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九二讲) 2004/7/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92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九段光照十亿界,偈颂第七首看起:

【众生漂溺诸有海,忧难无涯不可处,为彼兴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这首偈是「救著有众生,前半所救,三有深广,总喻於海,漂至人天,还溺恶趣,未遇如来,多成处难,希求不已,故名为忧,未有对治,故无涯畔,具上诸失,故不可处」。这一段注解文字虽然不多,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在古时候,我们想到清凉大师当年在世,一生专弘《华严》,这部大经他老人家一生讲过五十遍,在我们想像当中,大概是一年这一部《华严经》讲圆满。这么大的分量一年是不是能圆满?肯定可以圆满,但是绝对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个讲法,我们现在这个讲法,十年都还不能圆满。他是怎么讲的?这里头注解就是他所讲的,字字句句点到为止,我们这一读就明了。现代人的根性,一般讲我们的文化水平,跟过去相比差得很远很远。尤其是最近的半个世纪,可以说是将传统的文化完全脱序,新的文化没有建立,我们生活在青黄不接的这段时期,感到非常痛苦。

清凉的注解,懂的人(我们一般讲老修)契入少分境界一看就明了,不需要再讲解;初学的人、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怎样讲都很难体会。虽然不容易体会,可是还是喜欢听,听了也不悟,但是还想听,这是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福德因缘,这是决定做不到的。真听懂了,真能体会了,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那就有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佛法所谓的离苦得乐。如果不能将经教落实在生活当中,那我们必须知道要努力,落实到生活里面去转境界。现在我们先把经文字面上的意思给同学们略微介绍。

『众生』是指的六道众生,这个地方不指十法界,为什么?里面讲『诸有海』。「有」,清凉大师注解「三有深广」,三有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所以这是指六道轮回。「总喻於海」,六道是苦海,六道皆苦。《法华经》上讲得很清楚,欲界三种苦具足,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具足;色界里面没有苦苦,他有坏苦、他有行苦;到无色界,无色界身体都不要了,正是中国老子所说的话,「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最大的忧患是因为有身体,没有身体多好。无色界没有身体,所以那真的是得自在,没有身体。有身体有累赘,身体没有了,所以这是三界里面最高的一个阶层,叫做高等凡夫。

虽没有身体,我们中国人俗话说「灵魂」,它那个东西存在。在佛法里面称之为「神识」,中国人称为灵魂,在佛法里也称为灵性,它存在。很多人把这个认为是自己。他还执著这个东西是自己,所以我执没破。高级凡夫,身体都没有了,他执著神识是自己,依然是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这个境界很难想像,但是也不难体会到,为什么?我们要问,你有没有作梦的经验?我曾经做过梦,常常作梦。梦中那个境界你有没有色身?无色界里面状况,实在讲是梦中境界,没有色身,灵界。这个境界好,苦苦没有了。

苦苦是讲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到色界就没有了,欲界有。色界欲断了,五欲六尘的贪染断掉了。我们可以想想,你看欲界里头总离不开财色名食睡,这五种前面三种还可以勉强离开,出家修道人离开,食不能离开,睡不能离开;真正有功夫的人,这五种都不必要。所以到色界天的,色界天在佛法常讲「禅悦为食」,他不需要饮食,禅悦为食。中国古人有所谓欢喜心,欢喜真正是养分,人逢喜事精神爽。色界天里面没有忧悲苦恼,生老病死没有了,爱别离也没有了,怨憎会也没有了,求不得也没有了(这是有求必应),五阴炽盛也没有了,但是他有色身,色身是化生,他不是胎生。我们人间是胎生,欲界天里面是化生,胎生就很少,是化生。到色界,他有二种苦,行苦、坏苦。

无色界天因为色身没有了,他也不需要居住宫殿,我们今天讲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他完全舍弃掉了,他们的生活是精神生活,没有物质生活,所以坏苦也没有了。有物质就有坏,譬如有这个身体,身体一定会坏;你有宫殿,宫殿也会坏;你只要有形色,它一定会坏,没有形色,没有物质,这个坏苦就没有了,他有行苦。什么叫行苦?他这个境界虽然很好,他不能永久保持。所以无色界天人他们那个生活的状况,跟宗教里面,我说宗教不是佛教。因为古时候印度宗教非常发达,那些人都修禅定,很多禅定功深的能够达到无色界天,佛法的修行也不例外,也能够到这个境界。误以为这个境界就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涅盘」,涅盘是什么?不生不灭。好像是了生死、脱三界了,真的他自己也误会以为这就是到涅盘的境界,可是寿命到了的时候,这个境界会失掉。於是他就生恐怖,怀疑古圣先贤、佛菩萨所讲的涅盘原来是假的不是真的。涅盘是不生不灭,我证到这个境界,为什么还有生灭?这是把无色界天误认为涅盘,这不是真正涅盘。所以他有行苦,行苦就是他不能够永远保持。

这三种苦在我们人的身上,人是欲界,所以欲界三种苦都有。苦苦每个人都有,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避免,生老病死哪个人能避免?爱别离,你喜欢的得不到,这就是爱别离。无论是你喜欢的人,你喜欢的物,你喜欢的事,总是很不容易遇到。怨憎会,不喜欢的,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不喜欢的东西偏偏碰到,很容易碰到,怨憎会,聚会。求不得,六道众生皆有欲望,都有希求,希求的事情太多了,能够得到的有几桩?求不得苦。这七类都是属於果报,末后一条五阴炽盛,五阴炽盛是属於因。五阴,色受想行识,色是我们的身体,就是物质的身体,受想行识是精神;我们的精神,我们这个肉体,炽盛是不断在造业。佛在经上概括的跟我们说,身造杀盗淫,口造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是属於色;心里面起心动念,贪瞋痴慢疑,那个疑是对於圣教怀疑。你对圣教怀疑,你怎么能得利益?

印光大师说得非常之好,把我们现在人修行的毛病都说出来。古人修行有感应、有成绩,开悟的开悟,证果的证果,念佛人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乱的,就是证念佛三昧的,自在往生的很多,常见,常常听到,现在没有了。什么原因?印祖为我们说出来,古人能够得道,他抓到二个字「诚敬」,所以他有成就。诚敬,参禅你会开悟、你会明心见性,学教你会大开圆解,念佛你能够得一心不乱、能够得念佛三昧,诚敬。现在人是不诚不敬,对佛菩萨没有诚敬的心,对法宝经教没有诚敬的心,对出家人更不必说了。

古大德,还不算是太久,清朝初年。因为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他出生在明代,往生的时候是清朝。他给《弥陀经》做了个注解,《弥陀要解》,文字虽然不多,注得好!印光大师讲过好多次,他老人家讲:自古以来,《弥陀经》的注解,《要解》是第一,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再做一部注解,也不能够超过其上。这种赞叹,赞叹到极处了。过去我在新加坡讲经,演培法师就这个问题问过我,他说印光法师对蕅益大师这种称赞,是不是太过分?我对演公讲,我说一点都不过分,注得太好了,印祖赞也是赞到恰到好处,太难得了,我们不能不知道。现在大家都晓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於这个注解这样赞叹,那蕅益大师是什么人?怎么会注得这么好?理事真的都达到登峰造极,究竟圆满,太难得了。蕅益大师他没有暴露身分,没人知道。那我们从大势至菩萨的赞叹推想,他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再来,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不然的话,那个注解写不出来。

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在清朝初年,蕅益大师往生了,有一位高丽(就是现在韩国)的出家人他看到这个注解,五体投地,他发愿要流通,自己恭恭敬敬的写一个本子做为刻版所用。以前刻板是先写字,他写这个《要解》,连经文、连注解,在写一个字之前拜三拜。这是个书桌,他在这里写经、写注解,对这个法宝念十二声佛号,拜三拜,绕写字台三匝,每一个字都是这样。你说那个诚敬到极处!所以他有感应。经典捧在手上真的是宝,哪里像现在人这种轻慢心,他怎么会得利益?经书随便乱丢,随便乱放,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所以看看古人对经书那么样的尊重,就跟佛在眼前一样。现在我们用比喻,没有法子比喻,为什么?今天就是真的佛在面前,恭敬心也生不起来,傲慢自大,不肯谦虚委屈,他怎么能得利益。

所以印祖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今天的毛病就是没有真诚恭敬心,所以修学几十年不得益。我想印祖说得应该不错,你有一分诚敬心,你就会得一分利益;你有二分诚敬心,你就能得二分利益。诚敬,真的因是过去生中的善根,也算是福德;缘,要这一生当中从小要有人教你,没有人教不行。诸位想想,在古时候缘好,因总是过去生中培的,在我相信我们大家今人不输给古人,缘就输给古人。缘,古时候古人是从小父母教、长辈教、老师教。所以古人真的对下一代都爱护,这个小孩我不是他的父母,我也不是他的师长,我比他年岁大,看到小孩犯了过失,都会劝导他,而且自己做出样子给他看,这是最好的劝告。老师,父母,他的哥哥、姊姊,都有教导他的责任。缘好,从小他就学怎样正心诚意,怎样恭敬尊敬。今天人的尊敬是嘴皮上的,毫无诚意,古人是心口一如,表里是一致的,所以他有成就。

清凉注解上说,我们现在在人道,「漂至人天」,六道轮回,我们很有幸今天到人道,人道是三善道。佛在一切经教里面告诉我们,在三善道的时间不长,短暂。只要没有脱离六道,佛常常讲三恶道是故乡,三善道是出来观光旅游,观光旅游的时间都不长。那我们想到人间是不太长,天上寿命长,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寿命(无色界天最高的一层)八万大劫,我们看到非常羡慕。可是佛说地狱、饿鬼、畜生的寿量超过八万大劫,真的吗?这佛经上讲的,一点都不假。

释迦牟尼佛有一天在只树给孤独园,正好那个时候有一点工程,有人在做工。佛看到工地旁边有一窝蚂蚁,佛看了很久,看到最后笑笑。旁边这些同学、学生,佛的学生看到世尊看这个蚂蚁笑,就问世尊,为什么笑这个蚂蚁?世尊很感慨的说,这一窝蚂蚁已经经历七尊佛出世,七佛出世它还没有离蚂蚁身。那我们就算七尊佛,每一尊佛,菩萨修行证果,《华严经》上说的,从初住菩萨到妙觉就算是三个阿僧只劫,实际上不止三个阿僧只劫。一个阿僧只劫,八万大劫跟阿僧只劫怎么能比?八万是有数,阿僧只是没有数量,无数,我们中国翻作无量数,又何况是三个阿僧只劫!一尊佛是三个阿僧只劫,七尊佛,三七二十一个阿僧只劫,所以比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寿命长得太多太多,蚂蚁!这个地方诸位要晓得,不是说蚂蚁真的有这么长的寿命,不是的,蚂蚁死了还投蚂蚁胎,为什么?执著,它执著蚂蚁身就是自己,它不会换个身体,生生世世做蚂蚁,生生世世舍不得离开它的窝。

佛这些话给我们很大启示,说明三恶道寿命之长,你生生世世没有法子离开。到什么时候你才能离开?阿赖耶里面这些恶业种子都报尽了,报就是消,消尽了,你才能脱离。我们每个人阿赖耶里头含藏种子是过去多生多劫累积的,佛说如果这些业习种子要是有相的话,哪怕那个相像芥子一样,每个业习种子像芥子一样,我们无量劫到今天所造的业,虚空都容纳不下。你说有多少?那么你想出来,你说多难!善业不能说没有,我们造作的真的是有善有恶,善恶混杂。恶业多,恶缘多,所以感恶报的机会容易;善因少,善缘也少,遇到善的因缘不多。所以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日」。这就是形容我们这一生,在六道里头能够遇到因缘得人身,不但得人身,而且闻到佛法;得人身闻佛法,特别是闻到净土法门,真的是希有难逢。为什么?这一个机缘能够帮助你在这一生永脱轮回,你说这个机缘多么殊胜、多么难得!

你在这一生真的要了生死出三界,永脱六道轮回,真正能在这一生永脱,你只抓住二个字「诚敬」,至诚恭敬的心对三宝、对一切众生。我常讲一切众生对我不诚没有关系,为什么?他不想到极乐世界去,他不想离开六道轮回,这是他的事情,我一定要诚要敬。为什么?我不想再搞六道,不想再搞轮回,我就想在这一生当中到极乐世界去,追随阿弥陀佛。那我们要问,诚敬怎么修法?到底什么才叫做诚敬?真诚到极处,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除了阿弥陀佛,除了极乐世界,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是真诚。所以我常常讲,你还有自私自利,你还有是非人我,你还有贪瞋痴慢,你还有患得患失,你的心不诚,丝毫诚意都没有。敬是从诚生出来的,心到至诚,那个敬自然就流露。心诚敬,外面就有礼敬,所谓是「诚於中而形於外」,自自然然表现在外面,表现在外面就是对别人恭敬。谦虚恭敬,事事都能够忍让,念念当中你都修圆满功德,这是会修的,一切时、一切处都修圆满功德,圆满功德是从诚敬里头修的。

世尊在《楞严经》里面教导我们,譬如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有许多严重的旱灾、水灾、地震,我们遇到了,诚心诚意出钱出力去帮助他们。有一些人担忧,我这个钱捐出去,是不是被别人吃掉了,恐怕灾民拿不到。有没有这个事情?有,在这个时代很平常。於是算了,我不捐了。每个人都这样想法的时候,那个灾民肯定不晓得死多少人。似乎是有理,把自己修圆满功德的机会丢掉了。我们真诚心去救人,决不要去想经手人是不善的人,那么你自己到灾区去;你自己不能到灾区去,就得经过他们、通过他们。你的心真诚,你的功德圆满;你的心有怀疑,你的功德打对折,打折扣。记住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想它圆满它就圆满,你心里想它缺陷它就缺陷,你想善它就善,你想罪它就是罪,这个道理大乘经上讲得太多太多!

佛眼看一切众生,看我们这个世间众生,看畜生、看地狱、看饿鬼,平等的。为什么?都是佛。何以都是佛?佛看的是性体,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没有看所变,佛只看所现,所现那是性,法性。所以佛所看的是清净法身,看一切众生的清净法身,现前就是,所以他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这么个道理。众生何以不能成就?这是畜生,这是饿鬼,这是地狱,这是善人,这是恶人;自己永远心得不到清净,永远看不到真相。永远怕吃亏,结果亏吃大了,一切真实功德那个机会你决定遇不到。

修真实功德,像谈禅法师我常常赞叹他,很不错了,实际上他没有达到最高的阶层。为什么?他执著没有了,他分别还有。你看捐出去给人家的钱,他还说一句「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还要劝这一句,这一句就落在痕迹里头。谈禅法师的本迹我们不晓得,他的本地我们不知道,那是不是菩萨再来的我们不知道。从形相来看,他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时候,还要说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如果实实在在从自己心里出去,他心还不是真清净;如果他是菩萨示现,不是从自己心识里面说出来,而是什么?而是劝善,那他的功德是圆满的。心里头一点痕迹没有,用这句话是勉励大众,那是菩萨作略。如果真的自己有这个心,我这个送给你,因果你要负责,从自己真心说出,自己没有完全放下。完全放下,干干净净,一丝毫染著都没有,怎么会还有这种念头?这是境界一个阶层、一个阶层不一样。

赈灾,确实负责赈灾的人常常是把这个钱贪污,自己拿去了,他有果报,那是他的事情。那我做的功德呢?功德是圆满的,两码子事情。不能说是他把钱贪污做别的用途去,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不会,你的功德圆圆满满的。这在道理上才讲得通,这就是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你发的心是圆满的,你得的功德是圆满的。他经手,他在那里作弊,把赈灾的款、救济的款他要是自己贪污一部分,无论是多,无论是少,他有他的果报,於我们出钱出力的人不相干,是两码子事。你把它算成是一桩事,那这种事情还有谁敢做?尤其是在现在,现在所谓是「人心不古」,现在人不相信人,不像古人。古时候对每个人,我们心目中都是善人,没有怀疑。现在这个时代是崇尚怀疑,对每个人都打问号,不是没有道理。实在讲对自己都要打问号,别人靠不住,我能靠得住吗?我的起心动念千变万化,天天不一样,所以连自己都不可靠了。诚!诚是永恒不变,谁?佛菩萨,真正觉悟的人永恒不变,所以肯定人性本善。

我是特别劝导从事於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安定的这些人士,这个工作怎样落实?从自己观念上要肯定「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上开头的两句话,我们这个工作才能落实,才能做好。怎样做?感化,把不善的人变成善人,把作恶的人变成修福的人,这个工作才能做好、才能落实。如果这个不善,那个不善,这个事情做不好,永远不能落实。所以福从自己内心里头修,古人讲方寸是福田!你的真心就是福田。用真心,无量无边的福报,称性的福报;你用妄心,妄心不是福田,妄心是造业,这一定要懂得。妄心造六道,妄心造三途,真心现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福报究竟圆满。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学习第七首的偈颂:

【众生漂溺诸有海。】

这个『众生』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生生世世『漂溺』在三途六道。这一生虽然是很幸运得人身,得人身尤其是难得的闻佛法。如果不闻佛法,或者是闻佛法,对佛法确实没有正确甚深的认识,没有认真学习,那么来生还要「还溺恶趣」,这没法子避免。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伦理道德没人讲,五戒十善也没人相信。念古书,甚至於讲念《弟子规》《三字经》这些,有很多家长们就反对,不让自己的儿女去学习这个。「学这个东西没用处,现代是什么时代,这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学这个干什么」。这些话我们常常听到。今天做父母、做老人已经没有这种意识型态了,没有这个认识了。那下一代怎么办?而一般社会大众认为你的忧虑过分了,你的思想太陈旧了,下一代的前途非常光明,你堕落了。下一代科学技术更发达,所有迷信会一扫而光,没有了。

这种发展正是像历史上所记载的,中国历史没有,外国有,科学技术文明发达到极处,就是全世界的毁灭。我曾经听到有人跟我讲,传给我的资料不知道放哪里去了,来自俄国的,有一个七岁的小孩他的前世是在火星,到地球上来投生,似乎没有隔阴之迷,聪明绝顶。他说他亲眼看到的,八十万年之前印度洋这边的文明,科学技术达到登峰造极,伦理道德、神圣教诲没有人相信,世界毁灭了,整个大陆沉到海底。西方人讲大西洋当中有一块大陆,在五万年前也是科学技术发达到高峰,比我们现在还进步。也是到那个时代,人不相信有神,不相信有因果,以为人的能力超过了自然,征服了自然,最后这个大陆沉到大西洋海底。有人说这是事实,有人说这是古老的传说。如果过去这个事情是真的,今天世界的人类已经逐渐逐渐接近科学的巅峰。换句话说,如果照过去那种情形,人类今天差不多也要面临世界末日,那就是世界一定是毁灭,从头来起。

下面这两句说得好,「未遇如来,多成难处」。你要是遇不到正法,遇不到佛菩萨来教化你,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任意造作杀盗淫妄,起心动念损人利己,道德不是真的是假的,眼前我得到的好处、利益这是真的。这种思想叫整个天人堕落,堕到哪里?地狱、饿鬼,畜生道都得不到。这一转眼地狱、饿鬼,这还得了!这是灾难之处。佛法里面讲八难,三途八难,这一句就是讲的三途八难。能够在现前这个社会里面,还能够有一点良心,不愿意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个人实实在在有大善根、大福德,那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不受这个世间种种的染污,到哪里去找?所以这个堕是真的堕。今天一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不受世缘影响的人,万分之一找不到。所以这一句「多成难处」就是绝大多数堕地狱、饿鬼。

遇到如来怎么样?遇到如来是有机会出离六道轮回。又有几个人真正能把这个机会抓住依教奉行?我们冷静的观察,看看我们周边,不要看别的,看周边学佛的同学;不要去批评他,要批评自己,那就是一面镜子。自己看自己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看别人的过失很容易,就跟眼睛不能看自己,会看别人。看别人之后,会看的人他看了之后,马上回光返照想想自己,自己有没有不善的造作。初学很困难,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抓住几个纲领,像印祖教我们的,这太重要了,「诚敬」。诚敬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的第一愿「礼敬诸佛」,谁能做到?普贤菩萨才能做到。

什么时候你的眼睛里面看到芸芸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恭喜你,你成佛了。佛眼看众生,众生都是佛。不但说众生是未来佛,《华严》《圆觉》里面佛讲的,那讲得的确是真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实在讲就是《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从性上讲,这个性是佛性、是法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诸法皆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纯净纯善。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本性,纯净纯善的本性,从哪里恢复起?要练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无一不是纯净纯善,自己成功了。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这是修行功夫到家了。

决不是把恶人当作善人,当作善人他不是真的,那个不行,那种修行你还是错用了心。那怎么办?他真的是善,对我有益。这个方法怎么个修法?你好好的学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他会。善人是佛菩萨,为我示现,教我学善,我也学他;恶人是佛菩萨,教我不要作恶,教我要改过自新,岂不是孔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人如此,对事、对物,亦复如是!只是一意培养自己的纯净纯善,使自己纯净纯善的至心真正流露出来,自己这一生真的成就了;自己成就了,才能够成就别人,我也跟别人做示现,别人也跟我做示现。

大乘人的修学,《华严经》末后一品非常重要,它是给我们做示范的。《华严经》讲的信解行,最后一品是给我们做示范,把信解行证做出来给你看。所以这是世间,方东美先生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教科书,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还带表演,在这个世间找不到第二种本子能够跟《华严》比美的。所以我们遇不到佛会堕落,遇到佛不认识佛也会堕落,认识佛不能够学佛也会堕落。那怎样学佛?你学佛就不能不亲近佛,你要跟佛接近,佛在哪里?经典所在之处便是有佛,佛在!所以亲近佛没有别的,读经,天天要读经。读经真的不容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文化水平很低,经典是最浅显的白话文。如果没有句点,不分段落,我们就没有办法读。这些事情古来的祖师大德非常慈悲,给我们做了注解,给我们把句读表示出来,把段落都勾出来,我们今天看很方便,可是实际上真正读还有困难。这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知道有这些难处。如何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

【为彼兴造大法船。】

那我们自己要真正认清楚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真是经里面所说的:

【忧难无涯不可处。】

这你认识。迷而不觉的人,他忧虑多,他困难多,忧虑困难,『无涯』是没有边际,苦海无边!『忧』是讲心,『难』是讲身。《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求生净土;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华藏世界,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的人,以身作则,劝导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净土。这个表演我们看到了,真的是无比的震撼,震动了无量劫以来的迷惑。这一震动惊醒了,你看到这个境界,你有没有觉悟到我们往后这条路要往哪里走?你只要是跟随文殊普贤,跟随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决定没有错!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有很多同学问过我,他对这个世界有留恋,这个世界家亲眷属很多,总是想帮助他们。我到极乐世界能不能很快就回来?还是一定要到极乐世界证果之后才可以回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只要跟阿弥陀佛见一面,你说娑婆世界还有很多家亲眷属我想帮助他们、度他们,能不能我立刻就回去?跟你说,阿弥陀佛会非常赞成你,你快去,把他们都带来。那你是不是立刻就回来?那个时候跟你现前的知见不一样,为什么?你在那里虽然是凡夫,一品烦恼没断,可是你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的神通道力几乎跟佛差不多,佛五眼圆明,你也差不多是这样的。你再看看娑婆世界,不但看你这一生的家亲眷属,过去生生世世家亲眷属你统统都看到了,你要不要立刻来度他?你一看是要立刻就度他,但是怎么样?他没有福报,你来度他,他不接受,他不相信。

所以帮助他决不是能随自己的心欲,不行。那怎么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才真正能帮得上忙。随他的心,他的心现在要造业,将来还要受报,你只有随顺。你看他造业,看他堕地狱,看他变畜生,看他在六道里头吃尽苦头,然后才醒过来,这是正常现象。什么叫正常?随顺自然,起惑、造业、受报,受报当中又起惑、造业、受报,永远在那边循环,这是自然现象,六道里面的自然现象。所以佛教化众生,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诸佛如来如是,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亦如是。

过去无量劫来,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眷属朋友同学,遍法界虚空界,不是这一个地方。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只有这一生当中的父母,前世的不晓得了,再前世的也不知道了,所以一到极乐世界都知道。哪个地方众生缘成熟,到哪里去,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空间就不是这么小了。今天科技发达,交通便捷,资讯发达,我们生活空间是这一个地球。你要知道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生活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遍法界虚空界里面去游历、去度化,就像我们今天在地球上旅行,比地球上旅行还要方便,为什么?我们地球上,譬如香港到美国还要飞十几个小时。到极乐世界,再远再远的地方,这一动念就到了,一刹那就到了,无需要什么工具,不需要机械外界帮助,而且可以分身,千百亿化身。我们在经上念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到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是千百亿化身。千百亿是比喻、是形容无量无边的化身,哪个地方有感,那个应化身就去了,同时同处,同时异处,没有一丝毫障碍,这就是『为彼兴造大法船』。

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没有丝毫障碍。应以佛身得度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就现菩萨身,应以人天身得度就现人天身,应以畜生身得度就现畜生身,应以花草树木身得度就现花草树木身,得大自在!这是什么?你要是在经教里头稍稍契入几分,你就明白了,这是我们自己的本能,一切众生各个都有这个本能,一点都不希奇。而诸佛菩萨的本能现前了,他得受用。我们凡夫的本能并没有失掉,只是现在被妄想分别执著这些烦恼习气障碍住,虽有,不得其用。所以佛教给我们,佛教的没有别的,恢复本能而已。所以佛在《楞严经》上真的说老实话,「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到了成佛你得到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完全恢复而已,障碍统统去尽了。

所以佛眼看一切众生平等平等,佛是平等心。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我们采取念佛法门,希望在念佛法门里面成就最高的境界,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那你怎么修?平等。要修平等,不能不天天跟佛在一起,天天跟佛在一起,自自然然你就沾上平等的气氛,对於你修清净平等觉大有帮助。功夫在哪里练?功夫在六根接触境界当中练。跟佛菩萨接近就是读经,是提醒自己,真正觉正净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自行化他,就是此地讲的「为彼兴造大法船」。东天目山的念佛堂我去看过,他的念佛堂取了个名字叫「西方一号」,真的是个大法船,它的造型是船的形状,里面是念佛堂。前面一首偈,「为彼大然正法灯」,这二首偈的意思非常接近,二首排在此地,前面一首重在解门,这一首重在行门;前一首重在断惑,破迷开悟,这一首重点在离苦得乐;前一首是从因上说的,这一首是从果上说的,合起来看意思就圆满了。

【皆令得度是其行。】

后面这一句尤其好,『皆令得度』。这个心要大,要常常存这个心,这叫大菩提心。不可以说这个众生有善根我要度他,那个众生一阐提我不度他,这一种思想给诸位说,小乘思想。小乘确确实实是这种想法,是这种做法,这不是菩萨。菩萨是平等的,菩萨是只要有缘就要去度他,那没有缘是没有方法了。缘是什么?缘就是接触,只要你有机会接触到,那你就得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转恶为善,帮助他转迷为悟,到最后帮助他转凡成圣,这是大乘菩萨。怎么帮助?先要自己成就。自己成就什么?大乘经里面《华严》就说了无数次「六度四摄」。成就六度是成就自己,四摄法是帮助别人,一切大心凡夫都是这样一个原理原则,这样一个道路成就的,没有例外的。

所以菩萨禀六度,菩萨是六度心,菩萨是六度行。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什么?放下,没有一样放不下,身心世界彻底放下,你就布施波罗蜜圆满。经上讲得好,布施断悭贪,六度里头得特别提示的,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六个根本烦恼,佛用这六个方法来对治。布施是断贪烦恼的,持戒是断恶见,忍辱是度瞋恚,精进是度懈怠,禅定是度散乱,般若是度愚痴;疑是愚痴,傲慢是属於瞋恚,佛用这些东西成就自己。自己有这六种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佛用这六个方法先成就自己,然后再帮助别人。自己没有成就想帮助别人,做不到,经上讲「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一定要先度自己。

在一切时、在一切处,只要我们没有执著、没有分别,就放下了,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一个圆满,一切圆满,《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六度每一度一定圆圆满满含摄其他的五度,这才叫做波罗蜜多。如果只有一个,里头没有其他五个,你只能叫布施,叫持戒,叫忍辱,不能叫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不可以叫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圆满,这里头不含摄其他的法门就不圆满,含摄一切法门都在里头,那就是圆满,大圆满!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所以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统统都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的,六度都圆满。由此可知,这个方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们自己从凡夫地修到究竟圆满就靠这个,他们帮助别人也用这个方法,简单容易,稳当快速。

每一条里面要细说,无量无边,永远说不尽的,理是一个,事无量无边。六度的理,理是什么?理跟你说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事相上太多太多!从哪里下手?哪一个毛病重,你就从哪里下手。譬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我对於财看得很重,悭贪,特别是在财物上,那你就施财。有人对财看得很轻,名看得很重,那你就舍名。哪个毛病最严重,先对治哪个毛病,正是跟大夫治病一样,严重的先治,轻的慢慢来,重的治好了,轻的很多不要治,随著就解决了。

在这六道里头我们讲人道,人道贪爱、悭贪最重的,自古以来中国、外国的圣人都讲,一个是财,一个是色,这是最普遍的。还有少数的,他对於财跟色看得很淡,名看得很重,权看得很重,他要争取的是地位权力,这个超过他对於财色的重视,这样的人也多,但是比起重视财色的人要少。这些人我们常常讲,对於世间他还有野心,他想带头,他想做王,他有这种欲望,都要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财跟色他有,他舍掉了;地位,他不出家,他继承他父亲做国王,权力,权跟位他都有,他也舍弃了。所以说难舍能舍,他自己先做给我们看,然后让我们好好想想他为什么要舍,别人拼命去争,还争不到;他到手了,他为什么放弃,为什么不要?这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等你想通了,才晓得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不是一世,生生世世来讲有害而无利。如果你真正觉悟了,你用这些东西做手段,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你来拯救众生,无量无边的功德。

所以佛菩萨也用这个做手段,许许多多佛菩萨,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我们把「而为说法」换一个,「而度之」,觉悟的人真正是造福一方。可是你要晓得,他为什么不现国王身?为什么不现宰官身?要看众生的福报,不是他自己喜欢现什么身就现什么身。自己喜欢现什么身就现什么身,给诸位说,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我喜欢现什么身,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那他怎么现身?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用福德感,他就用福德来应;众生用罪业来感,他就用罪业来应,你懂不懂这个道理?

他本身是没有心,没有心就是我们常讲的,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这个境界从哪里来的?自己心里变现的,这就是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的心善境界善,我的心恶境界恶。所有境界就是我们自己善恶的一个反应,外面没有善恶,善恶在内心。所以你要把外面环境从恶转变成善,从哪里转?从自心转,你就真正解决问题了,你真正把转的枢纽抓住了。从内心上转,决定不从外面,从外面永远转不过来,从内心。道理、方法、现象(现象是果),佛在经里都有详细的说明。

大乘经教里头常常赞叹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是真的不是假的。问题是什么?你求观世音菩萨,在急难的时候求观世音菩萨,你对他没有信心,你对他怀疑,就是你不是用诚敬心,所以他没有感应;果然是诚敬心,感应立刻现前。这个诚敬心就是没有一丝毫怀疑,不夹杂一丝毫的妄念,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谛闲法师生病,印光法师写信去问候,劝他:你平常常常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现在你有病,你为什么不求观音菩萨?你为什么还要看医生?这里头有大道理在!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不但自己得度,令一切众生都得度。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