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八五讲)  2003/4/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85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李长者《合论》第二会开示的文字,我们前面读到第三「光明觉品」,现在从第四看起,「四问明品,令信心者所信之法门」

这一段文字不多,这一品经里面的宗旨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信,我们信的是什么,能信的信心,长者为我们指出来,信自己的心是佛心,这是能信。所信的是什么?在这品经里头要告诉我们,所信的法门。这个法门不是佛所说的,而是从自己自心里面、佛性里面所流露出来的。我们凡夫不觉,不知不觉,诸佛如来是已知已觉,他为我们说出,说出我们自心本来具足的法门,这点非常重要。於是我们才真正得性德的受用,起心动念一切造作的享受与性德相应。从相应到相融,那就是性德圆满的流露,到这个时候我们跟诸佛如来、跟法身大士无二无别。

再看下面「第五净行品,令信心者,信菩萨初发心时,皆发大愿为首」。这是这一品经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菩萨在因地,佛在果地,因圆果才满,修因证果。菩萨怎么修成的?大愿为先,所以愿是先导,引导我们,愿是我们修行的方向目标。诸佛菩萨的大愿也无量无边,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个例子不胜枚举。

世尊把一切诸佛菩萨的弘愿,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这个四大类就是我们常常念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诸佛如来在因地大愿的纲领,如果我们发这个愿就跟诸佛菩萨相应,这四愿确实是究竟圆满。我们天天念、常常念,有没有发?没发!怎么知道你没有发?你的思想、见解、言行跟它不相应,所以你没有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发了没有?如果真的发了,你会非常积极的去帮助一切众生。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袖手旁观,若无所见,你没有这一愿。

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九法界众生迫切需要帮助的是什么?是破迷开悟。他为什么是众生?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就是众生。九法界众生都是这样的,这里头只有迷悟浅深不相同,染污厚薄不相同。九法界在上面的,迷得比较轻,染污比较少,愈往下面去的愈严重,这是他们迫切需要帮助之处,我们有没有去帮助他?所以愿没有发,愿要发了,你肯定是勇猛精进。你今天想精进,精进不起来,你没有愿力!没有愿力的人在六道里头,我们大家都很清楚,随业流转!你没有办法离开业报,你这一生所受的是业报;受业报,你依旧天天在造业。业果循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理论跟现象,搞这个东西。

真正发愿了,我们用什么来帮助一切众生?后面三条就是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我真的断烦恼。真正发愿的人,天天反省,天天忏悔,天天改过自新,这个人真正发愿。为什么?他做样子给一切众生看。九法界里面有根利的,根利就是法门里面常讲的有缘之人,根利的,他看出来了。我们周边的人根不利,他没看出来,也许他看出来了,印象不深。

但是我们知道,鬼神里面有很多很多比我们人心思灵敏,他们看出来了,他们学习,依教奉行。看到你做这个样子,他对你尊敬,他向你学习。所以佛法里常常讲一切众生,他没有讲一切人(这个世间一切人),他讲一切众生,那个境界多大!心量多大!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给一切众生做榜样的,一切众生里面,许许多多跟我有同样的毛病。我今天在忏悔,我今天在改过,触动他们的善根,触动他们的悟门。断烦恼成就德行。

学法门成就智慧,「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从哪里学起?佛祖教导我们一门深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给我们表演,我们要真正看出门道,向善财学习,他成就,我们也有成就。初学,一个老师,一个法门;学成了,一切众生都是老师,一切法门我同时广学,没有障碍。但是它的根是在「一」,在「一」里面成就,成就什么?成就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明心见性。标准是见思、尘沙烦恼断尽,跟一个老师。尘沙、见思断尽,破一品无明,出师了,出师就是现在人讲毕业了。毕业之后,把你所学的完全落实到生活上,起作用了。

善财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智慧的应用,在应用里面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达到圆满。你明心见性了没错,你并不圆满!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你毕业了,但是你不圆满。你还要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个阶段没有一定的老师,学无常师。也没有一定的处所,那就是四弘誓愿里头的第三条广学多闻。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成就圆满的智慧,证得无上的佛果,「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一个人遵循弘愿,弘愿是我学习的方向目标,是我修学的依据的原理原则,决定不违背,这个人在佛道上。大愿为首!

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不是别的,根本就没有愿!愿是什么?愿是名闻利养,愿是五欲六尘的享受,搞这些东西,念念不舍!这个心、念头是什么?轮回心、轮回念。虽然在佛门了,甚至於剃了头出了家,受了大戒了,你的思想、你的行为没有离轮回,天天造轮回业,这怎么得了!所以古德教给我们,修行发愿在先。不但佛法,世间法也如是,世间人讲立志,志要不立,你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这一生一事无成,你没有成就。你要有个方向、有个目标,一生不改,必定有成就。佛法世法都不例外。

我在讲席里面也常常举例子供养大家,我早年在台北见到方豪神父,天主教的。方神父初中毕业,自修成功的,他研究《宋史》,中国历史《二十五史》里面宋朝这一段的历史,他一生专攻这一部书。他成为学者,成为《宋史》的专家。初中毕业,他在大学里面教书,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是政大文学院的院长,没有学历,靠自修成功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他有志,他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生不改变,成功了。

佛法也是如此。这是多少年前,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常常告诉同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根性,自己要肯定,是大大不如古人。不要说是从前人比不上,民国初年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我们都比不上。他们的底子都比我们好,那个时候社会风气淳厚,从小接受那样的薰陶,我们哪里能够跟人相比?在这个时代,自己要想成就,一部经,一生专攻一部经。

在民国初年,江味农居士给我们做了榜样,周止庵居士给我们做了榜样。江味农一生专攻《金刚经》,周止庵居士一生专攻《心经》,他们两个人用的时间非常接近,差不多都是四十年。四十年专攻一部经,他变成权威了,他的成就超过古人。自古以来注《金刚经》、讲《金刚经》的人比不上他,他变成顶尖的人物了。《心经》两百六十个字,你看看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看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们著作不多,但是这个著作是非常有价值,肯定永远流传下去的。学《金刚经》的人不能不读江味农的《讲义》,学《般若心经》的人,不能不读周止庵的《诠注》。人有愿,一生不舍这个愿,不离愿,他就有成就。

我在四十年前就劝导大家,如果你真正有愿,你想学一部经,在一般讲三年有成,你的基础打下去了。儒家讲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我们可以这样说法,九年你这一部经就成为世界权威了。你们想想看今天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人肯在一部经上下九年功夫的,不说你的智慧超人,你的时间用的比别人多。你会变成世界的权威。全世界想听这部经,想学这部经,都得来找你。记住佛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真正有成就的人肯定这一句经文。为什么?一悟一切悟,一通一切通。

真正学习契入,这个经典里面的道理,肯定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经典里面的方法、境界,肯定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个境界变成自己的受用,你没有白学。但是人没有福报,怎么说没有福报?他听不懂!真听懂的人他真干,听了不能去干,没听懂。《华严》这是一部大经,当然学习不容易,可是你在《华严经》里面学一品、学一会也不得了!那个成就也不可思议。问题是你有没有真正发愿,有没有毅力,有没有恒心,会不会动摇?这是你一生成败的关键,你是不是真做到!所以发愿为首。

长者接著又说「又令信心者,便回无始妄念,以成智海无生灭性」。所以,大前提是信心者,能信、所信,你有没有信心?这是对有信心的人,他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没有信心!这是我们必须要肯定的、要明了的。信心从哪里来的?一般经论里面、祖师大德开导里面所说的,过去生中的善根是信心的根,这个话说得不错。过去生中没有这个善根,这一生培养是比较困难,这是因。第二个遇善知识,善知识是缘!佛经上讲善知识,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老师,学生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清净的信心,老师的教诲能够完全接受,这是缘。

我相信方东美先生跟我讲的,佛经是世间所有哲学里面最高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相信他一生当中这个话不只是对我一个人说,他的学生很多。晚年在台湾大学他开的课程是「大乘佛学」「魏晋佛学」,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的是「华严哲学」。他的教材全是经典,所以这两句话绝对不是对我一个人说!我相信他的学生很多很多都听过这两句话,我们成就不一样。我是百分之百的接受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顺从老师的指导,我真做了。以后我出了家,再去看他,他一见面:你真干了!这个话说的意思很深,我真听他的话,我真的干了!我这一生一世就是这个方向,就是这个目标,这个方向目标是方东美先生指示的。

《华严经》是他老人家介绍给我的,可是我学《华严》是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的。但是对这个经生起信心、生起仰慕,这是从方东美先生那个地方来的!这是缘。过去善根是因,多生多劫的善根,这是因,这一生当中遇到好老师,这是缘。好的同学,好的学习环境都是缘。有因遇不到缘,这个因不会起现行;因跟缘结合了,这个时候成败的关键在福德,你有没有这个福分。这个福是什么?信受奉行,这个人有福!

遇到善友、好老师,对这个好老师半信半疑,那是自己没有福分。听到有道理点头很欢喜,听完之后就没有了。这在佛法里面讲,阿赖耶识里头种一点善根而已,除此之外不起作用。起作用的人怎么样?锲而不舍。愿从这里生。我这一生当中,我找到目标,找到方向了,一生当中不离这个方向,不离这个目标,锲而不舍,认真努力。障碍,那叫业障,有智慧、有善巧,能把障碍化解,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这样才真正得(如方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所以长者后面这句话说,「又令信心者,便回无始妄念」。回是回转,妄念是迷,迷一回转就觉了,这句话就是「转迷为悟」,成就智海。无始的妄念跟究竟圆满的智海是一不是二,觉了就是智海,迷了就是妄念。转迷为悟,这是「净行」的宗旨。「无生灭性」,那你真的见性了,性不生不灭。智海之体是无生灭性,妄念之体也是无生灭性,体不变,只是迷悟不同而已。

最后第六这一条,「六贤首品」,这是这一会六品经最后的一品,「令信心者,信佛神力,通化无边,得大自在,及信心之福」。前面所说都是信自,末后这品经教我们「信他」「他」是老师!我们对老师要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决定不动摇。但是自己要晓得,我们自己无始劫来造了许许多多不善业,得罪许许多多的众生,这些众生在我们这一生当中都变成了魔障。

以我们凡夫观点来看,或有意或无意的障碍我们,破坏我们的信心,障碍我们的道业,魔障现前了。哪些呢?毁谤老师的,让我们对老师失去信心;毁谤法门,让我们改学别的。你改学那个,又有些人来毁谤,说这个法门不好还有更好的。你这一生当中,法门换来换去,到最后人老了,哪一门都不成。

你们想想看,江味农居士一部《金刚经》四十年!他要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他不能成就。许多人(我们同学当中)原本对老师很尊敬,听信谣言,对老师信心丧失,这是业障现前!我们要晓得。所以自己要有智慧、要有福德,真的《弥陀经》上讲的话有道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是大的善根福德因缘,决定不动摇。我们今天学一部经,学一种世间学问,如果不能用心专注,怎么能成就?

方神父一生就一部《宋史》,你们现在在讲堂看到,我们书架上摆的《二十五史》《二十五史》里头的一部《宋史》。用一生的精力在那里研究,这才能成为专家。你要说《二十五史》这二十五种,每一种都研究,你成不了专家。为什么?你的时间精力分散掉了,不能集中。江味农居士如果在一生当中研究个十部经,四十年的时间研究十部经,一部经用四年,也算不错了,但是不能成为权威;四十年搞一部,权威。这些人,我心目当中看,都是菩萨在示现,做样子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在这个地方,一下省悟过来、觉悟过来。成就应该这样做法,这个做法是对的。

我这一生当中,早年也想一门深入,一生专搞一部。为什么在这一生当中讲这么多经?这是我的环境跟他们的环境不一样。我一生当中没有一定的住所,自己没有道场,住别人的地方。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尊重别人,尊重道场的主人,人家请我们讲什么经,我们觉得可以、能讲,听从别人的意思。

我也曾经跟同学们说过,要是依我自己,我这一生专讲一部经。哪一部经?《弥陀经要解》。确实我最欢喜的,蕅益大师的《要解》。如果我有个一定的道场,有人真正来帮助我,跟我有同样的见解,真正来协助我,我在《弥陀经要解》上用上四十多年功夫,我也成权威了。我的成就绝对不会在江味农、周止庵之下,这是肯定的。所以,生活环境、修学环境给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没有办法抗拒。我们自己心里头要有主宰,我讲这么多经是不得已!

今天跟诸位同学一起来学习《华严》,发心讲这部经固然也是本愿。我一学佛,对这部经就非常欢喜,但是它太大,不敢起这个念头。而是许许多多出家在家的同修来要求,要求次数最多的,台南的开心法师,跟我讲多少次:法师你一定要讲《华严》,你不讲以后没有人讲了。最后的启请是韩馆长,韩馆长在往生前几天,希望我能把《华严经》从头到尾讲一遍,留一套录相带给后人做参考,我答应了她。是这么个因缘!

她走了,以后我们到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知道这桩事情,他代表启请,我们这部经就在新加坡开讲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继续在讲,经讲得很详细,大家都能得受用。当然我得受用最多,确确实实回心转意,转迷为悟。最后一品信老师、信法门,坚定不移,绝不受外面的流言影响,你才能成功。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从第六贤首品这一段看起。「六贤首品,令信心者,信佛神力,通化无边,得大自在,及信心之福」。这个在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但是意思还未尽。

在这一会六品经,前面五品都强调在「信自」,这一品说到要「信他」。正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信愿行,说到信,他说了六条,第一个要信自,信自是根本;第二信他,他是诸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善友;第三要信因,第四要信果,第五要信事,第六要信理。他讲了六个字,自、他、因、果、事、理,信心!跟《华严》上讲的没有两样,《华严》讲得更清楚更透彻。

所以,「信佛神力」非常重要,信佛的神力就是信自性本具的德能。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现在迷失了!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都没有了。我们到什么地方去看?看诸佛如来。诸佛如来的智慧,我们肯定,我们从释迦牟尼佛一生讲这么多经典,这是自性智慧透露出来的。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看到一些,释迦牟尼佛的道德能力,释迦牟尼佛的依正相好庄严,我们从他一生当中细心去观察。

再看他给我们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经上介绍的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所说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自性,全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自他不二,我们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佛的神力,我们一切众生统统都有,跟诸佛无二无别!诸佛现在得受用,我们现在不得受用。他为什么得受用,他觉;我们为什么不得受用,我们迷。我们虽有,虽有忘掉了,拿不出来,就这么一桩事情。

因此佛菩萨、老师代表我们的性德,我们不相信,就是不相信自己本来有这样的智慧德能,这种人很多很多。一说到佛菩萨:太高了,我怎么能比得上他!自己的气马上就馁了,这怎么能成就?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明了,特别是读《华严》,真的是得到一点薰习了。

「通化无边」,通是通达没有障碍,化是教化,无量无边的法界众生,佛有智慧、有能力帮助他们,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帮助他们修行证果,得大自在。末后这一句很有味道,「及信心之福」。信心里面具足无量无边的福德,失掉信心的人没福。这个福是称性的;换句话说,这不是修来的,这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福德。随著你的信心现前,随著你的信心增长!这个道理懂得的人确实不多。

长者底下说「信此六法,名为贤首」。在佛门里面我们见到有「贤首菩萨」,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为贤首菩萨?现在我们知道了,具足这六法,就是这六品经里面所说的一切法,你统统具足,你都学到了,你就是贤首菩萨。这后面说的是「以此六法,观行相应,名为信心」,这个很重要。前面一再讲的「令信心者」,这个信心是有条件的,这个信心说实在话我们都达不到这个水平。我们要想在佛门里头(特别是大乘佛法)建立信心,你就得学这六品经。长者也很好,一开端就跟我们说明,信自己心是佛,这个信从什么地方生的?就从这六品经。这是一个课程,一系列的课程。

「以此六法,观行相应」,观是讲的观念,思想观念要跟经教相应;行是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跟这六品经相应。换句话说,要把这六品经里面所说的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就是观。把这个经里面所讲的方法、教训,都落实在我们生活行为里面,那叫行。经中所说的境界是我们的受用,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果然相应了,那就是我常常讲的,我们现前过「华严」的生活,过佛菩萨的生活,你看看转凡成圣。确确实实离苦得乐,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但恶的行没有,恶的念都没有,念念与此六法相应,哪里会有恶念!

再看下文「皆以不动智佛等十智如来,是自心之果,以不动智为体,余智为用,至下方明」「下」是下面经文,到经文的时候你就明了了。这是在未讲经文之前,等於一般经典的玄义,先把这六品经的大义,重点给我们介绍出来。六法,六品经里教学的方法,都是「以不动智佛十智如来,是自心之果」。这个说明了,不动智是根本智,它起作用就是后得智,底下讲「十智如来」是后得智,是起作用。

由此可知,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因戒得定,因定得慧。不动智是什么?不动智是定。定从哪里来的?跟诸位说,从持戒来的,特别是戒律里面的止持。持戒有两种,止持、作持,止持是禁止。十善你想想看,不杀生、不偷盗、在家是不邪淫、出家是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都有个「不」「不」是禁止;五戒亦如是。沙弥十戒都是属於禁戒,是属於止持,不可以做,你的心就定下来了,所以说因戒得定。

持戒的作用是什么?是帮助你得定。在我们净土宗是帮助你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禅定,念佛三昧,用念佛的方法成就甚深的禅定。这我们讲的事一心、理一心,事一心禅定成就了,念佛三昧成就了;理一心见思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跟禅宗里面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境界。念佛人证得理一心,就是法身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的是实报庄严土;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没有得一心,生凡圣同居土。所以一定要晓得佛为什么那么样重视戒律,因为戒律能够帮助你得定。你要是不持戒的话,你很不容易得定,道理在此地。定能开慧,不动智体就是华严三昧,以不动佛来表法,不动智佛来表法,自心之果。十智如来这是为用。到底下经文你都看出来了。

这一会会主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觉首目首」,这一共有十位,名号都用「首」「十首菩萨等,是修行信心者之身」。这十首菩萨代表十信,初信位觉首,二信位目首,我们到下面看到这个十首菩萨就晓得。信是首,十信以十个做代表,这是「修行信心者之身」,所以这十个位次叫十信。第二个阶段这有十住,第三个阶段十回向,第四个阶段十地,这当中还有十行,一共五十个阶位。不通过十信你怎么能入住?住而后这才行,行而后这才心量真正拓开,回向,然后这才登地!所以,这是修行信心者之身,菩萨示现给我们做榜样。我们看看这个样子,跟自己做一个对比,就知道自己现前到底是在哪一个阶段。不用问人,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真正如教修行,前途一片光明。

下面长者说「此品已下」,此品是「名号品」「如来名号品」以下到「贤首品已来,六品经,是长科一部经中,第三以果成信门也」。长科是大科,清凉大师把这一部经分为信解行证四科,在全经里面来讲,这是第三个大段,「以果成信」「为明初会是举佛果劝修」。这是二会,前面初会我们读过,初会是「举果劝乐生信分」,这第一分,第一大单元。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大单元,第二个大单元是「修因契果生解分」,这是第二大单元,很长有四十一卷经,有三十一品。在九会里面来讲,这个单元一共有六会,从第二会到第七会。二会一开端,讲毗卢遮那佛的正报。

第一会是讲依报,前面三品是讲正报,讲正报因果,说「举果劝修,信诸佛所得」。我们看看毗卢遮那佛的成就,前面我们看到的是依报庄严,他生活的状况,物质的生活跟精神的生活,人事;在初会我们看到了,无比的庄严,令人羡慕。在这一会一开端,我们看到毗卢遮那佛正报的庄严,真的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从事上看。

要从理上看,你就能看出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激发我们见贤思齐。我们看到,我们应当跟他一样,为什么?原本是一样的。何以我落得这种地步?原本我们是一样的,跟毗卢遮那佛无二无别,今天为什么他能做华藏世界教主,我们沦落成这个样子,这才能激发我们的道心!策励我们勇猛精进,我们应当要恢复自己的本性,不可以再堕落了。怎样恢复,世尊在这个教学里面提供了方法理论,这些方法理论皆不离自性,全是性德的流露。所以长者在这个地方讲,这六品经是「以果成信门」,毗卢遮那的正报。「为明初会是举佛果劝修,信诸佛所得」,得的是依报的因果,依报庄严。

「此第二会一会,以果成信,信自心是佛,与果佛不异故,至文方明」。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会有九法界?为什么会有六道三途?无非是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心,或者我们用儒家的话来说「人之初,性本善」,迷失了本善。搞成这个样子,不能怪别人,不是别人搞的,自己迷了。迷了之后自己糊涂,随顺妄想分别执著,随顺烦恼习气,愈陷愈深,我们错在这里。

再看下文,他的文还很长。「前之已成佛果,将用劝修,此举佛名号果劝修」。名号是表法的。「十方世界无有一名非佛名者,名体性自解脱故」「名号品」里面的精义、精华,长者在此地为我们点出来了。我们凡夫确实不知道,「十方世界无有一名非佛名」。我们的名字是不是佛名,万事万物的名字是不是佛名,树是不是佛名,花是不是佛名,桌子是不是佛名,书本是不是佛名?都是!为什么说都是佛名?诸位要记住,佛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佛是觉。你仔细再去想想,宇宙之间十方世界,所有一切名号是不是帮助我们觉的?既然帮助我们觉,它怎么不是佛名?

又何况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讲,「名体性自解脱故,但随众生所闻不同故,此明佛名号遍周,即明於一切名,无所著故」。这句话非常重要,你要著了怎么样,著就著相了,著名字相。著就迷了,不著,不著就觉悟了,你觉了。一定要知道名字性空,老子《道德经》上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要不要?要,它能帮助我们觉,可是不能执著;执著你就迷在里头,迷在名号之中。学佛的人要不善学,读这些经典,执著一些经典,我们说他迷在字里行间,他不会开悟。怎样才开悟?懂得名、体、性解脱,本身解脱,自解脱。所以一切法都不能执著,可以受用,不可以执著;不但不可以执著,不能分别。

那诸佛菩萨讲经说法跟我们分别法相,没有错,分别法相是帮助我们觉悟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执著这个法相就迷了。所以说,分别就是不分别,不分别就是分别,这个话是《般若经》上的!分别是什么?分别是起用,不分别是自体。知道自体没有分别,在作用上有没有分别?作用上也没有分别,那个分别是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手段。目的,目的是教你明了离一切分别执著,这是佛法。佛法一般讲修学难,真的就难在这些地方,一切经论都不能执著。

《金刚经》上佛讲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就是放下,不执著。不是不要,要是不要的话,释迦牟尼佛何必跟我们讲经说法?何必有那么多菩萨、罗汉来积集经藏流传后世,称之为法宝?它宝贵在哪里?我们都要懂。要知道它是手段,是方法,它不是目的。我们要达到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大彻大悟、是明心见性,是恢复我们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那是我们的目的!佛用的这些都是方法、都是手段,我们要利用这个方法手段达到我们的目的。

那你就晓得这方法手段不能执著。好像过河我们坐船,船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方法。到达彼岸了,就得上去,船就不要了,绝不执著它。即使没有到达彼岸,我坐在船上,我执不执著这船?也不执著。知道这是临时的,我用这个工具到达的时候,我就放下它;即在用的时候,执著的念头都不生,那就对了。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明了,「佛名号遍周,即明於一切名,无所著故」。这句话非常重要。世出世间一切的名号都不要执著,你在名号里面解脱了。不但於一切名号不执著,名号是依他起性,他是有个实体、有个体。但是那个体,体也是依他起性,许许多多条件聚合的,不是单纯的。不能执著,你执著就错了,为什么?没有自体。「遍计所执」没有自体,「依他起」也没有自体,「圆成实」有没有自体?「圆成实」有,但是不能执著圆成实这个名,要执著圆成实这个名字,永远见不到圆成实。「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总的原则。所以不但是「一切名,无所著」,一切诸法都不能执著。

就像《金刚经》上佛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范围很大!八心王是有为法,五十一心所是有为法,二十四个不相应是有为法,十一个色法是有为法,百法里面有为法占九十四,包括心法、色法。心法、色法,我们现代人讲精神、物质;色是物质,心是精神。精神跟物质统统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你要分别执著就错了!

诸佛菩萨对这些有为法分别,他不执著,他分别也不是真的有分别,他的分别是教导我们的,那个分别是教学的方法。我们这些学的人、学生觉悟了,他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学生、做学生的人很笨,不懂得老师的意思,老师讲空我们就著空,老师讲有我们就著有。而不晓得老师讲空是教我们不要著有,老师讲有是教我们不要著空,空有两边都不著,目的就达到了。

凡夫的分别执著成了一种习惯,好像不分别不执著就不行。这个习惯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自自然然它就冒出来,就起分别执著这个念头。佛以善巧方便让我们真正省悟过来,於一切法中离妄想分别执著,那你在佛法里面修学就毕业了。只要你还有一丝毫妄想分别执著在,你就毕不了业。执著没有了,还有一些妄想分别,小学毕业了。分别也没有了,还有微细的妄想,你中学毕业了。微细妄想断尽了,你是圆满了,大学毕业了。我用这个比喻,诸位比较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经前总的介绍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

下面「释此品作三门」,为我们介绍这一品,这一品经「如来名号品」。它有三个段落,首先给我们介绍这一品的「来意」,我们在前面看到清凉大师也给我们讲来意。但是清凉讲的来意里头,有这一分的来意,这一会的来意,最后这一品的来意。长者在此地只就这一品来说,这一品的来意。第二给我们解释「如来名号品」品题的意思。第三就解释经,「随文释义」。他说得也很好,也很值得我们参考,所以道霈禅师也把它节录了。

「一释品来意者」,我们看这一段。在这里头他说了三点,「明前之初会,但明如来成等正觉之身,及智摄生」。这是在初会,在「毗卢遮那品」里头所说的。说「未明如来名号摄生广狭」,确实我们在那里没有看到,可能后面有,经有欠缺,所以在「毗卢遮那品」后面没有结论。尤其遇第四佛的时候,那个经文很简单,很明显的知道经文不足、不完全,所以没有说「如来名号摄生的广狭」。如来名号跟菩萨名号都是教化众生的目标、方向。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教学的宗旨,它不是随便起的。所以「此品须来」,一定要有这个科目,这个科目不能少。

第二「又为举佛果名,令生信解故,此品须来」,这是第二个理由。「举佛果名,令生信解」,让我们在这个地方生起了信心,真正理解了,才能把自己信心生起来,令生信解,这一品一定要来。第三,他说了三条,「前会明身智遍周,此会明名身及智俱遍周故,初会世主虽问,未有其答」。这在「世主妙严品」里面提出这个大问,但是经文里面我们没有看到解答。「此品答前所问」,答覆在这个地方。「使令生后信者之心」,后信是讲我们这些凡夫。我们的信心要在这一品里面,实在讲这是一个希望,希望通过这个学习,我们的信心能生起来。「令使信佛名身及智,普遍法界,应机利物,照俗破迷,故成普光明殿」。这一段文长,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解说。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