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贊曰

前言

在佛教寺廟中,可看到觀世音菩薩像側立著一個天真活潑的可愛童子。

在大足寶頂石刻的《毗盧道場》窟內,石壁上也刻著童子。在重慶市羅漢寺的摩崖石刻普陀岩上,都列有童子。大足白塔內壁上雕刻有五十三幅圖案、每幅圖內有一個童子。

這些童子造像是誰呢?他就是我們要介紹的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出於佛教《大方廣華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其經共八十卷,入法界品占二十卷。全品敘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者,可見其重要性。為樹立人間佛教思想、本書就是依此而改寫的。

善財童子因家庭不幸,以一個孩子的好奇出發,經文殊師利童子的指引,明白了人生的道路,要發菩提心,造福人間,利樂有情。便以此為宗旨,不辭千辛萬苦,爬高山,飄大海,闖王宮,進民窟,上刀山,下火海,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者。

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者,有廚師、設計師、小學教師、航海家、商人、音樂家、醫藥家、比丘、居士、外道、老人、小孩、男子、女子等。各行各業,各傳授一法門。因此善財童子,從思想、道德、技藝上捨己為人的鑒定思想,隨同觀世音菩薩,做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視野。他是觀世音的脅侍“聞聲救苦”的助手,所以像塑在觀世音菩薩像側邊。

善財童子因為他信心堅定,目標正確,為了學好本領,達到造福人間的目的。不怕擔風險,克服困難,刀山敢上,火海敢創。他既不為名利所動,也不為色情所誘,誠實,光明磊落,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少年男子漢。

在九十年代的今天,人們的理想、追求,與兩千多年前固然不同。然而意識形態的美好,道德品質的崇高,應該是“一心為公,捨己為人‘這一個標準。不然就變成“爾虞我詐”,“瞞心昧己”的世界,那就加速了人類的自身毀滅。所以善財童子的高尚品德,美好情操,是應該為當代人們所欣賞。是否如斯,讀者共識。不當之處,有識諸君共正之。

本書在寫作和出版過程中得到寶頂山聖壽寺萬全老比丘,重慶市法政律師事務所彭子珍律師,重慶彭智英居士、龔正芬居士、陳正玉居士、王正清居士、丁正素居士、萬正壽居士、胡智權居士的支持,真乃功德無量也。

寶頂山聖壽寺釋修凡

一九九二年七月

附文

一直想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全文,始終未能如願,一次,替續明法師搬家,突然發現了這本夢寐以求的書,續明法師見我歡喜當即就贈予我,讀後受益匪淺,遂發心將此書文字全部列印出來,上傳到佛學網站上,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本淺顯易懂的善書。在此,我感謝續明法師的慈悲,並希望這些文字能夠早日在網上流通,讓更多的人看到,讀到。

願化紅蓮

目錄

第一回 拜眾童子

據傳,在很多年以前,有個地方名福城,城中有一個長者,年近半百,膝下無子,家境貧寒,日子難度,感其命苦。他聽說釋迦牟尼佛已成正覺,正在釋多林與諸菩薩說法,便跑到佛前,投地就拜,放聲大哭道:“佛陀啊,不知我前世造了什麼惡孽?使我如今苦難,您老人家能拔濟眾生苦難,請與我解脫吧?……”。

佛陀睜開慧眼看了,道:“善哉來者,苦樂同道,去來無差。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風吹雲散,又一重天。”

老者想問明白,可是佛陀再也不說話了。老倆口只得回家,一路上揣摸不透佛陀的話意,顛顛跛跛地走進屋裡。

不知怎的,老者回家感到心情舒暢,無所顧慮,雖然加重窮困,也不再為此苦惱。

一天夜裡,老倆口睡得正香甜,忽然滿屋金光燦爛,香氣撲鼻。老倆口起來一看,地上裂開了大門,放出七寶金光。正想看個明白,但刹時一片漆黑。老倆口起床開門,見門前院中聳立著一座莊嚴雄偉的七寶樓閣,金碧輝煌,飛簷鬥閣,八面玲瓏。不知是從何處飛來的?老倆口爬上樓去,四面觀望,雲霞縹緲,群山起伏,好不喜人。正歡喜之際,女伴突然昏倒,腹中微動異常,感其噁心於途,知其身懷六甲。

十月臨盆,娃娃下地。天上忽然一聲巨響,霞光萬道,地下湧出眾寶。金、銀、琉璃、硨磲、玻璃、珍珠、瑪瑙、遍地皆是。頓時成了寶的地、寶的屋、寶的世界。還有各種香、衣、財物,充滿庫藏。凡所應有,無所不具。老倆口喜不勝喜。因此,給這孩兒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他善財。

誰知,不久,這閣樓突然不見了,只留下了財寶。老倆口不愁吃穿,日子過的舒心,精心撫養孩兒不在話下。

老倆口很善良,把金銀財寶施捨救濟窮人,時間長了,錢財佈施完了,善財一家又過著十分貧苦的日子。

善財漸漸長大至八歲,勤奮好學,聰明過人,讀了很多書,且又性格溫柔,人們都誇他是個好孩子。可是家中無米下鍋,百姓都過著貧窮的日子,連借都借不到。父母為了孩子活命,有點吃的都給孩子吃了,自己餓得患了腫病,離開了人世。善財更苦了,但他不知這是什麼道理,想要尋求解脫眾生苦難的辦法,能過上美好的生活。

一天,善財在家門玩耍,看見一個約摸十五、六歲的童子,騎在一頭青獅背上,隨後跟著若干童男童女,穿戴整潔,歡喜活躍,浩浩蕩蕩好不威風。善財看得高興,又覺得奇怪,上前拜道:“你們日子過得美好,怎麼不管眾生苦難,怎樣才能解脫眾生困難?”可是那些童男童女,誰也不理他。善財又去禮拜詢問,還是如此。善財想不通這是什麼道理,為什麼有的人窮,有的人富,只得呆呆地望著那一行人走遠了,便傷心地哭起來。哭了一會兒,忽然心中一亮,自言自語道:“我明天一定要去找到他們,尋求怎樣解脫眾生苦難的道理。”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原來,文殊師利與諸大菩薩、聲聞大眾,在逝多林聽毗盧如來演說妙法。毗盧如來看見南方眾生根基已熟,需派有高尚德行的菩薩去化度。他的慧眼掃視著全場,選中了多才善辯、具足大智慧的文殊師利童子,命他率眾南行。文殊師利知道有些聲望高的大比丘不服。於是現出神變,身高入法界,身大遍滿虛空。聲聞緣覺不敢正視,眾菩薩也甘拜下風。金剛藏菩薩大加讚揚道:“文殊師利童子堪當此任。”

文殊師利帶領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還有天龍八部隨從護法。離開逝多林去到福城,住在大塔廟。此廟乃歷劫菩薩說法之處。大家都知這是福地,平常都有一些眾生,在此了悟真理。尤其是有根器的人聚會此廟,研討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大事。平時也有菩薩來顯化指點。這次文殊師利童子到來,更滿足了各類眾生的願望。因為文殊師利這個名字,在各類有情中如雷貫耳都不以童子相看,而尊稱“菩薩”。同時他的確是已經登了十地的大菩薩。

文殊師利來到大塔廟的第三天,正同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研究如何化度眾生?自他兩利,達到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目的。

正談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忽然闖進來一個少年。這人正是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因看見文殊師利的童子行列,都沒有要他入列,晚上哭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善財穿上最好的衣服,來到大塔廟尋找文殊師利一行人。守門金剛哪裡肯放他進去,但善財童子憑著自己的福報,身上散射出金銀七寶的光芒。守門金剛還來不及分辨是非,善財童子已經進入廟內。

善財來到場內,眾童男童女見來了一個衣冠華麗的公子,感到很不順眼,紛紛喝道:“你來幹什麼?……”

善財道:“我看到很多人都同我一樣沒有飯吃,怎樣才能解脫這種苦難呢?……”

一個童子道:“你闊少爺還沒飯吃嗎?”

善財童子有口難辨,足足說了半個時辰,也跪了半個時辰,善財說不清楚,眾童子也說不出解脫難苦的道理。文殊師利童子睜開慧眼,將善財的前因後果都瞭解得很清楚。見善財生得眉清目秀,鼻正口方,有三十二相的雛形。雖具足善根福報,但缺乏智慧,需要一個千錘百煉的過程,便滿滿地開口說道:“善男子,你先到南方勝樂國去,那裡有個妙峰山,山上有個大善知識,命德雲比丘。你去參拜他,按他說的辦,會如你願的。”

善財說:“我父母雙亡,無家可歸,求你們搭救我,我要同你們一道去。”

文殊師利正色相告道:“我們不會收你,你一定要去南方勝樂國,他會指引你解脫苦難的道路。”

善財無法,只得硬著頭皮離開大塔廟,見門側立一碑,碑上刻著字,曰:

山林還又入林中,便是娑羅佛廟東。

師子頻申芳草綠,象王回顧落花紅。

六千乞士十心滿,五百高人一信通。

尊重吾師向南去,百城煙雨渺無窮。

善財讀罷,心裡豁然開朗,無所顧慮,徑直往南走去。

第三回 拜德雲比丘

善財離開大塔廟,不分日日夜夜,走了若干平地,翻過無數高山,來到勝樂國界。

勝樂國,若顧名思義,應是樂中之樂。其實不然,那山,如利劍高插雲霄;那水,嘩啦啦奔騰咆哮;那人,一個個丹眉杏眼;那地,赤灼灼如火焚燒。看不見綠油油的田野,聽不見鶯歌燕語,嗅不到稻麥禾香。善財走著走著,汗流浹背,口乾舌燥,十分難受。想起那柳暗花明人流擁擠的福城故鄉,不免掉下幾滴熱淚。但是想到文殊師利童子的教誨:“按德雲比丘說的去辦,就能解脫眾生苦難。”又想到那石碑上刻的“尊重吾師向南去,百城煙雨渺無窮”。他們對我那麼尊重,寄託那麼大的期望。我已發菩提心,雖然前去的路途還遠,遇事還多。但是為了淨化世間,利樂有情,應該精進勇猛地向南行。這才開始,怎能退縮呢?於是打起精神,鼓足勇氣,問過好多好多的人,走過好多好多坎坷不平的路,忍受了好多腰酸腿疼的苦,才來到了妙峰山下。看到那巍峨雄偉的山,峰插雲霄,懸岩絕壁,要想攀登,談何容易?比上青天還難。

善財並非等閒之輩,他已發菩提心,要加入文殊師利的行列,有捨己為人,淨化人間的雄心。一步步往上爬,到處尋找,哪裡有德雲比丘的蹤跡呢?連房子也沒有,更沒有一個人。可是他並不灰心,爬懸岩,過澗溪,竟找了七日七夜。最後在一個石壁上發現一首墨蹟未乾的詩。曰:

德雲常在妙高峰,行繞山頭無定蹤。

七日既雲尋不見,一朝何故卻相逢。

發心住處師緣合,普見門中佛境容。

回首夕陽坡下望,白雲青帳萬千重。

善財讀罷,心生歡喜,德雲比丘定在眼前。他四處張望,不見人影。又穿石洞,爬懸岩,東走西串,還是沒有人影。他想:“這詩墨蹟未乾,他又藏在哪裡呢?”但他還是不灰心,不休息,繼續尋找。凡是可以容人的地方都看過,還是沒有人。善財累了,想在石上歇一會。可是看看日落西山,天色已晚。又想到詩上說的“德雲常在妙高峰,行繞山頭無定蹤”,但沒有蹤跡,怎能找到呢?善財埋頭尋思,不得其解。抬頭一望,對面山頂上卻站著一個人。善財急忙跨過小溪,爬上山頭,上前虔誠頂禮說道:“善知識,我已發菩提心,決心作造福人間的事,首先解除眾生苦難,文殊師利教導我前來請教,願慈悲憐憫開示於我。”

德雲比丘並不看他,兩眼平視前方,話音祥和地答道:“善哉!來者。我在這山頂住了四百萬年,聽說哪裡有佛出世我就去禮拜。哪裡有善知識我就去參拜請教。不管路有多遠,我都去參拜請教。若得到半句對人有益的話,我都牢記在心裡。參拜的善知識多,得到不同常人的快樂。善知識是我們的依止,是照亮的明燈,是航海的燈塔。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如黑暗中賽跑,不掉進深淵,就落入苦海。因此我不知疲倦的到處參訪,幾百萬年如一日。我只有知道這些了。你已發菩提心,加入文殊師利行列,免除眾生苦難,還要從此南行到海門國,那裡有一個海雲比丘,他可以告訴你。”

德雲比丘說完不見了。善財想:“他幾百萬年如一日,都是參拜善知識。我才尋七日七夜,這算得了什麼呢?一定要像他那樣,只要有善知識,就不知疲倦去參訪。哪怕只有半句對人有益的話,也要銘記心中。”

眼看暮色已降,大地一片黑暗,善財就在石岩腳下過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善財起來,看見南方一片綠色,大地變得朝氣蓬勃,氣象萬千,不象前幾日憔悴、沉寂。善財心情舒暢,急往南方還沒過進發。

第四回 拜海雲比丘

善財童子走入海門國界,看見天地之間有一條藍帶,忙跑去看。原來是波瀾壯闊的海洋,無邊無際。海裡飄著無數船隻,天上飛翔著美麗的海鷗。海灘上的人們,有垂釣的,捕魚的、結網的忙個不休。遠處,紅日慢慢升起,海洋朝霞鮮妍如畫。自然之美,令人陶醉。

善財一心參拜善知識者,沒有閒心欣賞這些美景。逢人便問海雲比丘的住處,沒有一個人知道。最後問到一個老者,他指著海邊的高山說:“那山頂石門處就是海雲比丘的住所。”

善財繞過小溪,跨過懸岩,到了山頂,看見兩個山峰斜倒相依,縫中現出一個天生的石門。

善財走到石門前,沒有看見海雲。走入石門內,也沒有看到海雲。善財高聲呼喊,也無人答應。哪裡去找海雲呢?善財想:海雲比丘一定在山頂上,於是抬頭看山頂,果然有一個人站在那裡,正在觀看大海。便爬上山頂,走到面前拜道:“大德長老,我已發菩提心,解脫眾生苦難,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怎樣做,怎樣行?前來參拜大德,願慈悲教我。”

海雲比丘告訴善財,我在這裡住了十二年,每天都在觀察大海。早上紅光一亮,太陽從海裡跳出來,大海紅得象火。刹時黃得象金,刹時藍得如靛,刹時明得象琉璃。時而波濤翻滾,時而明澈如鏡,真是變化萬千。

一個人的心,應該象海那樣寬廣,能包羅萬象。一個人的智慧,要象海那樣明澈如鏡。寬廣容得下巨大的龍宮、大魚、海鯨,藏得住無盡的珍寶、明珠、珊瑚、瑪瑙。明澈,能照見過往船隻和飛翔的海鷗。

海,既能幫助解除人們步行的艱難,也能供給人們美好的珍饈。海,容納百川而不增,太陽曝曬而不減。海,具足了大悲大慈的品德。

可是,它咆哮起來,能掃蕩群魔,剿殺凶頑,洗滌罪惡,消除孽障。

海雲比丘說:“我在這裡十二年都在學海,海就是我的明師,善友;海,是無量無邊,沒有窮盡的。”

善財問道:“學海對利樂有情,造福人間有什麼相同之處?”

海雲比丘說:“利樂有情淨化人間也只算是海水之一滴。沒有海的胸懷,沒有海的氣魄,沒有海的美德,又怎能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呢?”

善財又問:“海的美德應如何來成就?”

海雲比丘說:“這也不難。你的願力廣大,再往南方走六十由旬,在楞伽道邊海岸聚落裡,有個善住比丘,他可告訴你如何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事。”

善財沒有注意,被海雲比丘一把拉著縱身一跳,二人一同落入海中。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海雲比丘拉著善財的胳膊,跳入大海中。善財正在驚慌之際,定眼一看,自己卻站在岸邊,海雲比丘早已落入海裡。刹時,又浮出水面,身體長大,漸漸長得和海一樣大,與海融成一體,只見大海而不見海雲比丘。善財這才明白:學海的心胸,海的智慧,不是嘴上說而是要證入其境,心胸與智慧,海與人融成一體。

善財沿著海岸線繼續南行,一路想著海能容納百川而不增,太陽曝曬而不減。人的心胸如海,智慧如海。海,太偉大了。

善財走了非止一日,來到了楞伽道邊,走進了海岸聚落。四處詢問善住比丘的住處。人們說:“誰知他住在哪裡?他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在聚落出現。當你在危急的時候他就出現了。他有時是老者,有時是小孩;有時在水上跑,有時在空中飛。屋子關不住,牆壁阻不了;刀砍不傷,火燒不焚。都說他是一個無依無住的人,但沒有人說他是神。因為他做的是人的事而不是神的事。”

善財憂慮,怎樣找到這神通廣大無依無住的善住比丘呢?就在聚落裡東走西串。一天兩天過去了,三天四天也過去了,還是尋不著善住比丘的身影。

善財又想:佛與菩薩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總有一天會找到他,便繼續在聚落裡尋找。

早晨的陽光照在大地上,天空浮著彩霞,一片金紅色的世界分外迷人。善財照例在空地上站著,面對太陽,練習海雲比丘教給的運氣功能,眼觀鼻、鼻觀心,心如大海而無所住,萬念俱寂。就在這寂定的當兒,忽聞空中音樂悅耳,感人肺腑。往天空一看,在那五彩繽紛的雲霧中,一個人影縹緲由遠而近。仔細一看,是一個比丘,頭頂上有寶蓋幢幡覆罩,後面跟著天龍八部。善財忙下拜道:“大善知識者神通廣大。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解脫眾生的苦難,特來參拜大善知識!”

善住比丘往來行徑,比飛鳥還輕。看見善財,即降下雲頭,站在善財面前,慈祥地說道:“善哉來者,你既發菩提心又為何來訪我,我無甚德能。我是一個無依無住者。既無所依,也無所住,可是人們偏稱我為善住。因為我往來自由,無所阻礙,內心寂然,無所牽掛。在我慈悲濟世,利益有情時,一些罪孽眾生把我丟入火海、關進牢獄,對我毫無損傷。這是我以慈悲三昧,發出人們不能自覺觀照的本來面目。人們的錯覺認為我能變化表現精巧的幻術。我也因此使人興奮、快樂,忘記疲勞。要是你能如此,做到不被塵境所惑,也可以無依無住。

善住比丘說完,用手將善財童子的頭一摸,善財感覺得自己小得象螞蟻。再把善財頭頂一摸,又感到自己高入天空。善住比丘拉著善財的手,善財感到沒有什麼變化,與原來一樣。又問善財道:“你感覺到什麼?”善財回答:“昏昏然如履太空。”

善住比丘道:“仁者自有宿慧。我只知道這些,也算利樂有情的一滴水珠。你要學造福人間,再往前走,南方有個達裡鼻茶國,國內自在城中,有個名彌伽的人,他可以告訴你。”

善住比丘說完,轉身就不見了。善財童子已體驗到,內心寂然,不為客塵所染,無所依,無所住,與宇宙渾然一體,自由自在,能發出超出常人的威力,人們感到意識不到地幻覺。善財運用此功能,繼續往南行走。

第六回 拜彌伽

善財得到善住比丘的心心傳授,心無所住,意念寂靜,身根輕快,步行自在。沒多時辰來到達裡鼻茶國,尋找自在城。

自在城,依山傍水,滑溜成蔭。亭臺樓閣朱門彩繪。道路寬廣,車水馬龍,好一個欣欣向榮的歡樂世界。奇怪的是天空飛鳥成群,自在飛鳴;道路上人畜牛馬,往來自由,互不相礙。

善財進城,行人擁擠,畜獸成群,噓噓嚷嚷,好不熱鬧。善財穿街過巷,來到市中心的廣場上。廣場人獸混雜,擠擠鬧鬧,互不相侵。天空飛鳥上下,嘰嘰喳喳,也不畏懼。廣場之中高搭寶座,座上坐著一個中年書生,頭戴方巾,身穿藍褂,文雅端莊,靜聽眾人發問。他不慌不忙地用各種語言解答,無不歡喜而去。

善財想:這一定是彌伽,便站著觀看。先聽不懂,後才慢慢地理解到其中的奧秘。

一隻烏鴉喳喳怪叫,因為被貓頭鷹強佔了它的窩。彌伽說:“貓頭鷹勤於捕捉害鼠,沒有時間照顧自己,你長於造窩,這一鳥窩作為對貓頭鷹的供養,另造一個吧。”烏鴉沒有異言,歡喜而去。

一隻山鼠吱吱大叫,說蟒蛇吞食了它的孩子,彌伽說:“你的孩子損人利己,偷盜別類的血汗,不聽勸阻,是應遭受到懲罰。”山鼠聽罷,吱吱地跑了。

善財看了一陣,上前倒身下拜道:“大善知識,我已發菩提心,要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特來參拜大善知識,望慈悲教我。”

彌伽見此人年輕有為,氣度不凡,想到此人必有來歷,不可等閒視之。即下座扶起善財道:“我沒有什麼本領,只會用我的嘴給人方便,因為語言是互傳心靈的最好工具。語言能給人快樂,也能給人痛苦;能使人幸福,也能致人於死地;能導致苦惱眾生免除災難,也能使幸福的人墮入火坑;能因嘴而增長智慧,廣種福田,更能因嘴而墮三惡道入無間地獄。我懂得天語、人語、鳥語、獸語。用這些語言來廣作佈施,消除眾生苦惱。”善財說:“這也算解脫眾生苦惱啊!”彌伽道:“是。這也是在利樂有情,造福人間路上的一粒沙子。你的願力大,已發菩提心,請往南方住林聚落去,那裡有一個名叫解脫的長者,也可以告訴你淨化人間、利樂有情的道理和具體行動。”

彌伽說完,又對四面八方的來者,無論人畜,都一一解答,無有稍閑。

善財不便再請教,告辭而別。

善財離開廣場,覺得耳根聰利,能聽懂空中飛翔的鳥語和街上往來行走的畜語,也能用它們語言同它們交談。

善財滿心歡喜,出了城門,直往南方去拜訪解脫長者。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善財出了自在城,離開達裡鼻茶國,朝餐露宿,風風雨雨,山山水水,走了一程又一程,過了無數人家,看了山水風光,一直徑行十二個月,才找到住林聚落。這十二個月,過了春夏秋冬,經過寒、暖、溫、熱,有說不盡的辛酸,道不完的苦處。受過無數次艱辛,遭到無數番折騰。但是他心無所住,意無所念,一身輕安,於善知識起慈父想,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有著菩提雄心,十二個月如一日,到達竹林聚落,拜見解脫長者。

解脫長者坐于室中,身方光明。這室雖不大,但氣象萬千,容納三千大千世界。就在解脫長者的光明中,有過去諸佛及賢劫千佛的八相成道,入胎、住胎、下生、出家、苦行、成道、說法。諸菩薩的發願,行道;諸羅漢的靜坐、遊戲;諸天人的福德,龍王的護法,金剛的降魔,無不一清二楚現於市內。

善財走入室中,覺得已入清淨法界,清香繞鼻,祥光悅目。

在解脫長者的左手心放出的光明中,看到東方藥師如來,從發十二大願,入胎、住胎、出胎、成正覺。住淨琉璃世界,為諸眾生解脫苦難,現生受益。在解脫長者的右手心放出的光明中,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時,所發四十八願,最後成就眾生。在極樂國土,與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駕著慈航,接引眾生到菩提彼岸。胸前放出的光中看到北方成就如來,頭頂放出的光中看到當今毗盧如來,無不八相具足,得證菩提。

再看各個如來的因地本生,手臂光中有扶老攜幼的青年,肩肘光中有含食供母的飛鳥,膝間光中有跪飲母乳的畜生,手腕光中有捨身救人的善士,腰間光中有忍辱負重、隔截身體的菩薩,腳上光中有林下坐禪靜修苦行的大士。

在解脫長者的光明普照之下,千變萬化,無一莫非善巧因緣,化度眾生深感人心。無一不是宣講大法,解脫眾生苦難,使你悟入無生。一一世界,一一國土,一一善行,既融於一室,也融於一毛孔。這些都是解脫長者的普光照耀顯現普度眾生,造福人間的威力。

解脫長者默然無言,跏趺端坐,心入禪定,慧放金光,功德被於大千。善財上前參拜道:“長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拜大善知識,惟願慈悲教我。”

長者無言,端然正坐,光明收藏,室內一片黑暗,什麼也不看見。善財感到驚訝,為什麼我以說話光明就沒有了?重白言:“長者,我已發菩提心,造福人間,利樂有情,惟願慈悲教我。”

長者仍不發言,室內更加空寂,黑暗,任何事物也不見。這種景象,使人難以忍受。善財更虔誠地哀求道:“文殊師利指引我親近善知識者,於善知識起慈父想,原善知識有意教我。”長者頭上突然放出白光,現出金色大字:“南閻浮提畔、摩利伽羅國,海幢比丘”十四個字。室內變成一片碧綠,長者不見了。善財只得退出室外,想到:“跋涉十二個月,經無數風霜雨雪,竟是曇花一現,未得片言。”不注意跌了一跤,豁然悟到,無言之教,比有言更好、更實際,感受更深,受益更大。又信心百倍,繼續南行。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善財童子繼續南行,渴則飲,饑則食,來到閻浮提畔摩利聚落。尋覓海幢比丘,乃至七日,在一個路旁尋著海幢比丘,跏趺坐於寶幢座上,入無量三昧,端然不動。下有百千居士大眾圍繞,在圍繞居士大眾之中,也各現神通,向海幢鮮香花纓絡諸莊嚴具。海幢為其宣說大法,解釋疑難。

一位長者問道:“我兒不孝,為何不遭天劈?定是上天無眼。”

海幢說:“孩子遭劈誰來侍奉你?你又依靠誰?只因你從前不孝父母,現生果報絲毫不差。”

青年人問:“車子為什麼跑不快?”

海幢答道:“跑得快的是大乘,小乘是跑不快的,不注意還要翻車。”

孩子們紛紛問:“肚子為何疼?”

海幢答道:“佛觀一缽水,有八萬四千蟲,需煮沸後才能飲喝。”

如是所有圍繞眾人,一一說出自己的疑問,海幢一一解答。一個老者忽然問道:“我的家道很不順暢,子不孝,妻不賢,難以度過晚年。而且狗亂叫,輯亂啼,皆是凶兆,如何是好:”

海幢身放白光,光中顯出五趣,有極端享樂的天人,苦樂相間的人,不得自由的牲畜,頭小肚大的惡鬼,受種種苦的地獄。刹時又不見了,光亦不明。海幢道:“見聞如幻化,三界若空花。你不要只為自己利益著想,應該多想一點他人為人們大眾做點好事吧!”

一個頭戴朝冠,身穿朝服的仕者大夫,執笏(hu)作禮而問:“治民以道,民反惡之,何也?”

海幢比丘答道:“治民之道,應順民之心,養民之性。民既惡之,當審其道也。”這大夫頓開茅塞,滿心歡喜,讚歎道:“賢者比丘,濟人明政,開我茅塞,暖我之心。”

海幢此時已入不思憶三昧:頭頂放光現十方佛,齒間放光現諸菩薩,印堂放光照諸眾生,眉間放光現諸羅漢。這些佛、菩薩、羅漢、同口宣講如來法義:“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說完胸前放光,現諸勞苦大眾。海幢說:“諸佛皆在人間成佛,修菩薩行應不舍人間。人間安樂才能培植善根,才是成佛正因。謹記謹記!”

此時海幢已出普莊嚴三昧,微睜法眼。善財趁此良機,急忙趨前頂禮,合掌說道:“大善知識,我已發菩提心,行普賢行。但不知如何淨化世間?如何利樂有情?願慈悲教我。”

海幢比丘說:“比丘清心寡欲,志在發菩提心,菩薩之行,何可一言以盡之?我為一切眾生,消除疑難煩惱。只是淨化人間的一粒微塵。”善財道:“怎樣才是菩薩大行呢?”比丘道:“你善根深厚,聰明智慧,能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如何修菩薩大行,你往南方海潮的地方行,有個普莊嚴園,那裡有一個名修舍的婦女,她可以告訴你如何修菩薩大行。”

善財尊重海幢比丘的博學多聞,遵從他的教導,右繞三匝,辭別頂禮而去。

第九回 拜休舍優婆夷

善財辭別海幢比丘,非止一日到海潮處。見一園林,青枝綠葉,花果滿山,香氣撲鼻。一排排的闊葉樹、針葉樹、整齊交叉,錯綜美觀。各色鳥類往來飛鳴,其音悅耳。各處花台、園圃,散發出馥鬱的芳香。池中蓮花盛開,遊魚嬉戲,水清見底。假山秀麗,翠竹濃郁。亭臺樓閣。擠滿雙雙男女老少。善財尋幽而入,在一幢大樓閣處,見一個中年婦女,衣著樸素大方,為人們解說園林藝術,花木栽培、珍禽飼養、異獸馴養。善財一見,知道是休舍優婆夷,忙上前施禮。

善財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前來參拜,敬望聖者慈悲教我。”

休舍優婆夷觀此童子眉清目秀,品貌端正。年雖少而願力大,上前攜起道:“善哉,我一生只知道培植園林,栽植無數青蔥的林樹,飼養無數的珍奇異獸,培育出眾多的奇花異草。我找到每一花、每一草、每一樹、每一禽、每一隻獸的特性,順其自然而撫育。因此有四時不凋之花,有百年常青之樹,飛鳴不息之鳥,奇行異狀之獸,供無數來人欣賞。上至諸佛菩薩,中至天人羅漢,下至苦惱眾生,無不來此解憂息煩。進了我的園林,心情舒暢,惡念具息,善根增長。不但解除疲勞,而且消除煩惱。身心清淨,智慧增長。所以眾人讚歎,國王嘉獎,取名普莊嚴園。”

善財問道:“這些鳥獸已墮畜生道,苦惱非常。你將它們供娛樂。難道你不悲憫它們嗎?”

休舍道:“畜生道雖苦惱,但它們在這裡常聞佛法,演唱梵音。”

善財已在彌伽處學會鳥獸語,仔細聽來唱的是梵音,演的是緣起性空無我,鳴的是勤修三學(戒、定、慧)之詞。善財想:“真是了不起!”

善財再聽異獸的吼叫,全叫的求無上智發菩提心。

善財走到獅象群中,獅象都來搖尾親善他。

再看那花開的是福壽雙輝,那些樹長的四時常青。野草長的是清淨常樂。假山顯得空谷幽深。善財看不盡,聽不完。優婆夷一一告之。優婆夷說:“不管飛禽、走獸、遊魚、它們都是有情。有情就是心識,它的心識和人的心識一樣,具有同樣識別,了知;蘊藏,感受的作用。能將你的心與它們心心相應。互為感受,你就能理解它。既能理解,就能馴養調服。花草林樹雖是無情,無心識感受。但對大自然有應乎自然的性能,它們也有各自的適宜環境。如適應冬天的作物,不在其他時節去下種。這些都要理解它,它才能適應你。我只知道園林,它能適應我,我也能適應它。”善財道:“怎樣才能證悟這一適應呢?”優婆夷道:“請到南方那羅素國去,那裡有個毗目瞿沙仙人,他可以告訴你。”善財感慨不已,辭別優婆夷,又往南行去。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善財來到那羅素國,打聽毗目瞿沙,競無一人知道。那羅素國那麼大,要找到其中一個不知住處的人,真如大海裡撈針,談何容易。可是善財已經在休舍優婆夷處,學得與事物心心相應的法術,一心憶念毗目瞿沙,感得毗目瞿沙的相應。雖是東走西串,不知不覺漸漸與毗目瞿沙靠近。

晴朗的天空藍得象海,太陽照射在行路人的身上,猶如熱火焚燒。善財走了半天,汗流浹背,口乾舌燥,難以煎熬,在一棵大樹下坐了歇氣,神志疲勞,昏昏欲睡。忽然被一道聲音把他驚醒。原來是一老者,挑了一擔安摩羅果叫賣。善財買了一個,還未入口感到清香撲鼻。放入口中,甜嫩適口,與原來吃過的味道高出幾倍,便問道:“你這果子是怎麼種的,如此味美?”

老者道:“這是有名的種果仙人毗目瞿沙種的,你能夠吃到他的安摩羅果,真算是有福氣!” 善財聽了好不歡喜,急忙問道:“毗目瞿沙住在哪裡?” 老者道:“向東行十裡,再往南走三裡,看到一片大樹林的果園便是。”

善財此時不知熱,也不怕累,急忙起身往東行了一陣,在一個岔路口往南拐。又行了一陣,仍不見樹林。一問,才知自己心急,分早了路。再回頭走了幾裡路,在另一個三岔路口往南行。走不多時,前面就是樹林叢叢。直奔林內,陣陣果香使人陶醉。看樹林:枝枝相蓋,葉葉常青;看樹上:掛滿紅、綠、黃、橙各色鮮果,真令人口饞。善財在林中轉來轉去,不見一個人影。善財感到奇怪,這麼好的果園無人看管,也不怕別人偷吃,也許仙人神通廣大,無人敢冒失。

忽聽得樹林深處有人語聲。善財尋聲走去,樹下寶座之上坐著一人,身穿青便衣,頭戴青色方巾,美髯長鬢,仙風道骨,和藹可親。善財擠在人群中,聽了一陣。講的都是果樹育苗、栽培、嫁接、果樹整枝等各項技藝。

善財即上前施禮道:“聖者仙翁,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前來參拜,望聖者慈悲教誨。”仙人一看對眾人說:“這童子並非常人,年幼志氣高,人小願力大,早發菩提心,將必成正果也。”說完繼續講各種果樹的特性,說得津津有味,並不理會善財。善財具有求善知識的好學熱情,也不在乎,洗耳恭聽善知識明師講述。仙人對善財說:“善男子,你不遠千里而來,我沒有什麼傳你。我一生只陶醉於果樹生涯,人稱我為仙人。因為吃了我的果子,能消除一百零八種煩惱,解脫八十八結使。不但身心清淨,而且善根增長。因為我一生因緣都在果樹上。這是菩提妙因,結涅盤妙果。”

仙人隨手摘了幾個果子給善財道:“這果子只給你品嘗,嘗過了才知道妙用。我這一點也微不足道。造福人間的事,你到南方伊妙那聚落勝熱婆羅門那裡去,他會告訴你如何行的。”

善財接過果子,正施禮作謝,忽然眼前一黑,什麼也看不見。當他清醒過來時,自己已在草地上,果園卻不見了。只覺是一種幻覺感,又繼續往南行。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善財離開那羅素國,走到離伊沙那聚落不遠,看見熊熊大火,火焰沖天,聚落在火焰之中。一個人在火焰中竄來竄去。善財“呀”了一聲,說:“不好了,聚落失火了。”跑步前去撲滅。走近一看,房屋並未燃燒。

那人見善財看得仔細,跳出火焰問道:“童子從何來有甚事?”

善財急忙上前施禮道:“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特來參拜善知識者,願聖者慈悲教誨於我。”

那人說:“這很好,隨我來吧!”

善財隨同那人走到聚落旁,見豎著一排排無數尖刀。那人一躍登上,在刀尖上跳來跳去,翻筋斗、豎倒立,往來自如而不傷其身。

善財想,莫非遇到魔鬼了?停步不前。那人大呼:“快來吧,這就是你學會捨己為人的好地方。”

善財不敢上去,只是膽戰心驚,回頭欲跑。剛一調頭,背後火焰又起。往左走,有夜叉執刀攔著。往右走,有餓鬼張開血盆大嘴。善財嚇得一身麻木,叫道:“我命休矣!”

那人卻道:“隨我來吧,這是你唯一的好去處。”

善財驚慌不已,又想鎮靜下來,可是始終不能萬緣放下,只有垂首待斃。

頃刻間,忽聽空中百千音樂齊鳴,樂聲雅韻,有人歌唱道:

童子尋求勝熱公,門前別露一家風。刀山火聚方燈跳,頓悟圓明色是空。

唱罷道:“善財勿驚,此善知識者實難相遇,將為你解除煩惱。”

善財戰戰兢兢,望空拜謝。又向那人作禮道:“聖者,祈慈悲教誨。”

那人喝道:“還不上來,等待何時?”

善財鼓起勇氣,一躍登上刀上,刀尖觸及湧泉。奇怪,刀尖不但沒有傷肉,而且感到四肢輕鬆,身心舒暢。善財頓時萬念俱寂。隨著那人跳躍翻騰,有說不盡的快樂。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善財要參拜的勝熱婆羅門。

勝熱婆羅門大吼一聲:“快下火海!”

善財此時心情沉著,無有雜念。隨著勝熱,跳進猛火焰焰的火坑,感覺不是炙熱,而是遍身清涼,煩惱盡息。二人在火坑中,來回徑走,穿梭而行。左轉右繞,越走越感到舒暢,越走越感到怡悅,有說不出的快樂。二人行走多時,才跳出火坑。

善財出了火坑,這種愉悅,不可言喻,默然享受。

婆羅門對善財說道:“尋訪名師,參拜善知識者,要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啊!”

善財拜謝教誨。勝熱又說道:“再往南去有個獅子奮迅城,城中有個慈航童女,她可以告訴你淨化世間,造福人間的善行。”

善財向勝熱婆羅門右繞三匝,勝熱又吩咐道:“淨化人間的路上,要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啊!”

善財身根輕鬆,心裡涼爽,一絲不掛,暖融融,喜洋洋,如嬰兒之未孩,這才是脫胎換骨,另換了一個人,邊走邊想:“上刀山,撲火海,鍛煉凡胎,這才是熔化凡情的大熔爐!”

想到這一場鍛煉凡胎的刀山火海場面,暗地流了一把冷汗。只得辭別勝熱,又往南行去。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善財離別勝熱,雖然心情舒暢,但未忘那上刀山下火海的緊張場面。再想要去獅子奮迅城,可慈航童女是善,是惡呢?不能揣測。但他求善知識的心切,也顧不得考慮那麼多,要去闖一闖。朝餐夜宿,不數日,來到獅子奮迅城。

慈航童女並不難找,因為她是獅子幢王的公主。善財擔心警戒森嚴的王宮,不知進得去否?

善財走到王宮門口,卻沒有一個衛士,又看見眾多男女老少,都自由自在地湧進王宮去,便問一個老者道:“老人家,這麼多人進王宮去做什麼呢?”

老人笑道:“看慈航童女的莊嚴藏唄。”

善財又問:“什麼莊嚴藏那麼好看?”

老人答道:“可好看哩,裡面有各種戲法,變換無窮,美極了!”

善財隨同眾人走進王宮,見慈航童女坐於獅子寶座之上,五百童女圍繞。無數香花纓絡,裝飾其身,裝飾其宮。真是萬紫千紅的氣象,別有一重天地。

宮殿並不大,男女老幼如潮水般湧進,足足有一個時辰,可是看殿內人並不多,也不擁擠。善財好生奇怪。

善財走到慈航童女座前,施禮道:“好公主,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可不知道如何行?前來參拜各師,願慈悲教我。”

慈航命侍女扶起善財道:“我知道你來得很遠。請坐吧!”侍女端來一張椅子放在善財的身邊。

善財不敢就坐,站著答道:“我住北方福城,走了一年多才到這裡。”

慈航見善財不敢就坐,起身拉著善財的手說道:“我沒有什麼可教你,你看看我這宮殿吧。”

善財隨著慈航慢慢細看:那殿內壁、柱、鏡、各莊嚴具中,現各種歌舞、戲劇、故事、曲藝,五光十色,表演精彩,令人陶然欲醉。善財一邊細看,一邊不由自禁的模仿。作各種不同的表演,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歌詠之,演奏之,早已忘乎其形飄飄然如履太空,入於三千大千世界之內。親觀佛陀說法,菩薩行善,羅漢修持。善財一一禮拜,忙得不休,慢慢心一境性,不知所以。清醒過來,自己卻倒在慈航童女懷裡,感到滿面羞愧。

慈航滿不在乎的口啟朱唇對善財說:“我處在王宮,文武百官,勤勞庶民與我沒有分別。我用這些戲法、幻境、調諧他們的身心,消除他們的煩惱和疲倦,使他們心情愉快,為眾人造福田。”

善財被慈航那嬌嫩的聲音,柔軟的胸懷,嫋娜的身材,親切的感情,似乎有點弄得神魂顛倒。可是那赤誠堅貞的語言,不會令人起癡心念。善財也不是善動情欲的凡夫,真誠地讚歎道:“人生如幻,戲法虛構,能去諸惱,此亦是真。”

慈航道:“我這點微不足道,要知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事,請到南方三眼國,那裡有個善見比丘,他可以告訴你怎麼辦。”

善財還想再請教,可是慈航已經送客,人流已經向外流動,眾人將善財擁出了王宮。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善財離開獅子奮迅城,來到三眼國,打聽善見比丘住處,沒有下落,只得向國中走去。翻過高山,穿過樹林。進了樹林看見一個年近二十的比丘,身體魁梧,妙像莊嚴,獨自在林中散步,緩慢前行。頭頂響著音樂,四方散發著芳香。

善財一看,此人並非等閒之輩,以參拜善知識的殊勝心,上前施禮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不知如何行菩薩行,敬望慈悲教我。”

那比丘兩眼直視前方,不看善財,也不停腳,邊走邊道:“我年紀輕,沒什麼可教你的。”

善財深記德雲比丘的教導,見善知識作慈父想,不因傲慢而退卻,便追上前去哀求道:“願大善知識慈悲教我。”

比丘仍不回頭,不答話,仍直往前走去。

善財又追上去,比丘還是往前走,說:“我沒什麼可傳的。”

善財想了個辦法,顯動法力,用學得的鳥語說:“師父,別跌下陷坑。”

比丘慈祥地道:“人作鳥語,大不應該。”

善財見比丘既明鳥語,而且知道是他說的,更加敬佩,但還要戲他一下,作弄他的傲慢勁,用獅子語吼:“我肚子饑餓了,可要飽食一餐。”

比丘沒有理會,善財只有守住心田,將自己與比丘融為一體,趕上前去與比丘並行,道:“大善知識,我已發菩提心,就是不知如何行?請大善知識慈悲哀湣教誨。”

比丘道:“你不知如何行,就跟著我來吧!”善財靠近比丘,比丘手摸善財頂,又拍善財肩,慈祥地說道:“人稱我為善見,因為我能看清極小極小的微塵,也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我能看到過去的作業,也能看到現生應受的果報。我看到你在各處參訪,也看到你來我這裡找我。這些都是我徑行中修行得來的。當初我只知道每走一步,心與氣相通,氣與步相連,心、氣、步化為一體。因此我行過平原,跨過小溪,爬上高山攀登絕壁,都是一樣沒有區別。我沒有急喘,沒有勞累,沒有疲倦。現在我已經於三十八恒河沙數佛所修諸梵行,能在經行中持無量義陀羅尼,能於經行中供恒河沙佛莊嚴具,能於經行中見恒河沙佛妙相莊嚴。我得此菩薩隨順燈解脫門,能破一切障,拔一切苦。所以我晝夜經行,得心自在,得法自在,無所依附。”

善財見比丘說個沒完,但已深深感染到行走的功能,調皮似地說道:“我也是天天行,怎麼沒有行得自在呢?”

比丘道:“你一行一年多,沒有遭到惡緣襲擊,還不自在嗎?”善財道:“自在有什麼用?怎樣才能解脫眾生的苦難呀!”比丘道:“你要解脫眾生苦難,請到南方名聞國,那裡有個自在主童子,他在河堵中,可以告訴你如何自在。”

善財聽比丘說完繼續前行,還想追上去請教,可是越追越遠。跟追不上了。只得舍了善見再向南行。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善財沒有想到這走路也有學問,也是修行菩薩道的方法。用善見比丘走路的方法,心、氣、步調諧,融為一體,安靜、平穩、不經多日,就來到名聞國界,沿著河流上行。見一河堵,聚有眾多兒童聚集嘻戲。便上前問道:“自在主童子在這裡嗎?”

一個女孩答道:“你往下河走便知自在主的住處。”

善財謝了童女。往下河沿岸走去。不多時刻來到下河堵。又見眾多童男童女。約有十千。圍著自在主童子嘻戲,聚沙為樂。善財本想上前,見都是些小娃娃,覺得有點面羞,站在一旁觀看,可又回憶德雲比丘的教導,善見比丘既指導我來,總有一定好處,便上前施禮道:“善知識,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就是不知如何行,請告訴我吧。”

自在主童子望著善財笑道:“哈哈,我們都是童子,為何稱善知識?”

善財道:“有志不在年高,文殊師利童子指引我出來採訪,我誠心參拜善知識者,望慈悲教我。”

自在主童子道:“啊!我在文殊師利童子處聽說你已發菩提心,智慧廣大,知道你已南來。我在那裡對工巧明稍有心得。我能準確算出各種資料。一眼能看出這河堵有多少沙?多少石卵?多少青草?能精確的算出一塊石子的重量,含多少沙數?多少元素?能算出一株草的水份和它含的各種功能,能治什麼病?能算出一座房子的瓦數、木料數。不但如此,我還能算出東方多少世界,每個世界有多少人、畜、獸、鳥,乃至南西北方世界,至此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刹數,最小能知一粒沙粒的重量。所以很多人要建造亭臺樓閣,都要請我計算。“

善財道:“你能算出我有多重多高嗎?”

自在主童子看了善財一眼說:“你身重一百零五斤,身高五尺有三分。”

善財因為前幾天在城裡順便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和體重,自在主說的不差絲毫,對自在主童子更加敬佩。主動加入童子行列,學習運算。

自在主童子說:“我每天都在這裡教童子們運用演算法,使他們成為世間的智者。”

善財運算一陣,覺得其中奧妙無窮。但是已掌握了運算要領,基本達到自在主童子的水準。很想要求更高的奧妙,也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智慧,這時看見一群飛雁,問自在主童子道:“你能算出雁有多重?”自在主道:“一百零八隻,每只重三斤,共三百二十四斤。”

自在主看見河裡一群遊魚,問善財道:“你能算出這群遊魚多重嗎?”善財一看是一千二百八十只,但不知重量。自在主童子道:“你有智慧,已能運算,但是還不能自在啊!”

善財看見河堵上一株曼陀羅草,說道:“這株草毒質重,能于一個時辰致人於死地。”自在主童子道:“它還能治不治之奇症,並有其特效!”

自在主童子對另一童女說:“你看哪一個石卵內含有金剛鑽?”這個童女跑到石卵堆拾了一個石卵交給自在主,自在主交善財破開,果然有一粒不大的金剛鑽。

自在主童子的運籌境界的確很高,看到善財的智慧也很驚人。善財童子還想得到更多的法門。自在主童子說:“我年紀小,只懂得這些。你要得到更多的法門,請往南方海住城去,那裡有個具足優婆夷,她可以傳授於你。”

善財又離開了河堵往海住城進發。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婆夷

善財行不多日,來到海住城。海住城是個繁華鬧市。人口眾多,生意興隆,行人擁擠,車水馬龍。東街賣綾羅綢緞,南街售柴米油鹽。西街口賣水果蔬菜,北街售百貨色鮮。看人流熙熙攘攘,聽聲音嘰嘰喳喳。好一派繁榮氣象,真個是富麗豪華地方。

善財進城去訪問具足優婆夷。

這優婆夷,是個,妙齡少女,人人皆知,個個盡曉。因她人貌出眾,心地善良。心眼靈活,年甫二十。衣著樸素,容貌端莊。是個善良菩薩。

善財走到她的住處一看,更是不平凡,豪華氣派,不亞王宮。眾寶為牆,七寶為門。門開四面,面面朱門紅漆。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正門匾額閃耀著金晃晃四個大字:“色香味美”。左邊對聯“三世諸佛同法味”;右邊對聯:“六道眾生異苦樂”。廊上懸掛著大紅宮燈,金光燦爛。廊前勝置盆景花卉,四季常開。真乃是王侯氣派,別有洞天。

善財進門去,陣陣異香撲來,令人陶醉。堂上數百寶座。豪華富麗。賓客座滿,上至人王天子,下至百姓黎民。還有世外菩薩、聲聞羅漢。也有冥中惡鬼、素食野神。無不在此同享法味,共嘗甘露。

堂中眾多童女,品貌端莊形態苗條。衣著華麗,態度溫順。在各坐席之間送菜送湯。往來穿梭不停,步態輕盈,行走如飛。

具足坐於寶座之上,慧眼觀照四面八方。上觀如來之上品法味,中看羅漢的素食僧裝,下集人間甘露,灑向鬼神而得清涼。

具足走下寶座,轉自釜中烹飪,油鹽醬醋,辣椒生薑,經過她的轉手,味美色香。羅漢吃了歡喜,凡人吃了安康,惡鬼得食,消除罪孽,得福無量。

具足轉至席間,為坐上賓客宣說大法,講的烹調技術,各種菜肴。如何蒸煮炒頓,紅燒清湯。如何保持營養?

善財看得清楚,聽得明白。走到具足優婆夷面前施禮到:“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請慈悲教我。”

具足優婆夷被他這一行動弄得莫名其妙,急忙轉回寶座。

善財跟著到寶座前再施禮道:“我已發菩提心,願善知識教我如何行?”

在座賓朋都因這一不尋常的動作,引起議論紛紛。有的讚歎他好學,不恥下問;有的說他出怪像;有的說他神經失常。

善財不管這些,再三施禮說道:“我住北方福城,南行一年多才到此地,為的是請教善行之道,望聖者慈悲教我。”

具足優婆夷這才弄清楚,對善財說道:“我每天就在這堂內為大家轉來轉去。就在這小釜中烹調各種美味的、粗劣的菜蔬,都要把它烹調成適味可口、色香俱美、濃郁芬芳的佳餚。惡人吃了。噁心盡除。好善居士吃了,善根增長。比丘吃了戒臘永固。王公大臣吃了全心為民。菩薩吃了登十地。惡鬼吃了免饑渴。城中沒有哪一個不來我這裡享受色香美味的快樂。消除身心的煩惱,生清淨心,發菩提心。因此我們城中眾人,都是善良的典範。我的五千童女,都學過過硬的本領,善制鮮美的佳餚。”

具足送來一個盤子對善財說:“你嘗一嘗吧,吃了會增長智慧的。”

善財一看色如牡丹,一嗅香如玫瑰,世間稀有。善財送進口中,味如甘露。

具足又說:“我住在這海住城中,朝夕為來往行人、坐店客商、生產庶民、管民的官吏、讀書的學士,一切善非善人,供養飲食。使他們消除饑渴煩惱之苦,身心清淨,為眾生的幸福作利益。”

善財吃了具足優婆夷的佳餚,身心輕快,餘味在口,美滋滋的有說不出的快感。又看到具足優婆夷的素裹風姿,音樂般的語言。五千童女的輕盈舞步,感到已入天國勝景。於是閉目深思,盡情享受這世間稀有快樂。

具足優婆夷已具慧眼,觀此形態已知其心,善財還有一點凡情未斷,需即時斬之,說道:“善男子,你智慧深厚,願力廣大,我等法力有限,你可去南方大興城,那裡有個明智居士,他才能告訴你如何造福人間,修菩薩行。”

善財如夢初醒,辭別優婆夷再往南行。

第十六回 拜明智居士

善財一路輕鬆愉快,沒有厭倦,不感疲勞,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大興城,找到了明智居士。

明智居士乃中年人,中等身材,衣冠樸素整潔,坐在十字街頭的寶幢內。

寶幢後就是寶庫,寶庫內各種資身之具,無不充滿其中,能滿足所需求者之所需。庫門大開,隨需取之,庫不缺少。需飲食者取飲食,需衣服者取衣服,需用具者取用具,需書籍者取書籍。乃至醫藥、娛樂之品,生產工作之需,無一不任人取之。明智居士跏趺正坐,並不理會。

善財感到這麼豐滿的寶庫,取物不需金錢,自取自存,無有乏少,難道人都沒有貪心,不願多取?這樣雜亂無章的寶庫能存在多久呢?明智算個什麼明智?算什麼善知識?

善財走到寶庫門口,看見庫內各種物品,整整齊齊,疊疊有序。雖然眾多人取物放物,不能損傷整齊秩序。

善財進得寶庫,見琳琅滿目,難以盡數,既有生產用具,又有金銀珠寶,各取所需,確無乏少。善財隨手去取一本經書,可是取不動,拿不走。這更奇怪了!善財雖已學到一些本領,但對這一事物,不瞭解,猜不透。還是去找明智居士,看究竟訣竅在哪裡?

善財走出寶庫,走到明智居士面前,五體投地,說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不知如何行,望大德慈悲教我。”

明智居士舉眼看了善財一眼,說道:“善男子,你年紀輕輕怎麼連一本書也拿不動呢?”

善財慚愧,可是更加恭敬地說道:“所有過咎,求哀懺悔。”

明智居士道:“若能悔改,自無過咎。”

善財道:“仰望大德,慈悲教誨。”

明智居士道:“我這寶庫,是人們勞動的福德所創造。庫中充滿一切資身物具,毫無乏少。眾人隨其所需,各自取去,無有貪著;若有貪著,庫門自閉,什麼也得不到。我無數劫修持,滿眾生願,為眾生利益安樂而成就此寶庫。清淨莊嚴,無有瑕疵。使眾生滅貪去癡。若貪心一動,庫門即閉,一切不可得。因此眾人相信,各取所需,滿眾生願。眾生所創財富,藏于眾生寶庫,眾生所取。不但此土眾生,他方世界眾生,乃至十方世界眾生亦複如是。你喜歡就再看一會兒吧。”

善財又觀看庫藏,來取衣服用具的,不單是人,還有各行各類的眾生,進進出出,來來去去,互不影響,互不傷害。

善財看了幾個時辰,沒有差異,直到日落西下,眾生仍絡繹不絕。善財去庫前觀看,庫內資財沒有減少,整齊莊嚴如故。善財歎曰:“真善知識者也!”

明智居士說:“善男子,我無量劫修習這個名叫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我只知道這些。至於如何行菩薩行造福人間,可往南走,到獅子宮城去,有個法寶髻長者,他可以告訴你。”

善財這才明白:明智居士是一個明智而坦率的善良保管者。為眾生保管資財,自己的勤勞就是眾生的享受,與眾生一心,與眾生一體,這就是明智。

第十七回 拜法寶髻長者

善財離開大興城,到了獅子宮城,法寶髻長者是人人所共知的長者。因為他住在市中心,一幢八門十層的高大樓房裡。全市再沒有比他的樓房更高大的了。

善財直走到他的住處,剛到門口。長者早在門口等候。看到善財,忙接行李道:“遠來辛苦!”迎入客廳就坐,急忙獻茶送水,又上點心。善財自離福城,參訪善知識十幾個。經過一年多,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熱情的接待,感動得熱淚盈眶,忙下拜道:“大德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願大德慈悲教誨於我。”

法寶髻長者還禮,扶起善財,請上座坐定道:“童子遠來,行路辛苦,不必這般客氣。我這裡就只有迎送遠來客人,使客人歡愉快樂。安住吉祥,樂意而去。”

善財道:“長者名聲遠揚,人所共知,請不吝惜,教誨於我。”

長者道:“我能教你什麼呢?只有請你看一看我的樓房吧!”

長者引著善財,一層樓一層樓地仔細觀察。

樓房莊嚴華麗,飛簷翹角,共有十層,外見八門。彩繪朱漆,聳立市中,有如鶴立雞群,雄偉壯觀。

步入第一層,清潔雅致,廳堂寬廣,設有一千座位。一百童女侍侯。長者說:“凡遠近來此需飲食者,皆能滿願。珍饈海味,鹵涼炒燉,應有盡有。凡饑腹入室者,皆飽腹而出。”

進入第二層,櫥窗貨櫃,衣架台欄、綾羅綢緞、粗布細衫、棉毛針織,四季所宜。長者道:“凡遠近眾生所需衣者,夏涼冬溫,春秋所宜,晝夜更換;男女所求,無不滿意挑選而去。”

走到第三層,更使人眼花繚亂,羡慕眼饞。一排排金珠玉寶,一行行翡翠釵環,一雙雙金鐲耳環。說之不盡,道之不完。長者歎道:“這些珍貴飾品,來自四面八方。多少人為取寶損命、多少人坐進牢房。歸根結底是一個貪字。我這樓房裡的珍寶,有貪欲的人拿不走。正直君子,隨你挑選,滿意而去。”

第四層:纓絡妙香,歌舞娼妓,侍女熱情溫柔,賢淑有禮。舉止大方,不傷雅氣。長者道:“這些窈窕淑女,都有很深的功夫。哪怕你邪念深重淫蕩無僵,她會使你消除邪念,皈依正法而去。”

第五層:是說法堂、圖書室、學經室、閱覽室。長者道:“有上進之士到這裡來,可以互相切磋,聽聞正法,靜心鑽研,可滿足要求,最少也要求得到一個問題的解決才去。”

第六層:是研究室、討論室。桌椅靠凳,排放齊備,寫字臺上,紙筆值齊。長者道:“諸善知識常來此聚會,發表觀點,立定議題,精研教理甚深法義。”

第七層:凡所研究成果,都在這裡互相觀摩,共同賞識。得出定理,公諸於世,利天下之蒼生,為眾生作福利。

第八層:住的神通廣大,去來無蹤,不作利己之事,福利全送他人,普濟天下為己任,南瞻部洲的寵兒。只有他們才配住此,雖有門有路,但是沒有樓梯。功夫不到家,休想來此。

第九層:為諸大菩薩的聚會,共探普濟群生的奧秘。無門無路,自然進出。洞察世間真理,深究出世秘密。全在這層樓裡,蘊藏世出世間的玄機。

第十層:十方諸佛共住其中,既無所處,亦無所依。了悟真如實性,不過如斯而已。究竟之處夏涼冬溫,也就如此。

長者言道:“我燒一柱香,凡來此之人聞之,不但煩惱盡息,而且根據意願,無所不宜。”

善財跟隨長者,走遍十樓,觀看各處受益不淺。對長者說:“善哉,大善知識也。你智慧廣大,法力無邊,做了這麼多造福人間的好事,應當受我三拜。”便伏下身去頂禮。長者道:“我只在這些方面努力,不知什麼是行菩薩道。修菩薩行,你要再往南走,到勝根國,普門城中有個普眼長者,他才能告訴你如何行菩薩道。”

第十八回 拜普眼長者

善財從法寶髻長者的第十層樓出來,覺得毛眼頓開,能用慧眼觀察一切,能深入自性,了達空理,但是還不懂菩薩行。又往勝根國的道路走去。

勝根國,國雖不大,名氣卻大,因為盛產珍貴藥材,出產名香,交通方便,為商賈者必去之處。善財不需詢問,隨著商人進入勝根國。

這個普門城可不好找,因為它住於無數聚落之中,每個聚落都有普門城。普眼長者究竟住在哪一個普門城呢?而到每個普門城去問,都有普眼長者。

善財在法寶髻的第十樓上住了出來,已開慧眼,得入清淨法性、入佛知見。他以明利的鼻根嗅得藥香,直往香處走去。

善財來到普眼長者宅前,見一老者手提藥袋,由宅門出來,善財以為是普眼長者,上前施禮。此長者見一素不相識的人向他行禮,十分窘迫。聽說是來找普眼長者的,才平心靜氣地說道:“普眼長者就住在這裡,他的醫術可高明羅!不需切脈,只需一看,就知病情,藥到病除。”

善財送走老者,轉身過來,一個男子站在面前道:“我娃娃患了黃腫病,一劑藥就吃好了。”

一個青年女子道:“我母親癱瘓,臥床兩年,長者只兩劑藥就醫好了。”

人越來越多,把善財圍在中間,都說:“長者只一針就把病給我醫好了。”……嘰嘰喳喳鬧個不休,善財求善知識心切,不再聽眾人的訴說,直入長者住宅。

一進門就間普眼長者正在炮製藥劑,忙個不停。他見善財進來也不理會,知識看著面前的藥堆、藥瓶、藥鍋、藥灶、兩手搭配、炮製、煮汁,運用靈活。

善財上前施禮,長者也不理會,視若不見。一心配製他的靈藥。善財本身具有宿慧,再加上已參拜多位善知識,心靈手巧不是一般,主動去幫著長者配製、煎煮、炮製。

長者有這麼個好幫手,不多時刻,那一大堆藥物、藥具都一一處理好了。這才回過頭來對善財說道:“請坐吧!”

善財哪裡肯坐,由於求法心切,跪地便拜,說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菩薩行,望慈悲教我。”

長者見善財既心靈手巧,又謙虛禮敬,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便慈祥地說道:“善男子,你發心造福人間,願力宏大,是很好的,可惜我沒有什麼可傳教。我也曾走過千山萬水,嘗百草,辯藥性,尋找炮製的方法。毒草炮製後是治療難症的良藥。牛糞馬尿都有可用之處。人參甘草也會傷人。我制的芳香利腹之湯,甘甜可口,老幼皆宜。而對於香,也有不同的分別,所謂好香、惡香、平等香。要善用各種香治療各種邪魅。平等香在你將入平等心時,嗅之即入寂靜之中。”

認病當識其因,辨症須知其源。風寒暑濕為病之首;七情六欲至病之源。善治病者,當先治其心病。對症下藥是醫家之秘。治心病者尤為細心是秘中之秘。對貪而無厭,利慾薰心者,當教其觀其財物美色之不淨;對嗔恨心重,驕傲自負者,當告以慈悲為懷不妄自尊大。對憂傷氣萎,心緒萬端者當調其氣。如此種種,在於調諧辨道,能如此下藥,不怕病之難醫者,應手而解矣。

善財道:“聖者甚大教誨,當銘記在心。”

長者道:“我沒有菩薩行道,利樂有情的本領,你再往南走,在多羅幢大城中,有個無厭足王,他可以教你如何修菩薩行,這利樂有情的事情他會告訴你。”

善財還想再問,長者又製藥去了。善財只好辭別繼續向南走。

第十九回 拜無厭足王

善財得到普眼長者對症下藥的教誨,想到前去的路上無厭足王,必定是個貪而無厭的傢伙,有什麼值得參訪呢?又想於善知識的所有教誨,皆應隨順,還是往多羅幢城走去。

來到城下,城門洞開,守門軍士攮臂嗔目,吊眼愣睛,手執鋼叉,兇惡萬狀,十分怯人。善財也不在乎,徑直進城去了。

走進城裡,問無厭足王住處,都不敢說出來。有的暗裡吐舌,有的避而遠之。

一個心地善良的老者,將善財誘到一邊,小聲說道:“你小小年紀不想活命了嗎?”怎敢直呼大王名諱?要是侍衛聽見,你就沒命了,這是要殺頭的!”只好暗地指示了去王宮的路。

善財謝過老者,來到王宮,不覺大驚,真有點心驚肉跳。

那宮門口遍佈刑架,架上綁著受刑之人,有被挖目的、有被宰手的、有被截割耳鼻的,還有破肚開腸、剝皮的,分屍的。號叫之聲令人髮指。善財思量:“此王殘忍兇暴,恐非善知識也。”逡巡宮門,不敢進去。

一衛士見善財在門前徘徊,認定是奸細,推推拉拉扭入宮中,不由善財申辯,直推入寶殿置大王前。

無厭足王坐于金剛寶座之上,見善財生得鼻正口方,容貌慈和,具三十二相雛形,絕非等閒之輩,更非盜,但仍用慣例口氣喝到:“小小童子,不遵王法,誰指使你窺探宮情?同黨是誰?”

善財並不驚慌,沉著答道:“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我已走了一年多,參拜了十多個善知識者。今聞大王善治國事,特來拜訪,望大王慈悲教誨于我。”

大王下座對善財說:“善哉童子,請進後宮。”

善財想:後宮必定更加兇殘,進去是否治罪?但又不敢退出,只有隨王進入後宮。一進後宮,卻與前殿迥然不同。後宮殿宇寬廣安靜,琉璃為柱,七寶為座,清香撲鼻,清淨雅致。眾寶纓絡莊嚴,嬪妃端正善良,乃是轉輪聖王氣象。

無厭足王請善財坐於七寶座上。

說道:“善男子,你認為我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吧?不,我不願殺人,亦不想殺人。殺一個人我心裡就難過。可是此地眾生心惡,多貪嗔癡,多行殺盜淫等損人利己之事,非慈悲善慰能夠攝受,必須繩之於法,方能改邪歸正。所以嚴其刑法,殺人者必須償命,偷盜者斷其手腳,姦淫者割其耳鼻,詐騙者拔其舌。種種酷刑,都是為了使作惡眾生遠離邪念,除煩惱心,生清淨心。

若守法行善,助人為樂者必定表彰。有孤苦老弱者必定扶持,為王者賞罰分明,惡徒懼懾,善士頌揚,才能成清淨國土。若我沒有清淨善心,就不會成就這清淨莊嚴的後宮。我殺戮沒有憎恨心,是他們罪所應得。我沒有枉殺一人。也沒有錯罰一人。我一心愛民,疾民之疾,苦民之苦,受人們尊敬助人為樂的善士,我沒有漏獎一個。我的國家就是這麼治的。這也不敢稱‘善’治國事,離‘善’的要求還遠。”

大王又說:“對一個國王就只有這一點,對眾生那就太遠了。你需要學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事,請你不怕辛苦,再往南走,在妙光城裡有大光王,他的國家治理得有條不紊,他可以告訴你如何修菩薩行,行菩薩道。”

善財聽罷,心領神會,舉頭見牆上掛著行書字屏,細讀其詩曰:

王者威嚴獄吏嗔,剜心剖腹太愁人。逡巡引人無生殿,一曲後園桃李春,

善財歎曰:“真善知識也!”便告辭無厭足王繼續南行。

第二十回 拜大光王

善財在路上走著、想著:王者威嚴獄吏嗔,剜心剖腹太愁人。

那吊眼輪睛的獄吏,那剜心破腹的場面,的確有些令人心寒。他離開福城一年多,所參拜的善知識者,都是些善良的比丘、居士、長者,這是第一次參拜王爺。為王者大概都是這樣兇暴、殘忍、才能治服凶頑之徒。大光王,大概也不例外,可能還要兇狠。思想上作好挨打、被呵斥的準備。來到妙光城界,遠遠望見祥光炯炯,瑞氣盈盈。善財向著那個方向走去。

行不多遠,果然一座城池。城門上鬥大“妙光”二字,金光閃爍。善財小心翼翼地走到城邊,準備挨守城軍卒的喝斥。

善財走到城門,並無一兵一卒,老百姓自由出入,無有阻攔。他也混入人群。

進得城來,滿城祥光瑞氣,滿街喜氣盈盈,市場繁榮,人群擁擠,都往市中心走去。善財也跟著人走。

走到十字街前,聳立著一座華麗的宮殿,宮門無卒守護,人們自由出入。善財即跟人流走進宮去。

走進宮門,兩旁擺滿糧食衣物,以及一切資身之具,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無人守護,人們隨意拿取。

再往裡走,兩旁擺滿纓絡珠寶,妝飾之物,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也無人守護,人們隨意拿取,無有乏少。

再往裡走,兩旁擺滿紙筆、書籍等學習之物,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亦無人守護,人們隨意拿取,無有少缺。

再往裡走,兩旁廳堂、桌椅、幾凳、排列整齊,堂內坐滿男女老幼,專心聽老者講說各種理論、學術、道德。

再往裡走,是正宮殿,殿上一寶座,七寶所成,上懸幢幡寶蓋。座上一人,頭戴寶冠,身穿龍袍。侍女嬪妃,美顏端莊。文武大臣分列兩邊。眾多百姓擠滿宮庭,靜聽王者解說疑難,一堂和樂氣象。

善財見此情景,知是大光王,心頭疑慮頓消,上前施禮道:“大王,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願大王慈悲教誨,當無忘失。”

大王和顏悅色,歡喜答道:“善哉,來者。我的國土,清淨莊嚴。我的臣民,善樂可親,互相謙讓,互相尊敬。沒有貪財利己,勾心鬥角,是非爭訟之事。所以我宮殿中所有衣服飲食,珠寶纓絡,都是我國民眾共同所有,大家隨意取捨,共同享受。

善財問:“難道他們不貪多圖求嗎?”

大光王道:“貪者人之惡習,惡習薰習,貪心故重。為王者不貪,則臣不貪。臣不貪則民不盜。何貪之有?王與民親如手足。民不以我為王,我不以民為民。民以我為師,我以民為友。故我的臣民,有道德,知慚愧,互敬如賓,互尊如師。我自己雖為王者,不過給他們解釋一下疑難。不以為自己是管教者,他們也不需要我管教。”

善財道:“人的心究竟不一樣,萬物也不停變化的,難道你的臣民永遠都是這樣善良嗎?”

大光王道:“正因為事物變化,才在變化中求得善良。若不變化,惡人就不會變成善人了。”

善財大悟,知識在變化中來改善百姓意識,是使之善良的真理。一言不發,默然領會。大光王又說:“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事,你再往南走,在安住王都,有個不動優婆夷,她可以告訴你如何修菩薩行,如何造福人間的事。”

善財拜了兩個王者,聽了兩個王的不同教誨,心裡有一個王的概念。王者也有不同的王法。又繼續往南行。

第二十一回 拜不動優婆夷

善財想到大光王的臣民,如此和睦相處,事事無爭,真乃轉輪聖王應世!這時他的身心,已達到平等性智的境界,煩惱涅槃,在他心中都無染著。如此安穩步行,來到安住城。

人們告訴善財說不動優婆夷還是童女,在家受父母守護,只與親眷演說妙法,不得相見外人。善財以求善知識者勿生疲懈,見善知識者勿生厭足的精進勇猛心,來到不動童女的住宅。

善財看那高大華麗的住宅,有些派頭,不比一般貧民寒酸住房。這樣豪門閨秀的不動童女,恐難見到。又加旁人冷嘲熱諷的話:不動想見你那個窮光蛋!覺得有些面愧。看一看自己的衣服,拂一拂身上的塵土,還是大膽跨進門去。門上並無阻擋,善財嗅到清香,感到身心清淨,不生邪念。再看兩旁,有四季不凋之花,八節常青之草。善財尋幽直入,正中堂門前立著一位淑女,落落大方,身材窈窕,眼如秋水,鼻如截筒,眉如柳葉,手執如意,腳踏蓮花。使人看之不厭、戀戀不捨。善財想:“這一定是不動優婆夷童女吧?”

善財上前施禮,那女道:“你是來找不動童女的吧?她在後面。”

善財想往堂後走去,那女說:“沒有老夫人允許,任何人不能進去。”

善財被攔住了,怎麼辦呢?於是向那女童說明來由。女童說:“你在這裡等著,待我替你稟報。”

女童出來,帶善財入內。內廳寬廣,不動童女坐于中堂,與眾人開示妙法。善財站在人後聽講妙法。不動口如懸河,滔滔不絕,講緣起性空的,妙理,講人生解脫的道路。

不動女說:“我於定境中,看到有一國王名電授,王有獨女就是我。在夜深人靜之時,於樓上仰觀星宿,忽虛空中大放光明,風離垢佛立於光中,天龍八部眾所圍繞。佛身長大無見頂相,佛身放光,光中香氣盈庭。我聞是香,身體柔軟,心生歡喜,即使向佛頂禮,佛即為我宣說妙法。我聞是法,便得神通自在,無量三昧,大開智慧,得大辯才。能為眾生宣說大法。這不是過去,就是現在。這不是夢境,而是定境。這是修習禪定,在定境中現同,因此我得受益。我身清淨,我心清淨,不為世間一切所動。不為情愛所動,不為名利所動,不為勢力所動,不為魔境所動,我能宣說大乘妙法,勸眾生發菩提心。大家稱讚我,我也不為所動。”

善財聽到這裡,心生歡喜,上前施禮道:“仁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不知如何行菩薩行,願仁者指教於我。”

不動童女即說頌曰:

守護清淨戒,修行廣大忍。精進不退轉,光明照世間。

善財聞頌,心生歡喜。但還不全理解,道:“仁者,能為我開示此頌妙理?”

不動女道:“我雖年幼,但我知道第一是持戒,戒就是規範,也就是世間上的法律,它規範了我們的行動,才能很好修定。修定是在廣大事物中都能生定,所謂珞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你的心境專一,心境不二就是定。有了定才能生出智慧,你的事業才有成就。”

在坐聽講的一個童女站起來,走到不動前施禮說道:“能否舉一個例子呢?”

不動女道:“一個行路的人,他必須在這條路上走,既不走錯路,也不出路徑,這就是戒。一心走這一條路,不作其它想,這就是定。走路當中,對這條路就熟悉,就能到要到的地方,這就是慧,慧能到達目的。”

童女聞言,皆大歡喜,回到座中。

善財想試一試不動童女的功夫多深?運用鳥語妙音,而唱恩愛難舍之詞。眾皆譁然指責,不動童女正坐不動。

在此嘩鬧之際,善財一聲獅吼,聲震華堂,諸莊嚴具皆顫抖,滿堂聽眾驚恐欲逃。不動童女於寶座上端莊正坐,亦不為所動。善財欽佩地歎道:“真善知識者也!”

善財問道:“如何淨化人間,造福人間?”

不動女道:“我只修習這不動三昧,你要求的,請再往南行,在無量都薩羅城,有個叫遍行的外道,他可以告訴你。”

善財對這個還由父母守護的童女,有如此的智慧,如此的行持功能,讚歎不已。便辭別不動女,又往南行。

第二十二回 拜遍行外道

善財來到都薩羅城,四處尋找遍行外道的住址,竟無一人知道。善財疑惑不動優婆夷沒有說實話。但想到文殊師利童子的教導和善知識著所有教誨,應皆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又繼續尋找。

善財沒有找到遍行外道,幾天過去了還是沒有尋到。而善財,沒有後悔,還是繼續尋找。

一天夜裡,善財因為找不到遍行,沒有找房子寄宿,就在城牆邊住下。

時至半夜,善財看到東方善德山中,忽然一道金光閃閃,滿山透明如太陽升起,經久不息。善財想,那一定是遍行的住處吧。

第二天一早,善財走入善德山中,荒無人煙。善財訪善知識著心切,徑往深山走去。

在一個平坦的山頂上,見一披頭散髮的老者,慢步徑行,步伐穩重,身有瑞氣祥光。善財想:這一定是遍行,便追上前去,施禮道:“我名善財,已發菩提心,由福城到此參拜善知識,求以教誨。”

遍行問道: “是誰叫你來的?”

善財道: “是不動優婆夷告訴我,你能教誨造福人間,利樂有情之事,故前來參拜。”

遍行道: “這丫頭又生事了!”

遍行停了一陣,道:“我名遍行,因為我身居此山,遊化十方國土,隨緣變化利益眾生,別人給我遍行之名。”

善財道: “願大德教我以種種方便,利益有情。”

遍行道: “我已成就普觀世間三昧神通力,能隨機變化。你應該以什麼身相能化度,我就以什麼身相來化度你。哪怕是乾達婆,阿修羅等我都變化。”

善財道: “對不同人的特性,你是怎麼化度的呢?”

遍行道: “若是好色之徒,我就是美若天仙的少女。待他追求我,我就死了,身軀腐爛成膿血,使他們遠離美色。若是貪而無厭的守財奴,我是百萬富翁。他們貪求財寶,使他感到貪財可恥。若用手段來謀害,就會遭到應得的懲罰。若貪求虛名虛利,我使他身敗名裂,後悔莫及。”

善財問:“你有具體的化度事例嗎?”

遍行說: “東村有個忤逆公婆打罵鄰居的悍婦,我化為兇惡的夜叉,使她在閻羅王面前受審,鬼卒刀下受刑。她悔悟了,變成孝順父母,睦益鄰居的好媳婦。”

正說話間,樹上兩隻鴉雀爭鬥,扭打一起,啄得死去活來。遍行將身一擺,化成一隻雄鷹,飛上樹去,兩隻鴉雀都嚇飛了,遍行又回原地,說道:“我用各種善巧方便,教化作惡眾生。凡我經過的世界,老安少懷,睦鄰親友。誰都不知道我住在哪裡,也不知道我是什麼人。有時見我披頭散髮,都稱我為外道。”

遍行說到這裡,歇了口氣,指著南方道:“那邊是廣大國,有個名優婆羅華的鬻(yu)香長者,他會指導你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辦法。你去吧!”

第二十三回 拜鬻香長者

善財經過善知識教誨,不顧生命安危,不貪財寶,不戀眷屬,不重王位,不圖名利。一心只注重身心清淨,參訪善知識者。一意只求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事。不怕千山萬水,路途坎坷,只要有善知識者就去拜訪,又來到了廣大國。

廣大國,並非國土廣大,而是國內一切物品皆香。泥土香、樹木香、飲食香、用具香,簡直是香的世界。

鬻香長者,人人皆知。因為他是有名的香師,是國中香的始祖,是香的來源,是香的創造者,國王也敬重他。所以他享譽全國,無一不知。

善財進入鬻香長者住宅,香氣入鼻,不但鼻根清淨,而且眼根明利,耳根聰慧,身根柔軟,意根寂靜,無有雜念,享受到不可言喻的快樂。

善財進入廳堂,見鬻香長者坐在眾香寶庫之上。廳內陳設各種制香器具。爐、灶、釜、臼、刀、鋸、斧、劈樣樣俱全。還有一些器具善財從未見過,也是制香之具。這個廳堂,像造香的廠房似的。

善財對鬻香長者施禮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造福人間,利樂有情。前來參拜聖者,望慈悲教誨。”

長者說道:“善男子,你不遠千里,來到我處。我只知道製作香劑,因為我知道一切香原料的出處,製作香劑的方法,各種香的用途性能。”

善財道:“我願樂聞,求聖者開示。”

長者道:“人間有香,名曰象藏,若燒一柱,香雲彌覆王都,七日中雨細香雨。若人嗅著,身心歡喜,除卻病苦,離諸憂怖,不生嗔恨煩惱。”

摩羅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頭,若臼之塗身,諸魔病苦不能侵害。

阿那婆達多池邊,出沉水香,名蓮花藏。若燒一柱,眾生聞著,能消除一切罪障,戒品清淨,增長善根。

雪山有香,名阿盧那。若有眾生嗅著,遠離一切紮染,獲得三業清淨。

海中有香,名無能勝,若以塗鼓、鑼、螺貝,其音發出,震懾敵軍。

不但如此,還有羅刹界中有香名海藏,夜摩天有香名淨藏,兜率天有香名先陀婆。如是乃至他化天有香名奪意,若燒一柱,七日之中雨莊嚴具。

還有草根、樹皮、樹葉等,我都能根據性能,制出各種燒香、塗香、飲料香、用具香。使一切眾生嗅著、見著、無不香氣沾身,身心安穩,無諸病苦。

天若下雨,以香焚,則下香雨,香雨入土,泥土俱香,則五穀豐登。

天若布霧,我焚香熏霧,香霧遍入法界,眾生嗅得,莫不歡心愉快。

善財靜聽長者開示,耳朵聽香,心裡想香,進入香藏法界。六根香,六識香,整個五蘊身軀,都充滿香的感受。香、使他其心清淨,其身安穩。香竟有如此偉大的功能!善財閉目靜心,享受香樂,不知其外還有景物?忽然一個“買香”的聲音,善財清醒過來。原來一個女孩前來買香。長者給香後,她道:“眾人求買香,有錢無錢長者都售給。”

長者說:“我只知道用香莊嚴國土,淨化世界。你要造福人間,請再往南行,那裡有樓閣城。城中有個婆施羅船師,他很有德行,會告訴你的。”

善財有所領悟,離開香的世界,再往南行去。

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羅船師

善財離開廣大香國,餘香縷縷,盤旋鼻根,久久不散,盈盈香氣,感其意識清新樂滋滋的,往樓閣城前進。然而,道路有高有低,有寬有窄,有曲有直,有險有夷。想到參訪善知識者,尋求淨化世間,造福人間的成佛道路,也有高、低、寬、窄、曲、直、險、夷的不同遭遇。不經過這些,是不能夠達到造福人間,更談不上成佛了。

善財詢問樓閣城,根據眾人指引的方向,沒找到樓閣城。雖走到城下,還是沒有看見樓閣城。問一個老者才知道船隻眾多,聚會一處,船篷桅杆林立,儼然一座樓閣城市,故稱之為“樓閣城”。此城為海行必經之處,並在此處交流眾寶,互通資訊,故稱之為樓閣城。

善財在這集船眾多的海邊,看見一大群人聚集一處。善財往人群走去,見人群圍著一個青年人,對大家講說如海規則,入海要領。講得津津有味,眾人樂聞讚歎。善財拉著一位聽眾問道:“這講話的是什麼人?”

那人答道:“他是我們尊敬的婆施羅船師。”

善財聽說是婆施羅船師,走上前去到船師身邊,恭恭敬敬的施禮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拜聖者,願慈悲教我。”

船師歡喜地答道:“你來得正好!我正準備航海起行,缺一個助手。我看你有志氣,有魄力,經得起大風大浪。”

善財見船師毫不猶豫,收為行船助手,好不高興,答道:“蒙聖者不棄,感謝之極。”

船師對眾人說:“航海第一要有勇氣;第二要知水性;第三要知方向;第四要知氣候;第五要知星宿方位,最後還應該知道眾寶所在地,就是要知道目的地的情況。”

船師又說:“大海能容納百川,包羅萬象,有洶湧的波濤,狂暴的颶風,巨大的鯨魚。還有暗礁,十分可怕。”

海裡有無盡寶藏,一切珍珠、瑪瑙、珊瑚、摩尼寶,都出在海內。要有巨大的勇氣,堅強的毅力,站狂風,破巨浪,才能取得寶歸。

若不知珍寶所在,不知路徑,不知船道暗礁,不知星宿方位,不知氣候變化,不知水的深淺,不知水性鹹淡。不知巨鯨出沒時辰和遊動方向,就達不到目的地。

駕船的人,要有海洋的心胸,不為巨浪嚇倒,不因暗礁巨鯨而畏退,朝著星宿指引的方向,計算行程,就能到那無窮無盡寶藏的島嶼,取回數不清的珍寶。

善財上了船,船師把好舵,向太陽升起的方向馳去。中午順風偏西,晚上背向北斗,側風向南。經過若干日夜,受過數次暴風襲擊,戰過幾群巨鯨擺浪,最後到達海岸。

船師指著岸上一座城,對善財說:“那裡是可樂城,你去參拜無上勝長者,他會指引你造福人間的大行。”

善財在穿上與婆施羅船師行程數日,經婆師羅的教誨,不但懂得,而且經歷了修行道路,也就是乘船的道路,從煩惱之深淵,在苦海航行,最後到達菩提彼岸,全靠船師掌航。船師就是惠燈,沒有智慧照明,盲修瞎煉是難成佛的!

第二十五回 拜無上勝長者

善財從煩惱之深淵出發,途經苦海的千錘百煉,經過數日才登可樂彼岸。登上彼岸,煩惱頓息,身心輕安,如浣春陽。

善財不須問路,只憑輕安感覺方向走去,不數日,來到可樂城。

可樂真樂,沒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只有和樂謙讓,互相恭敬。善財在街上行走,所見一切,與平常大不相同。凡是攤販售貨,只願少收錢,不願多賺錢。買東西的都願多付錢走開,不要找補。茶館酒店,路旁涼亭,都是互相讓座,不見爭座。

善財走到一家茶館門口,館內賓客滿坐,無有虛席。店小二看見卻出門招呼:“客官,請進!”

善財以禮相還,道:“已座無虛席,算了吧!”

館內賓客都紛紛起立謙讓。善財不知如何是好?不敢進去。店小二急忙搬來一條凳子放在一位老者旁邊道:“客官,請坐吧。” 這老者卻站起身讓善財坐,自己搬來凳子坐。善財也不好意思坐。老者拉著善財手膀,請善財坐在座位上說:“客官遠來,行路辛苦,我等理應讓坐。”

店小二送上茶來,善財,摸出一枚銀幣付了。小二卻一枚不收。老者說:“客人遠來,清查接駕本不恭敬,何敢收高價錢?”將銀幣塞入善財袋內。

善財眺望街上,看見一老一少,二人爭吵不休。善財感到奇怪的是這麼謙讓有禮的地方還是有爭吵嚷架的。於是走出茶館,去聽二人吵些什麼。那二人直往城東無憂林走去。

善財來到無憂林,見那二人尋到無上勝長者,互道經過,請長者評理。

老者道:“買物付錢是正理,我買他一個線,付他兩枚錢,他竟敢不收!”

少年說:“尊敬老人是應該的。我一個線只值一枚錢,理應敬奉。他卻硬要給兩枚,真豈有此理!”

無上勝長者說:“爭吵不應該,更是無理,各自去做個人的事,不要再為謙讓爭執。”

一老一少去後,又來一男一女。男的背個娃娃向無上勝長者施禮道:“扶老攜幼是青年男人的美德,她偏不要我背娃娃去請醫生看病。”

女人卻說:“男人幹重活那麼忙,帶娃娃是我們女人的事,生了病應該由我去請醫生看。”

又來兩個商人,一個說:“你不是賣整裝,我買當然給零賣價。另一個說:“不是買去用,是買去賣,你應該只付整裝價,你還要賺幾個吃飯錢!”

善財看得真實,聽得清楚,上前向無上勝長者施禮道:“聖者,我乃善財,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拜善知識,願慈悲教誨。”

長者還禮道:“你一定走了很遠的路,拜訪了很多善知識者吧?”

善財道:“我受文殊師利的教導,出來採訪善知識者。經歷了一年多,參拜了二十幾個善知識者,還沒有看見這樣謙讓的人們,為什麼有這樣好的世間高尚風格?祈望教誨。”

長者道:“善男子,我已成就一切菩薩行門。能知人的心理,針對其心施各種教化。我在一切村落、城市、勸一切人學習各種技藝來作世間種種利益。為世間造福。使人們不起冤嗔、妒嫉、和平親善,互為利益。”

長者稍停一會,又繼續說道:“行菩薩行,不能理解眾生的心理,不與眾生心一致,怎能教化眾生呢?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啊!”

善財就在這無憂林中,與無上勝長者談了很多問題,懂得知人心理活動的知識不少。最後對善財說:“你還年輕,要學習的東西還多,南方輸羅國迦陵迦林城中,有個比丘尼,名師子頻申,她可以幫助你成菩薩行的大事。”

第二十六回 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善財拜辭無上勝長者,離開可樂城。那和樂無爭的氣氛,在善財頭腦中盤旋。一意思念心理的作用,心與心相應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心心不相應,就是同床異夢,一事無成。行菩薩道,貴在知心也。

善財想著想著,來到輸羅國,詢問到迦陵迦林城的輸羅國王。

輸羅國王,號勝光,篤信佛教。尊重師子頻申比丘尼,佈施園地一塊,為講經說法之用,取名日光圓。善財問明白後,直往日光園走去。此時師子頻申比丘尼正與大眾講經說法。善財不難尋找,隨著大眾來到園中。

入得園林,此園廣大不比一般。林木蔥茂奇花異境,售啼鳥鳴,引人入勝。單是那大可合圍的樹,就把善財弄得眼花繚亂。一大樹枝如樓閣;一大樹葉如傘蓋;一大樹開各色妙花;一大樹結各種碩果;一大樹遍覆天衣,衣色各異;一大樹散出美妙音,聲音悅耳;一大樹散發妙香;一大樹覆莊嚴具。

各大樹間,行列整齊。樹下各敷獅子寶座,座上各坐師子頻申比丘尼。比丘尼下圍滿各種眾生。有的圍滿人群,有的圍滿畜群,有的圍滿天人群,有的圍滿人不人獸不獸的怪物。

各樹行間,又有假山清池,奇花異草,道路百千,平臺點綴,美好之至。

善財一看,可難著了。這麼多大樹,樹下那麼多寶座,各寶座上都坐有比丘尼。善財愣住了,究竟哪一個是師子頻申比丘尼呢?

善財經過一年多參學,二十幾個善知識的教誨,有判斷力,便向著一株人圍得最多的大樹走去。對座上坐定的比丘尼頂禮後,右繞數匝,合掌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而不知如何是菩薩行,望慈悲教我。”

所有座上比丘尼異口同聲紛紛說話。

比丘尼道:“善男子,我一音聲遍十方界,一身遍十方界,我坐在這裡,人看見我是人,畜生看見我是畜生,天人見我是天人,菩薩見我是菩薩。我說的話,人聽是人語,鳥聽是鳥語,天人聽是天人語,畜生聽是畜生語。”

善財聽來,各個寶座上師子頻申比丘尼說的話,都一口同音。而其人、畜、等各類眾生也默然聆聽。善財頓感奇怪,這是一個比丘尼,還是眾多比丘尼?疑而不解。善財具有宿慧,又經二十多個善知識的教誨,由頻申二字證悟到萬法一心。就是一心遍法界,一法遍法界的道理,從而證入師子頻申三昧。

善財歡喜,右繞寶座數匝,各個寶座下的人畜等都一齊右繞數匝。善財頂禮,各寶座人畜都還禮。善財道:“聖者,此名何法門?”比丘尼答言:“善男子,我得此成就一切智解脫門。此智光明於一念中,普照三世一切諸佛,得生一切三昧王,化現一切身、一切音、一切境界,而入頻申三昧。但這還不能淨化人間。你要造福人間,再往南行,到險難國的寶莊嚴城中有個女人,名婆須密多,你去參拜她,她會指點你的。”

善財又頂禮繞無數匝,辭別師子頻申比丘尼往南行走。

第二十七回 拜婆須密多女

善財于師子頻申比丘尼處,證得師子頻申三昧,能如是遍十方界。自是思念:“求善知識決不放逸。”又來至險難國。

險難國于前國大有區別,男女都是油頭粉面,妖豔非常,出言淫穢,舉動狂放,執手抱腰,吻唇接舌為佳禮,惡聽五戒。七十老嫗亦塗脂抹粉,八十老翁競賽風流。善財見到這些很不是滋味,自言道:“如此淫穢濁土,豈有大善知識?”但憑著“求善知識勿生疲懈”的意志,繼續前進,來到寶莊嚴城。

善財入城,問婆須密多住處。眾人見了,議論紛紛。有說:“這小子漂亮,婆須密多會滿意的。”有說:“看那彬彬有禮的君子樣兒,還是離不了婆須密多。”

善財聽到一個小夥子對另一個青年說:“你不快去找婆須密多,那小子去了恐沒有你的份了。”

那青年回答:“他去了又能玩多久?反正每人只能同婆須密多玩一次。”

善財看見這些動作,聽到這些言語,心情懊惱,怪不是滋味。也不急於尋婆須密多女,在街上信步閑行。走到一家門前停下,聽到一個老者吟詩曰:

相逢相問有何緣,高行如來一寶錢。執手抱身心月淨,吻唇接舌戒珠園。人非人語皆隨現,天與天形應不偏。三德已明貪欲際,酒樓花洞醉神仙。

善財聽罷大受感動,上前問道:“請問長者,婆須密多女現住何處?”

老者見他品貌不凡,態度謙虛,舉止文雅,知非等閒之輩。答道:“市廛(chan)之北,有一廣大園林,其中樓房就是婆須密多的住處。”

善財謝過長者,來到林園樓房前,見朱門粉牆,亭臺樓閣,廣博華麗。進門香氣撲鼻,鶯歌燕語,寶池遊魚,引人入勝。

忽聽環佩叮噹之聲,走來一群少女。塗脂抹粉,柳眉細腰,麗豔奪目。前面一個,更是鮮豔出眾。然而她眉清目秀,鼻正口方,媚而不淫,豔而不濁,更逗人戀而不舍。見了善財,眾女一擁而上。善財回避不及,不知所措。又想起老者吟詩:

相逢相問有何緣,高行如來一寶錢。

便上前施禮,眾女譁然噓笑。

前面女人現出淫而不亂的神情,急忙還禮道:“善男子,你從何處來?”

這一問話,解了善財窘迫之危,泰然答道:“我名善財,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訪大善知識。”

眾女又噓笑,而前女人止住眾女拉善財手,說道:“我名婆須密多,早聽文殊師利談到你,等你多時了。”挽了善財手臂,入樓閣中去了。

眾女止步於樓下,只兩侍女跟隨上樓去。

婆須密多挽善財入室,室內佈置雅靜,東面梳粧檯上一面大鏡。婆須密多同善財於西邊椅上並坐,鏡內現出一對依偎的情人。

侍女送來清茶點心,婆須密多素手拈糖送進善財口內,說:“吃吧!多香甜啊!”

善財慢慢咀嚼,的確香甜適口。

婆須密多問:“我人貌美嗎?”

善財毫不在意地答道:“很美。”

婆須密多道:“這裡的人都誇我美,向我求愛,可我一個也瞧不起。”

將嘴靠善財耳邊道:“你呢?”

善財慢慢答道:“你是很美,可……”

婆須密多將善財摟在懷裡,親吻接舌。

善財本是寡欲之人。經婆須密多挽手擁肩,似乎牽動俗情。待親吻接舌,善財才感覺一種高尚的慈愛,這不是夫妻的恩愛,而是睡在母親的懷抱裡,接收母親的撫愛。不單是母親,而是與廣大眾生的慈愛。他看見婆須密多象一尊慈祥的菩薩,在教他離貪欲想,發度眾生願。為度眾生故,不舍離一切眾生,在世間為眾生造一切福田。

善財清醒過來,尚坐在婆須密多懷裡,感覺心地清涼一絲不掛。回憶老者的詩:

執手抱身心月淨,吻唇接舌戒珠圓。

善財此時更堅定了熱愛人間,不離人間,為人間廣作福田的意志。

婆須密多說:“這地方的人,多貪欲,樂妓藝,不思為人間作福田。我用吻唇接舌,使他們離貪欲想,斷除情愛,多造人間福田。”

善財問:“我已發菩提心,造福人間,你使我離貪欲想而熱愛眾生,不離人間廣作福田。若淫穢眾生,被你吻唇擁抱,能不生欲情嗎?”

婆須密多道:“然也,正因欲情重,而吻唇接舌度之。我已吻你,擁抱於你,你感受如何?”善財默然。

婆須密多道:“我念過去高行如來住世,我與丈夫一寶錢供養如來。當時文殊師利為佛侍者,勸我發菩提心,我以此成就無邊善巧方便智,專離眾生貪欲際海,隨其欲而現身,令離貪欲。善男子,我只知此離欲三昧。你的心願廣大,再往南走,在善度志願內,有個鞞(bi)瑟胝羅居士,他會教給你造福人間的行。”

善財此時已獲無邊善巧方便智,又繼續南行。

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羅居士

善財在婆須密多那裡,獲得無邊善巧方便智,能於一切事物中,隨其樂欲而現身,令離貪欲想。更熱愛人間、熱愛世間,為人間作福田,為世間一切眾生廣作福田。其心堅固,又南行來到善度城。

善財詢問鞞瑟胝羅居士,問過衣冠楚楚的君子,文質彬彬的學士,道貌岸然的長者,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名字,最後無意中與一個拾破爛的人閒談,才知道是那個手執掃帚埋頭掃地的下人。

善財上前對居士施禮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祈教導。”

居士觀善財良久,問道:“善男子,你來自何方?這般不恥下問。”

善財道:“我名善財,文殊師利教導我南行參拜善知識者,請哀湣教我。”

居士道:“你既已發菩提心,又是文殊師利的弟子,來禮拜我這冗冗無為之輩,不感到羞恥嗎?”

善財道:“眾生平等,有何高下?為何如此言語?”

鞞瑟胝羅居士道:“你既能虛心向我頂禮,向我學習,那就跟我來吧。”

善財拿起掃帚,隨同居士到廁所,將廁所打掃乾淨。有糞便處用水洗淨。便出來打掃庭院,擦洗門窗桌凳。又把欄杆、花盆都擦掃得一乾二淨。然後洗了手到廳堂坐下。

鞞瑟胝羅居士說:“我只知道打掃污穢,別的什麼都不懂,誰還尊重我這個下等之人呢?”

善財道:“眾生平等,不應當有上下之分。”

居士說:“對,打掃清潔這行道,對別人有好處,對自己也有好處,不應該有區分想。掃出去的是煩惱塵埃,留下的是清淨本心。”這幾句話啟發了善財的自心觀照,寂然沉思觀照本心。居士看見此童子根基不淺,聞言生慧,繼續說道:“若一個人不作好事,盡做損人利己之事,他的心就象廁所一樣骯髒,需要來個大掃除。廁所要經常打掃。人的心靈更需要經常打掃,就是猛烈精進的勤修三學(戒、定、慧),才能息滅三毒煩惱(貪、嗔、癡)。”

廁所本來是乾淨的,因為人們解便就髒了。髒了就必須打掃。要天天打掃,時時打掃才得乾淨。清潔的廁所人人稱讚,大家享受。可是很多人只想在乾淨廁所解便舒適,而不知廁所是打掃乾淨的。甚至有人故意解便在外,弄得臭而不可聞也。

廁所髒了人人知道,思想髒了自己並不知道,這樣的人多著哩。所以打掃工的關鍵是打掃人們的思想廁所。思想廁所的三毒(貪、嗔、癡)比大便還髒,是最需要打掃乾淨,才能得身自在,得心自在,得法自在。

善男子明白清潔的事,任重而道遠啊!

這一席話,說得善財心服口服,禮拜道:“善知識真菩薩行也。”居士說道:“要修菩薩行,行菩薩道,還是到南方補怛洛迦山觀自在菩薩那去,請他告訴你淨化人間的菩薩行吧。”

善財得到人們不大注意的功夫,就是人們瞧不起打掃清潔的下賤人,其中也有學問。而且是發菩提心最根本的菩薩行。三毒不除,心不清淨學什麼法也不行。“觸處是菩提”的話,菩提的道路確實廣泛。善財在這打掃廁所的實踐中,證悟出菩薩行的根本真理,就是清除三毒而得心清淨。善財其心清淨安穩,飄然自由自在的去到補怛洛迦山。

第二十九回 拜觀自在菩薩

補怛洛迦,是一個海中島嶼,白花盛開,竹樹成蔭,秀峰幽谷,泉流常映,一派天然美景,好似人間仙境。善財來此,只管游山觀水信步東遊西串。到了西面岩谷中,樹木蓊然,香草柔軟,紫竹成林,山花豔麗。觀自在菩薩坐紫竹林中的金剛石座上,眾多菩薩圍繞,亦坐金剛寶石座,聽說妙法。

善財擠到觀自在菩薩座前,右繞數匝,頂禮合掌道:“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我已發菩提心,欲莊嚴國土造福人間。不知如何行,特來參拜祈菩薩教誨。”

觀自在菩薩道:“善男子,你遠道而來,發心廣大,求善知識精進勇猛,在童子中不可多得。既來了,可在諸大菩薩面前多受教益。”

善財答道:“自文殊師利開導以來,行走幾年,參拜了二十多位善知識者,我皆一一虔誠受教,未曾稍懈。今來菩薩處,願哀湣於我,助我道緣,開我慧眼,當如何行之?”

菩薩答道:“我以大悲心,平等化度一切眾生,相續不斷。不管眾生好壞,聽話不聽話,高上卑下,我都以同樣悲心化度。不過要用不同的方法。貪心重的,示現所貪之不淨。嗔心重的,令其學慈悲觀,或因貧窮而給以佈施,或自負者給以愛語,或圖利者給以利樂,或對陌生人予以同事。以各不同根性,示現各不同的因緣。又有以各所好,示現各所樂。”

正說話間,一個怪物從天而降,毛髮豎立,眼入銅鈴,頭如鬥大,頸如細絲,肚如鼓大,全身只有皮包骨。降在觀自在菩薩面前,雙手將桌上供品抓進口中,口中忽然起火。觀自在菩薩一刹那變成面如藍靛,紅發上豎,眼似電光,口如血盆,齒如利劍,將怪物吞入口中,片刻吐於地上。用手將桌上瓶內淨水,灑在怪物身上。再將供品置怪物口中,怪物咽下供品,叩頭而去。菩薩又恢復原樣。

善財從未見過如此怪事,問菩薩道:“此乃何怪物?如此兇惡!”

菩薩道:“這是惡鬼,饑火焦炭,來求解脫。我必須現鬼王身,施以甘露,免去饑渴之苦。”

菩薩起坐,帶著善財沿山向海邊走去,教給善財具大慈大悲心,如何以慈悲心利益有情的道理。忽見海邊船舶處,兩男追逐一女,女人逃避不及被捉進船艙。菩薩知其必遭淩辱之苦,當即化作女身,立於船頭。兩男見一美女不請而至,好不歡喜,同來擁抱。菩薩一動也不動,兩個男人也不能動。菩薩將他倆攝到岸上,問道:“你們喜歡美人嗎?”兩人驚懼不成聲地答道:“嘻,嘻……”菩薩又問:“你喜歡我嗎?”二人不敢吭聲,望著菩薩求饒。菩薩用溫柔的口氣說:“你有母親也是女人,你有姐妹也是女人……”便對他倆說了斷欲除愛的道理。倆人叩頭謝恩,將捉去女人送上岸,並再三向菩薩發願懺悔。

菩薩對善財說:“用大慈大悲心利樂有情,應先知其心之所好,以其所好而化度之。”

菩薩帶著善財返回紫竹林,將入林時,見一隻白兔跑過,後面一隻狗猛追著。看看將近。白兔將成為狗的美食。忽然一隻猛虎立在狗前,狗停步欲逃,卻被猛虎抓著。善財看了著急,忙喊菩薩,沒有答應。回頭一看,菩薩不見。再看那猛虎捉著的狗,並未受傷害,卻把它放了。狗逃走了,猛虎突然不見。善財回頭一看,菩薩還在原來的地方站著。

菩薩又對善財說:“看准了眾生的根性,應該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化度之。”

善財問:“剛才那只猛虎救了一隻兔,猛虎捉著可狗卻沒有傷害它,猛虎又不見了,這是什麼緣故?”

菩薩道:“在那千鈞一髮之際,要運用大悲大慈的心懷。救了白兔,還要救狗。我化為猛虎,將狗教誨,除去狗的惡性。今後的狗就不再那樣兇狠,能受人的馴養了。”

正說到此,東方祥光一閃,光中祥雲擁著一位菩薩到來,大地為之震動。善財好生奇怪。觀自在菩薩指著剛到的菩薩對善財說: “善男子,那是正趣菩薩你要學造福人間的行,且去向他求教吧。”

第三十回 拜正趣菩薩

正趣菩薩本是東方妙藏世界普勝生佛的脅侍。妙藏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有奇妙的花,有奇妙的果,有奇妙的香,還有奇妙的光。那裡的光不是日光月光,不是自然的光,而是眾生的業力發光。菩薩發金光。羅漢發紅光,善業發赤光或白光,惡業就發墨光或藍光。又憑業力大小,光有強弱,就憑自己發的光,照亮自己的作業。更奇妙的是這些光能依你的心識活動而轉變,藏在你的第八識內。心識想著善惡,光就顯示善惡不同的光,憑這一光,人們不敢有所妄為,更不敢妄想。所以那裡的眾生,都向樂好善,沒有爾虞我詐,都互助互愛。

有一天普勝生佛正在為眾說法,眾位正坐靜聽,正趣菩薩頭上發結忽然顫動,知他方世界有聖人說法,普勝生佛對正趣菩薩說: “你身根有異像,並與娑婆世界有因緣,快去罷。”正趣菩薩靜觀思維,用慧眼觀察到觀自在菩薩正在說法,而且有善根深厚的弟子需要他協助,運用他的速疾三昧,刹那就到觀自在菩薩面前。

觀自在菩薩將善參引給正趣菩薩。善財當即伏下地,稽首道:“菩薩,我已發菩提心,淨化世間,造福人間,但不知修菩薩行?請菩薩慈悲教誨。”

正趣菩薩說:“善男子,世間上的事很難理解,也很難做到。哪怕你有大智大彗也難理解,也難做到。只有勇猛精進,無怯退、無懈怠的大菩薩眾才能理解,才能辦到。”

善財說:“聖者,我承佛力,承菩薩力,能信、能受、能奉行。請菩薩教誨。”

正趣菩薩說:“善男子,我從東方妙藏世界普勝生佛那兒來,於一刹那,經過無量佛土來到此世界。知道這世界眾生賢愚不等,需具大慈大悲心,平等心,無住心,無著心調伏其心,才能使他們解脫苦難。”

善財問:“什麼叫無住心?”

正趣菩薩說:“譬如你佈施物與人,不能有我施物給別人的想法,這就是其心無住於佈施,也不住於法,因緣所生故,這就是無住心。”

善財問:“什麼是無著心呢?”

正趣菩薩說:“既不執著施,也不執著物,更不執著功德,心無此念,故名無著心。”

善財問:“這對造福人間有什麼關係呢?”

正趣菩薩道:“人人都有這種心,世間也就淨化,人間也就幸福。”

善財問:“什麼是調伏其心?調伏的是什麼心?”正趣菩薩反問善財道:“你知我在想什麼?”善財道:“不知道。”菩薩道: “你的心裡為什麼有棵大樹?收回來吧。”善財此時正在想菩提樹下說法的佛,未及回答。菩薩又說:“不要把我裝在你肚子裡。”善財因菩薩識透想佛的心,轉過來想正趣菩薩,又被識透。菩薩又說:“還不放下!”善財頓時萬念俱寂而入正定,赤裸裸,空條條,混混然一無所有,一無所著。菩薩道:“這就是調伏其心,你還需到墮羅缽底城去求大天神的指教。”

這時,善財真是一絲不掛,飄飄然往墮羅缽底城走去。

第三十一回 拜大天神

墮羅缽底城,在一個幽深的夾谷中,路道險峻。善財走路的時間不多,而城難進。因城四圍夾穀絕壁,唯獨一條出入之路。行人嚷嚷,擁擠非常。善財具有悲心,不想搶人之先,奪人之好。處處講禮貌,行讓路,可那麼窄的路,那麼多的人。你讓別人,別人怎麼會讓你呢?要想前行一步,要付出很大的時間代價。因此他幾乎成了夜行晝伏。白天走不動。就坐在路邊練他的禪功,夜間能稍微順利的走一段。望著城樓,竟走了三天三夜。到城門口,正是半夜,城門緊閉。善財站在城門邊上,準備過夜等至天明開了城門才進去。

善財聽見附近有哭聲,順哭聲走去,聲音出自一個破屋內。善財敲門入內,兩夫妻爭吵啼哭,為的是母病無錢醫治。善財施給銀兩,以作醫藥之用。夫妻感激跪下說:“謝謝大天神!”

善財一聽感到奇怪,忙問:“你們怎麼呼我大天神?”

夫婦二人道:“你不是大天神怎麼救濟我們呢?”

善財這才清楚,他們把自己誤認為大天神,趁機打聽道:“我不是大天神,你們知道大天神住在哪裡嗎?”

那男人說:“大天神住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只是在你有困難的時候他就來了。困難解決了就不見了,有時是大人,有時是小孩,有時是男人,有時是女人,人們識不透他,所以都說他是大天神。”

善財道:“我正想找他,不知在哪裡能找到?”

女人說:“不知到哪裡找?當兩人打架的時候,忽然一個夜叉出現,將兩人抓著塞進口內吃了,其實是把兩人各送回家了。”

當房屋著火時,他吐水滅火。

當漲大水時,他是巨人,站在水中搶物救人。

當疾病危難時,他送來藥就不見了。你能在哪裡去找他呢?

善財納悶,如何見得大天神呢?於是天明往市中心走去,見十字街前堆滿用具和財物,一老者在此施給所需求者。善財想這一定是大天神,上前頂禮。抬頭一看,老者和財物都不見了。

善財又見兩人爭吵,一老者將兩人勸解推開,一位是大天神,轉眼老人又不見了。

善財找不到大天神,無目的的亂走,過大街穿小巷,走到城牆上,一失足掉到城下。正要著地,被一雙手把他拖著。善財心靈手快,拉著手不放,乃是一個童子站在面前。善財想:“聖者,我已發菩提心,造福人間的事不知怎麼做,祈聖者教導。”

童子答道:“善男子,我無量劫來,不惱怒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作方便法門。眾生的事太多,所以我隱藏身形,才能善巧方便。我說不出該怎麼辦。你到摩羯提國的菩提場中,去找安住土地神,他才能告訴你。”說完就不見了。善財知道見到了大天神,領悟到了造福人間,普度眾生的實際行動,不在顯示自己,而在實際給人以好處,救人於危難之中,才是發菩提心的具體行動。善財歡喜,無法再去尋找大天神,只得往摩羯提國走去。

第三十二回 拜安住主地神

摩竭提國,又名善勝國,昔日帝釋天主釋提垣因與阿修羅交戰,阿修羅一槍刺在山峰上,山峰流出甘露,甘露就流到這個國內,所以這個國內的臣民都行善,沒有刑法。最大的懲罰,就是把犯人送到寒林去受苦。這個國裡臣賢將猛,帝王有德,沒有哪個國家敢來侵犯。諸佛都到這個國土來說法,國王專門修一個莊嚴雄偉的說法場所,名菩提場。

這個菩提場,大能容納三千大千世界,小則僅夠羅漢修行。這裡經常有百萬神兵守護,這些神,各具本領,無與能比,都是出類拔萃的能者,所以裡面有很多是善知識者。

安住主地神,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能預知什麼時候有什麼人來,來的人過去有些什麼道德感化,有些什麼善惡因緣,來是什麼目的。所以善財一到,安住主地神帶領百萬地神,擺開陣勢迎接。

善財出來兩年,拜了三十多個善知識,還沒有遇到這樣的熱鬧迎接場面。

善財來到菩提場,就看見前面旌旗招展,聽得軍號聲聲,有如大軍出陣之勢。

前面隊伍金盔金甲,手執金槍,金色大旗迎風飄舞。金色軍號,金色戰鼓,其音鏗鏘。布列成陣,列於兩旁。

隨後銀盔銀甲,銀色大旗迎風飄舞,手執銀槍,銀色軍號戰鼓,其音咚咚,布列成陣,列於兩旁。

再後紅盔紅甲,黑盔黑甲,青盔青甲。各色大旗迎風飄舞,各色鎧甲鮮明,各色軍號,各色戰鼓,其音整齊,嗡嗡然,哨哨然,如高山流水,如海浪吼嘯。佇列雄壯,如高山聳立,又如銅牆鐵壁。安住主地神,由眾神將陪同,站於陣前。見善財行來,率眾將迎接,手行軍禮。樂音齊奏,炮聲齊鳴,將善財迎入中軍帳中,分賓主坐下。

安住主地神道:“文殊師利早有吩咐,恭候聖者已久,今日禮節不周,請多諒解。”

善財答道:“文殊師利教我南行,參拜大善知識者,接受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教導,時經兩年,路行萬里,參拜三十多個善知識,都諄諄教誨,受益非淺。承蒙大天神指點,前來參拜聖者,望聖者慈悲教誨。”

主地神道:“菩提場是諸佛菩薩說法之處,無量劫來我守護此場,集諸佛菩薩的福德,為諸佛菩薩說法創造環境。說著地神將右臂一伸,大地轟然震動。再將左臂一伸,場內諸樹發芽、開花、結果、香風飄盈菩提場中。主地神又將左腿一伸,大地為之蕩然。再將右腿一伸,地下湧出七寶、金、銀、琉璃等。

善財問道:“聖者以何因緣,享受如此善果。“

主地神道:“我從燃燈古佛,直到現在,都為諸佛守護寶藏。這些寶藏,都是諸佛菩薩無量劫精勤修習而來。若不精進修習,寶藏就會失散。我若不精進修習,也不能守護,也無法守護。

善財問:“造福人間的事也要精進修習?”

主地神道:“是的,一切善法都要精進修習,才不會失散。”

善財問:“造福人間的事該怎麼修?請聖者開示指導。”

主地神道:“我只知道這不散失法門,就是精進修習。還有其他的方法我就不懂了。你想知道,就到本國的迦毗羅城去,那裡有個名婆珊婆演底的主夜神,他可以告訴你。”

善財求善知識心切,本想拜辭離去。但想到來時迎接的場面,不好意思的問道:“我已知道不散失法門來之不易。還想知道你是怎麼精進的?精進些什麼善法?”

主地神道:“你去參拜主夜神自然會知道的。”

主地神送善財出門,善財知道了不散失的精進修習,以此用在參善知識上,謝了主地神的教誨,往迦毗羅城走去。

第三十三回 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迦毗羅城,是佛的誕生地,很多佛都在那裡誕生。所以那裡日夜有善神守護。雖然人們行善,但是人總是苦,有憂悲苦惱,還是需要善神的守護。

婆珊婆演底是過去無量劫前,一切法雷音王佛成佛的時候,他是國王的夫人,名法慧月夜,在佛前發了菩提心,要為黑暗中的眾生施與光明。又經無量劫,在寂靜妙眼如來成佛的時候,他是一個長者的女兒,名妙慧光,又在佛前發菩提心,要為黑暗中的眾生佈施光明,又經若干劫修行,才成為這個城的主夜神。

善財來到這個城的東門,已日落西山。進城一看,好不熱鬧。燈光燦若群星,銀燭照得通明。行人嚷嚷,夜市輝煌,一遍升平景象,真個是聖城瑞氣,萬千吉祥。

善財在城內東走西串,欣賞人間美景,夜色蒼穹。忽然一聲響亮,天空瑞氣輝煌,一朵祥雲降落在街上。雲中現出樓閣,閣內坐有一人,頭戴梵冠,身放光明。善財歡喜,知此人不凡,即上前頂禮,恭敬讚歎:“聖者慈悲救世,度人為懷。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不知如何造福人間,願聖者慈悲教誨。”

那人正是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扶起善財。叫善財一同在街上行走。正走之間,主夜神突然停步,問善財道:“是誰教你來找我的?”

善財道:“我已拜訪三十多個善知識,他們都教給了我利樂有情的善行。我還有很多不懂的,安住主夜神指引我前來拜訪聖者,望慈悲教誨。”

主夜神道:“我夜間守護此城,有什麼告訴你呢?隨我去走走看吧。”

善財隨同夜神走在一家門前,聽見房內嗡嗡綴泣,走進門去,一老者臥床,血染枕頭,氣急咽咽。問其原因,老者從樓上跌下,流血過多,命在旦夕。主夜神以金瘡藥敷之,頓時血止傷癒。

又走到一條小巷,幽陰森森,黑洞洞有些嚇人,正是作惡眾生出沒之處。夜神恐生異端,便在轉彎處置以明燈,黑巷變得光明。

善財隨同夜神來到廣場之上,看見群魔競舞,人不敢通行。夜神揮杖上前,與群魔抵鬥,戰數十回合,群魔敗陣,紛紛逃走,廣場暢道無阻。

善財隨同夜神,來到禦河橋邊,因水淹漲橋,人不能通行。夜神將蘆葦化作橋樑,眾人順利通過。

善財隨同夜神,在街旁林蔭之處,看見一人,鬼頭鬼腦窺探圍牆內動靜。刹時翻越圍牆,進入院內,夜神尾隨追行。那人窺探室內人靜熟睡,欲潛進偷竊,夜神口吹一氣,那人即昏昏倒下,知有夜神守護,慌忙逃遁。

如此走遍街頭巷尾,看看天色將明,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對善財說:“我在黑暗中與人光明,使眾生不受癡暗之苦,年年月月日日如是,守護聖城的繁榮昌盛。你要深知究竟,到菩提場去,有個普德淨光主夜神,我是從他那裡學來的,他可以告訴你造福人間的美行。”夜神說完就不見了。

善財想,一切眾生因癡暗而造種種惡孽,最需要給以智慧明燈。如何能使眾生光明智慧?可是夜神已不見了。善財只得往菩提場行去。

第三十四回 拜普德淨光主夜神

善財童子轉到菩提場,天色將晚,進入場內,四處尋找普德淨光主夜神,不見蹤影。漸漸黑幕降臨,善財在樹下石凳上坐著少憩。忽見東方金光閃燦,善財急往東方走去。

善財憑著金光閃照,在園林小徑上走著,看見前面一個黑影向他走來,即將接近,又不見了。善財也不驚奇,再往前走。

善財看見很多黑影,各往南西北方賓士。仔細一看,都是些奇形怪像的。他明白,這都是鬼魅魍魎之物,受不了金光的照射,紛紛逃遁。

善財走到金光之處,普德淨光主夜神跏趺坐於獅子座上,善財上前頂禮。

普德淨光主夜神正在運用禪功,已於定境中知善財底細,看見到來,不等善財開口,便微開雙眼搶先說道:“善男子,你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可是我只知道坐禪,運用禪功,給眾生以利益。”

善財道:“坐禪能於人什麼利益?不過只有自己清淨快樂而已。”

普德淨光道:“最初調心調息,只能得到心的安穩。待你達到心境一性,心與境無一五二,就能發出無邊的智慧,這個智慧是真智慧,能發出無量無邊的能力。所謂五眼六通,都由此而生,能給與眾生無邊利益。”

善財道:“你能否可將禪定中利益眾生的智慧教誨於我?”

普德淨光道:“你不妨來試一試。”

善財在普德淨光主夜神旁邊,跏趺坐下,眼觀鼻,鼻觀心,經過調心調息,善財感到身心輕快。飄飄然同普德淨光主夜神離開了座位。離開了菩提場。到了一個去處。看見一個老者躺在床上,四肢無力,憂急成病。普德淨光對他說:“你的病是胡思亂想引起的。你要靜下心來,不要妄想各種事物,更不要想自己的病,病自然會好的。你先做到這一點,明天我再來看你。”

善財又走到一個庭院,一個人在那裡徘徊思考。普德淨光主夜神走到身邊他還不知道。主夜神道:“考慮問題不能鑽牛角尖,眼界放寬,考慮全面,有關問題都考慮了,才是深思熟慮。”那人猛然抬起頭道:“謝謝指教。”原來那人是個學者,為一個問題想不通而發愁。

善財又走到一個樹林裡,見一修行者跏趺坐石上,骨瘦如柴。主夜神說:“一潭死水是沒有用的,有用的是活水而澄清。”

走到一條河邊,河水上漲,橋被淹沒,眾多人欲過河不得。主夜神手拾蘆葦一片,甩在河裡,變成一座木橋,眾人依次過河。

又走到海邊,狂風巨浪卷著一隻小船浮沉,駕舟者驚慌失措。夜神說:“鎮靜,順水推舟。”船師聞言,拔轉船頭,隨浪浮沉,船安然泊岸。

二人又走到一個岩邊,往下一看,萬丈深淵。夜神問善財道:“你敢跳下去嗎?”善財仗夜神神力,毫不畏怯,縱身欲跳。夜神一手將他拉著說:“你雖有勇氣,但這樣會摔死的!沒有過硬的本領不能冒險,你看我罷。”夜神用上輕功,雙手平伸,一躍而下。善財也同樣調下,睜眼一看,兩人還坐在菩提場寶座之上。

普德淨光神說:“心一境性,就是事物與心的專一,得此寂靜禪定,能發無邊的智慧,為眾生做無量福田。我依此能上承佛道,下化眾生。其他法門我不得知。就在這菩提場右邊,有以夜神,名喜目,你可以去問他。”

這時天色黎明,旭日將升,普德淨光主夜神已隱去。善財經過此番參禪考驗,於禪定中,增長無邊智慧,顯示定境威力。這一啟發,比原來“心一境性”功高十倍,能於定境中作利樂有情之事,滿心歡喜,直往菩提場右邊去找喜目夜神。

第三十五回 拜喜目夜神

善財來到菩提場右邊,已是紅日高照,天朗氣清,一遍朝氣蓬勃景象。場中侍者各司其職,掃地的掃地,澆花的澆花,忙忙碌碌。善財想道,夜神只有晚上才能找到,白天就在菩提場玩一玩罷了。

善財走到普喜殿堂門前,裡面出來一人,向善財施禮道:“兄長,請進!”

善財愣住了。這人似乎在哪裡見過,怎麼回憶不起。為什麼稱我兄長呢?那人又道:“請進吧!”善財跟著進去,兩人都坐在蓮花獅子座上。那人道:“早知你要來,我每天都在等候。昨晚你在普德淨光那裡辛苦一夜,今天就在這裡休息一下吧。”

善財更是迷糊,為什麼他那麼清楚,知道昨晚之事呢?但還是強裝鎮靜地說:“為了求善知識,說不上什麼辛苦。”

那人道:“對的。親近善知識者,能增長善根,能幫助修正道,能起勇猛心,能作善業,能降伏魔冤,能生精進力。三世諸佛的功德莊嚴,都由親近善知識而來。”

善財道:“我受文殊師利囑咐,已親近三十多位善知識者,受益不少,今天請善知識教誨我造福人間的菩薩行。”

那人道:“你不用問,就在這裡看我一天做的什麼事吧?”

這時外面有人說話聲:“一切就緒,請喜目夜神升座。”那人向善財道:“失陪了,我要去做我的事,想請你幫助一下。”

善財隨著那人走出法堂,那人坐於蓮花獅子寶座上。下面層層眾生圍繞。那人開始為眾說法。第一講佈施,能去人的貪心。吩咐善財將堆積財物一一分送聽法眾生。眾人受施禮拜。那人把佈施說得十分透澈,無不讚歎。

第二講持戒,是修行必須的正道。聽法眾生就現出各種區別。持殺戒者頭上現出金光;持偷盜戒者,頭上現出紅光;持淫戒者,頭上現出黃光;持口戒者,口內吐出白光;持酒戒者,口吐青光,人現青氣。講法者口如懸河。把持戒講得獨一無偶。

第三講忍辱,能去人的嗔心。忍辱無形,講得生動,堂內自然流出清淨,妙香,香氣入鼻根,身感清涼。

第四講精進,能治服懈怠。

第五講禪定,能不散亂。

第六講智慧,能無癡暗。

六度講完,眾生歡喜,善財此時也感到脫胎換骨,身心輕安,另外成了一個清淨無為的人,一絲不掛,得大智慧。

善財此時宿慧現前,看到講法的不是別人,就是他要參拜的善知識喜目夜神。

善財又看到,在很遠很遠的寂靜音劫的時候,有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廣作佈施,宣講善行。王有千子,有一女,名寶女,現在的喜目就是。王有長子,樂善好施,現在的善財就是,他們兄妹二人,同到佛前皈依,共發菩提心,共修六度,共作善法。因業力所惑,各去受報。經無量劫,受無量佛的教誨,成就功德,在菩提場見面。喜目早用宿慧觀察,知道善財要來,所以出外迎接。善財經過喜目的開導宿慧,後來才知道。這時兩人,心心默契。善財問道:“聖者,六度修習這樣精深,是由何佛開導的。“

喜目道:“無量劫來無數佛開導,無止息的精勤修習,才得此如來諸神變海,用此守護菩提場。這就是我份內的事。我不知道你要求造福人間的菩薩行是什麼。你到那左邊去問妙德夜神,他會告訴你的。”

善財欽佩喜目數劫以來,在修持六度上的造詣。六度是度眾生的基本功,沒有佈施,不能去貪心。不持戒,不能作人典範。無忍辱,就要亂大謀。無精進,就要後退。無禪定,不能成就事業。無智慧,連自己也不能救,何況救人。本想再同喜目談一陣,可是喜目又被人喊走了,只得與喜目各自分手。善財得此諸神變海,深入意識,與善知識同一善根,得善巧方便行,引入精進海。又去尋找妙德夜神。

第三十六回 拜妙德夜神

善財得到善友喜目的法力開導,運用禪功,身現金色祥光,去尋妙德夜神。

妙德夜神早算到善財要來,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德。穿戴整齊,掛滿纓絡諸莊嚴具,身放金光。眉間兩道白光灌善財頂,善財感到遍身清涼,得清淨三昧。入此三昧,則見妙德夜神示現種種善行。有人的善行扶老攜幼,有天人的善行入寂靜定;畜生善行,互相親愛而不食瞰;惡鬼善行沒有饑渴;修羅善行不生嗔恨;地獄善行不受刑具之苦。

又見菩薩為眾生說法,聲聞在林中靜坐。三世諸佛放出金光照善財身。

善財從來沒有看到這些景象,心生歡喜,即向妙德夜神頂禮,妙德夜神還複本形,受善財參拜。

善財見妙德夜神有如此神力,好不高興,向妙德夜神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願求菩薩行,造福人間。前來參拜,請慈悲教誨。”

妙德夜神道:“我一個夜神,有什麼可以教你呢?”

善財道:“聖者勿謙,你剛才的神變是怎麼得來的呢?”

妙德夜神道:“此事一般二乘人都不知道,只有菩薩利根方知。這是普賢菩薩的大行成就的。”

善財道:“你能說出成就因緣嗎?”

妙德道:“在若干千劫前,有一個圓滿清淨世界,那個世界的人們都誠實、善良、奉行十善,沒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事,沒有自私,損人利己的惡作劇也沒有。因此那個世界不但風調雨順,而且稻麥不種自生,宮殿樓閣雄偉壯麗自然而有。花草自然生香,寶樹自然發音,其音清雅,其香清淨。那是一個美好莊嚴的世界。其中有一個國家名寶華燈,國王名妙寶蓮花。王妃名圓滿面,端正殊勝,皮膚細嫩,美妙非常,身上自然生香。王有一女名普知焰妙德眼,色相美好勝過王妃。如是求婚者多,王女持此驕傲,瞧不起別的國家,別的王子,別國的百姓。因此之故,寶華燈國就變了,五穀也不豐登,百姓也不長壽,花也不香,水也不甜,一切的一切,都便成了罪惡的世界,苦難的世界。這時人們怨聲載道,叫苦連天,悲聲驚動了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來到這個國土,將貧困的原因告訴了妙寶蓮花王。王自負驕傲,不聽普賢菩薩勸告。十分橫蠻,國庫空虛,欲加賦稅。普賢化作宮女,入宮勸化王妃,要王妃勸告大王。勿生驕慢。王仍不聽勸,還想兵伐鄰國,搶奪財寶、糧食、土地。這一念嗔心,更加重了罪惡,慘遭天干水淹之苦。

這時城北有一菩提樹,枝葉繁茂,忽然放出光明。大地震動,天雨妙花,雨妙香,花香飄舞,震動王宮。王與群臣皆不知為何有此震動。

爾時普賢菩薩對王女普智妙德公主道:“大王驕橫,不聽勸阻,國事衰危,百姓有災。如今大地震動。普智寶焰佛已坐於城北菩提樹下,即將成正覺。善勸大王前往皈依,免除苦難,百姓方得安樂。”

普智公主即來金鑾寶殿,王正與群臣商議金光閃燦,大地震動之事。公主跪下奏道:“父王,時才大地震動,天雨香花,是城北菩提樹下有佛成正覺。父王前去皈依,百姓可免遭災難。”

國王不信,責怪女兒不守宮規,有亂朝綱,命責打五十大板。群臣跪奏:“大王息怒,公主年幼無知,寬恕一次。”

正在此時,宮人奏報導:“城北菩提樹下,有佛成道,百姓都擁去皈依。”

王雖信女兒之話,但要強作威嚴,道:“恕你一次,今後少管朝事!”

公主與王妃商議,次日早朝,請王出外遊獵,擁王至菩提樹下皈依。

翌日早晨,王妃請奏大王出獵。大王歡喜,早朝後,國王騎馬,王妃公主乘輿,眾軍簇擁至城北獵場。

國王見一大鹿,便一箭射去,大鹿含箭逃跑,國王追至菩提樹下,忽然不見。但見一人跏趺坐樹下。王憶昨日上朝女兒之事,心中惱怒,對準那人一箭,正中身上。箭並未傷著那人,卻變成一朵蓮花。國王連發數箭,箭箭如此。王令眾軍齊射,箭箭變成蓮花。

這時公主趕到,請求前去觀看。國王不允,命美色彩女上前獻媚,嬌聲嬌氣,妖嬈起舞直撲那人身上。彩女變成醜惡夜叉。國王想:那人一定成佛,領率公主上前去。

此時佛陀又放金光,光照王身,王及嬪妃公主,都感到遍身清涼,惡意頓消。萬念俱寂。佛陀為授與三皈。

從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人向善,恢復如初。

夜神道:“那妙寶蓮花王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普智妙德公主就是我,圓滿面王妃就是寂靜音海夜神,你可以去參拜他。”

善財從此以後,對拜善知識的意志更堅,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轉輪聖王,還是庶民百姓,是貴族,是妓女,都以至誠心虔誠供養,倍受奉行,以此所有功德,回向一切眾生,為眾生解除煩惱。

此時,已是夜深,妙德夜神要忙其他的事,善財又去尋找寂靜音海夜神。

第三十七回 拜寂靜音海夜神

天色將晚,寂靜音海已在菩提場中四處巡走,步子輕慢,沒有聲音,只是祥光隨布閃燦,善財上前頂禮,寂靜音海止步,善財右繞三匝說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願求菩薩行,作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事,惟願慈悲教誨。”

寂靜音海見善財虔誠求法,便扶起善財道:“那好,你就隨我走吧!”

善財隨寂靜音海走到一座華麗堂皇的住宅,一老者在裡面走來走去,面帶笑容,深愛住宅的優美,豪華。見善財和夜神走來,驚訝地問到:“二位到此有何貴幹?”

夜神道:“看見你的住宅華麗,前來欣賞豪華住宅的樂趣。”

老者道:“我一生的精力都耗費在住宅上。住宅是人生存在四大生活之一,如何住得好。住得舒適,這時美滿不可缺少的享受。你看,這裡是書房,那裡是休息室,還有會客室和餐廳……”

夜神道:“你對住宅很有信心,能夠有美好的享受。你一個人享受,別人眼紅,要來爭奪,破壞。你怎麼辦?”

老者道:“就是別人嗔恨我住了好房子,處處與我為難,我修住宅並不費力,可是這裡燒香,那裡求神,什麼土地不好呀,影響了他的墳呀,土呀,田呀,住宅呀。去求這個說好話。那個給好處,這些比修房的財物還支得多。”夜神道:“人都有恨人富,願人窮的心。所以自己住上好住宅,還要大家都住上好住宅,你的住宅才是安寧啊!”老者道:“咳,你今天把我的眼睛擦亮了!”說完後向夜神頂禮。

善財同夜神走到一座山下,一大群人哭哭哀哀。有痛哭的,有大罵的,嘰嘰喳喳吵個不休。便走上前去問了才明白,原來是兄弟相爭遺產,互動干戈,打死弟媳,弟要報仇。夜神對他們道:“你們都太愚癡,不該爭奪遺產,遺產是老人的勞動成果。你們去爭奪,動干戈,不感到羞恥嗎?這算是什麼好後輩呢?”

人群中跳出一人,直奔夜神,罵道:“你是哪裡野種,管起我們的事來了。”後面跟上一群人直向夜神拳打腳踢,大罵道:“你不是家族,少管閒事!”夜神並不生氣,讓人打罵。

忽然夜神長得身高二長,面如藍靛,將其中一人抓在手上舉得高高的,說道:“你們在造惡孽!……”

眾人看見這個場面,各自退下。其中一人拾起木棒向夜神擲去,夜神將木棒接在手上說道:“你們這種做法是不明智,太愚癡了。“於是,給他們說了很多為人的道理。孝養父母,弟兄和睦,財為不淨之物的道理,夜神恢復原狀,眾人感謝頂禮。夜神與善神才離去。

夜神帶著善財走到樓閣之處,裡面彈琴歌舞,嘻嘻哈哈,熱鬧非常。善財一看,裡面一對對男女,翩翩起舞,互相擁抱。有的甚至赤裸裸地,撫摸愛戀。善財看著有點噁心,很不是滋味。夜神將手一揮,那一對對男女,變得枯瘦如柴,漸漸變成一個個的骷髏,十分可怕。

這一群嘻戲娛樂的男女,都變成一屋骷髏鬼怪,便各自散去。夜神道:“他們貪戀娛樂,誤了人生。從此他們都不戀情欲,精力會放在為人辦好事上去。”

這時,天色將明,善財和寂靜音海回到菩提場。寂靜音海對善財說:“無量劫來,有許多佛出世成正覺,我都去皈依禮拜。每皈依禮拜一次,就得到一種三昧,因此我成就了這廣大莊嚴解脫法門,為眾生免除種種苦難。”

善財問道:“聖者,你這法門我能學到嗎?”

寂靜音海道:“能。今天我已傳授給你,你已具備我了無量劫修來的法門。但這對你的要求還遠,到本場的那邊去,有個守護城的夜神,他有很多菩薩行告訴你。”

第三十八回 拜守城夜神

善財在菩提場住了一天,參觀了場內的花木、樓閣、山水、感到處處清潔,樣樣整齊,真不愧為佛陀的說法場所。

日落西山,善財朝金光燦爛的方向走去,看見一個身材魁梧的神,坐在摩尼寶獅子座上,手執巨斧,身放光明。面前眾夜神圍繞。善財上前,先右繞數匝,再頂禮說道:“我名善財,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尚不知如何修,如何行?如何利益眾生?請聖者慈悲教誨。”

夜神站起身來,扶起善財道:“善男子,我只守菩提場,有什麼能告訴你呢?”

善財道:“既守菩提場,一定有守城三昧教我。”

夜神道:“好!請坐下吧。”

善財靠夜神旁邊一齊坐下,看見一人入場來,夜神道:“這是一個善人,是來供佛的。”那人進菩提場來,直到正殿佛前,向佛獻上供品,頂禮而去。

不一會,菩提場的北面,天上現出一朵黑雲。夜神指著黑雲對善財說:“那是惡人要來。”

不多時,遠遠看見一個女人,手提花籃,籃中盛滿鮮花,姍姍入場來。

善財對夜神說:“她也是來供佛的吧?”

夜神道:“你看一看就知道了。”

那女人走到菩提場門口,對守門小神嬌聲說:“有勞大神,我進去供佛,求佛開示。”小神被她一聲嬌音,弄得神魂顛倒,不知阻攔,也辨不出真假。那女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了菩提場。

夜神見她進場,慢慢走近。那女人又嬌滴滴地說:“大神慈悲,我來供佛,求佛開示。”夜神也不回答,將手上斧一擺,女人一下爬在地下,變成一隻狐狸。夜神沒有傷她。對她說:“你要行正道,才能成正果。”狐狸謝了不殺之恩,倉皇逃走。

夜神轉回坐定,對善財道:“善男子,我歷劫修習,得菩薩自在解脫法門,以平等心為眾生解脫苦難,以各種形,各種音,各種方便,使眾生安住善行。”

正說話間,南方一團黑雲,從天而降,從遠而近,夜神對善財說:“那邊又有惡人來,我還得降伏他們,使他們消除惡意。”

刹時一聲巨響,一個三頭六臂的怪物從天而降,後面跟著一群小魔,浩浩蕩蕩,殺奔菩提場來。夜神離開寶座,上前迎敵。兵刃相見。叮噹有聲。你來我往,站了數合不分勝負。那怪使出法力。將手一伸,一隻刁鼠撲向夜神,夜神左臂被咬傷。

夜神並不惱怒,右手舉斧砍去,怪物不見了。夜神端身正念,撤開娑婆若網,收網一看,確是一個阿修羅。夜神問道:“你夜劫菩提場,是為了什麼?”阿修羅道:“這還用問,為了吃供佛的美食。”

夜神說道:“你的嗔心太重,使你從內心不得清淨,這是很痛哭的事,你應該有大悲心,要想到別人的痛哭和你的痛哭一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阿修羅慚愧作禮而去。

夜神對善財說:“我在過去法海雷音光王時,為法輪化光比丘尼,就發心守護菩提場,這菩提場就是正法城。後經百千佛出世,我都為守城神。我的守心城三昧,就是善守心城。”

善財道:“定遵教誨,要善守心城。”

夜神道:“本場中還有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他還有些過硬的功夫,你可以再去訪問他。”

善財得到善守城三昧,心生歡喜,作禮而去。

第三十九回 拜開樹花夜神

善財在菩提場中轉來轉去,沒有找到開樹花夜神。最後走到一個眾花簇擁的花壇,看見一個女神。坐在寶香樓閣內,頭戴花冠,身著花衣,眾寶纓絡莊嚴其身,身放紅光,光中散出清香,前面眾花神圍繞。善財想:這一定是開樹花夜神,即上前施禮。

花神早知善財要來,不等善財開口,便說道:“善男子,你來得正好,請這裡坐坐吧。”

善財在花神指的花凳上坐下。看看天色正晚,明月東升,池內蓮花複合,眾花無光,遊人各歸住所,大地一片寂靜。開樹花夜神說:“你隨我來,給我當個助手吧。”

善財隨著花神,察看園中所有的花樹、花草。當澆水的澆水,當整枝的整枝,當覆蓋的覆蓋,當施肥的施肥。有被惡人踐踏折損的,當去就去,當順就順,當折就折,就這樣細心的,慢慢的,查遍了所有的花樹。

這些花草、花樹、看見花神來,無不喜笑顏開,象兒子見了母親,戀戀依偎,不肯舍離。花神也象愛護自己兒子一樣,小心愛撫,無微不至。

花神察看完畢,已是三更時分,又去過道、走廊、路徑、四處察看一遍,有損壞處即修補。這時已是四更時分。

花神並不少懈,帶著善財,走出菩提場,凡是所有花樹,所有花草,都一一察看。

最不幸的是在一個路邊花圃裡,一朵碩大的牡丹,被惡人無辜摘去,空留花莖,花神痛心地說:“人心不善,這牡丹就無辜送命了!”

走到一個茅屋處,屋前屋後滿種各種花。芍藥、牡丹、月季、玫瑰、茶花、鞭蓉不下數千。遺恨的是一隻黃牛在牡丹花地踐踏。一隻豬在芍藥地裡亂拱,花根遭踏。一老者拉開豬和黃牛,將牛狠打,牛痛極又跑到花地踐踏,老者雖然驅開了牛,可是看見這一片被踐踏的花地,踏碎的花朵,內心難過,放生大哭。

花神走過去對老者說:“長者不必悲傷,那花不是好好的嗎?”

老者舉頭一看,花枝招展,恢復如故,一點也未損傷。知道是花神救了受難的花朵,即忙向花神頂禮,說不盡的感激話,道盡了恩德之情,又五體投地地頂禮。花神即忙扶起說道:“不用謝,這時我應該做的事。”這時已是五更時分,花神帶著善財回到菩提場,又把各處的花察看一遍,花開時有無障礙。

旭日東昇,陽光初放,滿園百花盛開,萬花競豔,好一派錦繡山河,花的世界。香風佛面,令人陶醉

花神看著這滿園春色,對善財說:“我日日夜夜守護著花,花與我是一體。花好我也好,花健我也健,花美我也美。花病花災,我感受更難過。花給眾生美的享受,快樂的享受。沒有花,就不能生存;沒有花,便不好過,人若沒有花,就是陰沉沉的一潭死水,沒有靈魂,沒有生命的象徵。”

要是人們只追求花,日日夜夜沉醉在花裡,就變成花天花地,花花世界,花花公子,花花小姐,尋歡作樂,無所事事,那就太可怕了。

給眾生各種美的享受,這個美是正道的美,神聖的美,是美的美。所以我的花,鮮豔而不妖,芬芳而不邪,甜蜜而不穢。人們看見我的花,眼根清淨;嗅到我的花香,鼻根清淨。蜜蜂采去釀成蜜,人嘗了免饑渴之苦,生清淨之心。

每天千百萬人來菩提場欣賞我的花,消除一百零八種煩惱,身心清淨,增長智慧。因此我日以繼夜,沒有休息。

善財問道:“聖者,你是如何修來的呢?”

花神道:“在無量劫前,有佛名普照法界,在普莊嚴世界成佛。當時有王名法音圓滿,威德被於世界,沒有怨敵。後來劫盡,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王就命所有國庫倉庫的寶藏,衣物、糧食都施與民,民皆歡喜。時有民女,名寶光童女,感王之德,將自己的纓絡敬獻于王。王觀此女能知他人功德,為世稀有,就把自己的無價之寶親手送童女。童女又將王所施眾寶,送給貧苦百姓。這個童女就是我,因為我無貪無著,有此美德,故為菩提場花神。善男子,你要求造福人間的菩薩行,就在這個場內,有個大願精進夜神,你可以去請教他。”

善財於此事實中受益不少,離開樹花神,去尋大願精進神。

第四十回 拜大願精進神

善財尋到大願精進神的住處普現宮殿,便步入宮殿內,見摩尼王獅子座,莊嚴華麗,上覆摩尼寶網,網上現日月星宿影像,影像下現各類眾生受夜神救度的圖案,形象生動,圖案逼真。可是座上空著無人。善財以為他出外及時回殿,坐在殿內尋找,還是不見蹤影。但看人流往正殿湧去,想必是如來說法,便去說法堂。

毗盧如來在須彌蓮花寶座上,正在演說妙法。善財視堂內,不見有神。問一位聽法長者,長者道:“大願精進神正忙著哩!”指著場外一神道:“那忙碌著的不正是大願精進神嗎?”

善財出了說法堂,看見一神,善財魁偉,腳踏蓮花,扶著一個老者進菩提場。刹時出去,扶一個老嫗進來。旋又出去,挽一個跛子進來,旋即又出去,又背一個癱瘓者進來。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善財見忙碌,不敢上前打擾。

聽說法的人進來完了,他就挨坐察看,為不舒服的理坐墊,為渴者送水,為熱者扇扇,沒有一刻休息。

說法完了,他又一個個送出去,將老的扶走,病者攙扶,癱瘓者背走。直到聽法者走完,他又忙著打掃清潔,掃除塵垢,擦洗門窗,收拾座位。他沒有片刻休息,好像有著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勁。

收拾完畢,又向同他一起的小神講話,一個個洗耳恭聽。

善財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等他對小神講完話,才上前施禮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請聖者開導。”

大願精進神扶起善財道:“善男子,你能參拜善知識者,於善知識生清淨求法心,實難可貴!你最重要的是對眾生慈悲心,平等心,救度心。還要在行動中表現出來,時時刻刻,任何事物上都要精勤不懈。”

善財道:“你怎麼有這麼大的精進力,從無歇息呢?”

精進神道:“日月有出沒,救度眾生沒有出沒,時間有前後,救度眾生沒有前後。事物有大小,救度眾生沒有大小。樹木有長短,救度眾生沒有長短。時時刻刻,都作是念,你的勁自然就出來了。”

善財問:“這個念頭要經多少時間才能煉成?”

精進神道:“在過去善光劫時,在寶光世界裡有一萬個佛出世成道。第一個佛,名虛空燈王如來。他在寶莊嚴國都的妙光林中的摩尼蓮花座上成正覺。可是那個國王名勝光,不善治理國事,人們殺盜為常事,淫妄為娛樂,國中大亂,不能安寧。於是群臣奏議,設大刑罰,造建囹圄,使大刑具,觸刑律者於其中受苦。“

國王有太子,名善伏,形貌端嚴,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心地善良慈和孝敬。在宮中聞獄卒囚徒楚毒之聲,心生惻隱。出宮入牢獄中,見諸罪人扭械枷鎖,互相聯繫,置幽室中,或以火炙,或以煙熏,或遭臏割,裸形亂髮,饑渴瀛瘦,筋斷骨現,號叫苦劇之聲,震駭獄中。太子詢問,其罪之由,有言因貪盜物犯罪;有言因嗔,鬥毆犯罪;有言冤屈,有言受騙。太子見此情景,悲湣其苦。回宮白王,願國王寬恕,減其刑楚。或因冤枉,免其刑楚。

次日勝光王臨朝,聚諸大臣共議此事。大臣都說:“那些罪人,私竊官物,謀奪王位,盜入宮闈,罪應刑戮。若有求情哀救者,罪處死刑。”

太子悲心耿耿對大臣說:“我願受罪,寬恕罪人。若這點苦我都不能受,還說什麼救濟眾生出離三界?”

眾大臣齊奏道:“若按太子去作,王法何在?將禍及萬民。大王的江山也不穩固,恐禍國殃民,請大王明察。”

國王惱怒命斬太子及罪人。

王后聞之此事,嚎啕大哭,來至殿上,求王赦太子罪,並勸太子莫救罪人,免傷己身。

太子正心意念,若我不救罪人,那些冤屈罪人必當枉死。那些失足罪人,也無改悔之期,國將更亂。堅持奏王道:“寧將我死,請放罪人也。”國王道:“既然如此,法不容情,將斬首也。”

王后見太子不願改,大王不肯赦,對大王道:“願大王緩半月執行,讓太子做點好事再死。”大王允諾,半月後治罪。

太子于城北日光園中,設大施會。凡衣服、飲食、錢財等等,需者皆來領取。

半月過去,太子即將服刑。王及大臣軍民人等都來園中,痛惜不已。

虛空燈王如來知眾生根性已熟,即率聲聞菩薩諸大弟子,又有天龍八部護法,來到園中宣言大法。眾人聞法得度,大王聞法,生大悲心。哀湣眾生,即宣佈大赦天下,太子及罪人都倖免于死。那太子就是我。從此以後萬佛出世,我都一一供養,以此因緣得現在精進勇猛,不知疲倦地為眾生廣造福田。

夜神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做,不能陪你多談。你到那邊嵐毗尼園去,那裡有個妙德圓滿神,你去參拜他吧!”精進神說完又去忙著其他的事去了。

善財聞此因緣,以宿慧觀照過去,皆有同緣,今日因緣會聚,得此精進勇猛自在三昧,于救度眾生,沒有長短、沒有先後、沒有大小之別,再苦也要行之,為造福人間之主緣,滿心歡喜,去尋妙德圓滿神。

第四十一回 拜妙德圓滿神

嵐毗尼園是降生佛的地方,那裡的守園神名妙德圓滿。他從無量劫來,都是守降生佛的園地。他最早是在悅樂劫的時候,有自在功德幢佛出世,是由寶焰眼王的妃子,喜光夫人在金華園誕生的。他那時是乳母,當喜光夫人在一切施樹下生下功德幢佛的時候,乳母在側邊將佛接下,用香水沐浴。天王傳乳母普眼三昧,得此三昧後她就能看見很多世界都有佛在誕生,也看到很多世界有佛在說法,很多世界有佛在涅盤,乳母就發了大願,願今後都守護誕生佛的園地。因此她就作了守護誕生佛園地的神。

善財來到嵐毗尼園,看見一個寶座,是七寶所成,設在樹頂上,座上懸有幢幡寶蓋,這些都是樹枝樹葉做成的,秀麗雅致,別具一格,妙德圓滿就坐在寶座上。

善財上前舉手合十,五體投地地說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拜聖者,願慈悲教誨。”

妙德圓滿神觀此人誠心求法,想考驗一下,便道:“我正要打掃園林,你就和我一同幹吧!”說罷下了寶座,扛起鋤頭,把地下的坑坎填平,將高堆挖去。善財想,這妙德圓滿神怪,一來就叫我幹活,但為了求法,只好同他一起幹。將荊棘砍除,忙了兩個時辰左右,才把這些整理好。一塊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茅草地,變成金剛寶石組成的平坦莊嚴寶地。

妙德一看說:“差不多了。”善財正想休息一下。可是妙德又說:“還得認真幹一下。”善財愣住了,想到,這妙德圓滿神有意為難我,但是為了求善知識教誨也不在乎,隨妙德又將樹移栽在園地內。無論大樹、小樹,各分等級,各按秩序,植成一行行,整齊排列,前後左右看去,都是一行行整齊美觀。善財覺得很累,想坐下休息,可是妙德並不稍待,在行樹之間,又植以四時不凋之花,八節長青之草。草花之間,又豎以各種欄杆,青黃交接,高低適度。欄杆上又塑各種聖像,都是佛陀在因地(前生)之中的善行故事。看去生動引人入勝。

妙德圓滿神又同善財進行了幾個時辰,善財已不能支持,很想坐下,但有大願精進神傳授勇猛三昧。眼看天色不早了,妙德看出善財的內心說道:“這個園林才開始,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毗盧如來現在兜率宮,不久將來這裡誕生。他一來就有很多諸佛菩薩和天龍八部都要來,園林小了容納不下,因此還需要繼續修建。善財以為還要繼續幹。妙德說:“我本想留你在此多住幾天,而你要走的路程還遠,要參拜善知識者的地方很多,還有很多菩薩行的道理要學。迦毗羅城有個釋種名瞿波,你還需要去拜訪她,她那裡有修菩薩行的道理。”妙德又回到他的寶座。善財經此勞其筋骨的考驗,又進了一步,前往迦毗羅城行去。

第四十二回 拜瞿波女

善財前往迦毗羅城,路過“普現法界光明講堂”,裡面湧出一群手執各種器杖的怪神,頂盔貫甲,掉眉愣眼,兇狠狠,惡狼狼的,直奔善財而來。善財見此,驚慌不已,不知是何妖怪殺將過來,躲避不及,只有閉上眼睛,等著受死。想到我為了解脫眾生苦難,參遍四十幾位善知識,只落得如此下場。又想到為了眾生的苦難,死也值得!正思想間,眾神已湧至面前。為首一個將軍模樣的神,手執槍跪下施禮,說道:“我名無憂德,鎮守此講堂,聞仁者到來,未曾遠迎,請仁者諒解,入我講堂吧。”

善財聞言,又驚又喜,忙扶起無憂德道:“恕我年幼無知,禮節不周,請多原諒。”

善財這才放心,隨著眾神,進了講堂。

善財坐定,無憂德神持賓主禮,互道寒喧。無憂德神道:“我早知道,仁者發心廣大,度眾生心切,為了尋師悟道,歷盡千辛萬苦,涉過千山萬水,今日到此,實在難得。”

善財道:“我受文殊師利開導,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但不知如何行?因此到各處參訪。今日到此,承蒙厚愛,實在慚愧!”

無憂德神請善財升坐法堂,為眾神說法。

善財謙虛客氣一番,上法堂坐了。眾神撒出各種鮮花,演奏各種樂音,焚上各種妙香。香煙繚繞,善財開始說法了。為了適應根機,以他參學到的知識說頌曰:

應以清淨心,承事善知識。

不自惜身命,功德悉圓滿。

放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世。

行世無障礙,堅固不可動。

善財言畢,一彩女來在堂前對善財施禮道:“仁者,瞿波女請您入內堂。”

瞿波女喜出望外,想不到這麼容易就找到瞿波女,即隨彩女進入內堂去。

瞿波女坐內堂寶蓮花獅子座上,眾多彩女圍繞,個個品貌端莊,身材窈窕,皆是善根福德之像。善財上前與瞿波施禮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但不知如何行,求聖者開示。”

瞿波女道:“善男子,我知你遠來,特派無憂德神前來迎接。”

善財沒有料到,這個青年女子如此神通廣大,便問道:“聖者,你的智慧廣大,是怎麼修行的呢?”

瞿波女道:“要說遠,推到過去微塵數劫,有個無畏彼世界。其四天下閻浮提中有一王城,名高勝樹。城中有大王名財主。王有五百王子,皆勇健,能伏怨敵。有一王子名威德主,像貌端正,與諸彩女游香樂園,遇見一個老嫗,名善現,帶一少女,名妙德。妙德見太子心生愛慕,對母親道: “我願侍奉太子。若不能如願,寧肯自死。”母親道:“兒啊,快莫如此想。他是太子,你是貧賤女,不相匹配。”

妙德因在法雲光明道場,聽勝日身佛說眾生平等,沒有尊卑怖畏。便走到太子前說:“我喜歡你為人正直,你願意同我交為生死同伴的朋友嗎?”

太子道:“你是誰家女子?若已經許人,就不要愛我。若愛我,我還要瞭解你的性情好壞?”

善現母道:“我的女兒是蓮花化生,清潔淨美,人人稱羨。多少小夥子想追求她,她一個看不起。因為她相貌端正,性情溫柔,言辭委婉。工巧技藝,無不熟悉。詩詞歌賦,無不精通。而且善知理,精通兵法。女兒中不可多得,若非太子,不能匹配。”

太子道:“若真是這樣,我很尊重。但要象我這樣,所有珍貴財寶,福德智慧,都不為本人私有,都要給所有人們共同享受。不但如此,乃至自己的頭目髓腦都施與人們,以此為高尚美德。若能如此,我是很愛你的。”

妙德道:“我一貫主張這樣,行為也是這樣,我正因為知道你是這樣,所以我才愛你的。”

太子喜歡,將珠寶散在妙德女身上。妙德又回贈纓絡。

二人雙雙並肩攜手,來到法雲光明道場,禮拜如來後,返宮拜見大王。大王驚訝,不但沒責怪,反而讚歎妙德智慧。即帶領五百大臣,去朝拜佛,將江山傳給太子。太子即位,王四天下。瞿波女說:“此妙德女就是我,太子就是你。你從此無量劫,廣求善法。我從此經微塵數劫,都如此佈施,如此供養諸佛菩薩。因此我能成就一切菩薩所行,一切眾生所願。於一切法中得三昧海。以此三昧能遍知一切法的個性,共性、真實性。遍知此世界,他世界,無量諸世界的佛說法,眾生受業開悟等一切現行。善知人的過去和未來的善惡業力和果報。以此因緣,故知你今天要來,我派無憂德神迎接。”這一番語,啟發善財宿慧,觀照過去因緣。由此因緣,得遍一切三昧海,善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緣。

瞿波道:“就這一點,是不夠成就利樂有情的,你還要到摩耶夫人那去參學。”善財知摩耶夫人為佛母,歡喜跳躍而出。

第四十三回 拜摩耶夫人

善財離開瞿波女出門去,心甚惆悵,不知地方,往哪裡去找摩耶夫人呢?忽聽空中有聲曰:“善男子,善守心城,得見摩耶夫人。”

善財抬頭一看,原來是認識的守城神住在空中,諸神圍繞。善財答道:“我心清淨,已不貪生死,不著諸相,沒有煩惱,一心參拜善知識者,求度眾生法門,當於何處見摩耶夫人?”

善財沒有聽到回答,神卻不見了。心想:“善守心城。於是也不再走,站著一心靜念,忽然空中又有聲道:“善男子,若發希求善知識心,不用功夫便能得見。”

善財抬頭一看,有兩位神立在空中,很多神前後圍繞。善財並不認識這兩位元,問道:“聖者慈悲,請告訴我,摩耶夫人在什麼地方?”

二神答道:“摩耶夫人住夜摩天,你沒有神通,怎能見得她?”

善財道:“願聖者哀湣,引我去參見摩耶夫人。”

二神放出兩道金光,直灌善財頭頂。善財頓時感到其心清淨,其眼光明,看到無量無邊世界的佛說法。善財非常歡喜,本想再問,忽見金光從地下射出,光中湧出大寶蓮花,光芒四射。花上大寶樓閣,七寶為柱。閣內金剛寶座,幢幡寶蓋覆其上。寶帳內摩耶夫人現出各種莊嚴色身,所謂天人色身,虛空界色身,非實非虛色身,不生不滅色身。眾多諸天彩女圍繞,演唱如來各種妙音,散出各色寶花,其花飄舞,閃射金光,又有眾多寶珠時隱時現,光色燦爛。

摩耶夫人一舉手,又變成超過一切世間莊夜色身,圓滿光明,燦若琉璃。善財看得眼花繚亂,急伏著地施禮道:“文殊師利教我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虔誠參拜大善知識,祈慈悲教我。”

摩耶夫人又現出慈悲莊嚴聖像說道:“善男子,我願為汝宣說佛母之心。”

善財道:“願聖母慈悲,教誨於我。”

摩耶夫人道:“我過去為蓮花池神,有菩薩從蓮花中化生,我以慈母心殷勤撫養。因此我學會慈母之道,疼愛兒子。撫養出他的美好心靈,更助成了母親的慈愛。因此我愛的不單是自己的兒子,蓮花池內所有的生命我都疼愛。甚至來觀賞蓮花的所有生靈,我都以慈母的心情,使他們歡喜而來,滿意而去。除煩惱心,生清淨心。後來我為菩提場神得到佛菩薩的開示,發心為一切眾生作慈母。過去的拘留孫佛,毗舍浮佛、迦葉佛。及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我都作他們的佛母。將來的彌勒佛從兜率宮下來,我也在嵐毗尼園等著為他作佛母。”

要作佛母,就要心胸廣大。心胸能容三世諸佛的神通變化。佛入胎、住胎、都有諸大菩薩,天龍八部隨同守護。要有母親的品德,從懷胎、臨產、撫育都要有慈心、愛心、悲心、忍心、憐湣心,才堪世世為佛母,能生諸佛。

善財聽到此處,不覺哽咽哭泣。因為他想到自己的母親生他,養他的所有心酸、離別。因此他才追求解脫苦難的真理,離鄉別井,參拜善知識者,不覺已是三年,走了數萬里路遙,遇到多少不平凡的事和想不到的麻煩。今天見了摩耶夫人,聽了她的教誨,又好像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享受著慈母的溫暖。可惜母親已去世,道:“聖母,慈母的心就是眾生的心,眾生的心就是慈母的心,以慈母心腸拔濟眾生苦難,這就是菩提心,這就是菩薩行。”

摩耶夫人摸著善財頭頂說道:“善哉!善男子,你已得慈心三昧,不過還要去參訪善知識。你還要到正念天王那裡去。他有個女兒名天主光,她的造化很深,你去請她知道你利樂有情的行。”

說話間,夫人卻不見了,一切恢復如初。

善財又到哪裡去找天主光女呢?

第四十四回 拜天主光女

善財不見了摩耶夫人,去到天宮。天宮並不難上,因為他已彩拜了四十多個善知識,消除了四十多個煩惱,增長了四十多個智慧。又受二神金光灌頂,其心清淨,意念空寂,一眨眼就立在天主光女面前。天主光女大驚,哪來個漂亮的小夥子呢?定睛一看,愣住了,不但相識而且還有個緣分。

善財還不知道這些,上前施禮道:“善知識,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拜訪,願善知識慈悲教誨。”

天主光女見善財面如滿月,身如琉璃,音如迦陵頻伽,不由得喜上心頭,因為在若干劫前,劫名最勝,天女時為主婦,名青蓮花,常以家中珍貴之物供養佛。丈夫雖有慈心,但不願供佛,小倆口經常拌嘴。青蓮花並不退悔,一直堅持,因此得佛開導,能記憶不忘丈夫就是善財。天女見著故人,身放光明,照故人身,傳給無礙念清淨廣嚴三昧。善財得此三昧,已能憶念百萬劫之事。二人憶念當年情景,心神交感,不免有愛戀之情,很想擁抱傾訴情懷。無奈天條禁嚴,誰也不敢觸犯,只有悄然默契。

天女急忙扶起善財道:“你是有大善根的清淨佛子,我受不了你的參拜。”

二人憶念過去供佛,知道三世諸佛的入胎、住胎、誕生,為童子又出家、成正覺、轉法輪、入涅盤,一一記憶猶新。

善財道:“摩耶夫人教導我來拜訪你,不妨將你的德能示現,使我開闊眼界。”善財憶念過去的恩情,所以說話自然隨便。

天女道:“要時時刻刻憶念過去,我的心常清淨,不染邪念,行為善良,無量劫來恒為天人,不墮惡趣。凡與我接觸,我都勸他們強記過去,不忘過去,重視現在,展望未來。他們這樣做了,都是身常清淨,口不惡言,意不散亂,心胸廣大,智慧如海。”

善財此時已能憶念過去無量劫的因緣,調皮地對天女說道:“除了憶念,還有什麼呢?”

天女賭氣似地回答道:“要想知道什麼,你到迦毗羅城去,那裡有個教育童子的遍友教師,他可以告訴你的。”

善財究竟是欲界眾生,舊情牽連,有些戀情,總想多說幾句話,道:“到你這兒無門,去無路,我能到何處去找呢?”

天女故弄玄虛說道:“既有來處,自有去處,何必問我?”

天女已領會到善財的心情,難分難舍,又不敢再與他糾纏,話一說完,即隱身不見了。

善財不見天女,綿情依依,離開天宮,向迦毗羅城去。

第四十五回 拜遍友童子師

善財從天宮而下,迦毗羅城是他去過的地方,不難找到。入得城來,看見一座高達的學宮,走到門前一問,這正是遍友所在的學宮。

善財走進課堂,一個精神飽滿的教師坐在講臺上,不發一言。下面一個孩子領著教唱字母“啊、波、多……”眾童子都跟著唱。又叫眾童子自唱。善財借這間隙機會,即向教師施禮,說明來意。教師滿不在乎地說道:“問我無用。“指著剛才領唱的弟子道:“你去請教那個名善知眾藝的孩子!”

善財有些不理解,但只得聽從,轉身向童子施禮道:“我已發菩提心,到各處求善知識者教導。”

童子見善財語言傲慢,不作理會,又去教弟子唱字母。

這次的教唱,卻令人驚奇,唱一個“阿”字,口吐金光,光照四壁,餘音繚繞盤旋室內。唱“多”字時口吐紅光,光閃爍四壁,室內光芒四射,射出課堂,射入太空。整個學宮都大放光明,成為一個五光十色,光輝燦爛的殊勝宮殿。

善財見此情景,知此童子不凡,便上前恭敬施禮,至誠請求道:“願聖者慈悲教誨,如何是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行?”

童子很自負地說道:“別客氣了,我不過教幾個字母,可是字母為善巧之門,能通達眾藝。不管哪門技術,必須從字母開始。各種語言,各種文字,都有它的音,有它的行,由音與行而組成文字,由文字而成各種技藝。我的技藝就是由文字中來的,比別人好,比別人精,比別人多,故人稱我為善知眾藝。”

善財倍感敬佩道:“聖者,你由字母精通了哪些技藝?能為我說點嗎?”

童子道:“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可以善巧智慧到達究竟彼岸。我以文字善巧,能深解醫方,治療難治之病。我以文字善巧,能識各種珍寶,並知其寶藏所在。我以文字善巧。能知各種資訊,能知鄉邑、城閣、園林岩泉之所在及其中內涵。我以文字善巧,能識天文、地理、氣候等各種變化。能知運算籌數等諸數運算。最主要是能免除愚癡,增長智慧,由此智慧而能達到證得真理,達到涅盤彼岸,我以文字善巧能免除痛苦煩惱,給人以快樂。”

這些孩子也懂得文字善巧,有各種技藝,由此技藝而消除人們愚癡而達到造福人間的目的。

遍友教師見善知眾藝學生講得有理,接著說道:“我一生教育孩子,使孩子免除癡暗。但這裡面也有道理。孩子們根基不同,理解不同。不能弟子都是一樣對待,主要應啟發他們自身的智慧。所以弟子教弟子,弟子自己學,我不過指路而已。”

善財道:“感謝聖者教誨,能為童子指路,使其自發功能而得智慧,這又是什麼技藝呢?”

遍友道:“我用善巧方便,諄諄教誨,只不過針對弟子的特點,以其所好,助其所成,路要自己去走啊!”

善財道:“這與利樂有情有什麼關係呢?”

遍友道:“要知道利樂有情的大事,請到,摩竭提國的婆且那城去,那城裡有個名賢勝的女居士,她可以告訴你菩薩是如何行的。”

善財得此善巧法門,歡喜跳躍,辭別遍友老師和善知眾藝童子,右繞數匝,頂禮而去。

第四十六回 拜賢勝優婆夷

善財來到摩竭提國婆旦那城,入得城來,見一個清淨莊嚴的住所。雖在城內,而聽不到喧嘩聲。宅後一片廣大的園林,園林內勝植桑竹果木。賢勝優婆夷是一個中年婦女,坐在華堂之上閉目養神。善財上前施禮,右繞三匝,說道:“聖者,我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拜善知識,願聖者慈悲教誨。”

優婆夷端坐不動,眼也不睜,慢條斯理地說道:“你走了那麼多地方,參拜了那麼多善知識者,學到那麼多道理,增長那麼多智慧,我能有什麼教你呢?”

善財見此神情,更加恭敬,怕象眾藝童子那樣引起誤解,到優婆夷面前長跪合掌,至誠說道:“我是虔誠求教,願善知識慈悲教誨。”

優婆夷要顯示她的功底,不正面答覆,指著東邊牆壁道:“東邊牆角螞蟻在爭鬥,你把那碗水拿去澆散它們。”

善財端起碗,走到東牆角一看,果然一大堆黑黃螞蟻,相鬥得難分難解,都互不相讓,有咬斷腿的,有咬斷腰的,淒慘萬狀。善財將水澆去,螞蟻各自奔跑,免去了這一場鬥打之災。

善財回到優婆夷身邊,優婆夷又道:“你聽見嗎?後面蠶房的蠶兒,桑葉吃完了,正在叫餓。你把那筐桑葉拿去倒給他們吃吧。”

善財把桑葉筐拿到後面蠶房一看,啊!好大的蠶房呀!架上置滿蠶簸,簸箕內蠶兒伸頭等食。善財將桑葉撒到蠶簸箕內。真奇怪,小小一筐桑葉,將所有蠶簸都撒遍。

善財回到優婆夷身邊,優婆夷又說:“那些淘氣的孩子,想從後面翻牆進來偷我的蘋果。你去摘幾個給他們,叫他們走大門進來。”

善財走到後面果園一看,一樹樹豐碩的蘋果好不愛人,摘了幾個從大門出去,轉過後面,果然看到幾個孩子在那裡搭肩翻牆。善財道:“優婆夷知道你們在翻牆想偷蘋果,命我摘來送給你們,叫你們走大門進去。”

幾個小孩面面相覷道:“優婆夷真厲害呀!”接過蘋果,背著桑葉,隨善財來到優婆夷面前,交了桑葉,領了工錢。優婆夷說: “你們翻牆不好,若不注意會摔斷腿的,這太危險了,是大不應該做的事。”孩子們說一聲:“是。”便歡喜地跳躍而去。

優婆夷對善財說:“我每天練習我的眼,能明察秋毫;練習我的耳,能聽複雜的聲音;練習我的鼻,能嗅不同的氣息;練習我的舌,能嘗酸甜苦辣,有毒無毒,有無資身效益的味。我能體察人的各種心理。因此,凡來我處的人,都不起心,心地善良,滿意而去。”

優婆夷說到這裡,稍停一會,又道:“你等一等,我去取午飯與你吃。”

優婆夷下了寶座,轉入後房,端出兩碗平常的小菜和粥。善財接過品嘗,真是美味佳餚,勝過所有的珍饈。優婆夷道:“我是一個普通家庭婦女,養養蠶、種種小菜、果樹,料理家務。雖然這是些小事,我把它當作人生大事在做。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得到心地清淨,然後遍及六根。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聽得到人們聽不清的聲音。以我自己的清淨心,照見無邊法界的眾生。我雖處於鬧市之中,但卻是一個清淨場所。所以到我這裡來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利益。人們把城的名字都改成婆旦那,是有增益的意思。而你所說的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學問,我很慚愧。不過我可以介紹你到沃田城去,找堅固解脫長者,他可以告訴你。”

善財聽後,心生歡喜,右繞數匝,頂禮拜辭而去。

第四十七回 拜堅固解脫長者

善財來到沃田城,尋到堅固解脫長者,長者年已半百,坐於草堂之內。草堂簡陋,四下無牆壁,上懸一葫蘆,長者坐于葫蘆下,善財上前右繞三匝頂禮道:“聖者,我名善財,已發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特來參訪善知識,惟願慈悲教我。”

長者道:“你已參拜眾多善知識者,證得眾多技藝,我能有裁唇棠隳兀?

長者說完眯上眼睛,不再說話了。善財見其態度傲慢,但想到善知識是我依託,傲慢中必又獨道之處。再長跪合掌,恭敬地說道:“惟願聖者憫我憐我,為我開示菩薩之行,為眾生造福之道。”

長者啟目祥觀善財,確有無量善根聚集一身,瑞像圓滿,說道:“你不知道,我是地地道道的莊稼漢。身在城中,心有田野。我有數不清的田園,勤苦耕耘,收穫糧食,與一切眾生共同享受。眾生與我無有分別,無彼我像。”

善財問道:“聖者,你住宅簡陋,四下無壁,吃的糧食又在哪裡呢?”

長者答道:“一個人的福德享受,是由自己辛勤勞動換來的,你要吃的我都有。”

長者說完,將葫蘆打開,取出一碗美食送給善財道:“你吃吧,吃不完的。”

善財接過,感到異香撲鼻。吞入口中,甜嫩爽口,真是難得佳餚。吃了兩口,肚子就飽了。長者哈哈大笑道:“你吃不完嘍!”

善財感到奇怪,還未意識過來,長者又道:“童子,你的衣服又髒又爛,拿一件好的去穿吧!說完從葫蘆裡取出一件衣服披在善財身上,善財感到有說不出的舒適與溫暖。看長者身上的衣服,卻是補丁加補丁。便問道:“長者為什麼不穿好衣服呢?”

長者道:“享受是有份量的,該自己享受的才享受,淡泊是有好處的。我們要珍惜福呢!在成佛的路上需要好多的福德資糧啊!”

善財道:“我有享受這件衣服的福報嗎?”

長者道:“有,你從福城出來培修了好多福德呀!這一件新衣是不夠得很的。”

善財想,他是莊稼漢,田園在哪裡呢?便問長者道:“你的田園在哪裡?我可以去看嗎?”

長者親切的對善財說:“你想看我的田園嗎?走吧!”說罷,拉著善財的手,一同鑽進了葫蘆。

啊呀!真是別有天地。這葫蘆裡一片廣闊的天地,一望無垠的田野,金黃色的稻穀,蔥綠的蔬菜,碩大的水果。紅男綠女,各取所需。彈琴歌舞,似如天國。見長者來,都圍上來互相施禮。長者為善財一一介紹,都是有德之士。善財隨同長者,在眾人陪同之下,經過田壟,跨過溪溝,上小山,過平地。長者道:“我的田園是看不盡,數不完的。田園就是眾生幸福的泉源。眾生無量,田園無盡,眾生、田園與我一體。若有我執我見,是不能享受這田園之福的。”

善財道:“長者是否是田園的化身?”

長者道:“你有這份執著,你就不能享田園之福啊!”

長者又同善財看了各種種植之地,說道:“我們走吧。”

長者拉著善財的手,往前一躍,一眨眼出了葫蘆,又坐在草堂裡。

長者道:“我只知耕耘,不問收穫,更不問收穫歸誰所有。眾生的土地,眾生耕耘,眾生享受。致于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事,就到那邊高樓去問妙月長者,他可以告訴你。”

善財十分高興,辭了長者,往高樓走去。

第四十八回 拜妙月長者

善財出了草堂,看見東方一座高樓,樓閣壯麗,光芒四射。善財已具神足智慧,很快來到樓前。舉目一望,光明耀眼。

善財進得樓房門,四面燈火輝煌,有琉璃燈、玻璃燈、珊瑚燈、瑪瑙燈、翡翠燈、水銀燈、金燈、吊燈、檯燈、壁燈、大燈、小燈,琳琅滿目。難以枚舉。妙月長者坐華堂寶座上。望著下麵無數造作燈具者。

善財上前施禮,右繞三匝,頂禮拜道:“我名善財,已發菩提心,淨化人間,利樂有情,為了求得如實的造福人間的真行,特來參拜善知識,懇祈慈悲教我。”

長者見善燦說話誠懇,心地光明,說道:“善莫大于智慧,行莫大于光明。要具有廣大智慧,才能分清是非,分清善惡,分清好壞,才有光明遠大的正確行動。”善財道:“行動正確,以什麼為準繩?”

長者道:“你別忙,我還未講完呢。”

長者舒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惡莫大於癡暗。一個愚癡無知之徒,盡作損人利己之事,這樣傷天害理,不會有好結果的。”

善財道:“有知識的聰明人也會犯罪呀!”

長者道:“這就叫假聰明,就是愚癡。”

長者停了一會又說:“真正的智慧,是與一切眾生同苦樂。眾生之苦就是自己的苦,所以要拔濟眾生苦難。眾生的樂就是自己的快樂,所以要給眾生快樂。為了免除眾生的癡暗,所以我造作各式燈具,給眾生光明。你來看吧。”

長者起坐,把善財帶到制好儲存燈具之處,一一解釋。指著東邊琉璃燈說:“貧窮苦惱眾生,我給此燈使之不貪戀財寶,心得清淨。”指著西邊玻璃燈說:“我給富貴眾生此燈,使他知道要象玻璃一樣明亮,使之不貪戀珍寶。”指著南邊的瑪瑙燈說:“我給癡暗眾生此燈,使他解除癡暗病。給嗔恚眾生以翡翠燈。給群居眾生以吊燈。給獨居眾生以檯燈。各取所需,各滿所願。用指揮燈照明眾生癡暗。使他們得到身心明亮、清淨,各行正業而得正果。我只知道這是智光三昧,于一切眾生都有好處,是指示真實的慧燈,是防非止惡的工具,什麼造福人間的事我且不懂,你到出生城去拜訪無勝軍長者,他會告訴你的。”

善財右繞三匝,辭別妙月長者,往出生城走去,參拜無勝軍長者去了。

第四十九回 拜無勝軍長者

善財來到出生城,尋找無勝軍長者,竟無一人知道。善財以為妙月長者戲弄他,叫他去拜一個不知名的人。但是善知識究竟是信得過,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東問西問不見其人,就在街上徘徊,無目的地東走西串。

善財走到一個熱鬧酒店,見眾人猜拳,一個老者拳拳得勝,以為是無勝軍長者,一問旁人不是。又走到一個樹蔭下,兩個老者對旗,其青衣者局局獲勝,以為是無勝軍長者,聽其答話,也不是。又在廣場上見一老者練拳,拳擊如飛,走步似箭,以為是無勝軍長者,即上前施禮問訊,說明由來。老者收拳答道:“童子,你想找無勝軍長者嗎?可你,見不到他的。“說完又去練拳。

善財在城裡轉來轉去,走了幾天,已走遍大街小巷,誰也不知道。看來這個城內並無此人。但是善財牢記離開福城時文殊師利的教導,“於善知識不生疲懈”,還是繼續找下去。

這一天細雨紛飛,善財走到城牆上,在城堡上坐下,心中憂慮。思前慮後,想到福城故鄉,想到眾童子送行時的囑咐,想到幾年來求善知識者的滄桑,想到各個善知識的教誨,禁不住情感,眼淚奪眶而出。

他沒有痛哭,雖然心裡難過,強作鎮靜,慢慢的進入了夢鄉。

在睡夢中忽聽有人在喊:“無像無作,就是勝軍長者。”善財睜眼一看,面前站著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善財急忙起身施禮道: “我名善財,已發菩提心,為了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事,前來參拜大善知識,願有所教我。”

那人道:“善男子,不能執著自己已得的成績,哪個成績也是如幻如畫,沒有執著的必要。只要對眾生有益的事都要做,那就是善事。當然,其中難免有是非曲直,有人誹謗、有人暗害。不管好好孬孬都不能執著。執著障礙聖道。執著障礙光明。一個患得患失的人,總是不能成大事的。”

善財聞言大悟,這真是無勝軍長者了。急忙跪下合掌道:“聖者就是無勝軍長者吧。惟願憐湣教誨於我。”

長者道:“是的!我是無勝,也是常勝,因為我無有常勝之像,也無無勝之像。因為無像,才有十方國土,三世諸佛的聖像。雖然我對人們做了很多好事,人們都不知道我。其實我與眾生一體,眾生即我,我即眾生,所以人們不知道無勝軍。我也不知道離開我還有什麼眾生。譬如人在世間上,並不感覺世間的變幻一樣。我只知道這一點,你那麼多的要求,我怎能答覆你?你到法比聚落去找寂靜婆羅門,他會告訴你的。”

說完他人就不見了。善財只得望空拜謝。離開出生城繼續尋拜善知識者。

第五十回 拜寂靜婆羅門

善財去往法比聚落,見兩個童子挽在一起鬥毆,難分難解。一童女走來大聲喊道:“你等不要打了,寂靜婆羅門說過,兩個都要被打死。”兩童子聽了都鬆開手走了。善財乘機問童女寂靜婆羅門住在哪裡?童女不答走開了。

善財只得繼續前行,見一農夫挖田埂放水。便問道:“田水放了不怕天幹嗎?”農夫答道:“寂靜婆羅門說今晚有大雨,怕沖斷田埂。”善財問寂靜婆羅門的住處,他回答就在前面聚落。

善財走進聚落,見兩婦女罵架。一個道:“你把雞給我毒死了,不賠就要你償命!”一個道:“你自己打死雞反怪我,這是混帳!”一個老嫗走來說道:“寂靜婆羅門說過,最近雞瘟流行,東家王二嫂還死了幾隻雞,怪誰毒死呢?”兩個婦女聽了都不再罵了。

善財進了聚落,聽見兩差交談。

甲道:“案情複雜,死者不會自殺的。”

乙道:“作案線索難找啊!”

甲道:“寂靜婆羅門說一句話,大家就相信了。”

乙道:“也只有這樣了,他是誠實君子,不會說謊的。”

甲道:“那就只有根據事實,可是我們的老爺如何辦呢?”

乙道:“你我見機行事為妙!”

善財聽在耳裡,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走到聚落頭目門前,見眾人湧進衙內,也隨眾人進去。

大堂上坐著布案三司,下跪死者的母親,哭著訴道:“我女兒是頭目親自接回衙內,健康無病,突然死去,說是途中遇鬼,望大人為我作主。”

頭目坐在側面說道:“我自己的妻子遇鬼死了,我心裡也難過啊!”說著假惺惺地悲泣著。

眾人聽了齊聲吼道:“既然頭目同夫人一道,夫人遇鬼,為什麼你沒遇鬼?沒有死去呢?”

有人說:“請寂靜婆羅門來說一句,我們就相信了。”

頭目說:“寂靜婆羅門就在裡面,請他出來作證吧!”

寂靜婆羅門蓬著長髮,身著納衣,手捧包袱,徐徐來到堂上,向眾人施了一禮,慢慢地說道:“頭目夫人情深意重,為頭目生兒育女。可是年老色衰,不稱頭目之心。王家么女花容月貌,與頭目鬼混一年有餘。夫人多次勸阻,頭目不聽。張三一案,頭目從中謀黃金十斤,不了了之。頭目私藏兵器,裡通外國,謀叛國家。此案發生,民眾共憤,請我出庭作證,邪說遇鬼,謝我黃金一斤,細衣十件。”說完將包袱打開,高高舉起,說道:“這就是證據。”

語音一落,群情憤怒,高喊道:“拿下頭目治罪,以鎮國法!”布案三司將驚堂木一拍,命拿下頭目,眾人見案情澄清,紛紛散去。

善財急忙上前施禮,婆羅門不知何事,倒退兩步。善財說道:“我名善財,文殊師利教我發菩提心,參拜善知識。今見婆羅門如此剛正不阿,乃聖人也。望聖者慈悲教我,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婆羅門扶起善財道:“我只知誠實,不懂虛偽。做事光明磊落,內心坦誠無私,應當做的事都做,只要是正大光明,弄虛作假不為,哪怕你是權貴名門。因此群眾相信我。別人的苦難乃是我之苦難,群眾的屈辱乃是我之屈辱。這樣你就有無窮的力量。”

善財道:“你剛才的作證,不怕頭目報復嗎?”

婆羅門道:“怕報復你就別作證,有大眾、有天理,我怕什麼呢?”

善財佩服婆羅門的膽識,還想再問究竟。婆羅門說:“我一老實人,什麼也不懂,只是有膽量,不畏權貴,與眾人心連心。你要學什麼好東西,到妙意華門城去,找德生童男和有德童女吧!”說完轉身就走。

善財想:寂靜婆羅門膽量過人,關心大眾,老幼都尊重他,聽從他,這不是簡單能做得到的,必須盡個人的畢生修練才能做到大眾與自己不單是心連心,而且是一個心。大眾即自己,自己即大眾,自己與大眾融為一體。

善財離開聚落,往妙意華門城的路走去。

第五十一回 拜德生童男有德童女

善財來到妙意華門城,城門前一石碑,碑上刻詩雲:

童男童女骨肉親,手中牽個玉麒麟。

殷勤來報善財到,彌勒樓前路最親。

善財讀畢,大為驚訝。不知怎麼知道自己要來。這石碑又刻了很久。莫非過去有與我同名的善財嗎?正猜疑間,有聲音道:“歡迎!歡迎!”善財轉過頭來,看見一對童男童女,恭恭敬敬地站著道:“我們奉德生童子和有德童女之命,前來迎接聖者。”善財感到手腳無措,這突如其來的歡迎,更使他不解其中奧秘。也不好細問,只得隨從二位走去。

進了城門,門內又有一對童男童女站立兩旁迎接,又跟隨善財往裡走。

走到一所樓房門口,又有一對童男童女侍立兩旁迎接,善財一到又隨同進入樓房。到華堂門口,又有一對童男童女迎接。善財細看樓房,莊嚴華麗,飛簷鬥閣,炯炯發光。

善財入了華堂,陳設豪華,美觀大方,但時現時隱。德生童男和有德童女,並肩坐華堂寶座上。善財急忙上前施禮下拜,抬頭一看,不見德生和有德,也不見寶座。只見兩邊椅凳,排列整齊,欲往上坐,椅凳也不見了。善財站回原處,椅凳照樣排列整齊。欲往上坐,又不見了。如此三、四次皆如此。善財心中納悶,不知是怎麼回事?

善財參拜善知識心誠!沒有看見椅子也往空處上坐,卻坐在一張軟綿綿的椅子上,其他椅凳排列如故。抬頭往上看,德生有德,並肩坐寶座上,互相依偎。善財想說明來意,見此親熱神情,竟說不出口。

可是不等善財言語,德生童男先開口道:“我在文殊師利童子處就知道你要來,而且知道你今天此時到來,所以派了童男童女們來迎接你。不過這裡不是你的住處。”

善財問道:“為什麼我不能在此住呢?”有德童女道:“這是幻境,幻境是虛妄不實的。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你所參拜的善知識也是虛幻的,你學到的那些都是虛幻的。”

善財大驚:我跋涉千山萬水,參拜五十位善知識皆是虛幻,我這些辛苦乃白費力!不!他們才是虛幻的,他們那樣形影不離,欲情未斷,親親熱熱,那才是虛幻,他們不是善知識者,是魔鬼。

善財正思念間,未曾開口,有德童女卻說道:“你想得很對,我們是親親熱熱的一對,我們的童男童女都是一對對形影不離,這就是依他起性呀。法依他而起,男依女而有,女依男而存。一切事物都是這樣,相對相存,沒有好就沒有壞,沒有女就沒有男,所以說這些相對存在的都是虛幻不真實的。若執此虛幻為真實,就是遍計執性。執男是真實,或執女是真實,都是執著,這就是遍計所執,虛妄的執著,不正確的執著,離開依他離開遍計二邊執著,才能顯出真理,各圓成實性,這才是你的住處,可是這圓成實性也是一無所有呀!善財,你也應該有個女伴才對呀。”

善財滿面羞愧,想到:我參訪五十個善知識都不知道這個道理,德生有德真善知識也。

德生童子拿出一張紙條給善財說道:“你到海岸國,大莊嚴園,彌勒菩薩那兒去找住處。”

善財接過紙條,德生、有德、樓閣等都不見了,只是一片空闊的田野。這時才感到心裡一亮: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善財展開紙條,上面寫道:

德生有德兩和融,同幻同生意莫窮。

同住同修成解脫,同悲同智顯靈功。

同緣同想心冥契,同見同知道轉通。

若要一身成佛果,毗盧樓閣在南中。

善財讀罷,領會到了,有為的幻化,無為的真理,感到遍身輕鬆,內心寂靜,智慧廣博,象脫胎換骨似的另成一人,歡天喜地地往海岸國去。

第五十二回 拜彌勒菩薩

善財得了如幻三昧,眾善妙樂,有說不出來的心情舒暢。這種妙樂,只有善財一人才能享受。他想到:善知識者真是偉大,善知識入慈母,諄諄教誨。如明師指引方向,如船師渡過深海,如大地生長萬物,如醫士除諸病苦,如甘露滋潤身田,如橋樑度濟行人,如春雨潤育苗稼,如明燈照破黑暗。我參拜了這麼多善知識者,每一個都給我無窮的力量,使我心胸寬廣,知識豐富,智慧廣博,精神煥發,意志堅強。學會了眾多技藝,得證廣大神通。即來到海岸國大莊嚴園,見到廣大寶樓閣。上不見頂,下不見底,四方廣大不可思議。彌勒菩薩住此樓閣內。善財右繞樓閣,自是思維,往昔身心不淨作諸惡孽,不求正果。如今因善知識,曾懷正見。一心趣求菩提,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何等美妙?但願一切眾生都如我一樣,發如是心,得如是智,證如是果。

善財右繞樓閣,難盡邊際。想到這樓閣如此廣大,不是一點福德智慧能夠證得。我又如何能見到彌勒菩薩呢?右繞不成,乾脆五體投地,禮拜彌勒菩薩,以至誠心,便禮拜數拜。

忽然一聲巨響,天空閃出祥光,遠遠望見彌勒菩薩,足踏祥雲,無量弟子隨後,天龍八部擁護,來至樓閣前。善財看得歡喜,即上前頂禮。

彌勒菩薩仔細觀看善財,對眾人道:“此童子善根廣大,智慧清淨,慈悲為懷,發無上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不辭千辛萬苦,爬山涉水,渡海穿洋,參拜眾多善知識者,學得一身好本事。已具三十二像雛形,當生如來家,住灌頂位,是成佛的種子。不過還不夠,如今重要的是行,要學普賢菩薩的大行,如何行?還需要善知識的教誨。”

善財聽了歡喜,手上忽然堆滿香花纓絡。彌勒菩薩手摸善財頭頂說:“佛子,你已發無上菩提心,其心堅固如金剛,如明燈照破癡暗,如大海容納百川,如寶劍能降眾魔,如妙香能除諸穢,如智慧水能息煩惱。所以能勇猛精進,參禮善知識,誓求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大志,這個門徑你已經走到了,快進去看吧!”用手指將樓閣門一彈,閣門洞開。善財歡喜,跳躍而進,門複自閉。

善財入得樓閣,舉眼一看,哪裡是在樓閣內?簡直望不盡,看不完。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虛空。三千大千世界無不包含其中。數不盡的奇珍異寶,看不完的瑞草鮮花,望不到邊的亭臺樓閣,聽不夠的清淨妙音。芬芳馥鬱,景色長青,金沙為地,池水澄清。七寶欄循,白玉砌階。層層樓閣,無邊無際。善財沿階入一樓閣,其中與大樓閣無異,廣大無邊。善財又入一小樓閣,亦複如是,與大樓閣無異,廣大無邊。善財望不盡,看不完。

善財又看各種圖像,都是彌勒菩薩的往事,有助人為樂的,有捨己為人的,有參拜善知識的。

又看各處的歡樂歌舞,人們之間的善良謙愛,你尊我敬。真是說不完的美好,道不盡的喜悅。善財看得心曠神怡,不想離去。

忽然,彌勒又彈指一下,只聽得一聲巨響,路閣竟不見了。善財卻站在一塊巨石上,彌勒菩薩又用手摸善財頭頂說道:“善男子,這美好的樓閣,是用自己最大的智慧、最大的精進、最大的勞動和不懈的願行得來的。你現在該回到文殊菩薩那兒修學大行了。”

善財感謝彌勒菩薩的教誨,正要作禮,菩薩卻不見了。四處尋看,只見大石上留下一首詩:

樓閣門前立片時,龍華師主遠方歸。

不唯彈指觀深妙,又聽慈音語細微。

理智行為身日月,菩提心是道樞機,

許多境界何去來,萬里無邊一雁飛。

善財讀罷,感到身心輕快,四肢柔和,已不見是原來粗穢的善財。歡喜跳躍而去。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善財經過彌勒樓閣的證悟,須臾之間,即到一百一十城以外的普門國蘇摩那城。城門高大無比。善財立于城門,思維文殊師利童子。忽然一隻巨手按在善財頭頂上,善財頓然感到遍身清涼,心地舒暢無比,聽到文殊師利童子的聲音:“善男子,不要因為有了智慧,有了神通,有了技藝的一小點資糧,就心滿意足,不求上進了。不求上進就要退後。趕快去求普賢菩薩的大行法。”

說話聲完,手沒有了。善財學到這些都是因為文殊師利的指導,幾年的勞累奔波。又聽到了文殊師利的聲音,感到恩師重逢,分外親切,當然聽從,再從尋找普賢菩薩。

文殊師利沒有說地方。到那兒去找普賢菩薩呢?善財兩眼凝視著高大的城門。看著看著,那城門就變成一個莊嚴的菩薩,坐蓮花寶座。寶座在白象背上。白象鼻頭高卷。威武慈祥。菩薩頭戴天冠,身披纓絡,光芒四射,善財急忙倒身下拜。

菩薩伸出右手摸善財頭頂,說道:“善男子,你跋涉千山萬水,參拜善知識者,雖然學得眾多知識,現在還是功未圓而果未隧。目的還是如何將這些用到行動上,這比參拜善知識者還要難啊!”

菩薩收回右手,身上方大光明,善財也在其毛孔之中。一毛孔之中又現三千大千世界。一世界又現出菩薩化度眾生,舍自己的頭目髓腦而救眾生,與眾生快樂。善財逐一看去。

一個青年雙目失明,上有老父老母無人供養,全家悲啼。醫生診斷,有不嗔人眼可救之。菩薩挖出左眼與醫生合藥,青年雙目複明。

一軍士追逐一人,取其首級獻長官,免殺身之禍。被追者乃忠義之士,滿門皆誅,唯一字未誅,即被誅者。菩薩隱其被誅者,以自首級付軍士回衙交差。

一獵人追趕母鹿,母鹿大肚將臨產,菩薩隱蔽其鹿。獵人怒而戳菩薩,菩薩舍去生命。

兩軍交陣,殺喊連天,無數生命倒下,菩薩化為金剛巨人于其中,勸其息兵,和睦相處,眾軍感動,放下兵器。其將軍怒甚,箭射金剛,金剛來不及提防,當即喪命。

一老者于林中跏趺正坐,修練禪功。一王者帶領眾軍幾宮娥彩女游獵,彩女見老者靜坐,眾結圍觀,王者誤以為老者戲弄彩女,怒割其耳,斷去臂,老者不嗔不怒,端然正坐,王者感動,敬佩其堅忍,向老者悔過。老者並不責怪,其耳臂複生。

一塊寶地,忽遭天旱,糧食遭毀,群民饑餓。菩薩時為長者,盡舍家中糧食財帛佈施饑民,自己饑餓,奄奄一息。

如此種種舍己利人之事,無量無邊,善財看不盡,念不完。自己身臨其境,也在做這些事,手忙腳亂的動起來。

菩薩見善財如此虔誠,當為佛子,入如來家,快到成熟的時候了,說道:“功德不是自己的,是一切眾生的,沒有眾生,就沒有功德。說完又把善財引到另外一毛孔中,看到善財過去劫中,不求正果,放縱情欲,作諸惡業,造無量罪,落入地獄餓鬼受無量苦。惡業報滿複生人中,無衣無食,受諸苦惱。看著自己不孝父母,不尊師長,遭惡道報,看見自己在天堂享樂,不思愛惜生命財物,天福享盡複墮畜生。這一幕幕,一幅幅,震動心弦,感動得痛哭流啼。

菩薩見此,已引發善財宿慧,又對他道:“善男子,既知過咎,必須懺悔,不懺悔三業就不清淨,不能生大悲心。沒有大悲心,不會有眾生度盡方證普吐的菩薩行。你還要學觀世音菩薩大悲心,才能悲智雙運。”

正說到此,西方祥光燦爛,一菩薩帶眾弟子駕祥雲而來。這菩薩瑞像莊嚴,頭戴佛冠,身披纓絡,手執淨瓶楊枝,腳踏蓮花而來。

東方祥光燦爛,一菩薩率眾童子,騎青獅駕祥雲而來,善財一見,是指導自己參拜善知識者,第一次拜見的文殊師利童子,好不歡喜,倒身下拜。文殊師利即忙扶起,說道:“善男子,現在你不需要拜我,要拜觀音菩薩,她才是你現在的依止師,她是以大悲為懷,聞聲救苦。你發的願也是淨化有情,造福人間,你就是她的好助手了。”

觀世音菩薩道:“我也不推諉,甘當此任。不過他是文殊菩薩化度,理應隨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道:“都是登地菩薩,還有什麼相可執?不過為了廣大佛子在度眾生的途徑中,還得有個依靠的準繩才行。”

觀世音菩薩對普賢菩薩道:“你是大行的典範,這個準繩給你擬為妙。”

普賢菩薩道:“我也不客氣,我的弟子都是這樣執行的。”又說道: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財道:“這個十法怎麼解釋呢?”

普賢菩薩到:“禮敬諸佛者,就是十方世界恒河沙佛都要禮敬。稱讚如來者,如來功德,最勝、最堪稱贊。廣修供養者,一切上妙好香花普皆供養給一切佛菩薩羅漢以致于眾生都要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勝。懺悔業障者,自念過去由身口意三業所起的業障都於眾前懺悔。隨喜功德者,凡財物以致頭目腦髓,皆隨喜于佛菩薩及一切眾生。請轉法輪者,凡十方世界所有妙法,皆轉與一切眾生共同修證。請佛住世者,為諸世間一切眾生得度而勸請佛住世化度。常隨佛學者,為度眾生苦,而隨佛學。恒順眾生者,凡眾生一切疾苦,皆以離苦而隨順之。普皆回向者,凡所有之一切功德,完全回向給一切眾生共同享受。”

善財聽完普賢菩薩的解說。法眼頓開,回憶自己幾年的參拜,頌道:

百十由旬摩頂歸,片心思見普賢師。

堂堂現在紅蓮座,落落分明白象兒。

沙劫智慧方滿目,微塵行願正圓時。

佛功德海重宣說,愁見波濤轉沙彌。

文殊師利道:“善財善根深厚,道行高超,既在眾善知識引導下,已了悟真常,入如來家,現該發揮他的智慧,弘揚正法,普度眾生,滿足他造福人間的大願。我已成就他五十三個善知識者的參拜。誰來成就他弘法大願?”

普賢菩薩道:“我已成就他十大願行,這是我能辦到的。救度苦惱眾生的行,就靠觀世音菩薩成就了。”

觀世音菩薩想善財童子已拜五十三位善知識者成正果,道:“我的大願,是以大悲為懷,將娑婆世界的有緣眾生,渡到極樂彼岸,正需要一個好幫手,就讓他隨我去吧。”

觀世音菩薩駕著祥雲,善財隨後,去作聞聲救苦的大事。文殊普賢也各回原處。他們走後,石上還留下一首頌偈:

打鼓弄琵琶,還他一會家。

木童能撫掌,石女解烹茶。

雲散天邊月,春來樹上花。

善財參遍處,黑豆未生芽。

善財童子為造福人間,不遠萬里,跋山涉水,參拜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者,了悟真常,已成正果,隨從觀世音菩薩去作利樂有情,造福人間的大事。

(全書終)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