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1998/5/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01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

今天我们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启讲佛门根本的法轮,《大方广佛华严经》。居士林的道场是一个常年讲经的道场,诸位同修们对於佛法都有相当深度的认识,讲这部大经因缘才具足。正如「开经偈」里面所说,诸位每天念的开经偈,这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那个时候皇帝是唐朝武则天。武则天看到这部经非常欢喜,就题了这四句开经偈。这四句偈实在做得太好,以后许许多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没有办法,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再做一首开经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们念的开经偈就是《华严经》翻译圆满,武则天题的四句偈。

我们在未讲这部经之前,先要说一说讲经的因缘,因缘的殊胜也正同这部经的旨趣一样不可思议。自古以来,讲这部经的因缘都是很希有、很难逢,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在这个社会环境当中。因为这部大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讲圆满,听众也要有相当的程度,不是普通人。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它的对象是大心凡夫。我们听说凡夫,自己实在值得欣慰,我们是凡夫,可是凡夫要具有大心才能够接受如来的根本大法。

过去我曾经讲过这部经,那在二十多年以前,也是时节因缘不具足,所以这部经没有能够讲圆满,讲到一半就停下来了。在台湾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晚年也讲这部经,也是讲到一半,讲到《十回向品》《十地品》没有讲,他老人家就往生了。由此可知,这部经要从头到尾讲圆满实在是不容易,一定要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道场。我们同修真正发大菩提心,才有如此殊胜的感应。这么多年来请法的人很多,而我总是以时节因缘没成熟,不是我不愿意讲这部经。我对这部经缘分很深,无比的喜爱,今天缘分总算具足,我们在此地跟同修们一起来研究。

《华严经》讲的是什么?这一点我们不能够不知道。我们要想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教;我们要读经,同样的首先要认识这部经典,特别是《华严》,佛说《华严》显示出无比圆满的智慧德相。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什么?我们今天讲题,主题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确确实实就是讲这八个字,换句话说,佛是教我们怎样去过佛菩萨的生活。我们知道九法界的众生,特别是六道凡夫,过的生活非常艰难辛苦,所谓苦海无边。佛在这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怎样在现前的生活当中,现前的工作环境当中,真正做到超凡入圣,从凡夫的生活能转变成诸佛菩萨的生活,这就是这部经的内容。我们能转过来,对社会广大的群众,对一切众生,就是作师作范;师是表率,一切众生的表率,社会大众的榜样模范,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的。

现代的社会由於科技的发达,工商业的改进,一般人的生活富裕了,可是人文、道德是大幅度的衰退,形成社会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富而不乐。实实在在不如古时候农业时代,大家的生活能够在贫而乐里面得到真实的享受。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人与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这个地球愈来愈小了。古时候确确实实有不少人,真正所谓老死不相往来,过著他一生平淡的生活。现在观光旅游,几乎每个人在一生当中不止一次。在富裕的国家地区,只要有假期,大家都是结伴到其他国家地区去观光旅游、去度假,这是现代人生活的方式。由於接触的频繁,这个世界上许多众生,我们文化的背景不相同,生活的方式不相同,意识形态不相同,宗教信仰不相同,突然之间的接触,当中矛盾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甚至於还有一些抵触、冲突的地方。今天世界有许多聪明智慧的政治家、教育家、宗教家们,都在研究如何能令这个地球上许许多多的大众,都能够消除隔阂、消除歧视,能够建立共识,大家能够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共同创造社会的安定繁荣,共同创造世界和平,使每个众生都能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我曾经见到有不少人很认真的在工作,希望这个目标能够实现。而实在说,如果要想这个目标早一天实现,能够圆满的实现,最好的方法无过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实实在在讲就是为我们解决这一个大问题。

《华严》教学的目标,我们这一次写在这张小张贴上,它的目标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真正能过美满的、幸福的一生。个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满,事业的顺利成功,无论你是从事哪一个行业,社会安定和睦,国家富强,世界大同,这是《华严》教学的目标。因此这部经典在这个时候,我们共同来研习,意义更是不同凡响。

今天在开经之前,没讲经题之前,先将它的大意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全经是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示现成道二七日中所说,也有经上说是三七日中所说;两种说法都有经典的依据,我们不必去执著。但是两种说法有个共同点,佛在定中所说。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哪里知道他老人家在定中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经的分量有多少?我们可以讲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佛都说尽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法不漏!佛说完这部经之后,当时参加大会的大龙菩萨,将这部经收到龙宫里面去收藏。六百年后龙树菩萨出现了,这个人是一个绝顶聪明智慧的人,他用了不长的时间,将世间所有一切典籍都学完,包括佛法;他感觉到这个世间没有什么稀奇的,於是就产生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大龙菩萨见到了,生起怜悯之心,把他接到龙宫去参观。在龙宫里面见到这部大经,於是龙树菩萨才知道自己渺小,自己知道的太有限。他看到圆满的《华严经》,分量有多少?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个数字我们无法想像!我们今天不要讲大千世界,讲我们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不大,在太空当中是小星球。把这个星球磨成微尘,很细很细小的微尘,这个微尘有多少?佛在经上常常讲数目字多,都用恒河沙来做比喻。这一个地球要是磨成微尘,比恒河沙不晓得要多多少倍,恒河沙算得了什么!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地球?也数不尽。

我们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看到黄念祖老居士一篇文章。在过去有许多法师、大德们,总以为佛在经上所讲的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大概是一个银河系,总是这么想法;银河系已经就相当相当大。黄老居士的说法,一个银河系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单位世界,这个说法过去很少人讲过。如果他这个讲法能够成立,一个大千世界是多少个银河系?十万万个银河系,十亿。十亿个银河系是一个大千世界,还要加上十倍,就是一百亿个银河系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首偈,一首偈就是四句。印度人算字数,他不像我们中国人,中国人算字数,这本书有多少字,以字数来做单位。印度人是以句子,四句,不管长短,四句就叫一偈,以这个为单位。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套书搬到我们地球容纳不下。所以龙树菩萨一看,这才呆了,知道自己太渺小,贡高我慢的念头立刻就被降伏了。

再看中本,也不是阎浮提众生(我们这个地球众生)能够接受。再看下本《华严》,下本是什么?是目录。中本算是《华严经》的节本,里面重要的东西是节录的。下本《华严》简直就是目录。所以,下本《华严》分量有多少?十万偈;换句话说,四十万句这么大的分量。四十万句,四十品,龙树菩萨看到这个分量,这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可以接受的,就把这个本子带回来了。《华严》是龙树菩萨传到人间来的;因为这个传说,所以后来就有一些学者不承认《华严》是佛说的,《华严》是龙树菩萨造的,就有这些传说、疑问。我们看看全经的内容,龙树菩萨能造得了吗?龙树菩萨能造,那他就成佛了,决定不是初地菩萨;经上记载,龙树是初地菩萨。

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是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而《华严》是在东晋时候才传到中国。第一次翻译出来我们称为《晋经》,晋朝时候翻译的,一共有六十卷。诸位要晓得,古时候不但印刷术没有发明,连书写的工具都是很原始的。古代的经典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这个树叶有一点像中国的芭蕉叶一样,比芭蕉叶要细致,现在诸位在图书馆里面还能够看到。把这个树叶裁成一条一条的,长长的,两边打洞,用绳子穿起来,大概一面可以写六行,也能够双面写。中国古代纸张没有发明之前,书写在木板、在竹片上。这部经这么大的分量,相当可观,运输不方便,很容易散失,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传到中国来的《华严》,是残缺而不完整的本子,只有三万六千颂。你看看原本是十万颂,只有三万六千颂,三分之一多一点,一半都不到。这是第一次传到中国来的,我们中国人也把它翻译成华文。

第二次在唐朝时候武则天执政,印度高僧实叉难陀到中国来,这也是当年朝廷迎请他到中国来的,将《华严经》带来了。他带来总共有四万五千颂,比晋朝的经典多九千颂。所以我们今天读《六十华严》,常常读到一段后头就中断没有了,下面应该有的,忽然没有了;这是梵文经典没有传到中国来,所以是个断简残章。增加这九千颂之后,虽然还是不完整,但是《华严》的大意能看得出来,这就很希有、很珍贵。这部经译成之后称为《唐经》,也称为新经,《新华严经》;晋朝译的称为旧经。诸位将来看到有《新华严经》就是《八十华严》。到唐朝德宗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向中国朝廷进贡,就是给中国皇帝送一些礼物,礼品里面有一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就是八十经的「入法界品」。这一品很完整,太难得,是完整的一篇。八十卷《华严》在这一品里只有一半,二十一卷。他送过来完整的这一品经,四十卷。合起来我们华文的《华严经》超过五万颂,《华严经》的义趣可以说是相当的完整,我们能够看得出来,能够在这部经里面得到真实的利益。这部经在中国三次翻译。

近代弘一大师教给我们,他老人家对待年轻的知识分子特别爱护。佛法好,从哪里学起?他劝人从《华严经》学起。介绍给大众,一定要学清凉大师的注解《华严经疏钞》。疏是注解经的;钞是注解疏的,注解的注解。疏、钞都是清凉大师自己作的,他是先作疏,大概以后嫌疏太深,恐怕一般初学的人有困难,再把疏作一个注解,称之为疏钞。「疏钞」两个字相当客气,很谦虚。在佛经里面,注解称为「论」。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注解称为「传」。大家念古书,都知道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种都是《春秋》的注解。《春秋》是一部古书,孔老夫子给它删订整理过,左丘明加以注解,称之为《左传》「传」跟佛法里的「论」意思相同,决定没有错误。这个注解符合佛的意思,一点没有错误,你跟到我这个学就行了,有这样的口气,就称为「论」。不敢有这个口气,恐怕我还有不到之处,要请诸位加以批评改正,就不敢用「论」,不敢用「传」,所以用「疏」、用「钞」。现在人就更客气,用讲记,用这些,这是谦虚的话。实在清凉这也是再来人,决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弘一大师教我们,八十卷经读到「离世间品」,五十九卷,然后接著念《四十华严》,四十卷,这样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这是我们华文《华严经》最完整的本子。他这个建议相当好,我们这一次讲解也用这个办法。我们前面五十九卷采取《八十华严》,到末后这一品我们就采《四十华严》,这样子九十九卷。我们现在一个星期讲八个小时,四次讲八个小时,预定三年到四年把这部经讲圆满,这也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年到四年是最短的时间,没有办法再短。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讲这部经,一个星期讲一次,一次只讲四十五分钟,因为他一个半小时有台语翻译,翻译占一半,所以只能够讲四十五分钟。我算了一算,他这部经从头到尾讲圆满需要五十年,寿命短的还不行。我们现在一个星期讲八个小时,实际上差不多我们的一年等於他的十年,所以差不多四年的时间应该可以讲圆满。这是《华严经》很简单的流传到中国来的一段史略。

中国的注解,自古以来也有不少家,这里面最著名的是贤首国师的注子。但是贤首的注子现在研究的人不多,因为贤首是根据《六十华严》《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搜玄记》都是以《六十经》为主。所以绝大多数研究《华严》,都采取清凉的,唐译的,清凉的《疏钞》。唐译的注子,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李通玄长者的《合论》。他们两个人对《华严经》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两个人注经的方式不相同。《疏》之体完全是依照经文一字一句详细解释,这是《疏钞》;而《合论》不是一句一句解释经,它是一段、一章、一节里面的这些大意,提出来发挥。所以疏之体跟论之体不一样,各有好处。清朝初年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老法师,他将疏跟论合起来,编了一部书,《华严经疏论纂要》,这个也很了不起。因为疏跟论的体例完全不一样,这东西在一般人讲是合不拢,他怎么能够把它合起来?道霈法师也非常客气,他也是一个尝试、一种做法,目的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读清凉的疏和李长者的论,他做一个导引而已。但是他这个东西做得相当有价值,特别对我们现代人,我们现代人耐心不够,长远心很难!所以用他的《疏论纂要》就非常理想,我们这一次讲解主要的就是依《疏论纂要》

而我们这一次讲演,一定是落实在我们现前的生活上。佛说经,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长经或是短经(从分量上来说),每部经都具足「教、理、行、果」。言说、文字,这是教,是教学。教里面含著有理论、含著有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帮助我们生活,帮助我们达到幸福美满。那就是你要去做,这里面有方法,你要去做;你做了之后,你一定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们讲的幸福美满,你得到好处那叫果,那个好处就是果,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这些疑难,消除一切灾难,这一点都不假。一部经具足教理行果,一品经也具足,乃至一字一句无不具足。佛经的殊胜,佛经的微妙,古人叹为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学习,清凉也教给我们四个方法∶信、解、行、证。教,我们要相信;理,我们要明白;行,我们要真干;果,我们要亲证。教理行果既然是交叉圆融遍满,我们信解行证也是交叉圆融而遍满,这在《华严经》里面特别显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认真努力去学习。

这部经的内容,根据古大德可以说是共同的研学心得,根据他们的报告,清凉将本经分为四分,四分就是四个大段,分科判教,全经分作四大段。第一段「举果劝乐生信分」。这个「分」是部分,这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所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毗卢遮那如来,他已经成佛了,成佛之后他的果报,依正庄严。正报,他的身体;依报,他的生活环境。我们看到这个果报无比的希有,无比的殊胜,见了之后我们能生起信心,喜欢向他学习。这是佛说法的巧妙之处,佛是先把好处展示出来给你看,你不能不相信!他不先说因,他先说果;如果先说因,你很难接受。因,要怎么修行结果;果,我也没看见,就很难相信,很难接受。先把果报放在这个地方让你看,你看了之后信不信?这是世尊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

我们今天要把这样圆满的佛法介绍给社会大众,为什么社会大众不能接受,学佛的人这么少,原因在哪里?原因,我们没有能够把果报拿出来给人看。说得再好,没见过,他不相信。果报是什么?果报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学佛学得不是一个好样子。人家一说你学佛,你劝我学佛,你看你这个样子,不值得人家羡慕,我们怎么能令一切众生相信?你看佛那个样子,叫人一看就生欢喜相。由此可知,佛法第一个要自己得到真实的好处,然后才能劝人,先要把我们修学的成果展示出给人家看。

我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好处在哪里?你一看就晓得。从那里看?快乐!我常常在讲席里面讲,学佛,学佛的人不老、不生病、不死,如果我们把这么好的果报展示出来,谁不想学?个个人都想学。你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病?为什么会死?都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要是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给诸位说,你就不会老、不会生病、不会死,佛法里讲得很清楚。我们看到佛,佛菩萨不老,世俗谚语常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佛菩萨不老。没听说哪个佛菩萨生病,没有!我们知道原因,知道这个好处,我们相信了。佛教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一定要断烦恼,要断习气。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什么叫恶报?烦恼就是恶报,你日子过得不开心就是恶报。果然能过得法喜充满,你在佛法里就真正得受用。所以我们自己要有个好样子给人看,就如同诸佛菩萨一样,示现一个好样子给世间人看。所以《华严经》一开头,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他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看到,我们对於佛这种生活环境才生起羡慕向往,自己觉得应该跟他学习。他能够成就,我也能成就。这是在第一分,第一部分所说。

同时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佛法也是因缘生。因此佛在《般若经》上才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法,法要放下,何况世间东西,更要放下。有人把这个话意思听错了。我这次到台北,台北基金会的同修告诉我,中国大陆有个人写了好几封信来,都写得很长。他现在困难,因为他听讲经听得很认真努力学习,放下了。工作也不做了,都辞掉,现在变成没饭吃了。佛菩萨不送饭给他吃,一家陷於困境,来问我怎么办?这是听话听错了。佛法叫我们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工作放下还得了吗?这个佛还能学吗?你是个家庭主妇,你把工作放下,你一家人都没饭吃,家庭就瘫痪了。放下是叫你心里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佛菩萨不讲经也不说法,他放下了,你还有什么佛法好听!他在讲台上认真努力讲经说法,那是他的工作,他工作没放下。怎么叫放下?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认真努力在工作,工作绝不放在心上,你的工作就不累。如果你放不下,我今天做多少多少工作,你累了,事情做太多,累了。作而无作,做许许多多工作,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好像没做的样子,一点都不累!二十四小时的工作,不疲不厌,那叫真的放下。放下是心里面放下,不是工作放下,他搞错了。他是工作放下了,心里没放下,心里还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不是「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错解如来真实义,错解了,这是我们不能不把它辨别清楚的。放下烦恼,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无论从事哪一行的工作,保持心地的清净,真诚、清净、慈悲,你能保持这个,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无论哪一种生活,无论哪一种工作,都是佛菩萨的工作,佛菩萨的生活,我们才得到真正的好处利益,学了现前就能得到。

所以本经在因果上讲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种因果。为什么叫「周」?周遍法界。因果也是交叉的,也是错综复杂的,周遍法界,有五种。在第一分里面是所信的因果。经文一共有六品经,前面五品都是讲果,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后面一品是讲因,这种殊胜的果报,怎样得来的。让我们先看果,然后再说明如何能够修证。这六品经是:世主妙严、如来现相、普贤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这五品是讲果报;末后一品是毗卢遮那品,这是讲修因。这一部分是说佛依正的因果。

第二个部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这一分经很长很长,也是《华严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完全说的是宇宙人生复杂的现象,所以在五周因果里面,它就占两分∶一个是差别因果,一个是平等因果。差别因果是讲十法界之内,当然包括我们六道,六道、十法界形相不相同,千差万别。到什么时候才平等?平等也不是一下就达到完全平等,逐渐逐渐的提升。几时出离十法界?不平等最明显的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那是外面表现的相状,我们要重视的是起心动念。不但每个人的念头不一样,就是自己早晚的念头都不相同,这哪里会平等!一个念头就是造一个因,因要是遇到缘,它就起现行,它就现相,所以这个相十法界里面千差万别。同样一个道理,在十法界里面愈往上去,那个相就比较单纯,愈往下面愈复杂。为什么?妄念太多,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太多,在十法界里愈往下面愈多,就愈复杂。我们就晓得,最复杂的是什么地方?地狱,没有比地狱更复杂。最单纯的是哪里?最单纯是佛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在十法界里它比较单纯,它因为妄想分别执著少,现出相就比较单纯。

如果超越十法界,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断了。执著是烦恼障,见思烦恼;分别是所知障,二障统统都破了。还剩什么?剩下是无明,无明就是妄想,无明没有断尽;但是他超越十法界了,也就是说他不用妄心。学过佛学的同学大概都知道,妄心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十法界里面的统统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一个很大的关口,很难突破!不用八识,不用五十一心所,就是法相家所讲转八识成四智,这个关口就突破。突破十法界,他到哪里?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差别因果没有了,叫平等因果。为什么跟他讲平等?因为他跟诸佛如来用一个心,真心。我们讲真心跟妄心,大家就好懂。十法界里面用妄心,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用真心;用真心,那个法界就是真实的,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你用真心,你就能够证得一真法界;你要用妄心,你决定不能证得一真法界。这个事情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去解决;不是别人设的限制,不让我进去,没这个道理。不是别人设限,自己设的。自己只要用真心,你就入一真法界。刚入一真法界是真心,真心是什么心?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也是《华严经》上讲的大心。大心凡夫,很有味道!

如果严格的讲,要发菩提心才能够契入一真法界,才能够接受《华严经》的教学,我们就困难了。我们今天分别执著一品都没有断,我们有什么资格接受如来的大法?发大心就行了。我们的心量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但是我们的二障没断,佛这个条件开启对我们就很有利,只要发大心。什么叫大心?起心动念不再为自己想,为整个社会想,为整个世界想,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想,这叫大心;虽然你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烦恼障、所知障一品都没有断,你是《华严经》的当机者。佛说这个话对我们是大有利益,我们要真正发大心,来接受如来圆满的法轮。

从初住菩萨,这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华严经》上一共把无明妄想分为四十一等,分分破,分分证,到等觉是究竟平等,完全平等。可是诸位要晓得,从初住菩萨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在他们本身知道平等里面有不平等。可是在我们看来,他们完全都平等,那个微细的烦恼我们看不出来,我们感觉到他们心地都是真正到清凉自在。他们展现出来的形象也是如此,跟如来果地上确实无二无别,所以初住菩萨即成等觉。这是讲到平等因果。

平等里面有差别,差别里面有平等,这是事实真相。何以说差别里面有平等?我们现在是凡夫,六道里面的凡夫,妄想分别执著无量无边,不平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心,每个人都有本性;真心本性是平等的,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我们只是迷失自性,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但是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本来有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得很明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断,我们今天讲放下,本来没有的是不难放下的。本来有的,圆满的智慧德能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证得。换句话说,你能够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你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你自己可以肯定成佛是本来有的,是可以做得到的;烦恼习气本来没有,是可以断掉的。可以断掉,今天我们不能断,那是自己没有做克己的功夫。不是不能断,你没有去断它;你果然认真去断它,不难!你不想去断它,不肯断它,那就难了。这些事情总在自己,不在别人;别人帮不上忙,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帮不上忙,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所以第二分里面经文很长,里面含著两重因果。

在佛的教学当中,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到五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要是算妙觉,一共六个位次。佛法的修学,圆圆满满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一条里面都说十,十代表圆满,不能把它当作数目字来看。第一个是住佛之住,这叫十住位。这个住是讲你心里面的安住,你心要住在哪里?佛在《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无所住就是佛住。无所住是指什么?是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住真实慧」,住真实慧就是十住菩萨。我们在讲席当中说的,「过高度圆满智慧的生活」,那就是住佛之住,佛就是高度圆满智慧的生活。特别是讲到高度跟圆满,空有二边都不住;二边不住,当中又立一个中道,你住中道又错了。这边是中道,那是二边,还落在一边上。所以祖师给我们讲:「二边不住,中道不存。」细细去体会这个味道。二边不住就是中道,再以为有个中道,又住了。《坛经》里面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你要是住中道,中道是一物,你还是有一物。话难讲!我本来无一物,有没有一物?你有,你有个「本来无一物」,你还是有一物。我什么都没有了,他还有个「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这个念头也没有了,他落空了,他住在空里头,又坏了,总是堕在一边。所以「住真实慧」确实不是个简单事情。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佛就教给我们:「宁著有如须弥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著有是什么?你还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还能够起心动念约束自己,肯断恶修善,你在六道里面还不至於堕三途,这是好事情。

所以基本的这些道理我们要懂,佛说法之困难,我们也要了解。听佛的言语,听佛的经教,也相当不容易;不把佛的意思错解,这也得要有智慧,要有福报,还要有殊胜的因缘。可是我们不入这个境界,如佛所说我们果然能够把心量扩大,也就接近佛住。这种住就是「四弘誓愿」,你看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的落实。一般人对菩提心很难理解;发菩提心,如果讲四弘誓愿就比较容易懂得。第一个要发大心,大心凡夫。什么是大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真发这个心,不是口头,口头发没用!真正发这个大心。什么叫度?用现代的话来说,爱护众生,关怀众生,全心全力照顾众生,这就是度。不可以说这个众生我喜欢他,我关怀他、照顾他;那个众生我不喜欢他、讨厌他,我理都不理他。你的菩提心没发,你不是大心凡夫。关怀、爱护一定是平等,没有怨亲;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尽心尽力,这才叫菩提心,这才是发大心。所以「四弘誓愿」第一愿要是做不到,后面三愿都没有了。就像盖楼房四层一样,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第三层?不可能!

第二是什么?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为什么会认真努力去断烦恼?因为你有第一愿。我要度一切众生,我自己有烦恼我就度不了众生;我要度众生,一定先要把烦恼断掉,成就自己的德行。孔老夫子教学,德行摆在第一;释迦牟尼佛教学,也是把德行摆在第一。先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德行,然后再求智慧。再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断烦恼为谁?为度众生。学法门为谁?为度众生。一切为度众生,如果不为度众生,就不必去断烦恼,也不必去学法门。因为一切大众需要,所以自己非做不可。诸位要晓得,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个动力,推动的力量。世间人每天在工作上辛辛苦苦,拼命在工作,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名利。诸位想想,要没有名没有利,谁愿意去干事情?大家都不干!你干得愈多,你的名利得到愈多,为了贪图名利,不惜生命去拼老命,拼!社会都是讲拼,拼命!为什么?为名为利。在佛法是既不为名又不为利,什么力量推动你,你在那里勇猛精进?就是这个大愿力,「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力量在推动你。

到最后要成佛道,成佛道还是为了度众生;不成佛道,度众生不能够圆满。唯有成佛,才能度等觉菩萨,上至等觉,下至阿鼻地狱众生,平等得度。这样的心才叫大心凡夫,发这个大心,你就住佛所住。我们现在烦恼没断,但是这个心量,心不输给十住菩萨,就是超越。《无量寿经》上讲「行超普贤」,你哪一样超过普贤?心,这个大心超过普贤。在断烦恼、学法门,那不如他,但是大心不输给他,我们凭这一点行超普贤。回过头来我们也就明白,这部《华严经》里面所说,也就是《无量寿经》上的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句经文细说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些人怎样修学普贤菩萨之德,也就是学习普贤菩萨的生活,学习普贤菩萨的工作,学习普贤菩萨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华严经》《无量寿经》上是这一句,一句话展开来就是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我们讲《华严》,还是讲《无量寿经》,只是把《无量寿经》这一句拿来细说而已,没讲到别的。

下面这一会是「十行」,第四会,第四会在夜摩天宫;第三会在忉利天宫,说十住,住佛之住。十行,行佛之行,学佛的生活。佛的生活是什么?佛的生活是爱护一切众生,关怀、帮助一切众生,这是佛的生活。佛用什么方法去做?在一般大乘经典里面讲的六波罗蜜,生活行为六个纲领。第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持戒,第三个是忍辱,第四个是精进,第五个是禅定,第六个是智慧。我们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遵循这六个原则,这就是行佛之行。布施是放下、是舍,我们自己有多余的,别人有缺乏的,一定要帮助别人。我们多余的,里面事事物物很多,别人所缺乏的也很多。物质生活上所缺乏的,我们有能力要帮助人;精神生活所缺乏的,更应当帮助别人。

在物质上,譬如财物,佛在经上常说「财为五家共有」。菩萨绝不积财。佛在经上常讲「积财丧道」,为什么?人没有财的时候,对财还没有贪心;有了财,贪心随著就起来,愈是有钱愈吝啬,愈舍不得。你看看在佛门里面布施的,都是些没有钱的人、生活很清苦的人,布施很慷慨、很大方;有钱的人很吝啬,一毛不拔。那些财他能带得去吗?一样都带不走!你跟他讲,他也晓得,晓得还是放不下,还是不肯帮助别人。真的如佛所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舍财修福,福报是能带得去的,财带不去!修福也要抓住机会,机缘现前,你要是不掌握到,修福的机会失掉,再想修福没机会了。由此可知,真正能修福的人,还是有福、有慧之人;没有福、没有慧,想修福修慧都没有机会,你才晓得难!何况在这个世界,共业、别业错综复杂,学佛的人对於这个道理、这些事实真相,一定要看清楚,要看明了。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尽心尽力修福修慧。修真正能带得走的,我们干;带不走的,决定不干。所以钱要用,愈用愈多,不用就没有了;不用,铜钱会生锈,就没有了;愈用愈多。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依报随著正报转」,一点都不错。我们学佛,佛先把果报摆在面前给你看。在此地有个非常殊胜的果报,你们天天看了没在意,没看出来,我们这一次《华严经》启请,李木源居士做代表,这是真正的果报。十年前他得癌症,医生跟他讲顶多活六个月,你看他活了十几年。他是怎么转过来的?他没有看医生,也没有吃药,也没有去求神仙,心理上转过来的。以前是个凡夫心,凡心!所以他才得病,他有烦恼。得病之后他觉悟、回头了,知道没有希望,身也要死了;一切放下,身心清净,替佛教做工作,为众生做工作,做一天算一天,也不想明天,等佛来接引往生。做了十几年,愈做愈健康,愈做他精神愈好。这是学佛的果报好处摆在我们眼前,真的是一无所有,心想事成。他不是想自己,不是想私利,想佛法、想众生,念念为佛法,念念为利益众生,没有一个念头是为自己著想。所以他相貌转,身体转;相随心转,身体体质也随心转,生活环境也随心转;生活环境是依报。这是我们眼前一个例子。

我这次到台湾办一件事情,在那边听说台湾南部有一位老太太,没有念过书的,不认识字,现在在台湾很出名,人家叫她慈悲菩萨。这个老太太的行谊,做出榜样给大家看。他们告诉我,他们家里有一块地被别人侵占,许多年这个纠纷都不能解决。她去看占领土地的那个人,跟他讲:「我把你看作我自己的爸爸一样,我非常恭敬你,我这土地你喜欢用尽管去用,不管你用多少年,你不用再还给我,你用的时候尽管用。」这个人听了这话,就受她的感动,自动把地就还给她。什么样纠纷、纠缠都没有办法,非常顽强,她这几句话真能感动人,出自於真诚,并不是来要,出自於真诚。你需要用你用好了,你用跟我用没有两样!有一次她丢了五千块钱,很欢喜,捡到的人他可以用!她没有懊恼,没有烦恼,一天到晚欢欢喜喜。她的儿子有个摩托车,花一万五千块钱修好,车有点毛病,修好了。修好之后被人偷去,她喜欢得不得了,幸亏修好了,要不然他骑这车会出车祸。你看看,她这个存心念念都给别人,都是替别人想。他们在乡下种一个菜园,她种的菜种得特别好,这是依报随正报转;别人的菜园跟她连起来长得就不如她。她那个菜园是告诉人家,随便什么人想吃菜,都可以到她菜园去拿。有一天她先生在菜园里看到有人在那里摘菜,就问他:你为什么到这个地方?他说:这是慈悲菩萨的菜园,我们大家都可以采。她先生没话说。她也不需要特别照顾,这证明依报随著正报转。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不顺利。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她做到了,她的行谊感动许许多多人。出家人会说,做不到!人家不会说,统统做到了。行佛之行,真正能放下,真正能舍得。她劝人念阿弥陀佛,劝人求生净土。她不会讲经说法,专门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佛法重要的是在行!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没用处!要紧的要在行,真正把它做到;真正能放下,真为一切众生。

持戒就是守法,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合情、合理、合法,违背情理法的事情不能做。忍辱就是耐心,不论做什么事情,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耐心。精进是要求进步,不是说放下就什么事不做,还有精进!求进步,不但要做,还要希望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哪里不做?所做不是为自己做,是为一切众生做;为自己做的放下,为众生做的提起来,总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生活穿衣吃饭都是为众生;换句话说,这个身体活在这世间为众生活的,这个身体是为众生工作的,不是为自己。自己的放下,为众生的、为佛法的这个提起来。禅定是自己有主宰,不为外面环境所动摇,那叫定功。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社会,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太多,你六根所接触的都是诱惑,而且诱惑的力量非常的强大。我们在这个环境里头,六根不被六尘诱惑,不被境界所动摇,这就是禅定。这个禅定不是叫你每天盘腿面壁,盘腿面壁的禅定没用处;不受一切诱惑,这个禅定就起作用。般若智慧是一切通达明了,不糊涂,样样清楚、样样明白。这叫行佛之行,这是十行位所讲的。

十回向位,那是完全拓开心量,就是刚才所说的,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之法这就叫佛法,这叫做回向。诸佛如来、一切菩萨修因证果就是「信、住、行、向」这四个纲目,这四种修行。这四种修行,再给诸位说,这里面不是有先后,不是有阶段,先修这个阶段,然后再进入那个阶段,不是的,每一行里面圆满含摄这四种行,这是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的。所以此经,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生活怎么不美满?真正是大圆满。大圆满的境界在《华严》,等讲到经题的时候,我再跟诸位细说。所以这部经我们的学习,一定要能够契入境界,也就是说我们要学过佛菩萨的生活。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华严经》就是普贤法界,就是普贤的生活,普贤的榜样,普贤的模范,是一切法中最殊胜、最美满的。

到十地,这登地。登地是完全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四弘誓愿里面圆圆满满的实现他第一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用什么方法?信、住、行、向,自己修成,也以这个方法去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信佛菩萨所信,住佛菩萨所住,行佛菩萨所行。拓开自己的心量,像经上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就是十回向。从十地到十一地,到究竟果位。等觉、妙觉在本经里面说了十一品:十定、十通、十忍、阿僧只、寿量、诸菩萨住处、佛不思议法、十身相海,这是讲正报;随好光明、普贤行、如来出现,一共有十一品经是讲等觉跟妙觉。这是《华严经》第二个部分,是很大的一部分,讲「解」。你解了以后,你才晓得怎么行。

第三分是「托法进修成行分」。法是万法,一切万法,六根所接触到的,你就懂得怎么修行,《华严》妙就妙在此地。学了《华严》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六尘说法,才懂得佛在经上常讲「尘说刹说,无间断说」,我们就能够亲眼见到,亲耳听到,时时刻刻都在「大方广」、都在「佛华严」之中,你这才能契入,真正成行,成就我们的修行。如果说成就修行,不如成就我们美满的生活好懂!那个行就是美满的生活,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跟诸佛如来果地上完全相同。这是一品经「离世间品」,有五卷,这一品经很长。

最后第四分「依人证入成德分」。完全示现榜样给社会大众去观摩,启发社会大众过诸佛菩萨大圆满、大自在的生活,完全展现给大家看。末后这一分在八十卷里面有二十一卷经文,叫「入法界品」。在四十卷经里面有四十卷,品题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