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九五讲)  2002/07/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95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藏海安布庄严,台面宝地偈颂第四首:

【宝华发焰出妙光,光焰如云照一切,散此妙华及众宝,普覆於地为严饰。】

这一首还是赞颂长行里面前面八句的庄严。『宝华发焰』,「焰」是火焰在放光,这在事相上来说,就像我们日常所见的太阳。我们知道阳光确确实实是太阳表面上的火焰,这个球在太空当中是个火球,所以产生巨大的光子向四面放射,这一个现象,现代的天文学家观察得很清楚。在大宇宙里面像这样的「宝华」(就是星球)很多很多,凡是放光的星球,我们称为太阳,太阳就很多很多,几乎我们晚上在晴天天空当中所见到的星星,全是太阳。

我们知道,我们这个太阳有许许多多的行星围绕著它,那么其他的太阳有没有?肯定是有!这些围绕著它的这些行星都被这个光之所照。光,我们晓得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若是没有光,可以说就没有生物能够生存。由此可知,这个光对於有情众生是一个重要的增上缘,《华严》里面这个意思很深,表法的义趣。

我们晓得所有一切物质,太阳还是个物质,太空也是一个物质现象,它从哪里来的?它从心想生的,它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在表法里面,宝是性德,华是修德,性修不二。性是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中国圣人所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性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性德,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在佛法里面讲觉正净是性德,无上正等正觉是性德;性德虽有,如果没有修德,这个性德不能够现前。所以佛法将华代表修德,修因,果是什么?果就是性德。

我们再用个比喻来说明,性德好比是金矿,矿石里头含著有纯金;修德就好比是冶炼。这个矿石要不经过冶炼,把那个渣子淘汰掉,纯金提不出来。纯金是自然的,但是不经过提炼,得不到纯金的受用。性德亦复如是,虽然自性本具,如果没有修德,这个性德隐而不显,得不到受用。诸佛菩萨他们通过修德,如来是修到圆满了,这个性德圆满的现前;菩萨还在继续修行,性德透出一部分,没有圆满。

所以菩萨的位次,大乘经上讲五十一个位次,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渐修渐证,一直到圆满。这是个普通的法门,中下根性人依著这个方法去修能得利益。至於还有一个特别的法门,圆顿的法门,你不要著急,你修到一定程度之后,从渐修就能够变成顿修。这是修行功夫不断的提升,不断的进步,开头的进步很缓慢。像古印度计算这个数字一样,十进位,数字从一到十,十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十个千是万,这个进步缓慢。你看它到最后十个大数,第一个大数是阿僧只,它不是十个阿僧只是一个无量,十个无量是一个无边,不是的,它是倍倍相乘,那这就是圆顿法了。阿僧只个阿僧只叫一个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边,这个就是我们法门讲的顿超、顿悟,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顿悟的人在过去生中也是渐修,并不是一开始修行他就能够顿修、顿悟、顿证,没有这个道理!一切众生是平等的,一切法门也是平等的,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顿悟的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他累积的功行到一定的程度,佛法里面常讲善根深厚;那个深厚的善根是生生世世累积的,不是偶然的。我们今天顿悟顿不了,原因是什么?我们生生世世修积的善根不够,没有达到这一个标准;我们还落在十进位,不是倍倍相乘。

如果我们幸运,这一生真的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好了。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他那个进步就快速了。为什么?它是倍倍相乘,它不是十进位,这是西方世界无比殊胜之处,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十方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赞叹极乐净土,他总得有个道理!为什么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都不能够跟它相比,原因在此地。

我们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真实!这个是宝华放光,光照一切,这个一切范围大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阿弥陀佛接引,不是单单接引这一个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界,还包括微尘毛孔里面的世界,重重无尽,这里面的众生能够依教奉行的人都生净土。所以每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无法计算,我们能不能去?自己清楚具不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条件在哪里?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开头第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我介绍《无量寿经》的时候常讲,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西方极乐世界的居民都是普贤菩萨;修普贤菩萨的法,这个人就是普贤菩萨。《弥陀经》《无量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部经,古德讲得清楚,《华严》广说,就是详细的介绍;《阿弥陀经》略说,最简单的劝导,真的是直截了当劝你求生净土;《大乘无量寿经》彭际清居士称它为中本《华严》,它比《阿弥陀经》讲得详细,比《华严经》讲得简单,最方便受持,这个我们要懂得。《无量寿经》里头最重要的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我们还特别讲过这一段,希望同修要记住,要依教奉行。

西方世界是法性土,不是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是法相土,秽土;人家的是法性土,是净土。生净土心要清净,这个大乘经里头常常讲的「心净则佛土净」。我劝导同学们,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修纯净的心,纯善的行。心纯净,不夹杂丝毫不净;行纯善,不夹杂丝毫不善,哪有不生净土的道理!除非是你不愿意去。

你要不愿意去,你也生色界天,色界四禅,净天!为什么?你心清净、行清净,你跟它相应,别的地方不相应,相应的地方你就去了。你要想见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那你跟他相应,道理在这里。天天念佛,心行不清净,不相应!这个道理要懂,事实真相要搞得很清楚,才不至於把这一生的大事因缘给错过,这个错过太可惜。

所以经要天天念,最好能天天讲,不会讲这个不要紧,你多听,你听的遍数多了,你就会讲了。洛杉矶有一位赵居士,他是早年听我讲《六祖坛经》《金刚经》的录音带。这两部经早年也有录相带,很早时候录的,是在简丰文居士家里地下室录的,讲的时间不长。流通到美国,赵居士看到了非常欢喜,他又特别的爱好。

这两部经他听了二十六遍,来给我讲,来问我,他说:我专门学这两部经,念佛求生净土行不行?我告诉他行,非常好!江味农居士就是这样修的,「教宗般若,行在弥陀」,这是前辈。我说:你听得还不够,二十六遍不够。他说:要听多少遍?我说:听一百遍。他很听话,过了两年,我从洛杉矶经过,他告诉我这两部经都听了一百遍。我问他,我说:那你应该会讲了?他说他是能讲,到处去讲。熟透就变成自己的,熟能生巧!他现在在美国到处讲这两部经,变成专家了,念佛求生净土。

所以诸位真正发心,这个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讲经,不是的,这是什么?帮助自己,自行化他。佛在经上教导我们,《金刚经》就有几十句,佛反覆叮咛「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自利利他。这个就是散华散宝,『散此妙华及众宝』,到处散、到处讲、到处劝人,自己一定要依教奉行,这比什么都重要!

今天早晨澳洲同修打个电话给我,我们学院现在开班教《弟子规》,刘居士用英语来教《弟子规》,当地的同学是愈来愈多。当地的澳洲人听了之后非常欢喜,他们反应说做人应当如是。这个是说明人人都有佛性,说明人性本善,听了圣人的教诲,他自自然产生了共鸣,佛法里面讲相应。听了佛法起不了感应,那是什么?那是业障太重太重。业障重不怕,怕的是得不到长时间的薰习;果然有长时间薰习,再重的业障都会回头。我们从澳洲人,才听闻的时间很短,不长,就能生欢喜心,我们就了解那个地区的人业障轻。

现在要求我们为他开班教学,我们现在是每个星期五对他们开班,用英语教学。教学的同学跟他们在一起研究讨论,教学相长,不但对佛法会有进步,对於语文进步就更快,这是很难得的因缘。平常你跟外国人接触,所谈论的无非是日常生活当中的话,这个话题没有办法谈到佛法。在论坛里面的时候,就是讲座里面,我们在讨论佛法,研究佛法。我想这个论坛如果办上三年,参与的这些同学们,都有能力用英语去讲经,这是培训英语讲经弘法人才的好方法。

西方人对於大乘佛法、中国传统的学术很有兴趣,很容易接受,中国的文化是和平的。同学们跟我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两次论坛上遇到的。一些基督教徒,他今天跟我提到巴哈伊,在论坛里面发言的时间很长,宣扬他们的教义。他问我,遇到这样的情形怎么样来回应?我说:我们欢迎不同的宗教都来参加,为什么?我们这个论坛的招牌是「多元文化论坛」,我们的目标希望宗教能够彼此了解,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助合作,这个样子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才能够落实。宗教应当要往来,应当常常坐下来谈谈。

我常常说,说得很多,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一体。这不是我说的,《华严经》上说的,毗卢遮那佛说的,这个话是真的。「出现品」里面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华严经》上讲的性识,一般宗教里面讲的是真神,名称不一样,确实是一桩事。

所以我跟宗教接触,我第一句话就说我们是信仰宗教的人,我们都相信宇宙之间只有一位真神。这个大家都点头都肯定。唯一的真神,我们宗教里头崇奉的神,这是真神。没错!这个话讲得一点没错。真神他有圆满的智慧,他有圆满的能力,他能够变化,这个大家相不相信?能接受。肯定神有能力,神能够变现一切,那就没错。神在中国,这唯一的真神在中国就变现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在印度就变成释迦牟尼、大梵天,都是一个真神变的;在西方变成摩西、变成耶稣、变成上帝;在阿拉伯的世界里面,就变成真主,变成穆罕默德。你要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原来我们是一家人!一点都不错。

但是你一定要理解世界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你看看地球是多元的,这个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不一样。动物植物品类千差万别,都住在这个地球上,保持地球生态平衡,这个地球是健康的。你不能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消灭掉,只留一种,那一种活不成,灭亡,肯定是同归於尽;不可能只留一种,这个道理事实一定要认识清楚。

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多元的,身体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器官,器官组成这个身体。这些器官不一样,作用不一样,眼是个器官,耳是个器官,鼻是个器官。如果说眼睛是基督教,耳朵是巴哈伊教,鼻子是佛教。基督教说我基督教好,其他宗教应该都消灭掉,那就是这个人只留个眼睛,鼻子也消灭掉,耳朵也消灭掉,其他器官统统都消灭掉,都死了,眼睛也活不成,它也跟著一起死。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什么是最健康的?每一个教都第一,眼睛第一,基督教第一,巴哈伊也第一,佛教也第一,印度教也第一,每一个宗教都是第一;我这个身体每一个器官都健康,人身体健康。

所以你要有真正的智慧,有正确的见解,正知正见,没有私心,没有私欲,为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念念为整体而不是为局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低限度是起心动念为全世界众生的福祉著想。宗教与宗教之间,就是像我们身体器官与器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对的。要是彼此对立,麻烦就来了,这个人生病了。

又好比是一个学校,一个大学,大学里面有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学系,这么多的学院学系组成一所大学。学生进这个学校,选哪个科系这是自由的,我们都会尊重他,都欢喜。不可以说所有的学生都选我这一个学系,其他的学系统统不要了,那不叫大学了。宗教与宗教之间就像不同的院系,信徒就像学生,他欢喜选哪个学系,我们一定尊重他。不可以拉信徒,那个学系不好,我这个学系好,不可以!为什么?每一个学系都是社会整体里面一个部分,都不能缺少。缺少,社会就生病就不健康。就好像一个身体一样,各个不同的学系是各个不同的器官,一个都不能缺少。哪一个学系里头都要有好学生,都要有优秀学生,这个学校办成功了。

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宗教,我们一定要认知,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个宗教是这一个生命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宗教与宗教之间不能够敌视,不能敌对,我们这个身体的器官不可以敌对,眼睛跟耳朵不能够敌对,要配合。我们今天团结宗教,办多元文化论坛,我们的目的在此地,希望我们建立共识。我们希望各个宗教的教义精髓,我们都愿意在一起学习,至於宗教的信仰修学,各随其好。他喜欢,他对这个有兴趣,我们欢喜尊重,不拉信徒,不抢信徒;尊重宗教,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尊重人民自由的选择。

没有一个宗教不好,为什么?都是真神所建立的。所以我在格丽菲斯大学多元文化馆开幕的时候讲过,我访问日本的时候在欢迎会里面也讲过,佛教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宗派,隋唐的时候十个宗派,现在更多了。所有的宗派都是依照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经论学习,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不同宗派就好像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不同宗派的同修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像《华严经》五十三参所表现的,决定没有自赞毁他;我是修净土的,净土好,其他都不好,不可以!这样的心态,我们冷静想想,释迦牟尼佛会欢喜吗?看到学生修学不同的经论,彼此互相天天吵架、天天打架,佛心里头多难过,这哪里会有成就?一个父母生了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彼此都敌对,你说父母多痛心,大不孝!

所以我说佛门无论多少个宗派,修学的人在一起,一定要知道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是亲兄弟。其他各个宗教,我们刚才说过,同一个真神示现的,那是我们的堂兄弟,是我们的表兄弟,我们原本是一家人。全世界所有信仰宗教的宗教徒要知道是一家人,宗教示现的不一样,形象不一样,教学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他的方向目标是一样的。

什么一样?任何宗教都是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不是一样的?都教给我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许多经典这都是一样的。教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个统统都是一样的;佛法讲的四重戒,每个宗教都是一样的。教我们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教我们以多余的财物要布施供养贫苦的人,这是一样的。对神要尊敬要奉事,普贤十愿头一个「礼敬诸佛」,怎么不一样?儒家《礼记》上头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你看看不都相同吗?

我们要把心量拓开,要把眼光拓开,不能近视。佛法里面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哪一个神明不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哪个神明不是爱护一切众生的?这个是「散此妙华及众宝,普覆於地为严饰」,这样解释大家就清楚了。圣贤教诲是众宝,依教修行是散华,把我们自己所学所修所行的,影响社会大众,做出榜样给大家看。

众生迷的人多,觉悟的人少,觉悟的人要做出榜样给迷惑的人看,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这个就是此地讲的「散华普覆」。这个事情必须从本身做起,本身做不好,你怎么能感化别人?圣贤的教育、宗教的教育,说实在的话,无不是身化教育。全心全力用自己做一个形象,启发众生,觉悟众生,这个是无量功德,是到这个世间来真正做了一桩好事情。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台面宝地」偈颂第五首:

【密云兴布满十方,广大光明无有尽,普至十方一切土,演说如来甘露法。】

第五、第六两首,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得很简单,提示我们「严具如云」,这个意思很深。严具是庄严具,就是庄严的东西太多太多,像云彩布满了天空。「云」在经典里面又有一个很深的表法意思,它表非有非无,相有体无,事有理无,可以受用,不可以据有。你要想据有,那个错误了;你可以受用,不能够占有,这是事实真相。

第一句说,『密云兴布满十方』。「密云」,我们就知道,所有一切的庄严最重要的是教学;教学的方式,教学的科目,教学的内容,无量无边。以佛教本身而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些经典,其实经典就是教科书,当年佛是这样教人的。在当时并没有书本,佛没有把它写成文字,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所说的写成文字,是佛灭度之后,由他的学生来把老师这四十九年一生所讲的,把它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留传给后世,这是经典的来源。

结集经藏的人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阿难,阿难在同学当中,实在讲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才,他的记忆力之好,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佛所讲的经他都能记住,所以在整理编辑的时候,请阿难升座复讲。所以佛法代代相传,培训讲经的法师,阿难是第一,复讲!佛怎么说的,阿难不能够增加,也不能够减少,照佛所说的老老实实说出来。

经典开头第一句话,「如是我闻」,这一句话是阿难讲的。「如是」就是指佛所讲的这些话是我亲自听闻的,不是传说,这个靠得住。佛在什么地方讲的,佛在什么时候讲的,地方说得很清楚。时间就叫「一时」,而不指定某年某月某日。这是什么原因?印度当时有许许多多国家,每一个国家的历法不统一,这是从事上说的。最重要是从理上说,一时是什么?是一心相应之时。

如果真正做到一心相应,释迦牟尼佛在哪个地方讲经,你现在还可以参加。为什么?过去未来真的跟你讲是一时,没有过去,没有未来。释迦牟尼佛讲经是三千年前,可以把那个时候变成现在,现在能看见、能参加世尊讲经的法会。如果讲某年某月某日,这已经真的过去了。我们在前面讲过「念劫圆融」,无量劫可以变成一刹那在眼前,一刹那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我们讲这神通广大,真的,不是假的。

在中国史传里头记载隋朝智者大师,隋朝天台宗第三代的祖师。天台在浙江温州这一带,他的道场国清寺,记载天台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他入定了,在定中他看到灵鹫山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讲《法华经》,他还听了一座;一座就是一堂课,他还听了一堂课。出定之后,告诉大家,灵山一会现在还没有散。智者去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差不多一千五百年,证明佛经上讲的「一时」是正确的。

只要你做到一心,时间就突破了,你可以回到过去,你也可以进入到未来。未来的一千年,未来的两千年是个什么样子,你很清楚很明了。能够回到过去,也能够进入未来,时间对你没有障碍。「一时」这个意思深,这个意思重要;换句话说,年月日时不重要,这个意思重要。

经上为什么不记年月日,我最初学佛的时候对这个很怀疑,说阿难尊者记忆力那么好,为什么不把年月日记上去,含糊笼统搞个一时,什么意思?我也是迷惑了很多年,以后明白了,知道时间跟空间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你要是真正到一心了,我们念佛人的目的是一心不乱,这个到理一心。到理一心的时候,十方空间界限突破了,现在科学家讲的空间维次突破了,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处;时间突破了,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变成了一时。换句话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

如果你很想念到理一心不乱,天天在想理一心不乱,你肯定念不到。什么原因?因为你这个思想,想念到一心不乱,这是个妄想。妄想障碍著你,你怎么能得一心?要怎样念到一心?把妄想放下,你真的才能得一心。所以佛法里头教导我们,我们学佛不能没有愿,有愿但是不能有心,有心就错了;有愿又不能有心,这个很妙,微妙在此地。

这是说明教学,为什么?教学你要是学会了,你就能变,随心所欲的去变。你要没有学,那你随顺烦恼习气,它也在那里变,变了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你不自在。所有一切境界,无论是物质境界、人事境界都是自己识心所变的,你要是遇到不如意,你怎么能怪人?你要是怨天尤人,好了,你的境界是愈来愈苦。为什么?你的念头不善,怨天尤人的念头不善;念头不善,你变现的境界怎么会善?

我们要怎样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我们的物质环境,改善我们的人事环境?从什么地方改善?从自己心地里头改善。可不能怪别人,这个事不好,这个人不好,这是最糟糕的。为什么?造恶业。恶业感得的恶报,你的前途愈来愈恶化了。改善自己的环境,从自己心地上改,我的生活环境不好,马上要回光返照,我的心行不善。你要是能从这个地方回过头来,这是大善,你改善的机缘成熟了。

起心动念处处都想著别人,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的过失,这个在佛法里面来讲,这是业障习气深重。佛经上讲的刚强难化、阐提种子,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没善根,他今生后世还有大苦头要吃。他会不会回头?当然有回头的一天。什么时候回头?苦头吃尽了他才回头。苦头没有吃尽,他不觉悟,他听不进去。

世间有一些人遇到苦难,他也遇到真正善知识劝导他,但是他听不进去,忠言逆耳。这是什么原因?诸位要念念《楞严经》后面五十种阴魔,你就明白了。他心里头有魔,魔在障碍著一切善缘;换句话说,他所遇的尽是恶缘,善缘他不能接受。他愿意接受恶缘,他要受报应,魔入了心,魔主宰了他。

魔从哪里来的?魔不外乎过去今生的冤亲债主,他是来报复的。这些事情,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冷静观察,都在我们自己身边,我们认识的人、熟人里头可能就有很多,包括我们的同修道友。我这一生遇到很多,我清楚,我明白,他们来问我,我也给他解释。来问我的人,当然不是他自己,他自己生病,身体不好,他的家亲眷属来问我。我给他分析,他听懂了,但是他家里还有很多人,反对,不相信!这个和尚骗人的,你怎么能听他的话,他的话怎么能信?那就没有法子了,这是业障深重。自己对正法半信半疑,家里人不相信,儿女亲戚有一两个信的,这个障缘太大,他也没有办法帮上忙,都是事实。

所以佛度化众生的方法无量无边,「密云兴布满十方」,显示出佛菩萨的弘愿。「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是诸佛的本愿。但是佛家还有一句话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话怎么说?缘没有成熟叫无缘。成熟,他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个人得度了。什么叫没有成熟?他不信,或者信了他不解,或者解了他不肯行,这叫无缘。所以我们仔细去观察,缘成熟的人不多,缘没有成熟的人很多很多。

我讲经讲了四十四年,听众不少,几个人肯干,从这里不就明白了吗?这里头还有不少人听的时候把意思错解了,错会了,不是没有,有!即使真的听懂、听明白了,不肯做!不要说经典里面许许多多精粹的教诲他做不到,最简单的十善做不到,贪瞋痴不能断,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放不下,所以纵然听了一辈子,有没有入佛门?没入!那个入是假相。受了三皈五戒,或者是出家剃度,受了三坛大戒,假相,不是真的。

这些年来,我们在许多的地方接触到一些灵媒,有一些灵媒不可靠,但是有一些是可靠的。这些鬼神他们能看得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他们;鬼神几乎普遍的讥笑讽刺学佛的人,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正学佛,依教奉行,鬼神尊敬,鬼神保佑,鬼神在冥冥当中帮助你。由此可知,不但是人,包括鬼神在内,对於善心的人、善行的人,由衷的敬佩。在佛法里面说,这个人就是英雄豪杰。英雄豪杰是什么意思?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十善业道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你是人中的豪杰。

知道这个话的人很多,我们要问他为什么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当中怕吃亏、怕上当,一定要用种种欺骗隐瞒的方法,来保护他自己既得的利益,都是这个观念。他不知道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他认为他这个观念是正确的,这就没法子了。这个观念真的是错了。所以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大有道理!

《了凡四训》实在讲就是把这一桩事情说清楚说明白,让你觉悟。真正觉悟过来,明白了,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还搞什么?无论用什么手段,逃不出命运。换句话说,你用善心善行办事,纵然你命运不好,会转好,对你有利没有害。你要用恶心恶行办事,以为你很聪明,随顺你的烦恼习气去做,你所得到的还是你命里头有的。命里面有的已经打折扣了,为什么打折扣?心行不正,这个谚语常讲「折福」。你起心动念损人利己,欺骗别人,占别人便宜,这种心行最是折福。你命里面有一百分的福报,因为你这样的心行对人对事,把你命里面的福报折掉了一半,你说多可惜!

这些事实我们只要稍稍留意冷静观察,你就会看到社会上到处都是。他本来真的有大福报,他的福报可以享几百年,但是怎么样?他一代就完了,一生就完了;几百年的福报,二、三十年享尽了。无论他命里头福报大小,统统都被自己折损掉,非常非常可惜!他不懂得修福,他不懂得行善积德,福报折损光了。

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他明白了,知道一生都是命,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不再强求,他心定了。所以遇到云谷禅师,跟他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一个妄念不起。云谷禅师感觉得很希奇,凡夫哪有不起妄念的道理?就问他:你三天没有妄念,这个不容易,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他说出了,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一年该有多少收入,一点都不差;参加考试,考第几名也一点都不差,我还有什么想头,想了有什么用处?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你还是个凡夫。

所以我读《了凡四训》之后,我懂得像了凡先生那个人叫标准凡夫。为什么?他不起心不动念,完全随著命运走。一般凡夫不老实,他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他的命运里头有加减乘除,他起一个善念增加一点,起个恶念减一点。你就晓得现在一般人善念少,就是他增加的少,他折损的大;恶念多,把自己命里那些福报统统都折掉了。福折了,有的人是寿也折掉了;命里面该活八十岁的,五、六十岁就死了,寿元都折掉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那是真理,那是事实真相。印祖一生大力提倡,这个影响了我。如果不是印祖这样大力提倡,这一本书我没有重视它,我把它看作一个平常的书籍,不会特别去留意。我这个留意是因为印祖特别提倡,我觉得印光法师的提倡,这里头一定有道理,我要仔细去研究,这是我受印光大师的影响。第二本书的影响就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我是学《楞严》的,《楞严经》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大概讲了六、七遍,对於这一章没有重视,也是这样子就读过,不知道是特别法门;只知道「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是文殊菩萨赞叹的,很明显;这一章不明显,没有觉得。

净土五经,七七年到这个地方来,到香港来讲《楞严》,我在智开法师那里请了几部。这一套书我没有到香港之前,我也就看过了,但是也没有留意到,常常看也没有留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一个灵感起来,印光大师为什么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特别提出来,附在净土四经的后面,成为净土五经?我是突然之间有这么一个疑问。这个疑问起来之后,当然我要找答案。这一找答案,这就发现了,这一章经实实在在不得了!

我们晓得大家天天念《般若心经》《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髓;六百卷《大般若》浓缩就是二百六十个字,二百六十个字一展开细讲就是六百卷《大般若》,这一点我知道,我理解,我认知。但是「大势至圆通章」我就不知道了,从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想出这么一个问题。再一仔细观察发现了,发现这二百四十四个字是整个佛法的核心,它不但是净土宗的心经,它是一大藏教的心经,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怎么说是一大藏教的心经?善导大师讲得好,「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那就是说整个一大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最后统统归净土。最明显的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华严》大家公认的释迦牟尼佛根本法轮,方东美先生说《华严经》是佛教概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华严经》里头都有。《华严》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就想想是不是整个佛法最后都归极乐?而「大势至圆通章」这两百四十四个字是修净土绝妙的法门,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所以我称它净土宗的心经。不但是净土宗的,是世尊一大藏教的心经。

以后我讲这一章的经文,境界完全就不一样了。我才知道二十五圆通章里头有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特别法门,两个特别法门,我明白了。这个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忽然想到这个问题叫疑情,从这里头就开悟。这是『广大光明无有尽』,一法如是,法法无一不如是。

所以现在回过头来阅览大藏经,才真正看出来无论是部头大小,无论是大乘小乘,无一不是妙绝,真实无上的开示。所以我们这才真正体会到祖师大德的承传。佛法从哪里学?从心地上用功夫,你才真正能契入经教的境界。你不在心地上下功夫,你学的时间再长,用功再勤,都是门外汉,你所得到的是经论文字的皮毛,一分一寸也没有入进去。

心地功夫,心要悟,真正悟了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你的行为上。你说我悟了,悟了你没有做到,假的,那不是真的。真的要是觉悟明白了,哪有不做的道理!为什么?这里头有真实的利益,是我们生生世世梦寐以求的,今天摆在面前,我怎么能不要?真正觉悟是这样的。所以经我有没有懂,我有没有明了,从哪里看?从我有没有做到。

不杀生,不偷盗,我有没有真的做到,这两句话我才真的懂不懂。这两句话我懂了,我做不到,还是想占人便宜,还是有伤害众生的念头,你这两句话没懂!但是今天可以说大多数人,没有懂的自己以为懂,好了,这就封杀掉了,你永远都不会懂。为什么?你自己以为懂了,你还会有进步吗?真正做学问的人,他是什么态度?志无穷,学不厌。

「不杀生」这三个字,给诸位说,初地菩萨还没搞清楚,你就懂了?等觉菩萨也没有搞清楚。什么时候圆满懂得?成了佛,这一句话的意思圆满的明白了,等觉菩萨还差一分。一百分的时候,等觉菩萨九十九分,十地菩萨九十八分,九地菩萨九十七分。我们对这三个字能打几分?不敢杀人,不敢杀大的动物,但是会不会伤害人?还是有伤害人的念头?有伤害人的念头,有伤害人的行为,还是属於杀生里头的一分,真的没懂!

我们今天能做到的,确确实实对一切有情众生(这里还包括无情众生)伤害的念头没有了,伤害的行为当然没有。虽然没有,有的时候有误杀,这个是难免的,这个是过,不是罪。想想我们在一百分里头,能够拿到几分?充其量只能拿到二十分,这就很难得,很不容易了。即使是冤亲债主也没有一丝毫的恶念恶意,这样的心行念佛,才有把握往生。往生,这个四土是哪一土?哪一个品位?那要综合你修学的成绩,不是单方面的。就像学校念书一样,你有很多个科目,看看你平均分数有多少,你某一个科目有特长拿到一百分了,其他科目不及格,你还是毕不了业,还是不能升级,我们学佛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定要记住平均发展。

在平均发展里面,你一定要懂得大乘佛法修学的基础,「净业三福」,这三条十一句你能拿多少分?真干!三福最后一条第一句「发菩提心」,所以《无量寿经》讲三辈往生的条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净业三福里头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能够拿多少分?大概总是一向专念的分数可以多拿一些。净业三福这三条十一句问题严重了,这三条十一句要拿不到分数,你不及格!何况这是大乘法门!

大乘法门,又何况《无量寿经》一开头跟我们说出这是普贤菩萨的法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然后你就晓得这个里头还有普贤十愿、文殊十波罗蜜,这是提升自己的品位。再有一个重要的,你的烦恼断了多少?妄想分别执著,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执著断掉了,好!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至少是方便有余土,大幅度的提升。如果说世出世间一切都不分别了,那恭喜你,你接近实报庄严土。这是平均分数,各个科目统统来看。净土是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你想像那么容易。但是每一个人只要认真努力修学,凡圣同居土往生肯定有把握,这是净土无比的殊胜。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