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六一讲)  2006/6/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6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七大段第九首看起: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托钵没有人供养就是『空钵』,这种事情应该说也常有,并不希奇。托满钵有时候也有,满钵有时候在一家托到的,有时候在好几家托到的。我们知道当时出家人一天只吃一餐饭,如果这一钵是空钵,这一天就没得吃了。一天不吃饭,生不生烦恼?不生烦恼,看菩萨的愿就知道,何况在一个僧团。僧团托空钵没关系,回去别人有托得多的会分给你。但是小庙,像现在的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还是行托钵的制度,小庙人不多,你出去托钵,真的今天托个空钵,确实这一天就没东西吃了。何况小乘是论事不论心,所以他在事相上是严格的守持过中不食,在我们中国人叫过午,实际上他是过中,日中,也就是我们现在讲十二点,十二点以后决定不吃东西。他们吃东西在什么时候?应该在十一点到十一点半,这是决定不会过中午,时间一定是当地时间。诸位都晓得每个地方有时差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地方日中的时间都不一样。地球分为三百六十度,每差一度就差四分钟,所以时差不一样。

我们从这桩事情引申去体会,那就是逆境跟顺境,无论是为自己、是为佛法,还是为众生,发心做一桩好事,这个好事有障缘,做不成功就是「若见空钵」。这个事情做起来很顺利,很多人协助,那就好像是满钵。我们看这个愿文,见空钵的时候,『其心清净,空无烦恼』,这就非常重要。你想想看逆境是不是这个境界?这就像前几天我们看到外国人在深度催眠当中遇到神灵传递讯息,传递的讯息很多,要是汇集起来是一本大书。绝对不是人杜撰的,不是伪造的,这个事情是真的。凡事只要是为自己就不清净,就会有烦恼,为什么?决定夹杂著个人利害在其中、个人的爱好在其中。总的来说,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夹杂著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好事也不清净。如果你能够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为自己,心还是清净的。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我们要抓住。

大乘教里面,佛教导我们修行重要的纲领、重要的目标,目标是成佛。什么叫成佛?离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成佛。为什么要成佛?因为你本来成佛。世间一般人常说的「反璞归真」,成佛就是「真」。换句话说,没有成佛那是虚妄,从虚妄回归到真实就叫做成佛,从染污回归到清净就叫成佛。成佛是应该的,那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这才生起种种虚妄,幻化成十法界依正庄严,这都不是真的。就像人作梦一样,成佛是什么?从梦中醒过来了,醒过来就叫做成佛,作梦的时候就堕在十法界,你说成佛重不重要?这是把我们学习明确的目标找到,我们要转虚幻回到真实,转一切恶业回归到纯善。因为自性没有恶,所以自性是纯善,正如同《三字经》上所说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回归到本善。从染污回归到清净,从迷惑回归到正觉,这都叫做成佛。你要不成佛,你就有烦恼,这个烦恼有得受,生生世世轮回颠倒够受的了。回归之后,烦恼就没有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尽了,这叫成佛。

所以在逆境里面,真正修行人不失清净心。所谓逆境於自己有什么关系?逆境从哪来的?你要细心去思惟、去观察,总不外乎两方面,从自己这方面就是烦习恼气没断;从外缘,众生的福报、业障哪一个现前。众生如果福报现前,没有障碍,一定很顺利,外面环境好;众生没有福,业障现前,你想替他做一点好事,障碍重重,这是讲外缘。在自己本身来讲也是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东西就是你有没有夹杂。我们常讲念佛的秘诀,功夫能不能得力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就拿这个例子来反省,我们以善心,没有为自己,为正法久住,为帮助苦难众生,这个纯正。有时候遇到障碍,要想想障碍在不在自己这一边,自己这边就是有怀疑、有夹杂、有间断,那你就不能怪外面。当然单纯的不多,绝大多数是双方面的,双方面应该先检讨自己,然后再观察外缘,心就清净了。

佛菩萨帮助众生,要记住不在一世,为什么?这一世的缘不成熟,纵然佛菩萨这边没事,外缘,众生业障重,福报不能现前,佛菩萨来了没办法,他不接受。佛菩萨生不生烦恼?佛菩萨要一生烦恼,马上就堕落。佛菩萨若无其事,没事,不生烦恼,永远保持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菩萨发心,心才发,功德就圆满,事能不能成就是缘具不具足。所以你要晓得诸佛菩萨,不但是法身菩萨,就是连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他们修行,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比我们的效果大,大在什么地方?大在人家最低限度见思烦恼断了,这我们就没法子跟人比,我们见思烦恼没断。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要提醒同学们,学佛跟佛学是两桩事,不能混为一谈。搞佛学不是学佛,学佛不是搞佛学。学佛是要真干,那就是决定恢复自性,这是真学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要恢复我的佛性,用儒家的话来说,我要恢复我的本善。本善恢复,我不会有一个恶念,有一个恶念就不善。我跟人与人往来没有一句恶言,恶言是什么?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决定没有;决定没有恶行,没有恶行是决定没有杀盗淫,没有。换句话说,十善具足。不必要学,处事待人接物一切动作都如理如法,《弟子规》要不要学?不要学,自自然然的,你去观察他一个字、一句都不会违背,没有学过,样样都如法。

古时候最明显的例子,禅宗的惠能大师,没念过书,没有学过,砍柴的樵夫,黄梅住了六个月也没人教他。五祖把他分配到碓房里面去舂米破柴,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义工,派他到厨房里当义工。他是砍柴卖柴的樵夫,这是他的本行,所以在厨房里面。那个时候厨房烧柴火、劈柴这个工作就叫他做,舂米,他就做这两样事情。佛门里面那些规矩他没有学过,一生都没学过,样样都懂,无论在什么场合当中他不失礼,具足威仪,这是什么?心正一切都正,心邪一切都邪。心要邪,学也学不像,那是什么?装模作样的,不是真的。明眼人、有道心的人一眼就看穿了。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教导我们学佛,他说了两个字「真干」。我自己学佛,初入佛门,我的老师章嘉大师他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跟夏老这个真干一个意思,真干就是要看破、要放下。看破是什么?了解世间法的真相,佛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要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了解之后,你才能放下。不但世间相是虚妄的,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执著不得。佛在《金刚般若》里面说得多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佛法能不能执著?不能,执著就错了,因为佛教我们放下执著,绝对不是教我们放下执著的对象。

世间人执著世间法,执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执著这些,学佛的人执著佛菩萨的经典教训。初学要执著,不执著你没办法修行,可是你修行的过程当中,善友一定会教你到某个阶段之后要放下。放下是不是你所修学的不要?不是,要,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是在心上放下。心里面没有执著,事还是一样,事事无碍。所有一切障碍是在心上不在事上,心放下了,事相就得大自在,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对我们修行你说有没有障碍?没有。真正修行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华严经》的境界。所以我常讲,经上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要问这话什么意思?这个话里头有没有矛盾?你要是了解一切诸法的实相,你就晓得一点矛盾都没有。诸法实相,《般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日不可得,时不可得,人不可得,事不可得,那怎么不好?如果这里面有一样可得,麻烦就来了,肯定生烦恼,你的心还会清净吗?这是什么?这是看破。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头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下面两句说得更好,「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两句话说得好。现在科学家发现了,世间这一切法存不存在?不存在,我们所看到这个相是相续相。真相,真相接触不到,真相的生灭速度太快了,像电一样,如露亦如电。如露,露水是相续相,相续相是露水,真相就像闪电一样,一刹那就没有了,佛用这个做比喻。真相有没有?有,存在的时间那真叫是亿万分之一秒,我们无法想像。这是最近科学家才发现的,物质是无中生有,存在的时间非常非常短暂,我们所看到的是物质聚集在一起的相续相,佛经上讲的千真万确,你怎么能把它当真!你如何能从境界里面去观察?境界观察明白、觉悟了,然后回光一返照,你会得到个什么东西?很了不起,你得到人空,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我相无,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就契入了。这是什么境界?正觉,阿罗汉跟辟支佛的境界,超越六道轮回。

我们平常六根要起作用,要学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功夫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音菩萨是用耳根圆通。六根是通的,一即是六,六即是一。耳能反闻,眼能反观,反观不是说你眼睛看东西会回头,不是这个意思,耳反闻也不是你的闻性是从外面再回过头来又听自己的,不是这个,你要这样会意那完全著了相,那就错了。为什么?一般人六根对六尘,这就错了。而佛菩萨的功夫,他六根对六性,什么性?法性。张开眼睛看的是色性,竖起耳朵听的是声性,色声香味触法,他六根对的是性。我们凡夫对的是尘,眼根见色尘,耳听的是声尘,鼻嗅的是香尘,乃至意所缘的是法尘,这就错了,心全都染污了。其心染污,那就生烦恼,不叫空无烦恼,叫有生烦恼,这是六道凡夫的境界。佛菩萨的本事,他六根不缘六尘,他缘六性。眼见性见色性,耳闻性闻声性,乃至意根缘法性,这就叫明心见性。这一见性就高了,一见性就是正等正觉,还要加个无上,见性是无上正等正觉,这叫真修行。凡夫成佛就在这一念之间,大乘教里面佛讲了很多,我们多念、多读诵、多熟悉,虽然自己用不上,一定要熟,熟透了,慢慢就会用,不熟真的是用不上。

今天我们起心动念全都落在幻相上,见相不见性,这是六道凡夫。我们怎么转法?这么高的一个境界,所以这是上上根人。由此可知,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就要听佛菩萨的教诲,慢慢来。为什么?这个道理是佛教研究所里面修学的,我今天的程度是佛教小学,我就遵守佛陀在小学教给我们的方法。虽然是小学,它的理论、它的事相直通圆满。我们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会欢喜接受,认真的学习。可是要晓得,六道众生大致都是相同的,无始劫以来迷失自性,迷了自性,把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转变成无量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迷了是烦恼习气,觉了就是智慧德能,没办法觉悟;你看起心动念,烦恼习气立刻就跟上。他不是智慧德能跟上,他是烦恼习气跟上,速度太快了,不是用分秒来计算,真的是万分之一秒,十万分之一秒,百万分之一秒,要用这个速度来计算,这个问题严重。

所以我们对於老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对老师要有信心,决定不怀疑。老师教导的,依教奉行,认真的依教奉行,我们才会有成就。断要断得干净,要断得彻底,佛教我们从哪里做起?从十善业道做起。会修行的人,拿《十善业道经》上所讲的这些事相,可以做为我们每天反省改过的纲目,就像古人用功过格一样,你试试看,三、五年肯定就有效果。详细的纲目,《沙弥律仪增注》可以做参考,真修要依这个修。

修是难,改毛病、改习气是真难,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佛家常讲「最初方便」,像我们这种习气的,最初入门有没有办法?有,我们现在提倡儒家的《弟子规》,最初方便,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都是属於最初方便。现在人要认真在这上面下个三年到五年的功夫,佛经可以不舍离,每天念一遍温习一下,功夫用在哪里?功夫用在基础上。这个东西就是从前私塾的办法。现在没有私塾了,不但你们没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疏远太多了。私塾里面的教学没有讲解的,只有教念,没有讲解,教你记住。

私塾里面教学最重要的一个课程:德行、言语,就教这两样东西。孔老夫子的教学是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政事跟文学是在太学里头教的,所以小学,从前私塾属於小学,小学不讲政事、文学,不讲这个,小学里面(就是私塾里面)教德行,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言谈举止;换句话说,《弟子规》《太上感应篇》真落实了。《弟子规》的落实那当然我们没有疑问,《太上感应篇》何以也落实?要知道中国在明清两代,读书人都喜欢用功过格来修心,就是我们佛门常讲的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功过格里面的条目就是从《感应篇》来的,不是从《感应篇》就是从《阴骘文》《阴骘文》的内容跟《感应篇》差不多。

从前念书人喜欢结社,文昌社。文昌社就是依《文昌帝君阴骘文》、依《太上感应篇》,用这个每天来检点自己的功过;我今天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待人接物,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确实很踏实,一天都不能轻易放过,所以成就德行。德行成就了,将来的功名能不能获得?给诸位说,那是另一桩事情,就是过去祖师大德常说的,功名富贵它有命,伦理道德那是个人的修养,功名富贵是命。我们看了凡先生、看俞净意先生,这两个人修养道德到最后是功名利禄都得到,命运都转了,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原因佛法里面讲得很清楚,布施。

你们看看,他们自己成就之后,广修布施,凡是利益别人、利益社会的事情,非常热心去做。在佛法里面讲法缘,我们世间人讲,你学成之后将来能不能出人头地,靠缘分,佛家讲靠缘分。如果你要懂得广结善缘,这个外缘就具足。你看佛教给我们的,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这是行菩萨道。如果自己德行成就,不喜欢跟人结缘,省心省事,我自受用就可以了,那在佛法讲就变成小乘,独善其身,不能够兼善天下,可以做到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的人也并不是真的不帮人,那是什么?有缘,不是主动的去帮助别人,是被动的。人家来找他,他有时候拒绝,有时候不拒绝,不是主动。主动,看到别人有困难、有痛苦,主动就去帮助,不要人家来找。所以《无量寿经》上讲大乘菩萨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他不请你,你也干。甚至於许许多多障碍、许许多多的困难,他总想尽方法还是干,这种人是菩萨。无论他怎么样干,决定不失清净心,不失清净心决定不生烦恼,这里面你就晓得他没有自己。没有自己,自己没有烦恼,他也没有众生,无我相、无人相,所以他对於一切众生也不生烦恼。众生作善作恶在他看都是空寂,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他不生烦恼,他不生染污,逆境里头成就了圆满功德。这首偈我们就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下面第十首偈: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托钵托一个『满钵』,我们一般人会生欢喜心,尤其这一钵饭很可口、很合自己的口味,自然生欢喜心。如果没有托到,心里面起烦恼了,或者托的这钵饭不好吃,不合自己的口味,心里有一点难过,这是平常心。要知道这虽然是很小,我们一般人讲微不足道,但是果报不可思议。我们总要牢牢的记住安世高那个同学的例子,这个事情在《高僧传》里面,安世高传记里面,他一个同参道友也很用功,安世高传记里面说这个人明经好施,对於经教学得很好,通达,明了通达又喜欢布施,你说这个人多难得。但是每天出去托钵,得到满钵、好吃的很开心,要是托个空钵或者钵里面装的东西不合口味的,他心里就难过,就这么一点点小烦恼堕在畜生道,我们一般人讲堕在神道。

这个神到中国来了,[共+阝]亭湖的龙王是安世高过去生中的同学,所以安世高说出他为什么会落在神道。他的身体是个蟒蛇,是大蛇,蛇身。在做龙王的时候,龙王庙香火鼎盛,周围一千里的地方都来朝拜,都来烧香供养,为什么?过去生中喜欢布施,福报大,他明经,所以他有灵验。由此可知,我们就明白,原来许许多多世间的神灵都是大修行人。为什么会堕落到神灵而不能成正果?原因就是烦恼习气没断,这才晓得习气多可怕!一定要养成空钵不生烦恼,没有怨恨,不能怪人。我天天明经好施,今天去托一钵饭还没托到,心里一点难过,这一点点难过就会堕落在神道,就会障碍你成正果,你说多可怕!如果有严重的怨恨,怨天尤人,神道都得不到,那真的是落到鬼道去、落在地狱道去了,瞋恨心重就落到地狱道去,所以学佛不容易。

灌顶大师,这是清朝干隆时间的人,他所注解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过去学习、讲解都用他的注子。这个注解后面给我们讲学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句就是学佛的人堕阿鼻地狱。我那个时候学习这门功课看到这一百种果报,第一个就是堕阿鼻地狱,我有疑惑,学佛的人再不好,也不至於堕地狱?我将这桩事情提出来请教老师,李老师听到我提这个问题,他说提得好,这个我不单独跟你讲,我在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讲。以后我们才真正明了,就是学佛的人瞋恨心没有断,堕地狱道的业因是瞋恚不是学佛。托钵托个空钵,瞋恚心生起来了,这还是堕地狱;如果要责怪佛菩萨不加持、护法神不保佑,那就堕阿鼻地狱,更麻烦,这要懂得。所以真正学佛不是别的,一定要晓得断烦恼才是真正的学佛,断习气。

满钵当然欢喜,欢喜也不行,欢喜是贪心。所以托钵的时候,无论托什么样的饭菜,无论是空钵、满钵,要生平等心,要生慈悲心。大菩提心从什么地方生?就在这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以这样的心出去托钵。我们今天不托钵了,要用这种心处事待人接物。『具足成满,一切善法』,成是成就,满是圆满。所以满钵就是我们自己能力,如果自己有财力,财满钵;如果自己有智慧、有能力,法满足,法满钵;如果自己可以能做得到帮助别人排解困难,那就是施无畏,你所得的果报是财富、智慧、健康长寿。你三种都施,三种果报都能得到,用清净心去施,果报不可思议。

世间苦难的人非常之多,贫穷的人多,他所需要的是衣食;世间人,富贵人也不少,他所需要的是智慧。没有智慧,虽有富贵,享福不知道修福,福享完了,来世就贫穷,他不知道有来世,所以要把这种讯息以种种善巧方便传递给他。人决定有来世,中国、外国有许许多多的这些记录,不是捏造的,都是记载著千真万确的事实。人看多了、读多了,再从自己这一生当中所经历的细心去思惟、去求证,也能证实确实有前生。

我在国外走过很多地方,有些地方确实过去从来没去过的,可是到那个地方感觉得这个地方的环境很熟悉,一点都不生疏。我也曾经问过一些同学,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触?有。而且我还遇到一个比我还厉害的。早年在美国达拉斯,那个时候我们佛教会会长蔡居士,他告诉我一桩事情,他第一次到美国,在旧金山,几个朋友们带他去观光,第一次来美国,总是名胜地区都带他去玩玩。回来的时候迷路了,美国高速公路一个错误的出口就很麻烦,迷路了。结果这车走到一个小镇,他忽然感觉得这个小镇很熟悉,就跟坐在一个车上的朋友们说,这个地方我很熟,但是这一生当中从来没来过。他就跟开车的同修说,你从哪个路进去,这里哪一条街有什么样的建筑,结果开到那个地方果然如是。

这个问题很多年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以后我在达拉斯讲经,碰到我,我问过他们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他就说出来,我说你过去生中肯定在这个小村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你才会这么熟悉。他想想有可能。可能是早期旧金山有金矿,也很可能他们是金矿里面的工人,这一生又来到人间了。经商还不错,还有相当的成就,住在美国,这跟美国有缘。所以我说你到美国不是这一生,过去生中在美国住过。这是个很特殊的例子,居然连里面街道、建筑他都能说得出来。由此可知,他这个经历是很近的,可能就是前生,不是隔几世,隔了几世就不会有这么样鲜明的记忆。

类似这些情形,在外国用种种科学方法来做实验,得到很多的案例,证明人确实有前生、有后世。在中国人讲这个那就讲得太多了,正史里面就有很多记载。民国初年我们有些大德居士,好像是聂云台,他从二十四史里面节录下来编成一本书,《历史感应统记》,那就是正史里面记载的前生后世,可见得它不是虚构的。知道这桩事情,我们就应当重视修来生,不仅是这一生,要想到来生后世。从这个地方也证明婆罗门教、佛教里面所讲的轮回,现在连西方许多学者也都肯定,真有这个事情。

轮回苦,真的,佛法形容得好,「生死疲劳」,一世一世,永远得不到休息。一世一世干什么?没有别的,冤冤相报,愈报愈残酷。我们在二次大战看到战争里面那种屠杀,大规模的屠杀,非常残忍的屠杀,什么原因?杀生的果报。你没有这个业因,杀人的魔王见到你,也不会动一个念头要害你。无缘无故的被人杀掉,而且杀人的方法非常残酷,统统有前因后果。正是像美国凯西所说的,他讲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人,这一生的遭遇决定没有一桩事情是突然的(就是没有因的),他说决定没有。无论大事小事、顺境逆境,统统跟前世的因有关系。前世你修的是善因,这一生当中又修的是善缘,你这一生就「具足成满,一切善法」。过去生中种的是不善的因,这一生中又有不善的缘,那就肯定有灾祸,没有法子避免。

圣贤的教诲教什么?圣贤教诲不能改变你的业因,但是可以帮助你改变现前的业缘,所以佛家不讲因生,讲缘生。因遇不到缘不起现行,就是说它不会结果,也就是不起作用;因要遇到缘,果报就现前。所以佛教给我们,过去生中造的业因断不了,只有在今生,我们希求善果,那你今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样样都要善,过去生中的善因遇到善缘,这个善果就现前。这是佛法教导我们的。真的我们细心去思惟,如理如法。当然我们阿赖耶识里头,阿赖耶识像仓库,佛说得好,十法界的种子统统都有,一样也不缺乏,这是真的,哪个种子起现行要看缘,这就很重要了。如果我们这一生想成佛,那你就把成佛的缘认真努力去成就。什么样的缘成佛?经教里头说得好,念佛成佛。所以你真正想成佛,你万缘放下,二六时中就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你这一生肯定成佛。那你就晓得这个世间第一功德是什么,开念佛堂第一功德。印光大师教导的决定真实,念佛堂多少人修?不要多,二十个人,二十个人二十尊佛,这还得了!你要能懂得、能护持,护持二十个人往生,你说你会不会往生?肯定往生。你要想成菩萨,你要广行六度,六度四摄是菩萨。

念佛的人要具足大菩提心,这可不能误会,因为净宗是大乘不是小乘。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是叫你念佛,十念必生,可是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上明白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发菩提心是第十九愿。你不发大菩提心,你一生念这句佛号不一定能往生。功夫是有了,念佛功夫是到家了,心不相应,就是心愿不相应,这可能会造成障碍。有人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好像他什么样的利益众生的事情也没有做过,为什么他能往生?那要晓得他缘不足,对自己来讲没有经教的基础,弘法利生、讲经说法他做不到;在外面来讲是没有这个缘分,没有法缘,大家对他并不尊重,也不会听他的,这就没法缘。

弘法的关键是尊师重道,他不尊重你,他得不到东西,这就是印祖常说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跟你学的这个人,常年跟你在一起,不生恭敬心,他什么利益都得不到。现在我们用网路、用卫星电视,不在面前,天天在网路、在卫星上学习,真有恭敬心,一样得利益。恭敬心表示什么?表示你重道。你重道一定就尊师,尊师的人决定重道。你把这个看得重,你会很认真努力去学习,是这么回事情,这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们对内有这个能力,就是有教学的能力,外面又有这个缘分,你就不能独善其身,你一定要兼善天下。如果外头没有缘,可以独善其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乘愿再来,可以,讲得通。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又有这个缘分,你还要独善其身,你把这些苦难众生放在一边,自己先走了,世间人讲,你於心何忍!这是讲不过去的。所以这就是具足成满。具足是讲你的条件,内外条件统统具足,那你这就要考虑到帮助正法久住,以佛法布施众生,法布施。

法布施又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来协助做财布施,那就更圆满了。远程教学,我一个人做不到,卫星、网路都要财力,我的能力只能跟大家把经教介绍出来,这里面多半是自己学习的心得报告。有这么多人出钱出力,把这个教学的成果扩大、推广了;换句话说,这桩事情我们就更要做了,不能一天放松。所以端午节有人问我:法师,你今天放不放假?我说没有,过年也没放假,腊月三十、正月初一我们都是照常讲经。如果不讲经就对不起众生,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这么多出钱出力的同学。

现在有时候停下来,停几天,那有特殊的原因。这个原因现在同学们都晓得,整个世界的社会太乱,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生命财产没有保障,真的是生在忧虑恐怖之中,你说多苦。所以现在全世界的人,哪个不希望安定和平,哪个不希望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团体、公司行号、我们的社会,人人都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这多好!真的是整个人类梦寐希求。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学者专家、志士仁人,都在致力於这个工作,有些机缘他们来找我,希望我尽一点心力去帮助他们,这是为整个世界祈求和平。所以我为这个事情就不能不把这部经停几天,这是大事。不是为这个事情,我不会轻易把讲经停下来,这个诸位要晓得。

今天全世界什么是一切善法?讲经教学是真正的一切善法,是究竟圆满的一切善法。我们参加这些国际和平会议是一切善法,但是未必能落实,未必能够收到真正的效果。为什么还是去?希望我们大家这一腔热心、愿望真能落实。落实的方法单单靠开会没用处,联合国开了三十多年会。所以真正要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落实,除了学习古圣先贤办班教学的办法,实在讲找不到第二个办法。我们今天在此地这种方式也是办班教学,这个班是华严班。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也办了至少有一、二百次的办班,我们教学的处所大概也有一、二百个处所,没有固定的,常常都在变动,真的是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不是我们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缘不足就没法子,就是因缘具足,我们没有分别、没有执著。

所以国内有许多地方都邀请,都非常的诚恳,我也很感激。能不能去?缘不具足。你要问为什么缘不具足?我们今天讲经,最重要的一个缘就是摄影棚,网路现场直播,全世界都能够收看得到,这就是缘。没有这些设备,我到那里去讲,只有当前在座的几位同学,没有办法把我们所学习的东西传播到全世界,这一点诸位要晓得。

国外的同修有这个条件,美国就有好几处来找我,他说法师,我们给你建摄影棚,你能不能过来?我说不要去建,他说为什么?我不能常年住在美国。如果我常年住在那里,你建有用处。我不是常年在那里,一年如果去一个星期、去半个月,那其他时间就空在那里,空在那里,机器不能长期不用,长期不用它就坏掉了,所以这个浪费太多。换句话说,反正是在电视画面上看,我在此地讲,你们在那边收看是一样的事情,又何必花这么多钱来搞设备,人力、物力都要浪费很多。所以现在用高科技的设备,我们已经把时空突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人虽然不在那里,每天你打开电视就天天见面,不必执著一定要我人到那个地方,不用执著这些。学佛要学得自在、要学得轻松、要放下分别执著,这个样子我们大家一起具足成满一切善法,这是好事。

香港这个地方居住的环境真的是非常辛苦,可是它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大城市,所以在这个地方讲也很方便,我们在这个地方有网路同步播出。录下来的录相要经过后制,后制就是把字幕打进去,打进去之后,我们就在卫星里面播放。卫星的接收非常方便,只要装个天线就可以接收,小型的天线就够了。现在有五颗卫星覆盖全球,每个地方都能看得到,这就像此地讲的满钵。在现代这个时代要用这种方法把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推广到全世界,不需要道场。

我们要记住世尊给我们的示现,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没有道场。没有道场,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日常管理事务的这些事情,没有。他老人家的道场,山林树下,随遇而安。固然有一些国王大臣,他们有别墅、有庭院,礼请世尊带著他的学生到那边去教学。佛陀也很慈悲,借用,在那里办个班,讲个一、二部经,讲圆满就走了。所以我常常说世尊提倡的是只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所有权还是在家居士的,他们来管理,他们来照顾,可以礼请出家人来办班教学。这个诸位要记住,世尊一生就干这桩事情,他没做过法会,没有做过超度的佛事,没有,全是讲经三百余会。我现在把它改到大家好懂,不至於产生误会,那就是办班三百多次,教学四十九年,这个方法产生很大的效果。

所以佛法要常住在世间要靠两种人,一种是教员,教学上课的老师,我们一般称法师;另外一种人是护法,他们办学校,道场是学校,他们管理学校。我们这个小道场也有个董事会,董事会里面的成员管理这个道场。你要问这两种人哪个功德大?给诸位说,管理道场的人功德大,这一定要知道。也就是说,像一个学校一样,功德最大的是谁?校长,他管理学校,他办这个学校,上课讲课讲学的这些老师是他聘请来的。这个地方教育办得好、有没有成就是他,不是这些教员。你说国家奖励表扬,一定是表扬校长,不会去表扬某个老师,不会。这要知道。

所以出家人也有这两种,一种负责教学,一种是担任执事。一个寺庙里面的住持,我们讲当家,他们是管理学校的。讲经说法的老师他可以聘请,请你来讲一部经,一部经讲圆满了,你可以离开,他再可以请第二个法师来讲第二部经,教员是年年可以更换的。如果他讲得好,希望他多住几年也可以,那都是看缘分。所以圆满功德是办学校的负责人,这个我们要懂。校长、执事他可以不上课的,他聘请老师来上课,上什么课由他决定,上课的老师是要听他的,替他执行,这个关系要搞清楚。

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许多经典,你们常常念的《弥陀经》,只树给孤独园。只陀太子、给孤独(须达多)长者,那是道场的主人,那个道场是他们办的,释迦牟尼佛是他请来的老师,道场不是释迦牟尼佛的,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明白之后,做一个方丈教化一方,你要请好老师;否则的话,对不起一方的居民,对不起释迦牟尼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