二,佛跟魔从哪里来的?是自己心里变现的。你要把外头境界都变成魔,那你可难受了,你的日子不好过了,你为什么不把外面境界都变成佛?你变成佛菩萨,那多幸福、多美满!那日子多好过!都在自己一念之间。老老实实告诉你,这不是我讲的,佛说的,「无佛亦无魔」,你能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这跟你讲真话,魔跟佛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我懂得用真心,妖魔鬼怪在我面前都变成佛菩萨;我如果用妄心,诸佛如来都变成妖魔鬼怪。你们仔细想想这两句话的味道。境界谁变的?自己变的,不是别人变的,自己变自己受用,就如同晚上睡觉作梦一样,梦是什么?梦是你自己变的。如果晚上做恶梦,那你自己变的妖魔鬼怪境界,醒来吓得一身冷汗,自作自受;学佛的人常常梦到佛菩萨,梦到佛菩萨讲经说法,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不是从心想生吗?这是佛法教学的根本原理,我们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不会怨天尤人,你才真的回头是岸。

世间再恶的人,对我都是善知识。善知识帮助我,有顺逆不相同。用顺境帮助我,格外要提醒自己,为什么?顺境比恶境还可怕,顺境生贪爱,恶境生瞋恚。一般人在修养里面说,恶境他警觉性很高,能养成自己宽宏大量,不要去计较,这个还比较容易。顺境要不生贪爱,难!比那个难得太多了。所以佛教里头,小乘教多半从逆境里头修,大乘教从顺境里面修,顺境比逆境难度!这个道理很深。

我们学佛头一个,如何叫自己得清净心,你这才真正能掌握到修行的原则。「意清净」就是清净心。意是末那识,末那是染污意,末那是执著,执著就是污染。由此可知,要想意清净,决定不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对於一切善法的修学,记住「随缘」,在我们初学过程当中,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换句话说,我们还不能够出十法界,真正发心好学,自然有佛菩萨照顾。《金刚经》大家都念过,佛在经典上多少次的嘱咐,「善护念诸菩萨」,这一句话是教那些大菩萨,要常常照顾小菩萨,佛这个话说得太多太多了,只要我们一心向学,必定得诸佛护念,得到菩萨照顾。我们自己操什么心?自己操心总是错了,自己不操心就对了,学佛的同修几个人懂这个道理?佛法里头决定没有争执,现在人讲竞争,佛法里没有;不但没有竞争,也没有执著。你还有争,争名、争利,现在还争权,像什么话!诸佛菩萨在世间跟我们示现的,全是为众生服务,无条件的服务。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但是它重点只有一个,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手段服务,它中心的目标是帮助你开悟。如果一切服务当中,没有破迷开悟,那就不是佛法;它是佛法,就决定有这个意思在,我们意才清净。

随顺世间绝不染著世间,利益世间绝不危害世间。演说,演是表演,我们做出来,说是说法,决定契机。契机是看到这一个世间,现前这一个时代、这个处所大众迫切需要的,我们在这里表演。现在这个世间缺乏什么?缺乏伦常道德,佛菩萨在现前,那就要表演这些事情给大家看,表演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重道德、舍己为人,表演这些。现在人不相信因果,我们提倡深信因果。看看现在社会病在哪里,现在人争名逐利,我们表演放弃名利;现在人不好学,我们表演好学。对症下药!现在人忘恩负义,只讲利害、不讲道义,这个社会才会有灾难。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自己从哪里下手,知道自己怎么作法。

现在师道没有了,我们这个小小的教室,我们把老师护法的照片都挂在这里,不忘师恩,对於护持、帮助我们成就的人念念不忘。我们最近在澳洲建了一个小道场,买了一个天主教教堂,它里头有三个堂,大的这个可以做活动的,我跟这个堂起了名号,第一个堂叫「嘉南堂」,嘉是章嘉大师,南是李炳南老居士,这是新教堂,用这个名称纪念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师。第二个堂是「东源堂」,我们的旧教堂,将来做念佛堂,纪念方东美先生、李木源大士,我们在此地接受李木源居士三年的照顾,这个恩德念念不忘。第三个,我们有个图书馆,我们叫「韩瑛堂」,纪念韩瑛大士。我们住的房间,这个室,我们用「真诚」,我住的房间,我用真诚。「清净」是柴居士住的,「平等」是悟谦住的,「正觉」是给刘居士住的,「慈悲」是客房;「群洁」,这是我们的护法,是她的母亲跟她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的;旁边有些男女众的寮房,男众寮房我们叫「觉庐」,觉正净,女众比较多,有两栋寮房,一个「正庐」,一个「净庐」,旁边正好有两位居士,他们买了房子,我们一个叫「慈悲居」,一个叫「喜舍居」

我们要提倡知恩报恩,大家能够四众是一家,欢欢喜喜在一起修学办道。不要问别人对我们怎样,永远记住别人的恩德,记住别人的好处。别人对我们的不好,不要放在心上。让我们的心纯善、纯净,绝不许丝毫不善夹杂,我们成就了。人家说李木源居士对你怎样怎样,这些都是来破坏的,如果我们听了放在心上,我们就错了,我们就被污染了。所以永远记住别人的恩德,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世间人所有一切的不善,我心中丝毫都没有,你说这个人多快乐、多幸福!为什么把别人的不好放在自己心上,把自己的心变坏了?别人好的东西一点都不记得,排斥,尽装别人不好的,你的心坏透了!你怎么能成就?你怎么会快乐?你怎么能把境界提升?

这一次我在深圳,录像录完之后,那一边的朋友邀请我到扬州去玩了两天。扬州我没去过,第一次去,看到非常欢喜,去游瘦西湖。很多同学问我:佛法学的是什么?我说只一桩事情,提升自己境界。我们这一生在人道,来生能够提升到天道,比天更高的是佛道,学佛的目的是要把自己往上提升。如果我们心里面装著一些不善,我们会往下堕落,不是向上提升。所以记住,这个心像个箩筐一样,装东西要精心去挑选,选好的装进去,不要把别人丢掉的垃圾装进来,别人好的东西都不要,把别人的垃圾全部装进来,那你就完了,一定往下坠落,你的来生在三恶道,不是在天堂。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一定要记住,古人常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什么原因?你的心坏了,到不了极乐世界去。

极乐世界,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那个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的心要善,我们的行要善,我们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对於中国国家宗教局的叶局长,我非常感激他,我到中国如果做佛教活动的这些事情,决定是由他来安排,我不找第二个人。偶尔到中国去看看朋友,看看同学,那个时间就很短,机会也不多。扬州大学的校长跟我是校友,学校办得很不错,也非常值得赞叹,我跟他见面劝导他,希望大学里面能够将来办一个多元文化学院,这个其他大学还没有,你办将来在教育史上那是第一,非常有意义。他非常欢喜,我说你真的要想办,先办研究所,办个多元文化研究所,培养老师,研究所学生毕业出来之后,再办学院、学系,这些人就是教授,我跟他讲外国现在已经在开始筹划这一种教学。他因缘具足,这非常有意义,团结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这是很特殊的一个学科,非常适合於现代社会。

澳洲政府主动在提倡,新加坡政府虽然在说,但是还没有行动。我们住在澳洲,是希望澳洲大学里面把这桩事情促成,这个事情促成之后,非常有意义。现在雪梨大学它有伊斯兰学系,有基督教的学系,所以那边我们佛门这些同修,希望促成雪梨大学也能有佛教学系。学校答应了,它没有经费,现在那边的同修在筹募经费,我参加他这个活动。他这个经费是提供给学校,学校拿这个钱去聘请老师,请老师要给人家薪水。如果将来这个学系成立,学生多,当学生要交学费的,学费可以付老师,那我们就不必再负担了。所以开办的时候,大概两三年,我想顶多三年的时间需要帮助,这好事情,这是进一步。再进一步,希望能够搞多元文化研究所,我因为去的时间太短,排的节目太多,没有时间到雪梨大学去访问,下一次我找时间,我一定到学校去跟校长见见面,我来促成。现在跟我往来的有格丽菲斯大学,有昆士兰大学,他们也都有这个意思,这是好事情。这就是「寂而能演遍十方」,我们的目的没有别的,「普使众生意清净」,这是给我们自行化他永远不变的一个准则。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