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五一讲)  2009/11/3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5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第二辨加所为」,请看经文:

【为增长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无障故。得无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觉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说一切法故。所谓发起诸菩萨十种住。】

前面我们学了第一句,第一句是总,从第二句以下这是别,别有十句,末后一句是总结。第一句就为我们说明,诸佛菩萨加持给菩萨的是为了得三昧,得三昧是为了说法,总而言之,重点都在说法,这一点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学习佛法不能够疏忽。佛菩萨如是加持法慧菩萨,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的也是说法,你看从他老人家三十岁开悟,说法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的,这明显的告诉我们,佛法不离教学。世尊为我们示现的,开悟是开始,圆寂是终了,始终不离说法。今天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实际上还包括十信,五十一位菩萨,哪一位没有说法?我们找不到。那不说法的人是谁?不说法的人是护法。护法里头也有说法的居士长者,维摩居士说法,近代在台湾的李炳南老居士说法,在大陆上夏莲居老居士说法,江味农老居士说法,居士说法多!这都是真正的佛弟子。说法条件是什么?条件是修法。你要不修,你怎么能说?怎么个修法?修你得要学,学要有师承,这个很重要,必须具备亲近老师修道的条件。基本的条件还是孝顺父母,这个诸位要晓得。我们在「净业三福」里面念的第一句,「孝养父母」,你看第二句才是「奉事师长」,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想能够把佛法学好,深入经藏,深解义趣,缺了孝道是决定不能成就,这个就是一定要依照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的次第,依照次第修学你才能成就。

断烦恼,开智慧,这是『增长佛智』。下面别说的十句就是佛智,别中第一句,『深入法界故』,这一句是讲的证真。初住菩萨是初入法界,怎么能深入?不能不教学,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的教学相长,你就能深入。「法界」这个意思很深很广,法界就是法性,也叫实相。佛在教学当中,名相往往说得很多,他不会说一个。为什么要这样说法?这个用意很深,教我们不要著相。你看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很重要!学佛的同学,听经你得会听,读经你得会读,会是什么意思?会是不著相。所以才教我们听经有三个原则,不执著言语相,不执著名字相,不执著心缘相,那你叫会听。听,要听讲里头的意思,言语不重要,多说少说、深说浅说都没有关系,这个言说无非是引导我们悟入真实义。开经偈里面所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你真听懂了,你有了悟处,你不至於把意思错会了,所以不执著言说。第二,佛经里面名词术语很多,这叫名字相。名词术语是假设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名字相,你不能执著它。所以一桩事情,佛说很多名词,名词术语他说很多,意思就是叫你不要执著,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行,不执著名字相。心缘相是什么?心缘相是我们往往读到这个,这个意思我懂得,这叫心缘相。佛说经有没有意思?没有,没有意思你怎么会听出意思来?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如来真实义你永远不懂。那要怎么样?自己没有意思,听,只是一昧的去听,听懂很好,听不懂没有关系,不要去想,你要去想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经典里面的真实义。这个道理很深!你才能听到真的东西。所以说、听都不容易,听,你看都这么难了,那说就更难。所以在从前说经它有标准,不是什么人都能说的。什么人能说经?开悟的人。

佛经从印度翻译过来,我们现在的人有疑惑,他翻得对不对?有没有翻错?像现在外国文字翻成中国文字,十个人翻十个样子,绝对不会完全相同,里面意思总有相差,那佛经翻译是不是这样?我们常常用这个逻辑来看翻译。我们初学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我们,不但我们有怀疑,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去的动机就是怀疑。他为什么到印度去?就是因为看到翻译的经典,他想肯定不是那么样的圆满。亲自到印度去,在印度住了十七年回来,对於过去翻译的经典,他没有指出哪一部经翻译有问题。这就说明,他承认翻译没错。这个不容易!我向李老师请教这个问题,始终放在心上。就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告诉我,译经场里面这些祖师大德,至少都是三果以上,主持译场是菩萨再来的,他不是凡夫,像鸠摩罗什、玄奘法师、实叉难陀,都是菩萨再来。参加译场里面工作的,三果以上,哪里像现在。为什么?三果以上,他已经证入,纵然不能深入,他已经入了法界。所翻的东西到最后,最后把关的就是主译的。所以我们翻译经,这个翻译者,那是主译的那个人,不一定是他自己翻的。所以翻译工作的人很多,最后要通过他,他肯定,这个译本可以流通了,他负责任,所以译经用他的名,你说是多谨慎。为什么要这样做?取信於后世,后世的人知道译场这样谨严,不怀疑了。断疑才能生信,清净信心则生智慧,你才能真正了解如来真实义。

所以,「法」也是指一切法,法性,法性是一,法相无量无边。「界」,界是分界,有理、有事、有因、有性,你看这个界里头至少有这四个字。从法相上来说,诸法各有自体,分界不同,你看佛讲的是四法界、讲十法界,所以叫法界。从性上讲,无量无边的法相,不离自性。性在哪里?性相不二,法相就是法性,法性就是法相。古人用金来做比喻,所谓「以金作器」,金器那种类就无量无边,那就太多了,再多不同的金器,它的质是什么?质都是金,没有两样,全是金。我们讲金是从体上讲,把它比喻作性,从性上讲,一法界,也叫一真法界。这不是假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相有生灭,相有变化,性没有生灭,性没有变化,所以也称它作法界,一法界,那就是讲性,就是讲理。讲无量法界那是讲相,那是讲作用,好像我们看万花筒,我常常用这个做比喻。万花筒里面只有有限的几个碎片,不同颜色的,我们讲那几个碎片那就是性,它不变。你从这边看,它不变,可是你从这边看,你转动它,里面的变化千差万别,大概转一个星期也不会转一个相同的图案出来,那是法相,各有各的界限。「深入法界」,那就是我们常讲的,性相事理真正通达明了。

我们看清凉大师在此地注解里面给我们讲的,他说「初二」,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第二句跟第三句,「证真了俗对」,九句五对。深入法界这是证真。『善了众生界故』,深入法界故这是证真,「善了众生界故」,这就是了俗。众生界我们不能一桩一桩的说,说不尽!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说众生的。佛把众生界归纳起来称它为十法界,十法界里面,上面四法界我们称圣人,四圣,下面六法界称为六凡,就是六道。我们净土宗,诸位同修都知道,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我们娑婆世界也不例外,也有四土。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佛菩萨的报身呢?那不在十法界里面,十法界之外有实报庄严土,再往上一层叫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是自性,常寂光里面没有现象,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他说出真如自性的样子,说了五句。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性,中国人讲「本性本善」,只讲一句,惠能大师讲了五句,五句都是本善。第一个是清净,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第二个是不生不灭,要知道实报庄严土都有生灭,何况四圣法界、六道轮回,统统有生灭,只有常寂光没有生灭。虽然清净、不生不灭,它里面确确实实具足,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信息,惠能大师的话是「本自具足」,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个意思。这个里头有无量无边无尽的信息,所以它能生万法,它能够变现出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从它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上佛常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识是什么?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能使这些现象产生无尽的变化。

《还源观》里面跟我们讲三种周遍,就是说的这个意思。第一个是「周遍法界」,这个意思我们不容易体会,因为我们不知道法界究竟有多大,法界的真相不知道。读了《华严经》,这是算开了眼界,比我们现代天文学,讲得大得太多太多了。我们现在天文学的探测,还不可能到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就算是黄念祖老居士所讲的,这是一个学科学的佛门的大德。他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以前想错了,我们以前总想佛经上面讲的单位世界,好像是一个太阳系,一个单位世界。黄老居士告诉我,太阳系讲不通,为什么?佛在经上讲的单位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日月是绕著须弥山转的,这怎么能讲得通?那怎么讲法?他说单位世界是银河系,银河系的中心,现在科学家说的黑洞,那个黑洞就是佛法讲的须弥山。这个讲法是有一点道理。一个单位是一个银河系,一千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小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我们现在的天文家还没有超越这个范围,十亿个银河系,这是一尊佛的教区。

《华严经》上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同在第十三层。华藏世界一共有二十层,好像二十层大楼,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都在第十三层,这个世界多大,这是华藏世界。像这样的华藏世界,在宇宙里头无量无边,这是《华严经》讲的天文学,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说得更妙,一微尘里面有世界,微尘没放大,世界没有缩小,真有,普贤菩萨还常常入微尘世界里面去参学,一一微尘无不如是。这是我们今天科学讲微观里头没有讲到、没有说到这个样子,这要看什么时候科学家能把它证实。但是在我们想,非常困难,为什么困难?科学家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佛说你不能够离开妄想分别执著,用什么样的仪器都没办法,你都无法证实。佛的方法跟中国老祖宗教的是一样,原理是相同,「反求诸己」,不必藉用外面的仪器,用内证的功夫。内证是什么?清净心,心愈清净,你就能把时空维次突破,你才能看到真相。「了」是明了,这上面加个善字太好了,善了。这善是什么意思?这善字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明了,这叫善了,这就叫佛菩萨。我们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纵然明了,不叫善了,那个明了里头还有错误、有错觉,不是真明了。善了是真明了,对众生界的明了。众生界是了法相,深入法界是善了法性。性相明了,理事自然通达,因果也明白,这是佛在大乘教里面,常常把整个宇宙归纳为六个字,性相、理事、因果,全包括了。

十法界,我们现在在十法界里面,十法界里面的人法界。在佛法修学,在教学里面,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提升境界,这个话是真的。我们现在在人法界,能不能在这一生当中把人做好,提升到天法界。天有二十八层,一层一层往上提升,好像念书一样,年年要升级。升不上去,升不上去再留级,你还得到人间再来学习,这是留级。我们看到外国,外国人催眠术,他们所得的结论,就是人他的功课没有修好、没有修完,来生还要到人间来学习。什么时候修完,你才能升一级到天道去。如果在人间你学得太差,你得降级。降级就很麻烦,降到哪里去?一般降到畜生道、饿鬼道,甚至於降到地狱道,那造的是许许多多不善的罪孽,再到三恶道。到三恶道去干什么?三恶道去消业障,你的罪业必须得消除,业障消尽了你就离开,你又回到人间来,回到人间来再学做人。学做人,我们中国人讲的五伦五常,引伸出去是八德,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必须要做的功课。在佛法里面讲五戒十善,你要认真把它做好,来生就往上升;你是做不好,你就得往下降级,跟念书一样,你降级。这把我们为什么要到人间来,来干什么,说出来了。

佛在经上有一句话叫「人生酬业」,跟我刚才讲的意思相同。我们永远都在学习,你看菩萨在《华严经》里面,从初信位往上提升,五十二个位次圆满,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这是正确的,这是对的。提升,每个人速度快慢不相同,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关系,可以说缘的关系最大。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面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讲得好!如果遇到缘很殊胜,你这一生可能提得很高。如果遇不到殊胜的缘,我们一般讲只能种一个善根,这一生能不能超越轮回?不能。学佛的人要注意,我们得人身、闻佛法,最低的条件你要真能往生,这一生没有白来,要真干。这一生不能往生,那是等来生,来生不知道有多久,为什么?我们来生能不能得人身,你有没有把握?得人身的条件是五戒十善,要能修到中品。五戒十善上品,生天,欲界天,中品得人身,下品到罗刹、修罗,到那里去了。如果我们的心行远离了五戒十善,那就三途去了。三途,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去很容易,出来很难。佛没有妄语,句句是真实话,堕到那里去,真的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把自己的恶业习气消尽。因为六道三途都是我们业力所感的,实在讲它也不是真的,就像作梦一样。业消掉之后就梦醒了,三途境界就没有了,你又回到人间来了,到人间来再修。你就晓得这浪费多少时间。在人间再修的时候,你还带著有三途的习气,要是碰到恶缘,就又造业,又起贪瞋痴慢。所以这些事情,你不想不知道,你愈想愈可怕,这还能再来一次吗?不想再来一次,那怎么样?那你就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把机会抓住,我决定求生净土。求生净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要认真努力,我都能把它取得。

总的来说,求生净土的条件,你看净土三经里面告诉我们,三个条件,信、愿、行。虽然说得很简单,可是都很不容易,你对净土是不是真信?我信!我真信。真的标准是什么?心里面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其他全放下,这叫真信。如果还没有放下,不是真信。这么一来,那我一天到晚只是念著阿弥陀佛,什么事都不能干了,是不是这样?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为什么?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它不妨碍你念佛。你心里真有阿弥陀佛,而且你无论干什么事情,你会做得非常圆满,为什么?你没有私心,你没有自己。那你做事是为什么?做事是行菩萨道,是落实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个伟大。事会不会给你带来烦心、带来苦恼?没有,这叫真学佛,里面没有舍弃护持正法,愿正法久住、愿众生得度,你会帮助一切众生,统统叫念佛。为什么?你对这里头没有欲望、没有希求、没有为我,有为我就叫造业,不为我,我没有了。我在哪里?我跟阿弥陀佛、我跟极乐世界融成一体,随著自己的境界是向上不断在提升。身体住在世间,帮助一切众生,没有妨碍,不妨碍自己,也不妨碍众生,这叫清净,这是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是智慧、是佛智,那事情怎么会做得不圆满?哪有不圆满的道理。为什么圆满?四德具足。这个四德是《还源观》里面所讲的,第一个随缘妙用,第二威仪有则,第三柔和质直,第四代众生苦,这才叫自行化他。

十法界的业因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善了。业因很复杂,《华严经》上说任何一法是无量因缘,这话是真的。佛教学方便起见,他老人家很会用归纳,复杂的东西归纳成几条,好说。十法界第一个业因,最重要的一个业因,我们容易记也容易学。我们要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佛国土,到极乐世界的目的是要成佛,这个总得搞清楚,你才能跟阿弥陀佛相应。十法界里面成佛第一个业因是什么?平等心,佛给我们说出来。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用平等心?如果没有用平等心,那就不相应。你用什么心念佛?《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清净平等觉」,我们是不是用这个心?如果是用这个心念阿弥陀佛,你跟极乐世界相应。我用清净平等觉,我不念佛,不念阿弥陀佛,我跟佛法界相应;我念阿弥陀佛,那就跟极乐世界相应,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无量寿经》大家天天念,把这么要紧的事情,你看看它摆在经题上,怎么能疏忽?清净平等觉是因,果是什么?果是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一句就是介绍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大乘,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万德万能,万德里第一德就是长寿,健康长寿是第一德;庄严就是我们现在世间人所讲的真善美。这个世间真善美只有名词没有实质,哪来的真善美?有名无实。而西方极乐世界是名符其实,它真的是真善美,找不到缺陷。

这么好的世界,向往的人很多,可是怎么样?修错了。所以很多人讲,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么原因?大家不知道,我们念的阿弥陀佛没错,心行不相应,这要特别注意。我们每天修什么?其实跟你讲真修行,不是每天念多少遍经、磕多少头,不是这些,是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你用的是什么心?如果还是分别执著,还是自私自利,还是贪瞋痴慢,这什么心?这轮回心。轮回心念阿弥陀佛还是搞六道轮回,出不去,这要知道,怎么可以再用轮回心?最简单的就是用《无量寿经》经题,我们用清净平等觉。我学佛这么多年,二十多年前在美国,我提出二十个字,「清净平等觉」上面加个「真诚」,下面加个「慈悲」,为什么?这是存心,这个心叫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体是真诚,真,不是假的。怎么才是真?永恒不变就是真。凡是会变的,三心二意那不是真。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恒不变就是真诚。对一切人、一切事,对一切万物,用一个心,那叫平等,没有差别。我用清净平等心供养佛,我用清净平等心对蚊虫蚂蚁,怨亲平等自然就落实,你就做到了,你这样才能够相应。

了众生先要了自己,自己对自己都不明了,你怎么可以明了众生?哪有这个道理!我要了解一切众生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才知道生佛不二,於一切众生自然就明了。所以佛法教人都从内学,佛经称为内典,佛学称为内学,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在南京办内学院,那就是佛学院。他不向外,他向内,为什么?内是心性,能生、能现、能变,外面的境界是所生、所现、所变,把那个能抓到之后,外面所现、所变全都解决,这真的会学。我们再把话说回头,在今天我们现前这个环境怎么办?我们怎么学法?现前环境的缘,可以说是我们有史以来最不容易成就的缘。那就是什么?善缘少,恶缘多,恶缘是太多太多了,善缘是太少太少了,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都不是善缘。我们的老祖宗讲两句话,这两句话我们拿它来观照现前的社会,这个社会包括全世界,你就会看得很清楚。两句什么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你看看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整个社会是向著恶的方向走,还是向著善的方向走?向善的方向走那就是孝悌,向恶的方向走就是杀盗淫妄。於是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天灾人祸这么多,不善业所感召。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那是百善孝为先造成的。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都是大孝子,这我在以前讲经讲过。孝谁能做得圆满?成佛,孝就圆满。等觉菩萨还不行,为什么?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的孝不圆满。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是圆满,还欠缺一点,他还不满足。为什么菩萨还要努力精进,一定证得究竟的圆满佛果?那是孝亲的圆满,真对得起父母,真孝顺。

这个社会的造成,我们不能够怨天尤人,这个因很复杂,明了了我们就能够原谅一切人,不怨天、不尤人,历史造成的。满清亡国之后,这一个世纪社会都在动乱,动乱世出世法都不能建立,这个要知道。世出世法都是建立在安定的社会基础上,在将来历史上,这一个世纪叫乱世。治世、乱世的标准是什么?你看看中国历代的历史,明显代表的是礼乐。所以从前一个政权建立,统一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制礼作乐。帝王颁布礼乐,大概是不超过五年,改朝换代这是动乱,政权一掌握之后,五年之内一定是颁布礼乐,使社会上每个人在生活上都有了规律。民国到现在没有礼、没有乐,你看现在在台湾的官员,穿什么服装?穿西服,这是外国人的礼服,中国人不是,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礼服,这没有礼。人民穿衣服不能随便穿,士农工商,你是哪一个行业都有一定的礼服。所以一看你穿的服装,就知道你是做哪一个行业,为什么?便於行礼,这个国家社会有秩序。婚丧这些庆典里面、祭祀里面,都有不同的乐章,现在好像丧礼都是外国乐章,中国都没有了。想想中国古时候称为礼义之邦,现在礼没有了,义也没有,这叫乱世。

这个都是属於众生界,我们学佛要懂。现在出家人穿的这个服装,这个服装是明朝服装,现在出家人还穿。这个也有历史的故事,满清入主中国,中国人向满清政府投降,当时在条件里面有这么一条,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出家人还是穿明朝的服装,这么留下来的。所以这个并不是出家人的服装,不是的,出家人的服装披衣、袈裟,这是出家人的。我们里面穿的衣服还是普通一般平民所穿的,这个大袖子的海青,这是汉朝时候的衣服。从前人的礼服领子上、袖子上绣花纹,花纹是代表阶级、代表身分,服装的颜色、花纹代表这些。出家人是素服,没有花纹,这是出家人穿的。都属於礼服。所以现在我们想到这个事情很难过,总而言之,是把传统文化疏忽掉了。现在大家头脑里面装的什么?财富,把名利摆在第一位,好像我这一生来干什么的?就是来争名夺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人生在世是提升自己境界,意思完全不相同。

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用什么方法?教学。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几千年来,把教育摆在第一。家庭也是如此,小孩从怀孕的时候,母亲就要学胎教。小孩一出生,他睁开眼睛会看,竖起耳朵会听,他已经在学习。所以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是扎根教育,谁教他?母亲教。母亲怎么教?母亲教《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把《弟子规》做出来给小孩看,他全学会了。所以你看他三、四岁,他很懂事,他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那个根扎得多好!现在没有了。现在的小孩,所谓小孩难教,小孩很好教,从小教他,所谓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你从小教。中国古人讲「教儿婴孩」,婴儿的时候你就开始教,三岁来不及了,他已经学坏了。现在谁教?现在电视在教,六、七岁上学了,现在小学一年级用什么?网路来教他。中国慢一点,我在二十多年前在美国,韩馆长的孙子六岁上小学,小学一年级就用电脑。电脑里面的东西很复杂,他究竟看什么、学什么,家人不知道。所以现在不是父母教,这些东西在教。这些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细心去想想,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从小扎根教育就教这个,将来这还得了吗?今天整个社会是这样的。

所以学佛辛苦,弘法更辛苦,比过去这些祖师大德,那我们比他要苦十倍、百倍,这是真的。要不要做?《还源观》上教我们「代众生苦」,真要代,不代没救了。可是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人是很好教的。宿世善根深厚的人不少,我们一讲,他一听就明白,一听就回头,过去善根深厚。虽然他做错了很多事情,他知道忏悔,他知道改过,他知道自省,这些人多了社会就有救。凡事起头难,所以教不能不学,特别是宗教教育。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要宗教救世界,他把拯救世界这桩事情寄托在宗教,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这是外国人,我们不能不认真努力。所以今天在人界,一定要把人做好,我们的缘无比的殊胜,为什么?遇到大乘佛法,遇到净土,这个真不容易。既然遇到,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的做人就功德圆满。所以经不能不学,不必学多,一部经就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长时你才能得定,你才能够把心浮气躁改变过来,清净平等心才能现前。

我在这么多年常常讲这十六个字,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要放下,这才能入门。不是真入门,我讲得很清楚,不骗人,到门口了,到佛门的大门口,没进去。怎么样才进去?要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才能进去。在小乘你成了须陀洹,在大乘《华严经》里面你是初信位的菩萨,你是真正入佛门。所以我讲这十六个字是在门口,到门口你才真的能够把见惑断掉。见惑头一个,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真的得到。不再有对立,跟人、跟事、跟一切万物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是一体,再没有成见,你就真的随缘,随缘里头有智慧,那就起妙用,这个能做到才入门,真入佛门,真佛弟子。虽然还没有出六道轮回,但是决定不堕三恶道,这话怎么讲?你决定不会做贪瞋痴的事情,你会认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个境界,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而且不是生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比凡圣同居土高。谁做得到?每个人都能做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放下?你肯放下就做到。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存心要存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说是说五个,《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讲清净心,清净心里头有真诚、有平等、有正觉、有慈悲;我们讲慈悲心,慈悲心里面有真诚、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分不开的,这叫大慈悲心。生活在世间,守住一个原则,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是明了,放下是定,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遗教经》上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里头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放下。生活呢?生活自在、随缘。功夫就念佛。能够这样修,这么样去做,你每天法喜充满,大乘教里面讲常生欢喜心。所以善了众生就首先要善了自我,我跟众生不二,我能善了自己,我就能善了众生。可是内观是很难,但是它效果非常殊胜。开头呢?开头我们可以用外,外面是一面镜子,我们看自己的缺点看不到,看人家的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要生恭敬心、要生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提醒你,我认真反省,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就对了。心里永远没有恶人,人人都是善知识,找我麻烦的人、毁谤我的人、障碍我的人,甚至於陷害我的人,全是善知识。看我用什么心去看他,如果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那全是佛菩萨。菩萨在此地也表演给我看,让我在这个里头觉悟,让我在这里面反省,你看你的心情多舒畅、多快乐。

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用什么方法一生圆满成就?就用这个方法。学生,学生就是我一个,没有同学,我以外所有众生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他好的我应该跟他学,他不好的我要反省,自己有就改过,自己没有,永远不要犯这个过失,人人是老师,人人是佛菩萨,所以他一生成佛,没有别的诀窍,这是正确的。佛法没有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也有这种修学的方法,孔夫子在《论语》里面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善财五十三参的指导原则。三个人,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跟他学,他善,我跟他学,我有没有?有,很好,要保持;没有,要好好学。恶人,我看到之后,他的恶我有没有?有就改,没有就勉励,不要犯这个过错,全是老师。对待善人、恶人是一个感恩的心,没有差别,礼敬是相同的。但是善恶赞叹不一样,对善人赞叹,对於不善的人不赞叹、不批评,这叫隐恶扬善,自己得好处,恶人提醒我,我有没有这个过失。善财用这个方法,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华严经》修行的典范。

五十八年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把《华严经》介绍给我,告诉我,这本书是佛学概论,佛经哲学概论,他用这个名称介绍给我。这一部书,全世界哲学书里面应该算是第一,它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全世界找不到这种教科书。五十三参是表演,把《华严经》讲的道理、方法做出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我们看,这么好的一部书。所以他晚年从台大退休,被辅仁大学请去,在博士班里面开「华严哲学」,完全用《华严经》。老师晚年,我看他那个时候,后面最后二十多年,他在学校里完全是讲经。你看在台湾大学哲学系里面,他讲了几个大单元,「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大乘佛学」,他开这个,晚年全开的是佛经,把学校当作道场。我们那个时候偶尔还抽一点时间去旁听他的课程,看他在教室里面讲经他怎么讲法,我们去参学。他讲得非常活泼,不是照经文一句一句讲,他讲大意。这些讲演很多都有记录,学生给它整理都出版,《方东美先生全集》里面,诸位都能看到,非常精彩。这是一个在家学佛的,他到晚年也皈依,也能称为居士,这是修学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底下的两句,「无障无碍对,由入法界,离烦恼碍,由了众生,离所知障」。二障破了,二障破了就明心见性,这才证得初住菩萨。我们从这个地方,也就能够体会到『所入无碍』,放下烦恼。执著是烦恼,分别妄想都是烦恼,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常说三种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是什么?是起心动念,这个很难破。第二种叫尘沙烦恼,是形容烦恼太多,像尘沙一样,这是什么?分别,偏重在所知障里头。第三种叫见思烦恼,是你的思想见解错误,与诸法实相完全相违背,这叫烦恼障。所以佛跟我们讲,如果你能够断见思烦恼,你就证阿罗汉果,在大乘《华严》,那你是七信位的菩萨。六信是三果,还在六道,他在哪里修行?在四禅天,四禅天里头有五不还天,是这些人修行的处所。再提升一级,就证阿罗汉,就超越六道轮回。所以通常这阿罗汉有两种,一种还要通过四空天,另外一种根性利的,就是善根福德因缘根性利的,他不需要通过四空天,从四禅他就直接出了六道。这个我们能相信、能肯定,不会怀疑,为什么?我们今天在人道,我们念佛往生净土,不但超越四空天,连四禅天、欲界天我们都超越了,这叫横超。净土宗有这个事。当然根性利的阿罗汉,他不需要通过四空天,也能够直接证得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他上去是缘觉、是菩萨、是佛。

我们今天烦恼障、所知障都断不了,这是真的,所以我们还是有障碍。但是你要晓得,障碍从哪里来的?从这里来的。如果你能把二障断掉,障碍就没有,所入无碍,所行无碍,你才能普度众生。所入是什么?你入十法界、入六道,哪一道你都能去。这也就是说空间维次没有了,对你不成为障碍。现在科学家他们肯定宇宙之间真的有不同维次的空间,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他学科学的,从理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的,但是科学家从事上他确实能够证明,他说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的空间,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突破,如果能突破,佛经上所讲的很多东西都被证明,这是我们非常欢迎的事情,科学把佛教证明。佛法他用什么方法突破?他用禅定。於是我们就想到,空间维次怎么来的?妄想分别执著来的,你就晓得,这个妄想分别执著有多少?无量无边,那空间维次就无量无边,是这么来的。禅定的作用?禅定叫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一放下,空间维次就没有,就突破,所以你所入无碍。烦恼障没有,所入就无碍,所知障要是没有的话,你所行就无碍,行是教化众生,对於什么?对经典没有障碍。我们现在学经典很苦、很困难,原因在哪里?有所知障,所知不是障,障碍所知的那个就叫做所知障。障碍所知是什么东西?是你想得太多,你才障碍,我们今天讲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欲望其实就是佛经上讲的所知障。那佛教什么?佛教人什么都不要求,智慧就开了。为什么?智慧是自性本来具足。「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讲妄想、讲执著,里面还有一个分别,说个头、说个尾就圆满了,就不必再多说了,实际上就是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所以中国古人跟佛菩萨教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就证得,为什么?所知障没有了。我们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学了一大堆,全学了所知障,所以他不能开悟。这是秘诀,秘法,可是人不相信,人总认为我不学怎么会知道。我们有例,头一个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证明,他学了十二年,知道的东西不少,但是还有很多不知道。他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去入定去了,这从定中一开悟,全知道了。十二年所学的很有限,从定中一觉悟的时候,遍法界虚空界他统统知道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障碍都没有,他为我们示现的。第二个在中国,你看看中国唐朝时候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走入佛门一天经都没有听过,不认识字他当然不会看经。你看看他的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之后开悟,悟了之后,无论什么经,他还是不认识字,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他有这个本事,什么障碍都没有。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他都明了,讲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没有说的,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没有一样不通达。这种智慧能力从哪里来的?自性里头本来具足,就是他见性讲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中国跟古印度的教学,它没有别的,这个你要知道,它教你见性。你自性里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福报全现前。现前惠能大师为什么没有享受?他享受了你没有看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他空间维次突破了,我们没突破。如果你要突破了,可能你见到惠能大师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就是我们讲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空间维次去看。这一放下,在《华严经》上我们就知道,他住实报庄严土,他不是住在十法界。为什么还有实报庄严土?因为妄想断了,就是无始无明断了,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在《华严经》上我们才了解的,佛经里面常讲菩萨修行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从《华严经》上才知道。三大阿僧只劫从哪一天开始?从明心见性那一天开始,没有明心见性不算。像我们现在统统不算,明心见性那一天开始,三大阿僧只劫他那个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了,断干净了。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办法断的,就随其自然,时间久了自然就没有。所以要那么长的时间断无明的习气。由此可知,见思烦恼习气容易断,分别的习气也还容易断,最难的就是起心动念,这个习气太难了。所以我们晓得,二障没有,你自行没有障碍,化他没有障碍,这两句非常有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