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十六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86

请掀开经本,我们还是从第四十六面最后一行看起:

「复有不可数大梵天王。所谓尸弃天王。慧光天王。善慧光明天王。普云音天王。观世言音自在天王。寂静光明眼天王。光遍十方天王」,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接著看下面第八尊:

【变化音天王。】

这十种名号都是表大梵天王的德行。音声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主要的方式,楞严会上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他说得很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教导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以音声说法。音声有变化,不仅是音声的变化,我们知道色相也有变化,实在说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在刹那刹那变化,没有不变的东西。凡是变化的,在佛法里都称之为有为法;没有变化现象的,才称之为无为法。说有为、无为,可以涵盖世出世间一切法。大梵天王在此地教给我们,要度这些千变万化种类的众生,要懂得活活泼泼运用的方式,这正是佛菩萨所说的「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法才能够契机契理;没有变化就决定不能够契机,可是变化一定要守住不变的原理原则,这种变化才叫做善巧方便。佛法里讲善巧,巧就是巧变,善就是他能够在变化当中不违背原理原则,这叫善。佛法讲的原理是什么?是心性。换句话说,无论怎样变化,绝不违背心性,这叫做善巧方便。如果违背心性,虽巧而不善,也就是说虽然能够契机,但是不契理,佛说过契机不契理是魔说,不是佛说。如果契理不契机,佛有个比喻说「闲言语」,闲话,虽然契理,但是不契机,这一切众生听了没用处,得不到利益,这也是佛不许可的。所以『变化音』里面一定要掌握住契理,契理契机,才叫善说。

这一句对我们的启示也很大,让我们了解,尤其是大乘法中,我们晓得小乘法是保守的,大乘法是开放的。特别是在《华严》《华严》里面所说,不但是理事无碍,事事都无碍,为什么?契理。只要契理就无碍,与心性相应,与空寂之理相应,也就是说千变万化,一尘不染,这就契理。换句话说,必须要把妄想分别执著舍尽,才能达到事事无碍。如果我们还有少许的分别执著,那事事都有碍,理事也有碍,这是六道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障碍,为什么?与理不相应。在四圣法界里面,这是超越六道,他们已经把执著舍掉,但是还有分别,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些人,他们可以达到理事无碍,但是事事还是有碍;我们今天理事也有碍,比不上他们。超越十法界,分别执著统统舍掉了,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才是事事无碍,那真正是到清净平等觉,在尘也不染尘劳,这个变化就完全相应了。

我们懂这个道理,应当怎样做?一定要在断烦恼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尽量减少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不可能没有,如果没有你就决定不是凡夫,是凡夫分别执著决定有。如何能把分别执著减轻,我们的功夫就得力,修学就有进步,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在这上用真功夫,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是障碍,都不能够得力。净宗法门虽然说「带业往生」,说法没错,如果在临命终时分别执著放不下,那就去不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凡是能够往生的,最后那一念他相应,他那一念是阿弥陀佛,把世出世间一切分别执著放下,最后那一念是阿弥陀佛,他才能往生。诸位都知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他去不了?分别执著没放下。这桩事情,当然在平常我们就把它锻炼、把它养成,这是最好,平常要能养成你就自在了。为什么?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没有障碍,想在这个世间多住几时也不碍事,这就是事事无碍了。这些菩萨们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做不到就是自己不肯放下,那有什么法子,这个事情没有别人障碍我们,与任何人都不相干;佛菩萨虽然慈悲,也帮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觉悟,自己发狠心放下。

可是我们也知道,不少同修真的想放下,偏偏就放不下,不是不想放下,他真想放下,为什么放不下?无始劫来烦恼习气太重。不想打妄想,妄想偏偏起来,在你用功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现象,无论修学哪个法门,稍稍功夫得力的时候,这个现象现前了。一个就是妄念很多,不念佛的时候觉得自己没妄念,不静坐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没妄念,一念佛发现不晓得哪来那么多妄念,好像是愈念妄念愈多,静坐下来愈坐妄念愈多;这个现象叫掉举,这是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现行,不是平常没有,平常就是这么多,但是平常你没有发现,这个时候念佛发现了,静坐发现了,绝对不是你念佛念来的。所以有很多同修遇到这个情形,不敢念佛。我不念佛的时候好像没妄念,怎么愈念愈多?这个地方千万不能够误会,决定不是念佛念出来的,是念佛才发现的,好现象!不念佛的时候,你有这么多的妄想你自己不知道,念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晓得;晓得之后,我们就要用方法来对治它,所以这是好事情。不可以说我妄念多,我不敢念佛,那就坏了。第二种现象叫昏沉,佛号念多,瞌睡就来,一止静就打瞌睡,睡著了,打呼,常常听到的。不但还有坐著睡觉打呼的,还有人站著睡觉打呼的,功夫更好的,经行的时候他也睡觉打呼,那是很了不起的本事;这个现象都不好,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知道用方法来对治。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世尊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就是对治昏沉跟掉举,要懂得用方法对治。

可是根本的方法,还是在平时把我们这个观念纠正过来,错误的观念,这是从根本上下手。如何修正我们错误观念?能够契入佛的知见,一般大乘经上都说得很好,就净宗法门里面来说,比较一般大乘法确实是方便多了。净宗只讲「欣厌」两个字,对於娑婆世界六道的生活你要了解,我们现在在人道,人道里面痛苦的状况我们知道一些,不够深刻,人间有很苦的人,世间苦众生多,我们没有见过。苦难的日子现在年轻人没有受过,不知道世间苦,所以你在这个世间还生贪爱之心,你还舍不得离开世间,你是不了解世间的状况。如果要说到生活环境好,天人比我们好得太多,欲界天一层比一层好,色界更殊胜,摩醯首罗天的福报几乎可以跟佛相比,他也有三十二相,也有八十随形好,这佛在经上说的;但是他的相好没有佛那么样的清楚,没有佛那么样的殊胜。我们看看这种境界羡不羡慕,贪不贪恋?可是你要知道,天人寿命再长还是有限的,天福享尽的时候怎么办?几乎大乘经论里都是这个说法,天人命终之后多堕落,而且都是落在恶道。福享尽了,阿赖耶识里头恶业种子现前;换句话说,还是免不了轮回之苦。落到恶道里面那就苦不堪言,恶道的时间也很长,比天人的寿命还要长。《地藏经》诸位常念,我们晓得寿命最长,是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这是寿命最长的。可是《地藏经》上跟我们讲,地狱那个寿命无数劫,无数劫跟八万大劫相比,八万大劫就太短了。你要是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然后才知道六道再大的福报也不可以留恋,为什么?不是真实的。不能够脱离六道,佛在经上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三恶道是家乡,人天两道是出来旅游观光,时间很短,就得要回去。我们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贪恋的心断掉了,这就贪瞋痴念头淡了,纵然没有断就很淡薄,有也好,没有也好。

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一定要清楚,那个地方其他的不谈,寿命长,到西方极乐世界,凡是生到那边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寿命也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有人来质问:无量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是怎么讲法?有量的无量;虽然讲无量,实际上还是有量,不过寿命太长了,即使有量的无量也足够用。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凡夫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寿命是无量劫,三大阿僧只劫算什么?所以说你就是像他方世界这种普通修行需要的时间,在西方极乐世界你也有足够的时间修行成佛,你才晓得有量的无量就变成真正的无量,你成佛那就真的无量,诸位要懂这个道理。真正的无量寿是什么?是报身,法身没有寿命,说不上有量、无量,报身是无量寿。应化身是有量的无量,报身是无量的无量,是真的无量,这个疑问我们就解决了。所以佛在经上说,将来阿弥陀佛化缘尽的时候入般涅盘,观世音菩萨接著就成佛。阿弥陀佛示现涅盘是什么身?应化身。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法身不生不灭,报身有生无灭,应化身有生有灭。现在在西方示现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他老人家的应身,我们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见到佛是应身,实报庄严土见到的佛是报身,常寂光土是法身,常寂光土没有相,这个道理我们懂。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应身到我们世间来,示现的寿命八十岁,八十年,叫劣应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现的应身寿命就长,无量寿,应身也是无量寿。佛的化缘变化莫测,哪有一定的?诸位念到《无量寿经》,当年世饶王亲近的世间自在王如来,那也是应身,寿命就很长,在世教化众生就四十二劫,当然佛的寿命决定不止四十二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化众生四十九年,住世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世间自在王讲经说法四十二劫,我们就想到他的寿命一定很长,应该有五、六十劫。这都是讲应身,应身在虚空法界各个地区不一样,真的叫千变万化,哪有一定的?

也许你要问为什么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与众生的业力有关系。如果这个世界众生造善业多、恶业少,寿命就长,福报就大;如果这个世界一切众生造恶业多、善业少,依正都劣,寿命就短,就是这么回事情。寿命也不是阎罗王给你注定的,没这个道理,完全是自己修得的。阿弥陀佛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何以寿命那么长?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上善之人,经上讲得很好,「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换句话说,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再造恶了。这些事实,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应当怎样学法?现在起就不要再作恶,不是说我等往生之后,到极乐世界再不作恶,你要是这个想法,恐怕你去不了;你到极乐世界还作恶,你不能破坏人家道场,人家怎么会答应你去?你怀个念头,想到极乐世界去作恶,不容易;极乐世界的人各个都有神通,你的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

所以要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做一个纯善之人,我们从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对一切人、一切物,物比人包括的范围大,就是所有一切动物,乃至於植物、矿物,都以一个纯善之心来看待,决定不可以有恶意。你要常存这个心,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有把握;除非你不想去,你要想去一定去得成。为什么?心相应,这一点很重要。怎么样的变化,纯善之心不变,利益众生的心不变;不但利益我们亲近的人,陌生的人我们同样利益他,这个心是清净平等的,决定没有差别。不但对於陌生的人如是,甚至於对冤家对头,蓄意来陷害我们的人,我们也是以清净、平等、慈悲心对他,没有两样。我们身命被他害死了,害死有什么关系?害死,我还感激他,为什么?早一天到极乐世界。他要不把我害死,我还在这里受几年苦;他害死我,我不是很感谢他?我提前到极乐世界去,哪有一丝毫怨恨的念头?真正只有欢喜感恩。

我们常存这个心,给诸位说,妖魔鬼怪都受感动,都不会来加害於你;不但不加害,尊敬你、佩服你,他来护你的法,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不难懂,谚语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我们恨一个人、讨厌一个人,陷害他,他一点都不生气,还是以真诚心、慈悲心来对我们,我们会不会受感动?一个道理,我们一定会被他感动,掉过头来我一定拥护他,妖魔鬼怪也同这个心。纵然有这些妖魔鬼怪来围绕,我们也不必害怕,也不必讨厌,也不必把他驱逐出境,我老实念佛,希望他们跟我一起念佛,这才好!我们度一切众生,不能说妖魔鬼怪不度他,哪有这种道理?「众生无边誓愿度」,底下还加个注解「妖魔鬼怪除外」,行吗?不行。佛是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包括他们在其中,所以我们要有心量,要有大心量,要能够包容,决定不能有差等。今天他们还来找我们麻烦,说明我们的德行不够,心量不够大,没有能感化他。有这些东西在好事情,正如同印光老法师所说,他来警策我们,自己感觉得惭愧,功力不够,应当认真努力修学;我们能感动他,才显示我们自己的功夫得力,这样每天大乘经典读诵就没有白读。所以经教你要能解能说,首先自己要能行;自己不能行,你怎么会说?纵然能说也不相应,一定自己先要做到,然后才能说,这个很重要。必须自己契入境界,这个时候你自然就有善巧方便,自然就懂得随机应变;「变化」就是随机应变,你就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属於权智。第九尊:

【光明照耀眼天王。】

这位天王德号里面所标榜智慧之眼,两种智慧都具足,『光明』表根本智,『照耀』表后得智。『眼』是眼根,说一个眼根,我们就能联想到六根。《楞严经》上告诉我们:一根解脱,六根就圆通。这是六根里举一根来说。六根是说什么?浅而言之,我们身体的作用。佛度化众生也要用这个身体,没有这个身体,拿什么东西来度化众生?说法要用这个身体,观机也要用这个身体,示现做一个好榜样还是要这个身体,怎么能离开这个假相?虽用这个身体,而不执著这个身体、不分别这个身体,这是他们高明之处,这就叫做「光明照耀」。你用六根,真正能做到「即相离相,离即同时」,没有先后。我们必须要以这六根来做佛事,做佛事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你自己先要觉悟,你不迷。具足两种智,佛是依这两种智说法,依这两种智度化一切众生;实智实在讲是清净平等心,清净平等起的作用,作用在哪里表现?在六根上表现。宗门常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这一尊天王所表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我们今天学不像,我执没有舍掉,怎么学都学不像,这个事情是真难,真不容易。

世尊千经万论,即使小乘经上也说、也常讲,世间几个人知道?我是假的,我是不可得的,我是无所有的,谁知道?虽然常常在经典上读到听到,听得耳熟,自己也能说,可是就是入不了这个境界,还是执著这个身是「我」,还是执著身外之物是「我所有的」,这是大病,是病根!佛虽然有许许多多善巧方便,教导我们看破,我们就是不善於利用。四念处的观法是好方法,我们有没有认真去作观?没有。如果你认真的去做,我相信三个月到半年,一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可惜你没有去做。你要认真去做你才会发现,常说佛经里头教理行果,你才不至於止於教下,你得的利益很浅;你从教明理,恍然大悟;理明白之后,落实到生活当中就变成行,变成修行;从行门里面,你就证实佛在经上所讲的真实义趣,证明。所以一定要晓得,相是幻相,身是幻身,刹那生灭,念念不住。

现在在这个时代,每位同学都有照相的经验,你拿著照相机,对著照相的镜头快门按下去,这一张。你能不能再照一张跟这个相同的?没有了,这一张过去了。然后才晓得经上给我们讲「如露亦如电」,这一张按下去,这个身命过去,没有了,永远不会再回头。怎么不觉悟?到哪里去玩,照好多照片留著做纪念,谁纪念?你能纪念到几天?你死了之后没人纪念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所接触的,你仔细一观照,你才晓得万法皆空,才知道新新不住;不但念头没有相同,所有一切境界相,念头是能变,境界是所变,能变、所变都不可得。你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跟一切人相处就不会有误会,也不会有摩擦,会相处得非常好。

为什么说了解事实真相的人,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相处都能够和睦?他觉悟、他明白了,所有一切的遭遇都是个缘,善缘不生欢喜心,没有留恋,恶缘不生瞋恚心,也不讨厌、不嫌弃,他才能和睦,只有真正明白真相的人才能做到。我们对真相明白,我们也契入这个境界,契入这个境界才叫证,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确实如此,全用上了。不懂这个道理、不了解这个事实之前,我们心总是不平,心不平当然就不清净;不平就是有高下、有分别,你就不平;不清净就是有烦恼,贪瞋痴慢、是非人我,有执著你就不清净。不平等、不清净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一切都是轮回业,轮回心学佛也是轮回业,虽然学佛还是出不了轮回。你要问为什么?你自己本身就是;我们学佛决不是这一生,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没出得了轮回,没往生,如果往生今天怎么会到此地来?为什么不能往生?为什么学佛不能成就?没有脱离轮回心,以轮回心学佛依旧出不了轮回,这不是事实摆在面前吗?我们今天要想脱离轮回,要想在这一生成就,要把轮回心换成菩提心才行。

什么是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是菩提心;换句话说,是非人我、烦恼邪见一定要放下。如果你说实在放不下,放不下读经、念佛,二六时中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他东西都不想,不想就是放下了。每天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来薰习自己,这是了不起的功夫,让你真正的舍弃万缘,念念跟阿弥陀佛相应,蕅益大师讲「这一念是无上菩提心」,所以念佛能了生死,念佛能出三界,念佛能往生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不用念佛的方法,研教,念念与经教相应。我们发慈悲心,要想把这样殊胜的佛法介绍给社会一切大众,我们自己要不入境界,你用什么方法来介绍给大家?契入的条件就是「教、理。行、果」,每部经都有这四分,不但每部经,再跟诸位说,每一句经文都有这四分,乃至於说每一个字也有四分;你要是明白,那你就会讲,你才讲得头头是道。

每一句,「光明照耀眼天王」这七个字是教;这七个字里有理,光明是根本智,照耀是后得智,这是理;眼是行,六根,二种智落实在六根上那是行。每一句经文都有教理行果,我们如何契入?教要相信,理要了解,行要照做,从照做里面把这些教理融合成一体,教行理一而三、三而一,那就叫证。如果教行理是三分,你没有证;教行理合成一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就证,你就契入。诸佛如来、诸大菩萨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他们在这上用心,在这上用功夫;我们凡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搞是非人我,搞贪瞋痴慢,搞这些东西,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此地。除此之外,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吃饭,佛菩萨也吃饭;我们穿衣,佛菩萨也穿衣;我们行路,佛菩萨也行路,没有两样!教理落实到生活上变成生活就是行,从行里面彻悟就是证,一悟一切悟。末后这一位:

【悦意海音天王。】

这个意思非常之广。『海』是比喻深广,『悦意』,这个音声能令一切众生听闻到都能生欢喜心。这是什么声音?念佛的声音,广义的说,说法的声音;诸佛如来、菩萨、声闻、缘觉,乃至於凡夫的善知识,只要能说得相应,都是「悦意海音」。为什么?契机契理,至善之音。一切众生除非他没有接触,如果他接触之后,一定生欢喜心,我们在这些年当中听到不少事实。有一些年轻人喜欢音乐、喜欢歌舞,这是人之常情,没有接触到佛法,不知道佛法的好处,陶醉在世间娱乐之中,喜欢这些。往往因为家亲眷属有一个过世生起悲痛,在中国的习俗都会请一些出家人,或者是道士给他念经超度,这样子他有机会接触到佛法,听到佛法里面这些梵呗音乐的声音好听,再有机会接触到经教,他开始去读诵,觉得这里头愈读愈有味道,就把过去对於世间的那些娱乐渐渐远离,不再听这些东西了;听讲经,听念佛,他对这个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世俗的娱乐转变成以佛法为乐。

所以家亲眷属过世是他的一个增上缘,我们眼目当中看那是佛菩萨示现,让他在这个境界里面回头,在这个境界里头猛醒觉悟,将来他自己修行有成就,佛门常讲「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九世的祖先都生天,享天福去了;你不超度也超度他了,只要你自己修行有成就。什么叫成佛?给诸位说,往生就成佛,所以念佛堂是成佛之堂。你只要念佛能往生,真的往生,下下品往生,给你说你九代的祖先都到忉利天去享福,绝不落恶道。世间人讲孝亲,孝养父母,实在讲他不知道:你们学佛,学佛拿什么来孝养父母?他不知道;哪里知道念佛往生,九世祖先都享天福,这是在近年当中我们看到很多。由此可知,佛法是缺乏大力的宣扬。

佛经的法道浓,法味!「经」这一字,你们在讲经题都讲过,贯、摄、常、法,这是经浅说四个意思。「摄」,摄受人心的力量;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佛经都有很强摄受的力量。为什么不能摄受?没有机会接触。摄受的力量为什么不够强?是我们本身修养功夫不够。本身修养功夫真正够,理透彻,智慧开,无论什么样的经典,你都能讲得让人生信心,让人生愿心,让人生欢喜心,摄受力量就强大了。所以我们学教,学教要不修行,没用处,等於说食数宝;你纵然学会了能讲,没有摄受的力量,讲得再好,所谓天花乱坠,听的时候不错,出了大门都忘光了,没有余味!你自己有修行的功夫,听了之后回去他还有余味,那是你讲成功了;余味能保持多久,完全靠自己的功力,是自己修持的力量。释迦牟尼佛了不起,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他是修行到家圆满了,留下来的经典三千年味道还这么浓,哪个人能比得上?我们讲一点东西,人家能够回味几天?我想三、四天就没有,能保持三、四天就不错了。释迦牟尼佛到今天三千多年,味道还是这么浓,我们怎么能不佩服?这是从真实功夫来的,不是普通的文字。普通文字,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人家看一遍,不会再看第二遍,丢到字纸篓里去。说明什么?说明你的功夫很浅,不值得看第二遍。如果东西写得好,看得很有味道,留著还看第二遍。实在讲再好的文章,看个十遍、二十遍,不再想看,你这个摄受力量就有限。所以说「悦意海音」,音声要是不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那怎么行?怎么能够令九界众生都能受到你的感动?这个团体,现在常常讲多元文化,我们说这个族群讲得通,我们在叹德里面可以看到,他们是很喜欢闻佛法,常常在大众当中代表启请佛菩萨讲经说法,所以他有「悦意海音」。我们请看底下经文:

【如是等而为上首。不可称数。】

这一句是总结。下面叹德:

【皆具大慈怜愍众生,舒光普照令其快乐。】

「梵天」,梵是清净的意思,能够生到大梵天,心地都非常清净,他们都修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以说『皆具大慈怜愍众生』。因为他修慈悲喜舍,这四个字他做到了;不但他做到,非常热心的做,喜欢做,无有疲厌在做。慈是喜欢看到众生快乐,悲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这些人在世间做这些好事;喜是常生欢喜心,舍是真正能放得下,能够舍己为人,这在世间讲是善人。所以他们早就养成大慈悲心,才能够生到梵天,初禅大梵天;作大梵天王,这不是普通人。我们如何学习?一定要对於一切众生有爱心,有同情心、怜悯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全心全力照顾帮助一切众生,真正能够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就是修慈悲喜舍;以助人为乐,所谓是「助人为快乐之本」,乐就是四无量心里的喜,喜乐。他们喜欢听经、喜欢闻法,这些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会发起请佛菩萨来讲经说法;普贤十愿里面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他们非常热衷於这个事情,特别喜欢。所以德号里面有智慧、有光明、有照耀,都是对一切众生的。

欢喜闻法,欢喜听经,当然就生智慧,这一定的道理。有智慧,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当然明了,纵然说明了不够彻底,但是很得受用。这个受用是什么?清净不染;顺境里面没有贪恋,不染顺境,逆境里面不生瞋恚,顺逆境缘都不染,所以才能常常保持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切众生遇到他们,现在人讲他磁场好,你只要接触亲近他,即使一句话都不说,都感觉得一身很舒服,这就是「悦意海音」,就能够做到悦意。我们中国人讲气氛,气氛非常好,感觉很舒服,外国人讲磁场。他怎么变的?慈悲喜舍变现出来的。『舒光普照令其快乐』,「其」就是凡是跟他接近的这一切人物,自然都得到快乐。请看底下一段:

【复有无量光音天王。所谓可爱乐光明天王。清净妙光天王。能自在音天王。最胜念智天王。可爱乐清净妙音天王。善思惟音天王。普音遍照天王。甚深光音天王。无垢称光明天王。最胜净光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住广大寂静喜乐无碍法门。】

这一段是说「光音天」,色界二禅,大梵是初禅,光音是二禅。二禅也有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有这三天。在这个地方,这个族群代表七地菩萨,远行地。第一句标类列数,数是无量,类是光音天王这一类别。从数量上来看,我们就晓得这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一会,华严法会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族群大集会。二禅为什么称光音?《大智度论》给我们说,第二禅通名光音,天人说话的时候口里面出清净光明,所以称为「光音」。也有经典里面讲,这一层天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来沟通,他们彼此要沟通意见口里面放光,对方一看光的颜色就懂得他的意思,这的确很好,省了很多麻烦。我们有意思彼此交换,讲了好半天也未必能讲清楚,也许别人还把意思听错,会错意思,常常有的事情;他们不需要这么麻烦,一放光都知道了,这倒是个好办法。实在讲我们世间也懂这个道理,你要觉得光会说话很奇怪,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你们每天从马路上走过来,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有没有人给你讲话?放光,绿的光一放,你就晓得你很安全走过来,红的光一放你就晓得不能走了;不需要讲话,放光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用光代替音还真的不容易,我们的心很粗,思想没有那么精细。二禅天人心就相当定,禅定功夫很深,心地非常清净,心思非常细密,微微的所感,意思就能够通达明了,不需要这样繁琐的言语。所以到光音天,你还要用言语跟他说话,他觉得你很讨厌,你怎么这么罗嗦?那边的天人不用言语,用光来代替言语,称之为光音天。《瑜伽论》说他们叫「极光净」,意思说清净光明遍照自他,光里面充满智慧,充满福德,称之为光音。名号里有这么几个意思,可是我们在经上最常看到、最常听到,是以光代表言语,用得比较多。十个名号里面也是表法,显示七地菩萨的德行、智慧德行。第一尊:

【所谓可爱乐光明天王。】

梵天以上,也就是我们讲色界天,欲界天里面光就比较少,为什么?欲是烦恼、是障碍,所以光透不出来。到色界天人都有光,为什么?他欲离了。诸位要知道,离欲,并不是将这些五欲六尘从根拔起,不是,根还在,佛法里面讲他离欲是石头压草,没有除根;如果除根,他就不在色界天;要是连根拔除的话,他就超越六道,他入四圣法界。他是禅定功深,把烦恼习气伏住,这是伏烦恼而不是断烦恼。他有很深的定力,伏烦恼的时间很长,虽有烦恼决定不起现行,所以他身上有光,他放光。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能够体会到,世间有一些我们现在称他叫特异功能,这些特异功能的人,他们看人比我们看得清楚,最低限度他能够辨别这个人是善是恶,有没有智慧,有没有福报,至少他能看得出来。为什么?烦恼多的人,妄想分别重的人,这个人身体是黑暗的;烦恼轻的人,智慧大的人,他的身体是透明的,这个能看得出来。我们也就能证实,色界天人身体是透明的,所以他放光。

第一尊『可爱乐光明天王』,光明,实在讲无论是六道在哪一道的众生没有不欢喜的,清净光明人人能够欢喜。这里加上「可爱乐」,这个字读去声,乐是爱好、乐好。这是在二禅里面讲的,我们知道可爱乐的光明是从禅定里面生出来的,佛法的修学大家都晓得,禅定是枢纽、是关键,佛家无论是大乘、小乘,任何宗派法门,它的总纲领就是戒定慧三学。方法门径虽然多,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只是方法门径不相同,修的是什么?都是戒定慧。如果这个方法、这个门径与戒定慧不相应,那就不是佛法,就叫魔外;如果这个方法与戒定慧相应,都叫佛法,所以戒定慧三学是总纲领,叫做三无漏学。禅定,在我们净宗称它作「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在《无量寿经》经题里面就是「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定。如果我们把它配在三学上来说,行!清净配戒学,平等配定学,觉配慧学,也能讲得通。我们要修学,你就要晓得清净是基础,要想清净心现前,必须远离一切污染。什么是污染?执著就是污染。头一桩事情人我是非,你有人我是非,你的心怎么会清净?你还有贪瞋痴慢,你怎么能够清净?这样我们才知道修行从哪里下手?从清净心下手。如果我们不能够将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这些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人我是非是错误的见解,贪瞋痴慢是错误的思想,放下,舍弃,清净心就现前。你这个心,实在讲你能放下一分,你得一分清净,开一分智慧;你能放下两分,你得两分清净,开两分智慧;不是说统统都放下才开智慧,不是的,佛法修学的效果非常现实、非常明显。你要想开智慧,你不肯放下,智慧是决定没有法子开出来的;智慧是本有的,这个东西障碍智慧,去了障碍,智慧自然现前,自然就放光;用不著自己刻意去放光,刻意放不了光,只是认真去断烦恼就行了。

这是我们懂得怎么修行法,说得简单,做有困难,正是世间谚语常讲「好事多磨」,磨是魔障。魔障是什么?烦恼习气这是魔障。这个魔障求佛菩萨保佑也没用处,求佛菩萨加持也没用处,一定要自己发狠心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念佛堂开办到现在,我相信许多同学多少都有一点心得,最低限度你们已经体会到可以克服睡眠,克服懈怠懒散。当初,初进念佛堂没有信心,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怕受不了,四十八小时、三十六小时,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可是念了几次,也行,也能熬过。念下来之后,不但不疲倦还精神饱满,谈笑风生,这就说明你克服了难关;财色名食睡,睡你能克服,其他的也要照样克服。实在讲克服并不难,只要把念头一转,转在佛法上,不要去想这些东西;如果你一想,我好多个钟点没睡觉,疲倦了,马上就疲倦,精神就没有了。为什么?佛说过「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困,瞌睡就来了;如果想到佛,想到这些菩萨,他们没有睡眠。不但没有睡眠,他们也没有饮食,禅悦为食,所以色界天人用什么来养自己的色身?欢喜。我们世间人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遇到很欢喜、很高兴的事情,吃东西忘掉,睡觉也忘掉,他也可以不眠,可以不睡,欢喜是很好的营养。我们世间人懂得,没试验过,没认真去做。色界天人他入了这个境界,欲界天还有饮食,欲界有六层天,愈往上面去愈淡薄,也就是愈少,到色界天完全不需要,五欲他都离开了,就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样东西色界天人都没有。色界天人没有饮食,也没有睡眠,统统能克服,所以他的身相光明可爱,永远看不厌;「可爱乐」是看不厌,相好庄严。这是第一尊天王教导我们的,我们读了之后很羡慕,但是要发心学习,对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对我们的修行帮助就更大。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