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八三讲)  2002/1/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83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光声自述偈颂第三首:

【尽诸劫海修方便,无量无边无有余,一切法门无不入,而恒说彼性寂灭。】

这首偈前面曾经略说过,我们应当如何来学习,依然有补充的必要。在这部大经里面,我们看到诸佛菩萨的修行,决定不是短时期的,真正是所谓尽未来际的,学佛不能没有这样的认知,换句话说,一定要发长远心,要有恒心,要有耐心,不断的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而行为的邪正,实在话,没有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个人看到好,那个人看到不好,由此可知,那个标准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真的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处而异,哪里来的标准?事虽然如是,在理上确实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绝对的标准是性德。

中国过去教小朋友念《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绝对标准,「人之初,性本善」。真如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肯定能适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是本善。可是跟九法界众生接触,九界众生心是散乱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於是他们的善恶标准千变万化。所以古人讲做事难,做人更难,如何才能够通达人情事理,这是大学问。要做得圆满,一定要有神通,要有他心通、宿命通、天耳通、天眼通,至少你有这四种神通,应付众生就不难,为什么?你能明了你面对众生他的标准是什么,菩萨能够修随喜功德,恒顺众生。神通从哪里来的?神通从清净心来的,也就是从禅定、从三昧里面生的。由此可知,我们讲修行,清净心重要,尤其是修学净宗。心地清净,对於自己来讲利益很大。

我们现在看到,世俗人、佛门的修行人病痛很多,病痛从哪里来的?病很多,很复杂,根是什么?总有个头,总有个根,那个根就是污染,污染最严重、最厉害的是贪、瞋、痴,佛讲这是三毒。有这三毒在,我们的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身就不清净,这才是我们现前身病、心病的大根大本。聪明人要离开一切病苦,你就应该把贪瞋痴断掉。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不瞋不痴,你的色相自然端严,端正庄严,你的身体一定轻安,健康长寿。我们修行,这就知道从哪里修。

但是要想断贪瞋痴,可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我教同学,先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怎么修法?起心动念想别人,要像这个地方法身菩萨所说的一样,念念要想利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起念则已,起念就与这个相应,不再想自己了。这是修行很好的方便法,在这个地方学,在境界里面修,离开境界你到哪里去修?特别是人事环境上修,要学古圣先贤,与人相处,相处不好,过在自己不在对方,这就叫修行。如果你一定执著过失在对方,我没有过失,那就难了,为什么?自己不晓得过失在哪里,自己没有办法改过自新。你要想改过,首先要知道过在哪里,要反省。古德常说:「独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两句话有大学问大道理在,我们千万不要把它看轻了,以为这是老生常谈,你要真正懂得,真正能够记住,能够做到,终身享用不尽,真的,我们修清净心,不能离开这个原则。常常想自己的过失,常常改正自己的过失,比什么都重要。改过就有进步,改过是真修行,为什么?修正自己的毛病了。修行,行就是行为,错误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

我们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量无边无有余』,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清凉大师说这首偈是「空有双观」,空无量,有无边,空是讲万事万物的理体,有是万事万物的相状、形相,体是能现能变,相是所现所变。从这两方面去观察,你就能够明心见性。要时时刻刻观照,用智慧去观照,然后你才能够照见诸法实相。任何一法里面,你如果是锲而不舍的去观照,都能见性,都能见到事实真相。如果观照的功夫不深就改变方向,那就错了。像我们在高山上打井一样,打到地底下一百公尺以上才看到有水,你打个三、四十尺没有水,不再打了,打个五、六十尺没有水,不再打了,你永远找不到水源,为什么?不够深度。一门深入,你不够深度,所以你不得受用。一门深入,深到什么样子?深到心地清净,万缘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放在心上,连生死都不问,也放下了,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见性,没有见水,有了消息,打井这个湿气有了,继续努力绝不改变,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所以要观察一切法,相是幻有,性是真空。「真空不空,幻有非有」,这句话不难懂。「真空即是幻有,幻有即是真空,空有不二」,这个话难懂了,但是是事实真相,诸法实相你才真正见到,你的心清净,两边不著,中道不存,这个时候清净平等觉现前,在禅宗的话,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同学们必须要知道,你心里还有毫分放不下,不干不净,你入不了这个境界。所以我们修行的目的纯净纯善,这是我们做功夫的目标准则,我们的存心纯净,我们的言行纯善,一定要在这上用功夫。

『一切法门无不入』把它搁在一边,现在不要去想它,为什么?我现在修的这一门功夫纯熟,它自然通了。就像我们今天取地下水,打一口深井,水像泉水一样喷出来,这个水你想想,它通不通整个地球上的海洋?那就是「一切法门无不入」,它通,它通整个地球上的水。佛门里面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就是《十善业道经》,你要是通了,一切佛法都通了。谁说的?释迦牟尼佛讲的。你看看《十善业道经》末后几段,它通四谛,通十二因缘,通六度万行,通无上菩提,为什么?纯善。纯善就纯净,纯净就纯善,我们用心,我们做人,这就完全对了。决定不能与世俗人同流合污,决定不能干。到自己真正得道,什么叫得道?通了,宗门里面讲「会了」,会了就是悟了,真的通了,那个时候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时候可以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帮助他们觉悟,自己决定不受染污,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不受,为什么不受?观空,所以他不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怎么会受?天堂二十八层天,「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畜生饿鬼地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受,心像虚空一样,虚空决定不受污染。心如虚空,真性确确实实是这样,所以它叫真,它不是妄。

学佛的人,最殊胜的就是知道用心,用真心。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纯真之心、纯善之心,这就是菩萨道,这就是佛道。还要用意识心,意识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那你所修的是六道轮回,你修善,三善道,你修恶,三恶道。为什么?跟六道轮回相应,都在我们一念之间。《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学佛的同修念得最熟,《朝暮课诵》也念,你会念,你不会观,所以你不得受用。般若是空慧,你要是会观,此地「无量无边无有余」这一句你就懂了,你就会了,这一首偈的意思你就通了。二百六十个字义理深广无尽,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华、六百卷《大般若》的总纲要。这二百六十个字通了,六百卷《大般若》你就通了,你入菩萨境界,不是普通人。最低限度,以《华严经》来讲,你也是圆初住的菩萨。最低的果位,法身菩萨。

我们今天要用这个来帮助,我们修净土,我们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主修,「空有双观」可以做为我们的助修,常作如是观,对於我们念佛得念佛三昧,也就是常讲的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会有很大的帮助,帮助我们看破,帮助我们放下。「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第三句,我们留到自己到极乐世界再办,这是我们现前这种根性无可奈何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我们现在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要把时间精力集中专修净土。古德讲得很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我们今天第一桩大事情,是要见弥陀,我们不要其他的,我们要见阿弥陀佛。过去不知道,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难得在这一生当中我们搞清楚搞明白,我们的目标方向正确了。只要见弥陀,一切佛法都圆满具足了。

『而恒说彼性寂灭』,这一条在现前,我们对一切人事物,我们要观它的性,不要观它的相。它的性是清净寂灭的,它的性是清净平等的,它的性是至尊至贵的,佛性。一切众生,连阿鼻地狱的众生,跟一切诸佛如来同一个性,一性无二性。见相不著相,如果著相,你就不见性。见到相,一定要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它变幻无常,它不是定相。我们看一个人,这个人的相是刹那生灭相续相。刹那生灭,它不是个定相,不定的,刹那之间它就变化,所以相永远不可得,永远是无所有,佛给我们讲无常。

性真常,为什么?它永远不会变。这个性,通常我们把上面加一个字,「灵性」,佛门里面加一个字叫「觉性」,那是真的,真常永恒不变,周遍法界。《楞严经》上讲得好,在眼曰见,在耳叫听,在鼻叫嗅,在舌叫尝,它在哪一个相里头,它起一个不同的作用,它是一个东西、一个性。这个话不太好懂,我们现在可以用电跟电器来做比喻。电,在灯它就放光,在电话机它传声音,在电视萤幕上它现色相;体是一个,作用随著电器不同,千变万化。电是真的,所现的现象是假的,是虚幻的,这个比较容易体会。我们把性比作电,把所有一切形相比喻作电器,器有生灭,电没有生灭,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有生灭,体性没有生灭,我们也讲心性。没有生灭的是真常,有生灭的是无常,凡是无常的,你要把它放在心上,你岂不是错了?修道的人对这无常的东西,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有了不生欢喜心,没有,决定没有烦恼,有跟没有一样,这样才能得大自在。在末后这一句,我们要懂得作观,《金刚经》上讲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正确。第四首:

【三世诸佛所有愿,一切修治悉令尽,即以利益诸众生,而为自行清净业。】

第四偈,「三世二利,是愿皆修」。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现在佛,好懂,没有问题,未来佛在哪里?给诸位说,现前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未来佛。怎么知道是未来佛?佛在经上常说,「一切众生」,这个众生是讲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动物,九法界有情众生皆有佛性,那个灵性、觉性就是佛性,「凡有佛性,皆当作佛」,他将来一定会作佛。如果我们真正明了佛这句话的意思,你对一切众生不会不恭敬,我如何恭敬释迦牟尼佛,如何恭敬阿弥陀佛,我会对所有一切众生,跟对世尊、对阿弥陀佛同样的恭敬。为什么?我知道他将来成佛,我给这一尊佛结个善缘,结个法缘。既然晓得他是未来佛,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要帮助他早日成佛。怎么帮助?我们所有一切的修行,修行功德回向给他们,佛门常常回向到法界众生,就是这个意思。法界众生是未来佛,怎么可以得罪?怎么可以轻慢?我们对他们恭敬供养,无量功德。

说实在话,过去佛、现在佛他们已经成佛了,还需不需要我们恭敬供养?不需要。我们对他们的恭敬供养,表我们自己一点感恩之意,我们对佛菩萨的感恩没有法子表现,用这个方法表示自己一点意思。这里面还有一层深义,表演给未来佛看的。现在是众生,将来他会作佛,我们希望他早一点回头,早一天成佛,我们供养过去佛、现在佛,这个样子给他看,帮助他觉悟,有这个意思在里头。我们自己能够如教修行,做一个好的形象,装扮成佛菩萨的形象,行佛菩萨之事,言佛菩萨之言,都是帮助未来佛快快成就。最快速的成就,是如何把他们导归极乐。这个愿不能没有,一定要有,方法要善巧方便,要知道时节因缘,这是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艺术。

『三世诸佛所有愿』,我们怎么落实?总归纳起来讲,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怎么落实,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太多了。诸佛的别愿,我们就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做例子,四十八愿归纳起来还是四弘誓愿,换句话说,像四十八愿,愿愿我们都要学。三世诸佛的弘愿,散布在一切经论之中。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谁是地藏菩萨?给诸位说,没有一尊菩萨不是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谁是观世音菩萨?每一尊菩萨都是观世音菩萨。他不畏苦难帮助众生,我们看他是地藏王。看到一切苦难众生,真的是眼到手到,立刻就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知道这是观世音菩萨。充满智慧是文殊菩萨,真实智慧。善巧方便,圆满功德,是普贤菩萨。所以,我们学佛最麻烦的,就是把这些菩萨分了家,一个菩萨管一桩事情,不知道实际的事情: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确确实实是一。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个身,「一心一智慧」,一个人能够变化无量无边的人,变化都不同,这是事实。「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观世音《普门品》里头三十二应,那是一个例子,三十二种不同的身分,全是观世音菩萨,也全是地藏菩萨,也全是文殊、普贤菩萨,这是事实真相,这是性德圆满的流露。明白这个道理,一切经就是一部经,一部经就是一切经,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会了,一切法门都会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佛法。所以诸佛菩萨的愿,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愿。我们读了之后,心里要有警觉:我心里原来有这个愿,现在这个愿为什么没有了?被烦恼妄想执著遮盖了。这个障碍拿掉,一切诸佛的本愿,我们性德里头统统圆满具足。

第四首:

【三世诸佛所有愿,一切修治悉令尽,即以利益诸众生,而为自行清净业。】

这首偈子是教导我们,一切诸佛所有大愿都是利益众生的,即使是利益自己的,还是利益众生。庄严自己的身相,庄严自己的国土,看起来好像是自利,实际上是利他。自己有庄严的色相,是为了接引众生,决不是自受用的。自己有庄严的国土,是为了供养一切众生,也不是自受用的。我们在这里看到毗卢遮那如来,往生经里面看到阿弥陀如来,依报正报无一不是帮助众生成无上道。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总纲领,『三世诸佛所有愿』我们就都得到了,真正落实到四弘誓愿。

『即以利益诸众生』,这句话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学佛没有成绩,烦恼习气断不掉,原因在哪里?念念利益自己,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二位,这样一来,我们的烦恼习气不但断不了,天天在增长,增长贪瞋痴慢,你怎么能断?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觉悟,真的回头,起心动念再不想自己,想佛法久住世间,想佛法普及一切众生,我们自己为这桩事情尽心尽力,尽形寿做出贡献,这样子就转过来了,转恶为善。念念利益自己是恶,这是恶的根本,一切恶业的根源就是自己。《八大人觉经》讲:「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我们念念都为自己想,这一回头,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所以,凡圣实在讲一念之间,就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世间人有所谓大修行,什么叫大修行人?他能转得过来,这个人就是大修行人,这个人就是豪杰。

所以,把利益自己的念头转过来利益诸众生。『而为自行清净业』,这个样子你的心自然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你居住的环境无一不清净。到这个时候,你才真正了解,才真正发现,境随心转是真的不是假的,迷的时候是心随境转,悟的时候是境随心转。《楞严经》上佛说得好:「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些偈颂里头都是讲的自在,你转过来就得大自在,转不过来,你被境界、你被烦恼所拘束,你怎么会自在?第五首:

【一切诸佛众会中,普遍十方无不往,皆以甚深智慧海,入彼如来寂灭法。】

从这一首到第九首,这有五首颂,别说现前的自在。这是菩萨,法身菩萨,前面说过,绝对不是普通的法身菩萨,而是什么样的菩萨?寂灭忍的菩萨。也就是说,法云地的菩萨跟等觉菩萨,这个地位高,他们这些自在我们看了很羡慕,学不来,心向往之而已。我们在一生当中能不能得到?说实在话,有可能,不是不可能。怎样才能?往生西方净土,你就得到了,就跟他们一样自在,即使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也得到。为什么?世尊跟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上都给我们介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净土第一殊胜,无与伦比。阿惟越致是什么地位?无生忍的菩萨,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永远住三不退,真正不退转了。这个自在境界完全得到,跟诸位说,这不是修得的。如果是修得的,那就讲不通,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有断,你怎么能够证得这么高的果位?这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愿威神加持。前面四十问里头「云何是佛加持」,弥陀加持往生的这些,特别是带业往生的这些,真正显示出诸佛加持的不可思议,所以你不仅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得一切诸佛本愿威神加持。

『一切诸佛众会中,普遍十方无不往』,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於生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世界,为什么?他来去自由,生活空间大了。弥勒净土不能比,生弥勒净土,亲近弥勒菩萨,不能超越兜率天。生弥陀净土,就等於生一切诸佛刹土,不一样!我们自己一定要有智慧,头脑一定要很冷静细细观察,要以理智不要感情用事。往生弥勒净土不容易,往生弥陀净土比往生弥勒净土容易得多。如果你喜欢弥勒菩萨,你想亲近他,你修弥勒净土难,不如修弥陀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天天跟弥勒菩萨见面,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大学,十方世界的菩萨都在那里留学,弥勒菩萨在极乐世界担任唯识课的教授,所以你天天会看到他。你要是喜欢,跟他请求一下:「我到你兜率天内院去参观参观。」弥勒菩萨一定欢迎,不会拒绝,比你直接从此地修弥勒净土容易太多。所以到兜率天内院有近路,我们要知道。许多人不知道这个近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真的是生极乐就全都生了。

《无量寿经》上,我们看到世尊赞叹阿弥陀佛,世尊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弥陀弟子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会受到特别待遇,为什么?别人尊敬你老师,这个老师的学生焉能不尊敬?所以我们作弥陀弟子要做得像,不要给阿弥陀佛丢人,要是做得不像,极乐世界去不了,这一点不能不知道,不能大意,一定要如教修行。

如什么教?《无量寿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经是一部经,真正求生净土,三经都要熟读,可以受持一种,以一种为主,那两种为助。为什么?三经要不读,对西方极乐世界你了解得不够透彻。《无量寿经》是净宗概论,这是最重要的。《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的补充,很重要,念佛成佛的理论补充了,三辈往生的方法补充了。《观经》给我们讲十六种观法,这说得详细,在九品因果里面又做详细的补充,并且说出最重要的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是修学所有大乘佛法的基础,并不是单单是净土法门,因为后面讲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如果不具足这个条件,修学一切大乘法都落空。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要在这个地方奠定基础。只要你具足净业三福,你念阿弥陀佛,你就肯定得生。为什么?条件具足了。小本《无量寿经》是十方一切诸佛劝导我们,共同来劝导我们求生净土,显示出《无量寿经》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不是空口说的,是有行动的,普遍劝导自己所有一切学生,劝他们求生极乐世界。所以三经一定要熟,可以专攻一部。这是讲往生我们才能得这个自在,不往生,那我们是只有羡慕,没有办法学习。

『皆以甚深智慧海,入彼如来寂灭法』,这是甚深般若观智,见到一切诸佛,「入彼如来」,彼如来就是前面讲的一切诸佛,一切诸佛的寂灭法。由此可知,我们现在对於甚深智慧要留意,你要想得智慧,你就不能不修清净心。智慧,甚深智慧是觉,觉是从清净平等来的。清净平等是定,你要想得清净平等心,你不能不持戒。还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说到戒律,我们今天讲的最低,把这个水平放到最低,低到不能再低,再低就不是佛法了,我们把它落实到《弟子规》《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增注》,最低,不能再低了。我们能把这些小小戒完全依教奉行,老实念佛,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如果把这些小小戒看轻,大意了,你这一生念佛念得再多,念得再好,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你口善,你心不清净,心不善。往生西方世界真正的条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给你讲真话。所以一句弥陀,要把你的烦恼习气统统念掉,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所以加上持戒那就方便多了。古大德教给我们「持戒念佛」,它能帮助我们得清净平等心,能帮助我们得念佛三昧,对我们有真实无比的利益,我们要觉悟。如果不认真去做,这一生大好的机缘当面错过,那叫真可惜。第六首:

【一一光明无有边,悉入难思诸国土,清净智眼普能见,是诸菩萨所行境。】

清凉大师注解,「身光普入,智眼遍观」。这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肯定做不到,但是要知道。我们从前面看过,这些菩萨毛孔放光,一毛孔当中放无量光,一一光中现无量菩萨,一毛孔如是,全身所有毛孔无不如是。『一一光明无有边,悉入难思诸国土』,这个光明遍照法界,「诸国土」是一切诸佛国土,他没有加「一切」,说「难思」,难思是不可思议,没有法子思惟,没有法子计算,这是身光普入。『清净智眼普能见』,谁见到这个景观,庄严的境界?「清净智眼」就见到了。这个清净,寂灭忍菩萨他们见到了,他们入佛的境界。『是诸菩萨所行境』,菩萨所行的境界,无一不是上求下化。上求的境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下化的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微尘世界刹土,一一刹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九法界众生。我们想想这个心量多大?真正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第七首:

【菩萨能住一毛端,遍动十方诸国土,不令众生有怖想,是其清净方便地。】

『住一毛端』,震动十方诸佛刹,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不漏。震动的相,我们在前面看到「六种十八相」,众生会不会感到恐怖?不会的,『不令众生有怖想』。说老实话,像我们这些凡夫无法觉察,他的震动绝对不会像我们现在地球上的地震。地球上地震,震央的中心震动得大,愈往远去,震动的波动就愈小。台湾那边有地震,我们这边一点都感觉不到,距离太远了。菩萨这六种震动,给诸位说,它是均平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它波动现象是一样的,是均平的,谁知道?佛知道,菩萨知道,还有一类人,有缘的众生知道,无缘的众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震动,说实在话,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华严经》从头读到这个地方,我说这句话大家相信,哪一尊菩萨上求下化不是放光动地?你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的菩萨有多少!所以我们可以讲,这个震动一刹那都没有停止。我们丝毫都不能感觉到,说明我们这个机器收听能力失掉了,机器坏了,像远方的讯号我们接收不到。怎么坏掉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习气,使得我们六根不灵了。

这样想,烦恼习气要不要断?非断不可,不断永远不灵,诸佛刹土里面的讯息收不到,诸佛菩萨的法会看不到,诸佛菩萨讲经说法听不到,诸佛菩萨现无量无边的神变见不到,这个苦。佛说,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我们能力就恢复,「出现品」里头讲得多清楚多明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这是一语道破。我们有无量无边大自在的受用,这是真正的福报,这个能力丧失,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看这一切修行人,修什么东西?就是把这个东西去掉而已,没有别的好修。去掉一分,恢复一分智慧德相,去掉两分,你就恢复两分智慧德相,为什么?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个不是外来的。

佛法教人修行,自始至终,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放下而已。有人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两手下垂。人家一看,懂了,放下。什么是佛法?放下就是佛法。「佛法」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觉悟。佛是觉,法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如何觉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就是。你放不下,你的亏吃在这里。我们读了这段经文,听了这些话,应当有所感触。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师,我见出家人,第一个就是跟他见面,他头一句话就是教我看破放下。以后我学佛深入经藏,才知道他老人家给我讲的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真正是一切诸佛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总原则总纲领。头一天见面,第一句话就传授给我,我能不能契入佛的境界,那就看自己怎么做了。

看破放下是功夫、是学问,要不断向上提升。看破一点,就真的放下一点,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更看破一层,这两个相辅相成,互为助缘,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就是这么个原则。我们今天为什么放不下?没有看破。什么叫看破?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叫做看破。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放不下?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所以放不下。由此可知,经不能不读,不能不解。佛教导我们深解义趣,你要是解得深,你放下就多,放下就彻底。是放下了,放下不够深,不够多,不够广,什么原因?看破得不够深。你所能够放下的,决定是在你看破的那个范围,你看破的范围愈大,你放下就愈多,就这么回事情。如来果地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彻底看破,所以他也就彻底放下,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放下是功夫,看破是智慧,没有智慧哪来的功夫?真正了解人生的真相,自自然然你会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损人利己放下,把控制一切人的念头放下,把占有一切的念头放下。你要不真正了解,你怎么会放得下?我们一般人讲情执很深,那是真的。情是迷,就是你迷执得太深,迷情。觉是智。迷情那个现象,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产生这个现象,所以你迷得愈深愈放不下,心量愈小,坚固的执著。学佛不能不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问题才解决。开大智慧,你就有比较圆满的解决,你得自在受用,所以没有智慧不行。

『是其清净方便地』,清净是心,清净是慧,清净方便地,我们一般讲的真实智慧,这个智慧有体有用,方便是作用,我们佛家常讲的善巧方便,他对一切众生处理得非常妥善,契机契理,真正的妥善。我们凡夫讲度化众生,实在讲凡夫讲度化众生,这个话有语病,你拿什么度化?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怎么能度别人?这佛经上常讲,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佛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凡夫想度众生,这个话实实在在说,是讲过分了。我们帮助一切人,把佛法介绍给一切人,往往产生反效果,对方不但不能接受,还要说你迷信,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没有智慧,没有善巧方便。如果是法身菩萨来,就不会了。为什么法身菩萨不来?时节因缘没成熟,法身菩萨没有这样显明的来帮助他,法身菩萨在暗中帮助他,助长他的因缘成熟。我们不知道,我们著急,希望他赶快得度,所以往往收反效果,这个就是证明我们的智慧能力不足。自己从这里头吸取经验,改进,我们境界就会向上提升,正是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在这个地方长智慧,在这里头吸取经验教训。好,今天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