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五讲)  2005/12/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长行第六段,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对对地方: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清凉大师在《疏》里面告诉我们,这段所问的十桩事情是「修涅盘因,七觉三空,十地品广说」。所以此地没有加以注解,在「十地品」里会讲得很详细。七觉,前面跟诸位略略的介绍过,这后面是三空,『空,无相,无愿』。这三空也叫做三三昧,就是三三摩地,三等持,《仁王经》谓之三空。有漏定称之为三三昧,诸位这里要了解,三三昧就是三空,有漏定;如果说无漏定,那就叫三解脱门。

什么叫有漏?什么叫无漏?漏,《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要是没有断,无论是对於世间法或者是出世间法,我还有执著,还有分别,还会起心动念,这三种三摩地就是属於有漏定;如果我们对世出世间一切法,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了,那就叫三解脱门,三种解脱。解是解除,解除什么?烦恼没有了。诸位要晓得,执著就是大乘教里面所讲的见思烦恼,分别就是尘沙烦恼,妄想就是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解除了,中国大陆讲解放了,意思也一样,这叫真正的解放。脱是脱离,不但脱离六道,永远脱离十法界,所以叫三种解脱门。这一共有三种,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三大类烦恼。

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这两个行相相应。三昧是梵语,空是我们中国的语言,所以这个名词叫华梵合译,空是华文,三昧是梵语,这个名词这么来的。三昧要是正翻,翻作正受,三翻作正,昧翻作受,这是梵语的意思。像我们平常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的,很熟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完全是梵语音译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菩提,菩提翻作觉,三翻作正,所以三菩提就是正觉,翻成中文是正觉;三藐,三是正,藐是等,正等正觉。所以三翻作正,在此地就是正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

诸位要知道,空是正常的享受。空什么?「我」空了,「我所」空了,这两样东西没有了,所以观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观诸法,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因缘生。凡是因缘生法,决定没有我,我尚且没有,哪来的我所有?这是诸法实相。所以你要是有这么一个正受,正常享受,我也没有,我所也没有,给诸位说,六道轮回就没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只要你有我,执著一个我,执著有我所;我所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财富,我所有的眷属,我所有的荣誉,我所有的地位,只要你有个我所有,你就麻烦了。所以佛教人出家,为什么?这家里的产业,土地、房屋、田园我所有的,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出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明白了,有些大乘菩萨不在形相上出家,在心地上出家。像维摩居士,他有家,他也有夫人,也有儿女,也有土地、房子、财产,他统统都有,实际上他那叫什么?他那出家叫心出身不出。是不是真出?真出了,他虽然有,心里放下了,心里完全没有执著,跟释迦牟尼佛那个出家的心态完全相同。有这些妨不妨碍?不妨碍,《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只要你心里头真的放下。由此可知,世尊为我们示现的,是从事相上表演的;维摩也是一尊佛,在世间同时示现的,从理上来给我们讲。佛是从事上示现,维摩是从理上示现,理事不二,性相一如,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初学的人从事上下手比较容易,慢慢再从理上也空掉,这是比较上容易入门。就像《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现前从早到晚,我们六根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大乘法里天天接触,有没有妨碍?没有妨碍。为什么?他完全空了。不但空,他真的做到、落实无相无愿。换句话说,我们没有空。我们住在六道里头的人道,他们跟我们在一起,他住哪里?他住一真法界,他不是住六道,他也不是住十法界。他到六道十法界里面现身说法,广度众生,一尘都不染。正如宗门祖师大德所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那叫做真正入解脱门。所以这个意思我们要懂,最重要的是要把我跟我所观念抛弃掉,决定不能有。有我,有我所,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下面这第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盘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之十相。这个「十相」,要记住前面色声香味触,这就是五个相,再加上男相、女相,就七个相。三有为相里面除住相,实在讲,这就是四相。这个四相是生住异灭,这不是成住坏空,这是讲生住异灭,这叫三有为相。成住坏空是对器世间讲的,这是讲的生住异灭。为什么不讲住?因为住,怕一般人起误会,住不错,住好,他不容易放下,所以住跟异把它合在一起。

诸位要晓得,一切法有没有住?没有,我们今天好像看到有住,实际上它是相续相,这我前面讲得很多。这是说明什么?说明万法无常,刹那生灭,这是个生灭的相续相,我们必须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所以佛菩萨教初学,怕初学看到这个舍不得放下,所以不讲住。四个有为相只说三个,生、异、灭,只讲这三个,这三个加上前面七个,这叫十相。这个统统都离了、都没有了,相是有,心里头连痕迹都不著,所以叫无相。无相,简单的说,就是讲男女、一异诸相了不可得。这是举出这么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没有一法你可以得到。《般若经》上讲得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相三昧,这是正受。这种享受是什么?知道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有没有?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你说它没有,它现相;你说它有,那个相刹那生灭,了不可得,它是幻相,它不是真的。佛法里面讲真、讲幻,幻就是它不住,刹那生灭相,佛法是依这个定义、依这个标准来说,凡是永恒不变的,这称之为真,凡是会变的都是假的。你看动物有生老病死,他不能长住,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像这地球有成住坏空。我们在天文望远镜里面去观察,这太空当中,每天都有星球消失,就是那个地球没有了,坏了,每天也会发现新的星。新的星那就是成住,坏掉就是坏空,所以星球有成住坏空,不只是沧海桑田。

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劫,讲时间,你看有小劫、中劫、大劫,大劫是怎么说?大劫是一个星球成住坏空一次,叫一个大劫,这个时间长。诸位要细心去思惟,成住坏空是宇宙的轮回现象。这种轮回现象跟六道轮回有密切关系,这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人造极重的罪业堕阿鼻地狱,或者修甚深禅定生到无色界天,那个寿命都是论劫算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你知道八万大劫多长?这个地球、这个太阳系成住坏空八万次,那要给你算年月日就没法子算了,你才晓得这个事情麻烦。往上去还好,日子还比较好过,往三途可就麻烦大!地狱里面,阿鼻五无间地狱,堕在那里面的时间也是论劫数算的,跟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差不多。

那么就有人问:如果这个地球坏了,太阳系坏了,这个人堕在阿鼻地狱里头,那怎么办?他自自然然生到现在还住的那个世界里面,那个世界有地狱,他就搬到那里去了,就到那里去住了。那个世界坏了,他就换个地方住,他也常常换。等到这个世界成了,他又回来,又到这个世界来了。所以地狱跟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不容易去的,那要修四禅八定,可是堕五无间地狱是很容易去的。念佛的同修,临命终最后一念如果还放不下,就去不了,去不了就随业流转。你出不了六道轮回,那你还是要搞三善道、三恶道的果报。由此可知,放下是多么重要。

色声香味触这是五尘,五欲里头讲的财色名食睡,这个范围比那个大,是五根所接触的境界。男女特别提出来,为什么?六道生死的根本。所以佛在经上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这个爱讲男女的情爱,你要是不断掉,你决定还是要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头欲界,色界都没有分,「念不一不生净土」,这两句话讲得好。你要是想通了,爱欲要舍、要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才能够横超极乐,这一生自己的事情才算是圆圆满满的办妥了。

第三个「无愿三昧」。无愿三昧是知一切法无相、无所作,所以旧云无作三昧。这个要记住,一切法无相、无所作,又叫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道谛里面的道、如、行、出四行相,像《金刚经》「筏喻」的比喻一样,如船筏之必舍。你过渡,你坐船到了对岸,你就上岸,你一定把船舍弃掉。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

换句话说,我们在没有成就的时候,佛法就像船筏一样,帮助我们渡到彼岸。佛法,我们要不要?现在要,不要不行。到达彼岸的时候,佛法还要不要?不能要,要怎么样?要,你就在船上永远不能够达到彼岸。所以要晓得船筏是个工具,到时候一定要舍,这就是佛在《般若经》上教导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现在我们要用佛法,到达彼岸的时候,佛法要舍,这一定要懂得。什么时候是彼岸?明心见性是彼岸,大彻大悟是彼岸。没有彻悟之前,法要;彻悟之后,不要了。什么时候你能悟入?你自己知道,这个不必问人。烦恼断尽,大乘经教一般所说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断尽了,法就要舍掉;在《华严经》里面讲的,妄想分别执著断掉,这个法自然就舍掉。你要不舍,你脱离不了十法界,舍掉之后,十法界就没有了。没有,那时候是什么境界?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现前。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做个简单的总结,让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这三个法相名词的含义,以及修学的方法。第一个我们要真正相信佛为我们所说宇宙人生真相,万法皆空。这讲总相,万法皆空,了不可得。你要真正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深信佛陀教诲而没有怀疑,你必然对眼前一切人事物,我们一般讲的看淡了,你会不会去竞争?不可能,你统统放下。一般人讲,我统统放下,我的生活怎么办?我还有这个身体。他还是没放下,为什么?他还有身体,有身体,当然就要维持养这个身体的那些我所有的条件,没放下。

所以佛菩萨教我们,放下之后,随缘,不要操任何心,不要起心动念,到时候需要饮食自然有,不要去操心,为什么?这要回过头来,世间人讲的命运,你命里头有的丢不掉,命里头没有的求不来。因果,不但世间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的法则,这个道理要懂,这样子你才肯放心的放下。希望同学听我讲这个经,不要产生误会,因为过去有人听我讲看破、放下,他工作也不要了,辞了职,家也不要了。过了几个月,没有办法生活了,他来问我,我现在统统放下了,可是我没有钱,我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怎么办?这错了,不是叫你在事上放下,是叫你在心上放下。你对於眼前一切人事物,随缘,不再执著,不再分别,是叫你放下这个;最高的,不再起心动念。

只要你一切不执著,你就超越六道,这个相有没有,没有关系,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会产生障碍的是你的分别执著,那个东西产生障碍,分别执著不能有。世间法里面,佛给我们讲得好,可惜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不相信,这就讲不信佛。由此可知,信佛是多么不容易。佛所说的,你都能相信,你都能照做,依教奉行,果报自然。世间人所求的,无论是中国、外国;现在这个社会不好,所有各种不同的教育,总而言之一句话,教什么?都是教你损人利己,都教这个。教你怎样伤害别人,把别人东西夺归为自己所有,这是他有本事?错了,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讲这个问题,这样的存心,这样的行为,折自己的福报。

譬如你命里头有一亿的财富,因为你相信现在社会上这种理论,尽干些昧良心、害人的事情,以为这样自己可以得利益。那你命里头一亿的财富,可能就打了对折,你这一生怎么样去害人,也只能够得五千万,甚至於亏折的更多。你要是害人不择手段,害很多的人,恐怕一亿只会变成一百万。你还认为你自己很了不起,你赚了一百万,你不知道你命里头有一亿。这些道理佛讲得很多,命里面财富从哪里来的?从财布施来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遇到善知识,你知道修财布施,多生多劫修财布施,你这一生才拥有大财富,可不是一世、二世所修的;聪明智慧,法布施;健康长寿,无畏布施。世法里头,所有一切的受用无不是从布施当中得来的。

中国人,你们细细去念一念《了凡四训》,念一念《感应篇汇编》里面所举的那些故事,那都是事实,你就晓得,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不可以有一点占人便宜的心,有占便宜的心,错了,亏折自己的福报,无论在哪一方面。所以你懂得这个道理,明了因果,你起心动念就会小心谨慎。我们起心动念要培福,要添福,不能够减少,这就对了,福报愈来愈大。

现在人非常可怜,没有接受过正教,纯正的教育没有接受过;古圣先贤、佛菩萨纯正的教诲,没有接受过,所以多半都看什么?非常看重眼前的小利,看重这一点。这也不能怪他,在中国,古老传统的教育至少疏忽了有三代,三代就是有七、八十年。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也不算短,三代人没有受过这个教育,把这个教育忘掉了。今天许许多多人都担忧社会动乱,人心变了,变得非常自私,自私到甚至於伤害家人,对家人也是损他利己,这我们看得很多,我相信诸位知道比我更多。我听到蔡老师讲《弟子规》,有一个故事是真的,发生在中国四川,一个十四岁的小孩把父母杀了,什么原因?想拿父母的保险金,拿来干什么?买一个手机,他想买一个手机,自利;夺取父母的这一点钱,他父母保险金只有一万多人民币,为了这点钱不惜把父母杀掉,损他。损父母来利己,这个案子以后发生。问他,他不知道这是错,从小没人教他。这样的事情,在现在也不能算偶然,常常有这种事发生,中国、外国都一样,我都听得很多。

我在巴黎、在伦敦的时候跟同学们讲,现在我们一个星期会听到一、二次这样的新闻,儿子杀害父母的,也有父母杀儿子的,这还得了!十年之后,我们每天会听到二、三十次;二十年之后,每年会听到上百次,这世界成什么世界?我说许多宗教里头讲世界末日,我看世界末日不是地球的毁灭,也不是核武的战争,伦理道德完全没有,人与人当中没有感情只有利害,只要对我有利,我就可以杀你。你看连父母都可以杀,还有什么不能杀的?这还得了!这就叫做世界末日。

诸位要知道,伦理道德,这在中国的教育,在外国是宗教教育。外国宗教教育没落了,没有人相信神,也不相信来日的审判,不相信,中国伦理道德不讲,这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世界怎么办?我今年八十岁,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也许看不到了,你们年轻人要多想想。怎样挽救?除了把教育恢复过来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能挽救。你再想想,看看眼前,眼前教化社会大众是什么?电视、电影、歌舞、音乐、报章杂志,这些东西都是社会大众每天需要读的、需要看的,他接受这个教育。这里面的内容,杀盗淫妄、暴力色情,都教这个,所以人都学麻木了,杀人没有感觉。今天人提起恐怖分子都担忧,再过十年、二十年,恐怖分子就在你的周边。儿子会杀父亲,儿子对父亲就是恐怖分子,兄弟之间是恐怖分子,朋友也是恐怖分子,你说这怎么得了!你怎么防范?真正是不得了,愈想愈可怕。我们想想除了伦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还有什么好办法?我想不出来。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跟在身边的学生说,世界已经乱了,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治不了,今天我们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老人家最后的遗言,说得一点都不错。但是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间,世间还有不少人为这个事情在担忧,也在想尽方法努力来挽救,我们知道这一点,应当贡献给他们。他们听了也点头,最后怎么样?不能落实,对古圣先贤的传统教育,对宗教教育,依旧抱著怀疑的态度,是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好,能做得到吗?几个问号一打了,信心就没有了。

所以佛教我们这三解脱,空,解脱了六道,无相、无愿解脱了十法界。这个意思一层比一层深。真正依教修行,《论语》上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法喜充满,为什么?你一层一层的提升,一层一层的契入,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古人能够做到,今人也能做到,就怕你不做。我常说,今人之能够做到,超过古人多多,为什么?古人的社会是伦理的社会,西方是宗教的社会,社会安定,社会秩序好,纵然有动乱,影响不大,影响的时间也不会长,不像现在的社会。现在社会,诸位冷静想想,毁在谁的手上?过去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给我说,毁在电视。这个话真有道理。

如果你的家庭,你的子女,不再接受这个毁灭性的教育,用什么方法?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保持你心地清净、平和,你能不能做到?有家庭的人比较困难。我跟诸位同学说,我四十多年没有看电视了,报纸、杂志我都放下。有些重大的新闻,我们同修、道友会把它节录出来告诉我。所以我每个星期接触到新闻大概不会超过十段,才能保持住清净。今天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下面第七段经文: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清凉大师在这段注解里面说得很简单,《疏》「第六满菩萨行,初六度四等,修即士用,满即离系,治诸蔽故」。这注解就这么多,但是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这六波罗蜜跟四无量心,满菩萨行。菩萨修行就圆满,圆满就这十桩事情,这我们要知道。在修学没有圆满的时候,这个果是士用果,圆满的时候就是离系果。系是什么?烦恼,烦恼完全断了,菩萨行就圆满。所以他最后一句治诸蔽故,这个蔽就是毛病。

所以我们要晓得,六度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说施财得财,这是一定的道理,施财没有不得财的,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一定得健康长寿。如果我们听说,又发财,又聪明,又健康长寿,那我们赶紧来修这施波罗蜜,赶紧来修布施。这是世间法,这不是佛法,这是世间的,为什么?他求的是果报,求的世间果报。菩萨修这三种布施不求果报。不求,果报有没有?更殊胜。虽更殊胜,决定不贪著,这就是菩萨。

菩萨财多了,布施苦难众生;菩萨智慧多了,帮助众生觉悟;菩萨健康长寿,常住世间,为众生不为自己。为什么?布施在菩萨里度什么?度悭贪。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无量无边,佛把它归纳为六大类,众生的六种最严厉的病苦。这六种是要命的病,第一个悭贪,自己有的舍不得布施,自己没有的,总是希望得到。无论是名、是利、是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心永远没有满足。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什么时候他满足?得到一个国家,还想并吞世界。现在得到这个世界,还想征服别的星球,永远没有满足。

布施就是舍悭贪。这里讲『圆满檀』是梵语,翻成中国就是施,就是布施,『波罗蜜』就是圆满的意思。华语只用一个圆满,下面这十条都是圆满,没有一条不是圆满,波罗蜜是梵语的圆满,华梵统统都有。什么叫布施圆满?你的贪心没有了,悭吝心没有了,看到众生有苦难,你就会把你所有的统统都能够布施帮助别人,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如果看到众生有苦难,我虽然还有很多,可是自己还要留一点,那你就不圆满,为什么?还想到自己。你自己的「我」没有放下,我、我所有没有放下,不容易。所以一般在修学过程当中,总是慢慢来,一年比一年放下多一些,这就是有进步。贪心、悭吝的心一年比一年淡薄,一年比一年轻,这就是前面讲的士用果。烦恼轻,智慧一定增长,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修菩萨行的,布施真的愈施愈多,多了怎么样?愈多愈施,决定没有自己贪图享受,没有。释迦牟尼佛一生都是过著托钵的生活,绝对没有因为财布施多了,财供养多了,他来享受,没有。在中国祖师大德当中亦复如是。我们看最近的这位大德,印光老法师,印祖的德行感动中外,不但国内,国外多少人到灵岩山去参学,去向他请教,皈依在他老人家座下。那个十方的供养,不知道有多少!老和尚并没有拿这个供养改善自己的生活,衣服还是补补衲衲的,这个现在诸位到灵岩山寺都能看到,老人家的遗物,你看看。这供养拿来干什么?他老人家确实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统统印经,做法布施。他拿这些钱在苏州搞了个印刷厂,印经书,在报国寺里面,叫弘化社。

弘化社就是四众供养他的钱办的,就是一个佛经流通处,专门印善书、经书,用这个来劝导社会。他把钱用在这上面,只有这一个用途,其他的没有。我是在上海息灾法会讲演里面看到的,这个讲记里头看到的。那个时候正好中国北方有灾难,印祖从印经的款项当中拨了三千大洋去赈灾,所以我才晓得他老人家只做一桩事。赈灾的钱并没有慈善救济的这个科目,没有,慈善救济临时从印经的款项当中拨出来,这我们要懂。我学佛就学他老人家这一点,全心全力都把这一切供养都做这桩事情。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所以我们用卫星电视,用网际网路,用光碟,现在甚至於我们在做电视剧(电视的连续剧),我们从这方面来推广。全是用在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教育,大乘教育。

我学佛跟方东美先生学的,方老师把佛经介绍给我,他说是佛经哲学,我是跟他学哲学。所以他介绍给我的,佛经是哲学,而且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学。他后面还说了一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是被他这句话拉到佛门来了。真的一点没错,我的一生感激他老人家,为什么?我这一生确确实实,从二十六岁到今年八十岁,过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不是他的介绍,我怎么会知道世间有这么好的东西?不知道,不可能学佛。这真正是究竟圆满,所以这是佛陀的教育,我是从这里进门的。我一生没有把佛教看成宗教,它是教育,这是在经典里面看到的。这个经典就是世尊当年教学的记录,不是当时记的,是他老人家灭度之后、圆寂之后,学生们记录下来的,内容太丰富了。

所以圆满的波罗蜜,我们一定要知道,三界太苦,不要再搞轮回,永远脱离轮回,永远脱离十法界,那菩萨的六个科目我们就要认真学习。布施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除我们的贪心,是消除我们的悭吝心。我知道很多同学跟著我学的,他真干,干得怎么样?得的小果报,有一点进步,一年一年进步不大。像布施,就是我刚才讲的,我们要舍的时候,还要考虑考虑,我这个施舍,自己总还要留一些,不能像佛菩萨一样毫无保留全部拿出去,那都不可能。还要想什么方法再赚钱。其实这个想法有没有错?在世间人讲,没错;在佛法里讲,不究竟。对於愈施愈多有一点信心,信心还不足;信心如果足的话,那就跟佛菩萨一样,根本就没有思考,这个样子我们的布施波罗蜜才圆满。布施波罗蜜圆满,诸位也就晓得,你的福德圆满,财布施,福德圆满。福德圆满,不是说你有很多财富,而是什么?而是所谓有求必应,心想事成,事事如意,是这样的境界。身上确实一分钱没有,要办事,要多少他真的就有多少,也不会多,也不会少,事情圆满成就。

今天我们所遇到的这个时节因缘,前面跟诸位说过,伦理道德教育没有了,因果教育也没有了,宗教教育也没有了,所以人心没有依归,完全凭自己的烦恼习气,你说这怎么得了!所以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大幅度的高涨。人跟人之间没有信心,互相猜疑,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绝对不相信世间有好人,世间人都跟我一样,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看谁的手段高明,谁就占便宜。真正有个人来做好事,不为自己的,谁相信?所以今天做好事比古时候人做好事,要难百倍、千倍都不止,非常困难。那怎么办,要不要做?还是要做,所以要有很大的忍耐。在今天这个社会,一桩好事做成功,如果是用功德来讲,超过古人也是百倍、千倍,太难了。古人好做,古人相信世间有善人,相信有好人,相信有好事,大家都还愿意来帮助,现在人不相信。不相信,当然他不会帮助你,他还要想办法把你吃掉,想尽方法来破坏。

我们遇到的是这么一个环境。好在这个环境,老师在临走之前都交代过,我们自己很明白。现在统统遇到了,只有一个,相信佛菩萨加持。众生种种不善的行为,我们能够体谅得到,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那我们就不要怪他了。他有没有果报?当然有,果报还是他自受。这好事还是要做,好事是拯救世界,化解灾难。你要不做,那个灾难真的是一天比一天严重,不能不做。知道做这个事情比什么都苦,谁知道?佛菩萨知道,没有人知道,有一部分鬼神知道,所以佛菩萨加持,鬼神在护佑。第一个布施波罗蜜。

第二个『尸波罗蜜』,尸罗是持戒,持戒到什么时候圆满?持戒是度恶业,到什么时候?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个恶念,持戒波罗蜜就圆满。所以我们还会有恶念,我们还会有恶言,还会有恶行,不能不持戒,为什么?恶念、恶行障碍你的清净心。念佛法门,诸位知道,心净则佛土净,什么人能往生?心地清净人能往生,所以持戒帮助清净。我们修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性德,这个东西失掉了,现在怎样把它找回来?佛就教给我们,持戒就能把它找回来。

那我们就要问,我们要不要我们的性德?我们要不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如果你要的话,怎么要法?持戒,唯有持戒能够恢复,这个重要。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从哪里持起?佛法里面的根本,就是这个持戒的根本是什么?十善业道。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经上佛讲得很好,乃至於人天法,统统是以十戒为基础、为根本。没有十戒,不但一切佛法不能建立,人天法也不能建立;换句话说,六道里头,你想得人天身得不到,在六道里面三途,饿鬼、畜生、地狱,他们那里没有戒,这要懂。

现在我们想一想,无论出家在家,谁能把十善业道做到?这第一个问题,头一个课题。你这一门课不及格,你全部都毁掉。我们现在细细看看别人,再反省自己,真的没做到,没做到是什么原因?佛在《戒经》上讲得很好,对中下人讲的,学佛如果不是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小乘学什么东西?就是修《十善业道》。今天我们没有学小乘,小乘也是很早传到中国,而且小乘的经典翻译得相当完整,现在中国人不学小乘,直接学大乘,从前行,现在不行。从前为什么行?小乘实在说,在隋唐的时候有两个宗派,成实宗、俱舍宗,所以总共是十个宗。现在小乘这两个宗没有了,宋以后就没有了。唐朝中叶,中国人就不学小乘,为什么?无论是在家出家学佛都学孔孟、都学老庄,所以用孔孟、老庄代替小乘,这个没有问题。今天为什么不行?今天不学小乘,也不学孔孟,也不学老庄,所以一接触就是大乘,大乘上站不住脚,没有一个能站起来,原因在此地。

所以我们这才不得已,极力的提倡学《弟子规》《弟子规》是孔孟、中国传统教育的根,因为它文字少,全文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总共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好念也好记。这个东西不是念的,不是记的,也不是讲的,是要你做到的。你能把这三百六十句,句句都落实了,这个持戒你就有根,从这个根上你就能够修学十善业道。说老实话,佛法这个戒律是很大的一部分,一大部头,很大的学问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圆满,你就成佛了,就跟此地讲的菩萨六波罗蜜圆满。菩萨六波罗蜜圆满是等觉菩萨,十善业道的圆满,那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不能轻视。所以讲到持戒,一定是从《弟子规》学起,从《十善业道》,从《沙弥律仪》。我不求太多,太多做不到也是白说,能把这三样东西统统能够落实,你是现代社会的圣人,你是现代社会的菩萨,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这三样东西做不到,菩萨是假菩萨,不是真的。

佛经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最低限度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都落实了,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是一般小乘经。大乘经,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就要提升了,提升到什么?提升到六波罗蜜、四无量心都落实,你都做到,你是大乘法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小乘法里头是只有十善业道,小乘戒经。世法里头,不是佛教的,世间人,世间人的善男子、善女人,在中国就是《弟子规》。中国的伦理道德都是以《弟子规》为基础,伦理道德是《弟子规》的扩充,这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努力的学习。学习到菩萨行里面,所有一切毛病统统断除掉,烦恼习气都断干净,这是持戒。

第三『羼提波罗蜜』,羼提是忍辱。佛在《金刚经》上讲菩萨六波罗蜜,而布施跟忍辱讲得最多。由此可知,六个科目里头,这两个是重点科目。布施能修福,忍辱能保持。如果没有忍辱,佛说得好,「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修再多的布施,一发脾气就完了,功德没有了。功德没有,福德在。福德,六道里面人天福报。脾气大的人、不能忍的人,修了大福报,到哪里去享受?到阿修罗道享受。阿修罗,《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五道里面,除了地狱道没有阿修罗,其他都有。有天阿修罗,有人阿修罗,有畜生阿修罗,有鬼阿修罗,只有地狱没有阿修罗。所以那就要看你的福报,大福报的到天上作阿修罗,中等福报的就是人间阿修罗,下品福报是鬼、畜阿修罗。阿修罗福报大,没有仁义道德,也就是瞋恚心重。福报大,害人就更多,死了以后果报没有不堕地狱,那很可怕。

所以忍辱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都能忍。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尤其学佛,都是善行。善心、善念、善行,还有很多人来找麻烦,说你什么?说你是假的,说你有企图、你有目的,你要说你没有,我不相信。无中生有,加给你罪名,你要不要忍?要忍,不但要忍,还要感恩,为什么?他来考验考验你,看你忍辱功夫有多大?你在这个时候提升自己境界。忍辱,顺逆都要忍,顺境里面,顺境善缘,你遇到的都是好人,这个环境也都非常好,这里要忍什么?要忍不生贪恋,不能有贪恋;逆境恶缘要修忍,不生瞋恚。总而言之,无论什么样的境界,要保持心地的真诚、清净、平等,这就是忍辱功夫,对待任何人都要谦卑。

我这次参加吉隆坡的世界和平会议,马来西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伊斯兰教是国教。我选择伊斯兰教圣训里面的四句话,我写出来送给大家。第一句在你欢喜或者是忿恨,在这个日子里要讲公道话。因为人在欢喜或者瞋恚的时候,往往他讲话就有偏差。那你要保持头脑清醒,要讲公道话,不能随著你的爱跟恨,你要主持公道。第二个是要帮助跟你已经绝交的人。已经绝交了,但是他有困难的时候你要伸出援手帮助他。第三条他不是你的好朋友,但是这个人是无情绝义,不是好人,他要有困难的时候,你还得去救济他。第四条不要去责怪对你不义的人,不要去责怪他,你要能够原谅他。伊斯兰教的教诲。你看这四条是不是都是符合忍辱波罗蜜?你要不能忍,你能做得到吗?这四条有相当忍辱的功夫。真的忍辱提升了自己的境界,提升了自己的灵性,所以忍辱是修行成败的关键。多少人修行不能成就,什么原因?不能忍受。顺境起贪爱,逆境起瞋恚,退转、堕落了,这太多太多,所以它是个关键。

有忍辱才会有精进,『毗黎耶』是精进波罗蜜。精是不杂,纯而不杂;进是进而不退,不退转。这两个字也就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我们也常常记在心里头依教奉行,「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看一门深入是精,不杂,长时薰修就是进步不退转。所以学东西不能同时学太多,同时学太多,贪多嚼不烂,得不到受用,一定是一门一门的学。中国传统的教学,《三字经》上就讲这些原理原则,「教之道,贵以专」。老师教学生,贵以专;学生学东西,当然学之道也是贵以专,怎么能杂?一样一样的学,一样没有学好,不可以学第二样。一门真正贯通了,一切都通了,都不难了。只要一接触,全都能够明了通达。像善财五十三参,他在老师会下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门通了,然后出去参学。这参学就非常方便,只要一接触,一看一听,全都通了,样样都通。实在讲,世出世法都是一样的,就怕你没有到精通,精进之后就精通,精通就一切通达。

精进而后,这就有禅定。禅定也是梵华合译,禅是梵语,定是华语,梵华合译。它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讲得很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就是将这两句话重新讲得白一点、浅一点,大家更容易了解。六祖讲「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我们再换句话说,比这个更浅显,更容易懂的,外不受外境影响,不是不接触,外面境界可以接触,你眼可以看,耳可以听,一切都可以接触,接触怎么样?不受它的影响,它影响不了你,这叫禅;内心如如不动,这是定。

所以《华严经》上五十三参那些修禅定的菩萨,善财童子去参访,到哪里去找到他?市廛,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地方,最繁华的地方,这个修禅定的人、菩萨,在那里面经行,在那里去参观。参观经行,看看听听,样样都明了,智慧,没有一样他不知道;如如不动,禅定,所以这不障碍他。不是说天天盘腿面壁,那是修禅定,不是这样,哪里都去。所以真有禅定,真有智慧,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确实在所有一切境缘当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他都能够保持,不受影响,他的心是定的。也就是说,在一切境缘当中,他不会起一个念头,贪瞋痴慢不会起,不会起一个念头想五欲六尘,不会起一个念头想控制、想占有,统统没有。见如不见,听如不听,那个心永远是定的;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永远不生,这是真正的禅定,高级的禅定,菩萨禅定。

定生慧,禅定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末后这条『般若波罗蜜』。般若是梵语,是可以翻的,翻成智慧,为什么不翻还用般若?尊重不翻。佛门里面所修学的,终极的目标就是智慧。用什么方法得到智慧?用禅定,所以诸位要知道,智慧不是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常识不是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心地愈清净愈有智慧。智慧的大小跟你的清净心决定成正比例,所以小定他有小智慧,大定有大智慧,这我们不能不知道。真正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清净心里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这要知道。只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你想想看,为什么这个世间学术不能解决问题?它不是从清净心流出来的。换句话说,他起心动念还是受外面环境干扰。凡是受外面环境干扰,他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常识再丰富,没有办法解决今天世界这种社会问题。一定要靠智慧,要把心定下来,你才能把这个动乱的根源看清楚,动乱的影响看清楚,动乱的果报看清楚,这需要智慧,你才有解决的方法。所以这不是常识能解决的,也不是科学技术能解决的,一定要真实智慧。

「般若」在佛法里讲得太多太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这个科题讲了二十二年。你看他一生讲五个大单元,第一个单元是华严,第二个单元阿含,第三个单元是方等,第四个单元般若,第五个单元法华、涅盘。法华是八年,般若是二十二年,四十九年差不多占一半。你才晓得佛法是以般若为主要修学科目,这时间最长,知道它才是佛法的精华。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把六波罗蜜简单介绍到此地。因为六波罗蜜常常讲,后面还有好多次要重复来讲解的,所以此地只是提一提就好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明天再说。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