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五0讲)  2002/6/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50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七段「佛出差别」,偈颂第一首: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这个偈颂也有十首,除了其中有五首是重颂前面的长行五对,末后有四首颂做为这一段经文的总结。这种情形过去不多见,它总结的经文很长。我们在这一品经里面看到世间宇宙的种种,这一段经文里面所讲的,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说的太空物理,但是《华严》所说的,比现在太空物理的范围大得太多太多,可以说今天太空物理他们所探索的只是一个平面,而《华严》给我们讲宇宙是立体的、宇宙是重叠的,是非常复杂的。不读《华严》,可以说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到宇宙真相到底是什么。在这些地方,我们不能不佩服佛菩萨的智慧。

说到这个地方,佛菩萨明白的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智慧、都有这样的能力,而且都有这样的相好;这个相好,我们换句话说,大家体会得更亲切,富贵!换句话说,究竟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圆满的富贵,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回头想想,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华严经・出现品》里面,佛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圆满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句话把我们遭受这些苦难的根源说出来了!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相好我们说成富贵、圆满的富贵,就是被妄想分别执著给破坏了!破坏,意思不太恰当,障碍了。有没有?有,自性里头确实有,不起作用,佛法里面叫业障。什么是业障?妄想是业障,分别是业障,执著是业障,把自性里头的德能障碍住,不起作用。

所以佛在经典里面称六道众生叫「可怜悯者」,真可怜!他要是没有,过这个苦日子那不算可怜,他有!有,过这种苦日子,这叫可怜!换句话说,他不应该过这种日子,现在怎么会过成这种日子?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一切苦难的根源,这个苦难一般人真的不知道,说苦难是说什么?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苦难。六道轮回这些事,现在外国研究超过中国。最近我请德州一位教授,他告诉我,在美国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对这个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有报告。我非常希望邀请他到香港来、到澳洲来访问,给我们当面谈谈,我们在摄影棚里面录相,把它翻成普通话,介绍给我们中国的同学们,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些人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学者,早年他们也不相信、不能接受,结果在美国经过许许多多的个案,确确实实证明到。

这里面使用方法最多的是深度的催眠术,人在催眠的状况之下,说出他前生、说出他再前生,德州这个教授告诉我,有一位接受催眠的,能够生生世世说出来,说到八十多世之前,很不可思议!如果我们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才知道人跟人的关系不是这一生才结合的,多生多世之前就有关系。佛在经上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讲,我们跟一切众生到底是什么关系,佛这个说法说得非常亲密。诸佛,佛是老师,换句话说,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亲属的关系、师友的关系,老师跟学生的关系,你说这个关系多密切!知道过去这些关系,现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心态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华严》的教学,果然契入华严境界,你确确实实会意识到,一切世间、一切众生都是如来化现的,我们在这个地方讲诸佛出现的差别,都是诸佛出现的。出现干什么?教我的,不是教别人的,帮助我觉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来帮助我的!所以一切众生,对我确确实实是大恩大德。没有这些众生,众生是佛菩萨示现的;凡夫,凡夫就是我一个!你要是不入《华严》,你不了解这个境界。读《华严》,我们能够从这些地方观察得出来,他在《华严》有没有入个几分?有没有契入《华严》境界?他要是入了,跟他过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肯定不一样,肯定他会做到普贤十愿,普贤十愿一丝毫都不要勉强。他真的他会做到,自自然然的落实了。什么原因?入境界了。

入这个境界,好!在这一生当中,无论时间长短,肯定有不思议的成就。我从这些地方领会到方老师最初给我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五十年来,一年比一年体会得深刻,我感谢老师!不是老师指引、不是老师帮助,我怎么能够契入?契入这个境界,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个好处,其实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讲「三个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圆满,有了少分!没有大智慧,像佛那个智慧我们没有,小智慧年年在增长、月月在增长,你怎么会不快乐?智慧长,烦恼轻,烦恼逐渐逐渐好像都没有了,烦恼变成智慧。能力现前了,以前做什么都好像笨手笨脚,现在好像无论做什么,聪明、敏捷了。相好里面就是我们讲的富贵,什么叫富?富是财用不缺乏,真富!不是说你的财产很多,不是的,那是错误的。你的财产再多,你并不富,怎么并不富?你用不上!你每天还不是日食三餐、一眠六尺,这是你一天能享受到的。多了?多了没有用。你一餐吃两碗饭就足够,你就享受这么多,你总不能说我一餐吃二十碗饭,会把你撑死!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佛家讲真富贵,真富就是你物质生活不缺乏,这是真富有。

贵是尊贵,社会一切大众尊重你。这个贵不一定是要很高的地位,高官厚爵,不是,我们讲的不是这个贵。即使是今天做帝王的人、做总统的人,他对你都很尊重,这就是贵。贫贱之人对你也尊重,你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尊重,这叫真贵。所以在这个世间最足以代表的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称他作「二足尊」;二是智慧、福德,足是圆满。智慧圆满、福德圆满。这两种圆满,二足是两个都满足。它并不多,他绝不缺乏。这是什么道理?跟诸位说,这是因果里头的核心,因果的核心是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原本就具足,真的没有丝毫欠缺。这是平等的,地狱众生跟诸佛如来都不二。相上的差别那是什么?诸佛如来没障碍,所以他统统都现前,他很自在;这一切众生有障碍,他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所以他自性里头虽然有,它不起用,他没有办法得到受用。

所以,教育里头圣人教育,我们讲圣贤教育、神圣的教育,再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包括所有一切宗教的教育,没有不讲因果的。因果是真理,这世间人讲真理,什么是真理?因果是真理。在佛法里面常说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种善因,你一定得善果;你造恶业,你一定得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有些人看到:这个人天天做好事,真的是个善人,但是他受贫穷的苦报;有些人天天做恶事,无恶不作,他享受人间的富贵。许多人看到这个现象,对因果产生怀疑,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这什么道理?他不知道因果通三世,他这一生所享受的是果报。享受什么果报?前世造的因,前一世造的因,这一生受的果报;这一生所造的,来生受,佛家讲三世因果。所以经典上讲得好,「欲知前世因」,你要想知道你前世造的是什么样的因,佛说「今生受者是」,我们这一生所受的就是;「欲知来世果」,你要想晓得你来生来世什么样的果报,「今生作者是」,我这一生所作所为,来生的果报!这个话说得多清楚、多明白,「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门这些话我们要细心的参究,它是真理。

明白之后,你自自然然跟诸佛菩萨一样,处事待人接物用纯善的心、纯净的心,为什么?修来生。这一生纵然遭遇很多不如意的挫折,没有关系,为什么?我过去生中造不善的因,现在受这个果报。我受这个果报,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自己作自己受,那还有什么话说?受这个果报,诸位要晓得就是消业障;你要不肯接受的话,那你这个业障永远存在。我甘心情愿的来接受,这个业障消除;恶的业障消除,善的业报它就现前,从今而后不但不能做恶业,连恶的念头都不生,我学佛的心得就在此地。对於这一生有没有帮助?有。诸位好好的去看《了凡四训》,现在《了凡四训》做成连续剧,容易看,不要去看书。但是看的遍数少,没用!你们同学要相信我这个话,要看多少遍?至少要看一百遍。我早年教人是看三百遍,那个时候没有这个连续剧,书本!这个书本分量不多,实际上只有四篇文章,一天念一遍,念一年,每天读它,一年不要中断,三百遍!

这三百遍读下来之后,因果的概念你心里头才真正有印象,你就懂得怎样改造你的命运。这就是说,对我这一生就产生效果。我学佛第一部读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朱老居士大概差不多是有六十五、六岁,他把这本书给我,我看了三十多遍,非常感动,我发愿要学了凡改造命运。年轻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有亲戚朋友给我算命,我的命不好,命里面没有福报,没有财富也没有地位,就是富贵这两个字我没有,我的命是贫贱,而且又短命。命运按照流年只有四十五岁,不是一个人算的,至少有十几次不同的人算的,大概都是这个说法。我也承认,自己冷静思惟、反省,我不应该有富贵,也不应该有长寿,自己的恶习气太重了。了凡先生做学生时代那些恶习,我统统都有,他还有一点福报,我连他那一点小福报都没有,没有修!任性,狂妄无知。

接受这些圣贤教诲之后,渐渐觉悟,回头了。谚语里面常讲:前生没有修,要知道修来生。这一生什么都不谈了,知道有来生,我要好好的修来生。亲近善知识,这是我一生,世间人讲转运,转运的一个起点,我喜欢亲近善知识,这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有背景,背景是我生在战乱的时代,没有机会读书;我有能力读书,但是没有机会读书,没有读书的环境,家里面清寒,缴不起学费。十四岁我就要去做工,要赚一点钱养活自己,十四岁!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在佛法里面讲,过去世还有一点善根福德因缘,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遇到佛法,亲近章嘉大师。走出家这个道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他告诉我:走这个路好!这个路不造恶业,平坦、安稳。李老师劝我发心弘法利生,走讲经教学的道路,我接受了!

有一次,我记得台北善导寺举行「仁王护国息灾法会」,那个时候我也正在讲《仁王经》大意,遇到甘珠活佛,也是老朋友。他大概大我十五、六岁,他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我们很熟。他看到我,招呼我在一起坐。我坐下来之后,他就告诉我:「净空法师,你现在完全变了。」我说:「怎么变?」他说:「你这几年讲经弘法功德很大,你的寿命很长,你的福报很大。」我说:「真有这回事吗?」「是啊!过去我们在背后都说你,」我说:「说什么?」「说你人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我说:「这些不必背后说,当我面可以说,我知道,清楚!」他说:「你现在完全转变过来了,寿命很长,福报很大。」《了凡四训》里头转过来,这是这一生,这一生当中把自己的命运转过来,我没有求福也没有求寿命,我学佛,说实实在在的话,是一无所求,所有一切果报是自然的。一生当中没有伸手问人家要过一分钱,我不会化缘,说不出口!饿死、冻死,我都不会求人家来帮助我,我是这么一个性格的人,说不出口!我乐意帮助别人,我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我说不出来,这是性格,一直到现在亦复如是!

好事太多了,需要人去做,要人力、要财力、要物力。但是我怎么样?一切随缘,绝不攀缘。随缘自在,心安理得;攀缘就不自在,攀缘你心理上有负担,精神上有负担,那叫自找苦吃。我们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一切苦难众生,这是我们的本分。众生有福,自自然然感应佛菩萨来帮助。所以最重要的,不能离开经教。佛不在世,学佛人所依靠的是法宝;三宝里头佛不在,依什么?依法宝。佛在世的时候,三宝里头佛宝第一;佛不在世的时候,三宝里头法宝第一。每天不能离开经教,天天要读经,读经是亲近佛菩萨。展开经卷,接受佛菩萨的教诲,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能随顺自己的意思,这是一定要懂得的。为什么?自己是凡夫,自己的意思是邪知邪见,你怎么会不做错事情?你怎么会不造业?

我们有什么方法来救自己?唯一的办法是随顺佛菩萨的教诲。经教里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决定不违背。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都以经典做标准,不会错!老师早年苦口婆心的教我,我能接受,我愿意依教奉行。得的好处不是老师的,是我的好处。而实际上也满老师的愿,做老师的人实在讲他一生当中只有一个愿望,什么愿望?找一个传人,佛门里面所谓传法的法子。世俗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一大事情是你要有继承人,世间人的事业,你的事业要有继承人,不能说你这一代就完了。你这一代做得再好,如果你没有继承人,你的成绩等於零,你一定要有继承人。

学问之道亦复如是,世间的学者他要有继承人,佛门里头更是要讲求,一代一代代有传人。我们能够继续老师的利生事业,做老师的传人,这个老师心里很安慰,他这一次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至少有一个能传法的,传法的人最重要的条件是觉性,真的他能觉悟;要是没有觉性,这个人就没有法子,他不能够做为传人。要真正觉悟!觉悟是修行的根本,不觉,他修什么行?觉悟,他才真修,真正能够依教奉行。他能够深解义趣,经典展开,经典字字句句无量义。不仅是《华严》如此,任何经典都具足无量义,你能看到几个意思?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业障!业障障住了。觉性,换句话说,就是烦恼分别执著轻;烦恼妄想分别执著重,很难觉悟,这是再好的老师、佛菩萨都帮不上忙。所以老师要找个传人,难!可遇不可求;学生找一个好老师也不容易,老师跟学生也是多世的缘分,决定不是偶然的。

今天我们利用网际网路、利用卫星电视,把这个缘拓开、拓宽了。在从前没有这些工具,我们亲近老师一定要到老师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他讲经说法的场所,我们才能亲近到,才能够学到一点东西。如果距离太远、没有假期,你就没有法子亲近善友。现在这个工具方便,每一堂课都有录相,这个录相都会流通,即使不能够同时收看这个节目,我们可以从光碟、从录相带里面取得这些资料,什么时候自己都可以学习,这个比从前的缘拓宽太多太多了。我们在这一生有没有成就,关键就是我们对於神圣的教育有没有认知,知道不知道这是人生真正的珍宝?世间人讲的珍宝,为什么大家这么重视?因为你有珍宝,你可以能够解决你物质生活的贫困。世间有一等人,对於物质生活并不很重视,重视精神生活,像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就是很好的代表人。精神生活才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精神生活就是教育。智慧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圣贤的教育、神圣的教育,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珍宝。所以佛门里称经典叫法宝,有道理!你要是真正得到法宝,世出世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包括物质生活。为什么?你会修因,你修因当然就感得果报,这一定的道理!

所以,经典是第一宝,《华严经》是经典第一里面的第一,「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到,要格外的珍惜,要认真努力来学习,契入华严境界,过佛菩萨的生活。世间一切种种现象,在佛眼睛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众生迷惑,胡作妄为,招来种种不如意。所以我们每次读到说偈仪这一句『承佛威力』,我的感触很深!我们学佛,能够看得懂经、能够听得懂经义,要承佛威力加持。我们有这个缘分,跟大家在一起学习经教,要靠佛力加持。没有佛力加持,我们不能讲。佛的境界,我是凡夫,我怎么能讲得出来?要靠佛力加持。我们学习、修行,修正我们自己错误思想、见解、言论、行为,哪一样都得要佛力加持,佛给我们的恩德太大太大了!我们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还是佛力加持。

『观察十方』,我今天说另一个意思,十方皆是诸佛法身菩萨的示现,提升我修学的境界。我们的修学离不开生活环境、离不开社会大众、离不开一切众生,我们在观察里面,智慧开了,德行建立了,这里面尤其是诚敬、感恩之心自自然然生起。这不是学来的,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知恩报恩。世间人不懂得,他不知道恩德。真正契入《华严》少分,我契入这是少分,不多,我在此地跟诸位同学说的是我的心得报告,我是契入少分。这少分里面,我对於一切众生是感恩戴德的心、感恩戴德之行,我就很少见到跟我一样心行的。你学佛,研究经典的教理,你没有契入,你这个心理形态你转不过来;契入境界,你自自然然就转过来了。不契入,你得不到受用,换句话说,所学非所用,你所学的,对你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不产生任何影响。契入就不一样了,所学的东西全都用上,生活上用上了,工作上用上了,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上了,然后才知道我生活在《大方广佛华严》之中,你说这个多快乐!我告诉诸位同学,我们契入少分。偈颂我们还没有说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七段「佛出差别」,偈颂第一首:

【诸佛种种方便门,出兴一切诸刹海,皆随众生心所乐,此是如来善权力。】

清凉大师说:这一段一共有十首偈,十首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首就是一个段落「总标」。总的来说,『诸佛种种方便门,出兴一切诸刹海』,「诸佛」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说的一切如来果地,这是一个说法。我们知道世界无量无边,每一个世界都有一尊佛在那边教化众生,这是怎么回事情?我们一定要晓得。佛教,首先我们要理解它,它是社会教育。世界当然有众生,众生迷而不觉,诸佛如来看到这个情形,你说要不要去教他?当然发心去教学。主动的,不需要人家来邀请,自自然然就去了。《无量寿经》上说得很清楚,「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他不像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人也挺好、也挺慈悲,他不会主动,他一定要别人来礼请,他才会去教学,不可能主动的去。但是菩萨跟他们不一样,菩萨主动的去,你不找我,我来找你,这是菩萨,主动的帮助一切众生。成了佛之后没有例外,成了佛之后真的是全心全力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帮助众生。帮助什么?你们想想,众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觉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一切众生,迫切需要的是觉悟;谁能帮助一切众生觉悟?除诸佛如来之外,你们想想还有谁能够帮得上忙?所以成佛之后肯定是倒驾慈航,诸佛如来干这个事情。

另外一个意思,「诸佛」就是初住以上法身菩萨,《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也是诸佛,分证位。初住菩萨就有能力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诸位要晓得,佛有没有一定的形相?告诉你,没有!法身菩萨也没有。为什么没有?他无我相,他怎么会有一定的形相?正因为无我见、无我相,他能现一切相。这就是「种种方便门」,他能以种种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形相、不同的名号、不同的教学方法出现在世间,「出兴一切诸刹海」《华严经》上讲真话,大乘经教里面跟我们讲,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是娑婆教主,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他会不会去一切诸佛刹海里面教化众生?去,常去!从来没有缺过。大乘经上很少说,《华严》《法华》里面就讲得很清楚。

你知道释迦如是,你就会联想到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无一不如是!然后你才能够恍然大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比众生的人数多,在虚空法界里面迷惑的众生是少数,觉悟的佛菩萨是多数。就好像我们这个人身体,这个人身体每一个器官部位都很健康,不过是某一部分麻木不仁,有了一点病痛;不是全身,大部分都病了,这个人寿命就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晓得,宇宙是健康的,刹土是健康的,健康的刹土是净土,我们前面读过;秽土那是病态,病态是局部,病态也不是长时间的,是短时间的。好像人生病一样,有的小病两三天就恢复,稍微重一点,两三个星期也就恢复了,你从这个地方去想、你去体会,整个宇宙就像我们一个人身一样,它是健康的,五浊恶世是这个身体某一个部位麻木不仁,所以诸佛菩萨统统都来帮助它恢复。它会恢复的,我们看起来时间好像很长,佛菩萨看起来时间很短。所以读《华严》之后,你对於这个宇宙、对於五浊恶世就乐观,就不会悲观。最悲观而感觉到伤心的是小乘,大乘稍微好一点;你要是入华严境界,那一点悲观都没有,会跟佛菩萨一样,尽心尽力来帮助五浊恶世苦难众生、迷惑颠倒的众生。

广义的「诸佛」包括法身菩萨,狭义的专门指究竟的果位,这个地方「诸佛」是两种统统包括在其中。方法、门道太多太多,所以说「种种」,没有法子计算。真的像佛经上常讲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有多少,总而言之一句话:太多了!「出兴一切诸刹海」,不是一个佛国土。在这个地方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什么地方应化,教化众生?「一切诸刹海」。一切诸刹海是一个刹海,这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说一说多,是佛菩萨随顺众生说的,实际上?实际上一多都没有,没有一哪来的多?没有多哪来的一?你才究竟诸法实相。你还有「一多」这个念头,依旧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要觉悟!觉悟之后才在这里超出来,超越!不再落在「一多」这个妄念里头。这也是我们学佛最困难的,不但是一乘法,就是大乘我们都感觉到非常困难。小乘容易,为什么?小乘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大乘要离开,离开不容易。所以小乘法我们很容易接受,《大藏经》里头《四阿含》,容易接受,《方等》《般若》就难了。这是讲到诸佛菩萨应化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常事!

后面这两句说,『皆随众生心所乐』,佛是什么因缘示现的?这说出来了,前面两句是讲应,这一句是讲感,众生心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而出现的。善导大师说得好:「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有道理!在中国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应化到中国来的。我上一次到日本,跟日本这些高僧大德见面提到这桩事情,他们告诉我,日本也有这个传说,他们也很同意。如果善导是阿弥陀佛应化来的,那么这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显示出净宗法门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菩萨帮助众生觉悟,用什么方法?劝他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方法最殊胜、最省事、最圆满。你教化众生,教他破迷开悟,他未必大彻大悟,未必能够彻悟,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他就是彻悟了,究竟圆满的觉悟,所以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劝人念佛求生净土的。只有在什么时候不劝?他不能接受,你劝他,他不相信,他还没有意思想到极乐世界,在这种情形之下,佛菩萨就不说净土。佛菩萨的出现、佛菩萨的教学,总是随顺众生心所乐,你心里头喜欢什么,他就教你什么,佛菩萨决定不勉强一个人。再说,你就是造极重罪业,佛菩萨也是看到你在那里造罪业,劝不劝你?不劝你。为什么不劝你?你不会接受!

佛菩萨,刚才讲了,智慧圆满、德能圆满,他有智慧,他知道你过去生生世世,知道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给你讲,这个时候你不能接受,你有严重的业障,不跟你说。说什么?说你喜欢听的,说你喜欢接受的,这是佛菩萨的善巧方便。他帮助你、他带你,你什么时候能接受、什么时候能相信,立刻就告诉你。他有耐性,他能等待,甚至於他能等无量劫。无量劫在我们听起来,这个时间好长好长,没错!但是在佛菩萨那里,无量劫才是一刹那,他有耐性,像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习。众生造作罪业,他要感受苦报,我们想尽方法赶快去救他、去帮助他,是不是好事?好像是好事,你要细细想想,也未必是好事。他要接受刑罚的处分,你帮助他暂时免掉了,他这个罪没有消掉,罪业没有消掉,将来还是要受。因果的事实,佛菩萨自己都没有能力避免,怎么能帮助别人?所以佛菩萨在旁边看到他造业、看到他受报,看到他堕三途、堕地狱,他只在三途、地狱旁边照顾。为什么?三途、地狱我说的是消业障,业障消除了,自自然然有因缘触动他的善根福德因缘,他会回头,他能接受圣教。现在他业障很重,他排斥,他不能接受,所以佛菩萨在旁边等待。时节因缘成熟,佛菩萨就现前,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活的,活活泼泼!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说法,「无有定法可说」

所以说法门无量,不只八万四千。八万四千从哪里来的?八万四千从无量无边法门归类来的,把它归纳为八万四千类,每一类里头都是无量无边,这才是事实真相。我们要在这里头学习,从这里面得智慧。要把它落实,特别是落实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之间。我们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里头要学习观照,要用智慧来观察一切人事物,开自己的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这样你才真正有能力帮助别人、帮助众生。所有一切众生都有灵性,所以我们要平等看待。人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少,用平等心。畜生不分豺狼虎豹,大的动物;不分蜎飞蠕动,小的动物,蚊虫蚂蚁,跟诸位说,都有灵性,用佛法的术语说,都有八识、都有五十一心所,没有两样。再细微的观察,植物、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你说哪一样没有灵性?

《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依报小的,微尘;正报小的,毛端,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如果你深入大乘,你应该懂得,这什么道理?万事万法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灵性从哪里来的?灵性是从心来的,是从识来的。所以,没有一样东西没有灵性。既有灵性,它怎么不平等?真正平等,那就是法身菩萨以上,那真平等。他真的是透彻的明了,我们的明了是听说的,听佛讲的。听讲之后,我们自己要有能力去证明,证实佛讲的话没错,我们的信心就坚定,你才能入得了境界。而诸佛菩萨个个是亲证,我们从听说然后努力去证实,也要亲证。亲证那你就入佛菩萨境界,《华严经》上讲华严境界,你就入了!

然后才真正了解虚空法界,一个灵性!灵性是一个,就是自性。佛经里头用的名词很多,几十种名词说一桩事情,目的是教我们不要执著,不要分别、不要执著,明白就好,目的就达到。所以说真如、说本性、说真心、说不二、说一真法界、说法身,统统都讲的一桩事情,这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万有的大根大本在哪里?我们六根接触的全是!我们从来没有一刹那的时间离开,这是大乘经常常讲的「真妄和合」「妄依真起」,迷了真才变成妄。所以整个佛法的教学讲到最后,就是两个字:觉、迷。佛法的教学是令一切迷惑的众生回到本觉,除此之外真的是无一物!

『此是如来善权力』,你看看第一句讲「诸佛」,这个地方讲「如来」,意思不一样!讲诸佛是从形相上说的,讲如来就是自性上说的。所以说「诸佛种种方便门」,能够随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现身说法,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善权力」就是性德的别名,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法尔如是!自自然然的,没有加一点意思,没有加一点点分别,执著更不用谈了。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佛教化一切众生完全是自然的,加一点意思就迷了。在这些地方,我们要深深体会永嘉大师跟惠能大师谈话时候说的,「分别亦非意」,这是觉悟的人说出来的。六祖给他印证,「汝如是,我亦如是」,你分别亦非意,我分别亦非意,给他做证明。意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分别亦非意」,分别就是不分别。这话怎么说法?分别是随顺众生的分别,自己有没有分别?自己确实没有分别,这就是分别亦非意。佛菩萨应化有没有执著?有执著,执著亦非意,随顺众生的执著而执著,自己心里头确确实实没有执著。自己心里头还有分别、有执著,那是凡夫,不是圣人,而且这个凡夫并不很高,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才有分别执著。四圣法界里面执著是完全没有了,还有稍微的分别没有断,微细的分别要是断了,他就离开十法界。

由此可知,这个境界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了。然后我们就想到,惠能大师、永嘉禅师他们是什么境界?最低限度圆教初住。为什么?分别、妄想断掉了,没有了。应化在世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分别,我迁就你、随顺你的分别;你执著,我随顺你的执著,我自己确确实实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这是真功夫、真修行。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在这个地方体会得?这是大乘法里面修学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则,你要能认识、你要能掌握,你要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的去运用,慢慢就学会了。再看第二首:

【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能为众生现众相,随其心乐悉令见。】

从第二首到第六首,一共有五首偈,就是重颂前面的五对,这一首是颂第一对。第一对是现大身、小身,现身自在。现一切身的根源是什么?法界我们所看到的,那是所现;能现的是什么?佛在经上讲,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能够观察得到的、六根能够接触得到的,是心之所现、识之所变,能现的心跟能变的识我们就不知道了。为什么?我们的六根缘不到,六根接触不到。你能够接触到的是所现所变,能现能变的你就没有办法了。什么时候你要是能够见到能现能变的,就叫见道。什么人见道?《华严》里面讲大乘菩萨,见道位是初地菩萨,跟如来果地上的见解相同。如果把这个标准再降低一点,见道位是圆教初住,大乘经上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诸佛法身不思议』,这是大乘的见道位。

见道而后你才能修道,道没有见到,你修什么?所以修道首先要见道。什么是道?在佛法里面讲,真如本性是道,所以你没有见性,你修什么?没有见性在事上修,见了性之后在理上修,不一样!境界完全不相同。我们今天样样都在事上,这个要知道。虽然在事上,到哪一天你在事上豁然悟出个道理出来,你就入了境界。真的,理跟事是一不是二,事是理之事,理是事之理,所以从事能悟入理,从相能悟入性;相是一切现象。这种境界我们一般人讲开智慧了,人智慧开了,开窍了;佛家一般讲:开悟了,开悟就是这个意思。从事上见到理,从相上见到性,这叫开悟。

理、性,或者讲真心,『无色无形无影像』,所以六根缘不到。虽然无色、无形、无形相,它真有!它不是空无,它真有,它确实存在。为什么?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它变现出来的。中国在古时候称这个叫「太极」《易经》里面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中国人把这个称为太极,在佛法里面把这个称为「法身」,称为「真如」,称为「本性」,称为「第一义谛」,都是讲这个事实真相。《般若经》上又把它说之为「空」《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叫它做空。「空」的意思不好懂,空不是无,它有。有,为什么说空?因为它没有色,你眼见不到,色是物质;耳也听不到,鼻也闻不到,舌也尝不到,身也触不到,心也想不到,所以说它是空。它真的存在,我们六根没有办法接触到。《般若》里讲的空,空不当作无讲,空是有,它能够现色,它能够现形,它能够现相,无所不能!

『能为众生现众相』,相怎么现的?『随其心乐悉令见』,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众生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断掉了,法身所现的相是什么相?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什么样子?我们没见过,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华藏世界现的是这种相;极乐世界,《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里面所讲的境界是一真法界。觉悟的人都是上善之人,为什么称为上善?觉悟的人他心里头没有丝毫不善夹杂,所以「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一丝毫恶念、恶意都没有,这原本就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对一切人有意见、有意思,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这是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产生的错觉。

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事实真相也搞清楚了,然后我们住在这个世间,一切众生用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行为对我,我都会笑笑!可以说:「对,做得很对,应该的!」迷人应该是这么做的!觉悟的人作法不一样,觉悟的人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是真诚的、是慈悲的。迷惑的人当然虚伪,他要是用真诚心,他觉悟了,他不迷了,他超越六道了。所以他用虚伪,他用染污的心、用不平的心、用迷惑的心、用自私自利的心,正常!他是六道凡夫。我们今天说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心!真心!法身菩萨的心。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学;他未必明白,我们说说给他听听,让他阿赖耶识里头落下一个种子。他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做不到多听几句也是好事情,总而言之,让他心里有个印象,我们清楚、明了。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佛菩萨再慈悲,都帮不上忙。因,是自己种的;果,自己一定要承当,天经地义,这是真理。佛菩萨神明再慈悲,都没有办法代替,没有办法化解,决定是自作自受。好,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