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一讲)  2005/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11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七正行甚深,法首菩萨偈颂第六首看起: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这首偈我们先看清凉大师的注解,这是第五个比喻,「王子饥寒喻,谓王子违王法教,於内起过,故受饥寒。学人亦尔,生在法王教法宫中,行违佛教,起恶惑业,故无惭愧忍辱之衣,宁餐法喜禅悦之味,故饥寒也」。这个比喻的意思很深,实在讲,我们现前的同学们,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这一章里头所说的过失,可以说是学佛同学在家出家的通病。

比喻说生在『王宫』,生在王宫这个意思说你所需要的外缘样样具足。大经里头常讲四缘生法,一切法的生起一定要依四种缘。实在说,像《华严》跟我们讲的无量因缘,但是在讲解,讲太多就繁琐,所以释迦牟尼佛把无量因缘归纳为四大类,叫四缘生法。第一类亲因缘,亲因缘也很多,一切众生统统具足,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都有佛种子,换句话说,都有作佛的因,亲因缘。《华严》说得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有情众生有作佛的亲因,无情众生也不例外。作佛的真因是法性,虚空法界刹土众生都是法性的相分,哪一样没有法性?既有法性,那法性就是佛的亲因缘。一切众生也有菩萨的亲因缘,再往下缘觉、声闻、天、阿修罗、人、饿鬼、地狱、畜生,十法界的业习种子我们阿赖耶里头统统具足。像仓库一样,里面很丰富,一样都不缺,亲因缘不缺,种子不缺。

现在我们希望哪一个种子能够开花结果,那自己还要有两个缘,这也是自己本身未必会具足,具足是一定的,但是未必在哪一个因上,这个要懂。第一个所缘缘,我希望的。我希望哪一个种子能够现行,在这一生当中成就,我所缘就缘这个种子的缘。譬如我们希望这一生当中要作佛,这是无比殊胜,那你所缘的不是佛境界,你这个愿望会落空,这个比喻就说这个意思,会落空。第二个我们所要具足的缘就是无间缘,无间缘就是决定不能间断。这两种缘就是平常我们常常讲的「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是所缘缘,「长时薰修」是无间缘,你只要具足这两种,哪有不成就的道理!王宫是增上缘,就是我们常常讲善友,真正是好的善知识,好的同参道友,好的修学环境,让你在一生修学过程当中样样不缺,这增上缘。

四种缘里面,我们要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哪个缘最重要?所缘缘最重要。只要有所缘缘,增上缘章嘉大师教给我,我不吝法,我都教给大家,「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遇不到真正善知识,怎么办?你以真诚的心、清净的心,求佛菩萨、求感应,只要你肯求没有不应的,有求必应。我想求个好老师,真的会遇到,遇不到,我们这个求愿的心不够恳切,我们的业障还在障碍著,业障没有消除,这是很重要的。业障消除了,有求必应;有求不应,业障。所以,要忏悔业障,有求必应。我要求修学的环境,我要求希望有同参道友,希望常常有善友来协助,真的一点都不假。我是非常感激老师,念念不忘,你们在周边的同学都看到,我每堂课讲课之前我拜佛,我拜老师,我拜护法,我还拜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神,我这个心愿都到,所以有求必应。

从初发心,初发心我求没有求别的,老师有了,同学也有了,需要资料,那个时候经书非常缺乏。所以我非常感激香港的智开法师,初学佛的时候他对我帮助太大了,我想求的书,写信给他,他就会替我找到。一找到很快就寄给我,我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才把钱寄给他,总是书先寄到,钱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给他;他知道我还守信用,不会赖帐。这个帮助太大了,确确实实是有求必应。我记得有一部书找的时间最长,差不多找了有七、八个月,他才替我找到,《中观论疏》,木刻版本的。差不多七个多月的时候我收到了,他这部书寄来了,无量的欢喜。

所以到我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我修法布施,这我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做一桩事,法布施,十方的供养一分钱都不花,全部用在印经施舍。他办了一个弘化社,在苏州报国寺,就是现在所讲的佛经流通处,在那个时候非常不容易。他流通的方法有三种,你很富有的,成本流通,我们印这个书,譬如一本十块钱,照收你十块钱成本。第二种你比较清苦一点,但是还有一点余力,半价流通。第三种你确实有能力学,但是非常贫苦,免费赠送,他流通就是三种方法。我们今天这个环境跟那个时候不一样,那个时候善心人多,对佛教认识的人也多,有心学习的自然比现在多。

现在我们处的这个环境非常困难,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现在在整个世界上来讲,宗教是没落。也可以说,每个宗教里面缺少宗教家,不能说没有,太少了,真正有修有学的人太少了。於是真修行人,社会大众没看到,真正讲得好的人没有接触到,所以就把宗教看成迷信,甚至於听到宗教,总是敬而远之。我看得太多!现在我十分了解这桩事情。这么好的东西,可惜就是世间人不认识,把它看作坏东西,没有把它看作好东西。所以今天我们把佛教介绍给别人,得双手恭恭敬敬送给人,人家还未必肯接受,未必领你的情,跟我们当年学佛不一样。我们当年见到老师恭恭敬敬,真正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向老师请法,现在哪里有!现在没有了,现在是整个时代在变。可是真正想学,佛菩萨确实还是要帮助,尤其在这个时代帮助会更明显,帮助也更殊胜。学人,这学人就是学生、学习的人,要有智慧,要觉悟,要能体会得到,信心就增长了。

佛门里面最大部的经典是《大藏经》。我在早年,台湾印《大藏经》,我自己买了两套,一套《大正藏》,一套是《卍续藏》《大正藏》,李老师在台中创办慈光图书馆,我赠送给图书馆,《卍续藏》现在放在澳洲。以后我有能力,只要钱差不多够这个数字,我就会买一套送给需要的人。最初是一套一套的送,以后可以买到五套、十套,我记得我送了不少套。到以后我们自己有一个道场,就是台北的华藏图书馆,供养愈来愈多了。世桦老板来找我,他很想印《大藏经》,但是力量有限,想跟我合作。他说法师,我印一千套,他说:我们世桦印六百套,你印四百套,好不好。这个样子是什么?他成本就降低了。我一听说很欢喜,虽然很吃力,向大众宣布,这四百套真的就凑出来了。这第一次跟世桦合作印的《大正藏》,第二次也是印《大正藏》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连前面自己买的跟两次印赠的,差不多有一千多套。以后《大正藏》这有涉及到版权的问题,我们不能再印。接著就是台湾印《龙藏》,这也是桩好事情,我们现在也跟人家合作参与印《龙藏》《龙藏》第一次我们印了一千套,五百套送给中国,就是一九九九年,由中国国家宗教局接受,分送给全国各个寺院道场。所以一共印了两千多套,这印送的。

最近也有许许多多同修发心来找我印送《大藏经》,好事情,所以我们预定后续印四千套。第一个一千套已经出版,比前面印得好,装订、纸张、印刷后后胜於前前,我们看得很欢喜。另外还有两千套,印刷厂给我们讲,大概要二00七年我们四千套统统可以印出来,陆陆续续的。后面两千套我就想应当要加标点,我现在找人在做。《大藏经》没有标点,没有段落,我们还是用原文,用圆圈把这个句子圈出来,段落把它勾出来。所以最后的两千套,二00七年出版的时候就有句读了,有句读、有段落。现在做的有目录,跟从前不一样,从前没有目录,现在有目录,检查非常方便。

所以到二00七年,我们赠送《大藏经》,估计差不多总共送了五千六、七百套,这是最大的数。我们是遇到现在科技发达,印刷方便,成本低廉,所以才能做出这个好事情,在从前那是作梦都不敢想的,缘具足。问题是我们把这个经送给人,有识货的恭敬礼拜接受;有不识货的,不肯接受,送他都不要,这我们遇到太多了。我们赠送的处所是遍及全世界,我们通知,哪个地方有需要跟我们联络,我们就会把这个书寄给他,现在我们大概还有不少套。法宝不是收藏的,是要提供真正有人去研究、去学习,它才起作用,要有人去读。

比喻里面说,这讲增上缘,他增上缘是样样都不缺,为什么他还要受饥寒之苦?比喻里头,清凉大师说得很好,王子违王法教。王子不听皇上的教诲,那么一定受到处分,惩罚他,他才受到饥寒。这是受惩罚,比喻是这个意思。我们在清朝宫廷这些记录里头读到的,前清盛世,最盛的时候是康熙、雍正、干隆这三朝,这三朝总共就一百多年;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三年,干隆六十年,干隆还做了四年太上皇。这清朝最盛的时候,宫廷里面教育非常严格。康熙教训他子孙想得非常周到,二十岁之前只准学经。那个时候的经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十三经;学子,子书,《四库》里面是经史子集,子书,子书是选读,历史,二十岁之前只能学这个,不可以学文学,诗词歌赋统统不可以学,想得多周到。因为诗词歌赋里面有很多是动感情的,而经史里面那都是智慧、是学问,在这个地方奠定根基,真的那个时候王法很严。

用这个做比喻,学人亦尔。我们今天学佛,无论在家出家,真正学佛都称为学人,也就像这个比喻一样,生在法王教法宫中。法王教法宫中就是寺院庵堂的道场。可是现在我们这个寺院庵堂道场变质了,这我们不能不知道。古时候寺院庵堂是学校,规模大的称寺院,规模小的称庵堂,统统是学校,所以佛教是教育。

你看看我们在称呼上,寺院庵堂的主持人称和尚。诸位要知道和尚只有一个,一个道场只有一个人称和尚,不是每个人都能称和尚的。像学校一样,和尚是谁?校长,总不能有两个校长。其他的这些老师,老师不能称和尚,称阿闍梨,阿闍梨就好像教授,教授、老师称阿闍梨。所以一般我们称法师可以,不能称和尚,和尚只一个人,一个道场负责的人称和尚。所以和尚没有男女老少,也不分在家出家,你只要主持这个道场,你就是和尚,这个称呼要懂得。和尚是梵语,它的意思是亲教师,是他主持教学,今天讲他主持教育政策。他可以不必跟大家上课,但是课程是他订的,他安排的,老师是他聘请的,所以整个教育成功、失败,他负责任,教员不负责任。教员只要我把这一门课教好,政策是在校长,这个称呼一定要知道。

大的道场里面还有首座,首座就像我们今天讲的教务长,专门管教务的,维那管训导的,监院管总务的,这是道场里头三个叫纲领执事。你们想想看跟现在学校是不是一样的?现在大学里面有教务长,有总务长,有训导长,一样!所以佛教是教育。跟大家授课的都称阿闍梨,我们现在讲教授,授课的。阿闍梨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轨范师,就是他的道德、学问可以做学生的模范,可以做学生的榜样。轨范,轨是轨道,范是模范,我们翻成轨范师,称闍梨,阿闍梨,要懂,你才不至於产生误会。

可是,从前寺院庵堂都上课,都指导你修行,真干,现在没有了;特别是现在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寺院庵堂教学没有了。早年还有禅堂参禅,还有念佛堂念佛的,其他逐渐逐渐法会多了,经忏佛事多了。现在的寺院庵堂教学看不到,只看到经忏佛事,只看到法会,所以这个法王教法宫中已经不见了。

我们今天要想学佛有一定的难度,到哪里去学?现在有很多佛学院,佛学院里面能够学到佛法吗?学不到。我教过佛学院,我感到非常惭愧,教佛学院对不起学生,把学生误导了,所以从此以后我不再教佛学院。我教佛学院是我刚刚出家,我在白圣老法师的三藏学院教过三年;佛光山刚刚办学,星云法师找我去,我在那里教十个月。以后我也曾经办过内学院,好像我只有一年我就辞掉了,从此以后我不再教佛学院,我感到非常愧疚。为什么?佛学院教学的方式不是古时候的办法,完全模仿现在的学校,那就难了。

而我自己学出来的,我不是佛学院学出来的,我跟李老师学的。李老师用什么方法?私塾教学的方法,个别指导。他虽然开个班,经学班,学生二十多个人,一个一个教。但是教你这一个人,所有的学生都要来听课,就等於是旁听,实际上教就是教一个。他那个时候是两个人一对、两个人一对,教讲经,一个人是讲国语,一个人讲台语,上台讲好像是一个在翻译的样子,其实他们两个是一样的讲稿,一样的课程。接受老师教导的时候,这两个人座位在老师的面前,面对面,其他同学都围在四周,我们是这样上课的方法,真得受用。但是我这个方法,我建议给佛学院,佛学院不接受,他说这个不像佛学院,是没错,真有效果。所以以后建议几次都没有人接受,算了,我也不教。我是很想自己将来办学用老师教我这个方法,但是始终没有这个缘分,机缘不足。

我是这样学出来的,像我这个年龄,这些辈分的人,这些讲经说法的法师,统统都是这个方法学出来的。演培法师告诉我的。有一天他请我吃饭,在他道场,我刚到新加坡没有多久,就是谈到讲经这些法师。演培法师指著我说,包括你在内,哪一个是佛学院出来的?没有一个。那我们是经过什么训练?小座复讲。我们这辈子的人,这年龄比我大的讲经说法的统统都是复小座出身的。这个复小座是佛门的术语,大家都晓得,听老和尚讲经,隔一天你把老和尚所讲的讲给大家听,这叫复小座。不能讲错,不能加自己的意思,你可以讲漏掉,没有关系,你不能够加东西进去。阿难尊者集结经典就是复小座。所以我说复小座是哪一个人带头?阿难尊者带头。世世代代佛门里讲经这些法师都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是一个星期讲一次经,星期三。星期四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复讲,把老师昨天所讲的重复再讲一遍。我们有同学、同参道友,这叫好的环境,我们同学只有七个人,七个人变成一个小班,每个星期四我们七个人在一起,一个人讲,推选一个人出来讲,昨天老师讲的这堂经,你讲给我们大家听。我们听了之后再研究讨论,再对你的批评,你哪个地方讲得不合适,因为我们七个人都是学讲经的。有师、有友,这样才能成功,缘具足。这个缘也非常不容易,真正找志同道合,十年如一日,诸位想想看,谈何容易?我很幸运遇到了。

在台中的时候,周家麟、徐醒民都是我们这个小班上的。我学《楞严经》,得其他六个同学的帮助,他们让我复讲全部《楞严经》。所以老师在台中讲一部《楞严经》,我也讲了一部。那我讲的时候,这六个都是内行人,他们听,他们替我改正。所以一九七七年,这香港同修邀请我到香港来讲《楞严经》,我一口就答应了,为什么?我已经讲了一遍,很有把握。有学经教的内行人帮助我改正,所以我讲得很轻松、很愉快。在香港住了四个月,每天讲两个小时,最初两个月需要广东话翻译,后面两个月大家听习惯,不要翻译了,他们能听得懂。四个月《楞严经》讲了一半,没讲完,我的签证就到期了。

所以缘,所有缘统统具足,这就像法王教法宫中。我们今天到哪里学?今天要学教,实在讲虽然寺院庵堂这个缘没有了,可是另外一个缘起来了,网路、电视。你看很多法师、大德在电视讲经,在网路里面讲经,这对现在人带来方便,你要怎么个学法?学一个人的,你才能学成功。如果同时听几个法师、几个大德来讲经,那你有问题,那就跟佛学院一样了,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会有差别?听的人多,你分心。一门深入,那你是多门深入,多门就浅入,就谈不上深了,你看麻烦在这里。基础决定是定在一,根只有一个根,不能有很多,一个根会生很多枝叶,一定要是一门。

我学一部经,我跟一个老师,老师不见面也没关系,现在从网路上、从卫星上,你跟他学。这个老师或者是讲好几部经,我只选择其中一部,其他的可不可以听?如果我这一门学得还不错,其他的可以听听,因为是一个老师讲的,他决定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最忌讳的是你开始学的时候,你跟好几个老师,佛学院的麻烦在此地。一个星期好多门课,甚至一天你会听三个老师讲,这很平常的事情。一天五、六个小时的课三个老师教,科目不相同,老师不相同。这不是一门深入,这多门。多门说浅入,根本就没入进去,浅入都谈不上,所以只能得到一点佛学常识,佛学皮毛,不得受用。真正得受用,一定要一门。

我们跟李老师这十年,老师教学坚持这个方式,同时学两门决定不教你,他是一定坚持这一门深入,多次的复习。我们学讲经,学这一部经,一部经学会讲了,会讲了怎么样?会讲以后希望你连续不断讲十遍,你熟,熟透了才是自己的。这个话要跟古人的标准来比,是大幅度的降低,老师教的这个水平很低,熟能生巧,只要你熟,不求你开悟。说实在的话开悟那个标准太高了,很难做得到。你能够一门深入,深入之后又能够重复讲十遍,已经是非常非常难得!

那么没有契入,纵然你讲了一百遍,讲了两百遍,你的烦恼习气没有断,你还是个凡夫。这就《华严》的标准,为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教不相应。我们修学净宗,同学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净宗最高的指导原则是世尊所说的「净业三福」,这最高的指导原则,你要统统能落实你所修学的。落实在哪里?落实在「孝养父母」,落实在「奉事师长」,落实在「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要做到才行。佛在经上怎么教你的你怎么学,你怎么做你才会得受用,你才会入佛的境界,转凡成圣。天天在转,年年在转,久而久之,不知不觉的,真的就转过来了。

有这个第一条,再提升到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再提升「发菩提心」,你这个心真的起来了,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不要人劝,不要人教,自自然然起来。为什么?那是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性德。「深信因果」,对佛所讲的一丝毫不怀疑,修因证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读诵大乘」,这个时候的读诵大乘是广学多闻,不是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在前面。前面两条是一门深入,第三条是广学多闻,菩提心相应了。末后一句「劝进行者」,就是为人演说,你要帮助别人,不帮助别人这不是菩萨。所以你看十一句里头,十句是自修,最后一句教你为人演说,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由这个办法入不二法门。

我们这里最重要的,我们今天学佛,无论你学哪个法门,无论你跟什么人学,行违佛教。你的起心动念,你的言语造作,跟佛在经典里面教导的完全相违背,你还是起恶惑业。恶是烦恼,惑是迷惑,恶惑业就是贪瞋痴,贪瞋是恶,痴是迷惑。所以这一句你还是会起贪瞋痴慢疑,你还是会有嫉妒、障碍,所以你没有惭,没有愧,不能忍辱。下面这是宁餐法喜禅悦之味。这个宁不太好懂,宁餐,我们换句话你就好懂了,没有,没有法喜禅悦之味,有法喜禅悦好!这个宁在此地是个问号,你没有尝到法喜禅悦之味,所以比喻作饥寒,故饥寒也。我们学佛头一个所得到的就是法喜、欢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的生法喜,有禅悦,我们讲精神上的享受,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法首菩萨偈颂第七首: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的是「聋乐悦彼喻,喻不解自说失」,比喻这个,「谓夫真说闻者,必忘说闻,逐语而说,为自不闻」。这注解的意思有相当的深度。盲聋瘖哑很容易明了,盲聋瘖哑是很不幸,我们现在社会上称为残障,这是非常值得人同情、怜悯的。残障里面的人也有很多很有智慧,很值得人尊敬、赞叹的。我在国内国外都参观过盲聋人的学校,在今年中国农历年好像是元宵节,北京有个盛大的晚会,晚会里面有耳朵聋的,完全没有听觉的,表演一个非常精彩的千手观音,得到全体观众的赞赏,以后把它选作第一名。这个学校我去参观过,非常难得,演得非常精彩,这些人都很聪明,很懂礼貌,我们看了确实生欢喜心、生尊重心。

『聋奏音乐』。这个学可不容易,他自己听不到音声,要能弹出一首曲子让别人听到欢喜,很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菩萨用这个做比喻,『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有一类的人多闻不修行,犯了像他们这样相同的毛病,这个毛病比喻对於经教不了解。这要怎样才能了解?必须要修行才能了解,行里面才有心得。你要不能依教奉行,你所说的全是别人的,这儒家也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

那么学讲经,我们完全参考别人的注解,加上自己的意思,自己意思怎么样?完全把佛菩萨意思解错!你不加自己的意思,完全遵照古人注解来说,说错了,是注解那个人他错了,你没有错。你加上你自己的意思说错了,那你要背因果责任。说老实话,古大德的注解能够流传到后世,至少经过千百年人。如果唐朝时候的,隋朝时候的,南北朝时候的,距离我们现在总该是有一千五百年以上,这当中多少人看过这些注解,还能够流传下来,一定有道理,他注解得没错。如果注解有错误的话,早就没有人传他的,都把它抛弃了。

承传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古时候,在唐朝时候印刷术还没发明,所有这些书籍的承传靠手写。中国的木刻印刷宋朝时候才发明的,但是木刻成本也非常高,古人这些东西,有人把你刻出来印刷流通,那都是对你很尊重,很有价值。所以著作的人,你就晓得他一生著作有多少,流传给后世有多少,精彩的精彩人家才把你刻版流通,其次再其次的都淘汰掉了,留下来全是精华,人人看到欢喜,人人赞叹的,你说多难得。那都是什么?自己真实的功夫在里头。

所有古大德的注解都是他自己学习的心得,学习的经验,学习的成果,真正可以提供后人做参考的,不是他自己随便说的。我们今天有没有学习的心得?有没有学习悟处的经验?自己确确实实有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像前面所说的法喜禅悦?法喜禅悦都没有得到,你怎么能说?没有法喜,没有禅悦,就可以断定你对於佛的教义不了解,或者说你了解得不够深刻,这是一定道理。了解得不深,了解得不彻底,随自己意思来说,哪有不错的道理?可是自己晓不晓得?自己决定不晓得,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贡高我慢。学佛学什么?学觉悟,自己觉悟之后,要帮助一切人觉悟。

我们这个小道场是讲经教学的道场,我们九楼有一个祖先纪念堂也是教学的道场,教什么?教人敬祖先。孔夫子在《论语》里头讲得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建祠堂就是慎终追远。每个人对於自己老祖宗,千万年的祖宗还念念不忘,心地多厚!风俗淳厚就是从敬祖先、孝父母、尊师长而来的,所以祠堂是提倡孝道的。

中国过去每个县市一定有三个建筑,第一个是祠堂,每家有每家的祠堂。现在祠堂废除了,我们建万姓先祖纪念堂,每个家庭私人的祠堂不要了,共同建一个,这有必要。如果没有了,用什么东西来提倡孝?孝道没有了,不得了,家就不像家,父子不和,夫妻不和,兄弟不和,原因在哪里?没有孝道。我们希不希望看到这个社会一切都不和谐,人人都自私自利,各个都对立,愿不愿意看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最近这个世纪才发生的,演变到现在非常严重。再想想从前那个社会那么样的祥和,什么原因?孝道。孔孟常常赞叹尧舜,「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敬长,孝顺父母,孝顺祖先;弟,怎样跟长辈、跟同辈和睦相处。这两个字孝跟弟做得最圆满的,丝毫缺陷没有的,尧舜,所以孔孟对他赞叹到五体投地,仰慕,向他学习。祖先纪念堂是这个意思。

我们希望学佛,学佛是一桩好事情我们知道了,这是世间最圆满的教育,我学了这么多年有一点体会。我看到全世界许多国家,许多族群,许多宗教,我在这里面体会到中国人的老祖宗确实智慧最高,发明的文字,文字是智慧的符号;发明了文言文,承传最好的工具,永远不容易变质,你说这个工具多好,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最懂得教育,中国人教育它的特质、特色是家庭教育,全世界没有的。

家庭教育的对象是未成童之前,童子。成为一个童子七岁,成为一个大人二十岁;二十岁叫成人,七岁叫童子。七岁之前,未成童之前那个教育比什么都重要,中国谚语里头常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孩童的时候教就等於天性一样,养成习惯要在七岁之前。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生都不会改变,中国人懂得,中国人非常重视,所以母亲最伟大。孩童的教育是母亲教的,父亲要忙於工作,要忙於养家,跟儿女接触的时间少,母亲是一天到晚照顾小孩,尤其这么小的小孩不能够离身边的。起心动念、言语动作都给小孩做最好的榜样,他从小就看到,自自然然他就学会了。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广学多闻,成就才艺;宗教教育是达到最后的圆满,特别是佛法。你看「雍正皇帝上谕」就晓得,他对儒释道三教可以说精通,他真修,他真干。佛教我们接触到之后,晓得这么好的教育,我们也要拿它来供养给祖先,让祖先也不寂寞。我们念佛堂天天播讲经的录相带,天天有很多同学在里面念佛供养,这是大孝!有人懂得,懂得他赞叹;有人不懂,不懂他毁谤,这个果报是属於他自己,所谓各人因果各人负责。

我们的道场大家都知道,接受十方供养,报答十方施主、报答十方护法,我们这里供养牌位不收钱,跟一般道场不一样,我们这边所有一切法物也不收钱。今天上午我去参观书展,大概书展里头不卖钱的只有我们这一家,我们的书展是赠送的不是卖钱的。今天我去看了一看,我也买了一套书,清朝的历史,是中国大陆出版的,因为我们《四库全书》里面、《荟要》里面没有清史。我以前有一套放在澳洲,今天很难得遇到这么一套。所以不用钱买的,只有我们这一家。

学佛谈何容易!正如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如果不是往昔无量劫中修福慧,这一生当中摆在你面前,你也不会留意。就像这经上所说的不解、不闻。所以这点我们自己要晓得,要珍重自己这一生的缘分,这个缘分无量劫难遭遇。这开经偈上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你知道吗?彭际清居士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今天我们遇到了,怎么能不珍惜?真正明白、觉悟他珍惜,不明了,不觉悟,他不把这桩事情看重,疏忽了,这都是属於愚痴、无知;如果再要批评,再要障碍别人,这过失大!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头讲得很清楚,你要是障碍别人的法缘,果报是生生世世愚痴,那就太可怜了。造业的时候很容易,受果报的时候太苦太苦!果报没有现前,造业的时候迷惑颠倒,不知道果报可怕;果报现前后悔莫及,太迟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自己遇到了,明白了,珍惜。就像从前有一段时期,一般人批评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有很多同学劝我要表态,我只说过一句话,「天下人统统反对,我还是依教奉行」。什么原因?这个本子是老师传给我的,没有传给你,你可以反对,传给我的。传给我的我如果要反对,我的罪名就成立,背师叛道。你看「孝顺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我就完全违背了。老师这个本子传给我一个人,经本在我手上,所以天下人反对没有关系,现在民主自由开放,谁也不能干涉谁,可是因果各人背;我遵守,我依教奉行,我绝对没有疑惑,绝对没有后悔。我说我只能说到此地,其他的我就不能再说了。所以我依旧还是讲这部经,依旧还是读这部经,依旧还是依教奉行,没有改变过。

我们跟一个老师学,对这个老师没有信心,那你何必跟他?那你跟他就错了。跟定这个老师,一生循著老师的路子去走,走错了,老师要负责任。做老师不容易,你自己走错路不要紧,你把别人路带错了,你要负责任的。断人法身慧命比断人身命的罪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断人身命无所谓,人家常讲,四十九天他就投胎来了,二十岁之后又是一条好汉,这的确损失不大。那个闻法的机缘,尤其是闻到正法的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不是生生世世你都可以遇得到的,这个机会太难太难!这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了,你在当中批评,让听的人对这个法、对老师丧失信心,你这个罪多重,这是堕阿鼻地狱的罪业,不可以,决定不能做。批评不是那么容易事情,你要不是透彻,真正这个人说得不如法,你能把他带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成就他,那你有功;你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把人家学佛的途径迷失了,你的罪过就重了。造业很容易,果报现前难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尤其此地说到「不解自说失」。解一定要通过行证,证明你的解是正确的,证明你的信是没有错误的,这个时候才能说。所以后面大师说得很好「真说闻者,必忘说闻」。说闻是即相,必忘说闻是不著相,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说真闻。真说是什么?真说是无说,真闻是无闻,完全跟法性相应。这是什么境界?华严境界。华严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至少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两句是讲的法身菩萨。没有证得法身,一定要遵循经教,不能加自己的意思。

这个地方「逐语而说」,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望文生义」,看到讲,以为是这样的,这就是「为自不闻」,哪有不说错的道理?哪有不误导众生的道理?现在这个社会我们非常清楚,自己体验太多,看得太多了,现在的人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这是我们感觉到非常遗憾,也正是经典上常常说的,佛常常讲的「可怜悯者」,真的可怜。正法不知道,把正的看作邪的,把邪的看作正的;善知识也不知道,把真善知识看作假善知识,假善知识看作真善知识,亏吃大!你了解现实状况,我自己觉得自己特别庆幸,在这个时代里头,这样环境里面,我还遇到真善知识,还遇到正法,还遇到最殊胜的《华严》、净土,我要珍惜自己,所以我五十四年没有中断。

今天有道友告诉我,说某个法师自己说,他讲经说法超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大概讲经说法有五十多年。我给这位道友说,他没有超过。他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讲,你是不是天天讲?你不能说,我一年讲一个星期,我五十年都没有中断,我讲了五十年,那不行!人家四十九年天天讲,比不上,怎么比都比不上。那我讲经,我从三十三岁开始讲经,讲到今年四十七年了,我再两年能赶上释迦牟尼佛吗?赶不上。释迦牟尼佛一天讲八个小时,我一天讲四个小时,现在到这个地方来,大家要我养养身体,讲两个小时,那怎么能比?人家每天讲八个小时,所以留下来的典籍这么样的丰富。我们讲四十九年,留下多少东西?怎么能跟人比?量比不上,内容也比不上,这个话不应该说,说这个话狂妄。

你活的年岁比释迦牟尼佛活得大,可以。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走的,我们中国算虚岁八十岁,实际上七十九岁走的,孔老夫子七十三岁走的。你今年活到八十、九十了,你比释迦牟尼佛寿长,可是你讲经的时间比不上人家。人家真正开悟了,大彻大悟,你悟了没有?不要说大悟,如果你有小悟,我相信你一定很谦虚,你绝对不会说这个话。中国人的谚语所说的「学问深时意气平」。佛法,你真有功夫,贪瞋痴慢没有了。不要说佛,阿罗汉见思烦恼就断了,从这上来讲,我们能比谁?比须陀洹也比不上。

须陀洹八十八品见惑断掉了。第一个是身见,须陀洹绝对不把自己这个身执著是我;我们今天对这个身还执著,我!你怎么样能比得上人家。须陀洹决定不堕三恶道,虽然思惑没断,出不了三界,他在三界六道里面只有人天,人间天上七次往来,思惑断尽就超越六道轮回,圣人不是凡夫。我们能跟人相比吗?大乘《华严》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断证的功夫跟须陀洹相等,智慧、福德比须陀洹大太多了,初信位的菩萨。我们今天接受人家的批评,一肚子不高兴,要两、三天气才能消掉,这怎么行?赞叹你几句就欢喜得不得了,一点委屈都受不得,都不能接受,道道地地的凡夫,烦恼习气一分都没有断,怎么能跟人家相比。所以这首偈要用一般的话来说,记问之学,孔夫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

我们在讲席里头也常常勉励同学,特别是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一定要著重实行。把经教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经教里面的教诲统统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你真的落实、真的做到,这才叫学人,这才叫学佛。实实在在讲哪个人不想学?哪个人不想做?可是偏偏做不到。这是什么?烦恼习气太重,佛家的术语说业障太重,业障一定要消除。业障不消除,不但学佛不能证果,连开悟都没指望,悟门被业障堵死了,你不能开悟。消业障,不是念念忏悔偈就消业障了。忏悔偈是没错,光念不解义,不相应。用什么方法才真正能够消业障?用《弟子规》,用《十善业道》。不要求得太高,就是这两门东西真正把它做到,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念兹在兹,真干,那你就有真大利益。

纵然佛法不解,没有遇到殊胜的缘,不解,没有善知识指导,你能把十善、把弟子规做到,决不堕三途,来生得人身,一定比这一生福报大、智慧长,肯定的。如果修得好,弟子规、十善能帮助你生欲界天,完全看你的功夫。欲界天有六层,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层天你有分。如果你只有说没有行,那你就没有分,来生的果报还是随业流转。

说到随业流转,你想多可怕,一念不善的心,一句不善的话,一个不善的行为,都是帮助你堕落三途。三途业因很复杂,最重要的一个业因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佛家讲的六个根本烦恼。那我们想想,我们从早到晚,晚上睡觉之前好好反省一下,我今天一天思想、见解、行为与这六条相不相应?贪欲,瞋恚,愚痴,对於圣贤教诲怀疑,傲慢,不善的见解。如果与这六条相应,那我今天这一天造的是什么业?三途业。我们的反省,这一天果然与十善业相应,与《弟子规》相应,没有违犯,那我们今天所造的业是人天福报,这不难。难在什么?你有恒心,你有毅力,天天干,认真的干,在这上奠定基础。我劝同学认真努力干两年,两年当中务必远离十恶,养成十善,落实在《弟子规》当中。这两年的功夫我们就脱离了三恶道。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那你就有怀疑;你相信了当然你就没有疑惑,你就会真干,我不想堕三恶道,我想来生比这一生还要好。

人,特别是到晚年六十岁以后,自己清楚自己这一辈子过去了,再往前看远一点,远一点是来生。六十岁之前在这个社会上叫迷惑颠倒,没有想到将来的事情。一退休之后,来生的事情就浮在面前了,这一生已经过去了,我要为来生打算。人要想到来生,就会知道断恶修善有此必要,积功累德值得我们认真去做。年轻时候放不下的,这个时候也知道要放下了,为什么?带不去。再仔细想想,你小时候的玩伴,青少年时候的同学,踏进社会有很多你的长官、同事,你的亲朋好友,现在还有几个人在世间?如果我们常常能想到这个问题,你对这个世间自自然然意冷心灰。意冷心灰是消极,消极不是办法,佛法的教学不是消极。

说佛法消极,从前李老师也讲,人家说佛法消极,他老人家说得好,消极有两面。你看看世间年轻人对於善法他消极,他不做,孝顺父母他不做,尊敬师长他不做,修养道德他不做,这就是消极!学佛人也消极,哪一方面消极?色情暴力不做,杀盗淫妄不做,争名逐利不做,贪图五欲六尘享受不做,是消极。你看一般人学佛怎样?他连肉都不吃,消极。所以消极是两说,你说我消极,你也消极,你不能单单说我,这里头有善跟不善。学佛对不善消极,对善积极;那些说我们消极的人,他对善消极,对不善他积极,果报不一样!所以听话要明白不能糊涂,自己清清楚楚,解答给别人听,让别人也觉悟,这就帮了他的忙。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什么?生活得快乐,人人都想,为什么你活得那么苦?一生都能在快乐当中生活,这个人有福。

快乐,不是有财富你就得到快乐。有财富的人,苦不堪言,不快乐,我见过的很多,出门还要保镳,不自由,住的地方警卫森严就像坐牢一样,哪有我们这种贫民自在,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没有人偷你,没有人抢你,没有人想害你。所以,富贵人他并不乐,富贵真的不如贫贱乐,贫贱人如果学了圣贤书,真快乐,你给他富贵他都不要。为什么?那麻烦。钱多了,小偷目标锁定你了,强盗也锁定你了,麻烦多,天天担心受怕。什么都没有,睡在那里没人理你,你说那多快乐。你得要想通,要想明白,人活在这个世间要过得快乐,每天吃饱穿暖了,有个小房子可以避风雨,多快乐!万缘放得下。

我们这样活在这个世间,就给很多人做榜样,就给很多人做样子、做模范。我以前住在美国,我们的邻居对我都很羡慕,为什么?每一次看到我们,总觉得我们非常欢喜,都满面笑容。所以他有的时候来问,你们为什么活得这么快乐?我们告诉他,我们学佛,佛教导我们生活一定要快乐,对人一定要真诚。他来问,我们就可以讲给他听,所以,形象就度了众生,自行化他。用形象、用事实,不必用言说,更不必用辩论。用辩论那就错了,大错特错,没有什么好辩的,我活得这么快乐,你能够像我这么快乐,不就好了吗?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