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五七讲)  2007/6/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5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我们四十四光学到第三「济度光」。这一小段有三首偈,第一首偈我们学过了,现在看第二首:

【若能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则能越度四瀑流。示导无忧解脱城。】

我们看这首偈,这是接著前一首来的。如果是真正能够『普发大誓心』,这句里面最重要的这个字是「普」,普是平等、是普遍。没有分别心才能普,没有执著心才能够遍,普遍就是以平等心、精进心来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菩提心现前,菩提心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与清净、平等相违背的,那是我们的妄心,不是真心。六道众生无非都是妄心用事,把妄心当作真心,真心则完全迷失了。佛,尤其是在大乘教里面,帮助我们把真心发掘出来。发真心必然是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欲海』,虽说的是贪欲,贪里面一定有瞋恚,一定有愚痴,贪瞋痴慢它是连带而生起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贪不得,瞋恚就起来,贪瞋都是由於愚痴;人要是觉悟了,不愚痴,贪瞋就没有了。

所以要帮助苦海众生,特别是六道,帮助他们离苦得乐,我们首先要晓得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迷失了自性,他的见解、思想就偏差,就起分别执著。分别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尘沙烦恼,尘沙是形容多,多到没有法子计算,这是真的,分别。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我们的思想、见解全都错了,错误的思想在行为上就造成错误的言行,错误言行的结果就是六道三途的苦报,就这么来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六道三途的苦报,不知道苦报从哪里来的,这因果的关系。所以佛帮助众生从哪里帮起?一定要从破迷开悟,因为破迷开悟是因,迷是六道轮回的因,悟是声闻、缘觉的因。所以佛教人,你先要知道苦,苦在你面前,你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给你说这个很容易明了。至於苦乐从哪里来的?不知道。佛再告诉我们,乐是从觉悟来的。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从哪里下手?这就明白了,一定要从破迷开悟。

人真觉悟了就脱离苦海,『则能越度四瀑流』,这是比喻苦海。古大德跟我们讲解,说佛用这四种瀑流,大的瀑布不太多,你看到之后你才晓得那很恐怖。佛比喻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功德被雄猛的瀑布流失掉了,所以用这个来做比喻,自性里面的功德。这四个,第一个就是讲「欲界三毒」,六道里面,六道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里面有天道,有六层天,他没有断欲,所以叫欲界。欲是什么?佛家讲的五大类,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五种。他虽然是天人也没有断掉,但是怎么样?一层比一层淡薄。往下愈来愈严重,严重到极处,一点智慧都没有,完全是迷情做主,那就是地狱。饿鬼道比地狱轻一点,畜生是又轻一点,人道比畜生道也要轻一点。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人的欲望超过畜生道,超过饿鬼道,几乎跟地狱道差不多了。我们从大家造的因,就想到将来是什么样的果报。

为什么从前的人淡薄?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严重,严重到连畜生都不如。这个道理早在五千年前老祖宗就说过,人如果要不受教育,跟畜生没有两样。人的聪明智慧,现在人所讲的大脑比畜生发达,他有双手,畜生没有双手,他能做很多好事,也能做得多坏事,所以教育太重要了。中国的教育实在讲是太早了,追溯到上古,伏羲、神农就已经很重视家教。我们这有文字记载的,政府重视教育,正式设立机构来主导教育、提倡教育,是尧舜的时代。确实那个时候已经有国家组织的雏形,像现在国家有教育部,那时候虽然不叫部,确实有指定的官员专门负责管教育。官的名字称司徒,主管教育的人叫契,我们就知道中国教育发展得很早。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这是内容。教学的目的是让我们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叫我们明白这些关系,如何能够将这些关系处好,真正落实到自己谦虚、恭敬。在一切关系当中,知道尊重对方,敬爱对方,做到关怀、照顾,互助合作,你说这个世界多美好。

古圣先贤的教育,从上古一直到满清末年。非常可惜,帝制推翻之后民国建立,中山先生不是不懂,我读过《三民主义》,他确实懂。我对於《三民主义》很佩服,我认为他那几篇讲演,是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方文化的集大成,集东西方文化的优点。为什么没有成功?很可惜就是他寿命太短,自己没有能把自己的理想、抱负落实,寿命到了,后面后继无人,失败在这个地方,使我们想起古人所讲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我到学佛之后,境界逐渐向上提升,想到一桩事情,那就是孙先生当年创建国民党,吸收党员疏忽「孝廉」这两个字。这使我们想到汉武帝,这是他的政策,为国家培养现在讲的公务员,也就是各个阶层的干部要什么条件?孝廉两个字,所谓「忠臣出孝子之门」。举孝廉是汉朝的政策,这个政策一直到满清没有改变。朝朝代代,中国的教育政策没有改变,国家举孝廉的政策没有改变,造成中国五千年的长治久安大一统的局面。值得我们深思,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

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头一个要帮助欲界众生,如何能够帮助他觉悟,逐渐远离贪瞋痴慢。这是大病,不是小病,说老实话,今天什么样的癌症不可怕,贪瞋痴慢太可怕,所以佛叫它做三毒,这个三毒是瀑流里面第一个。第二个是上二界的贪,「上二界有贪慢」。我们晓得,上二界就色界、无色界天人,他们没有瞋恚,但是有傲慢。傲慢是瞋恚的习气,瞋恚是控制住,禅定功夫控制住了,傲慢的习气还有,愈往上面去愈淡薄,这是真的。这也是把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功德流失,这两种就把三界都包括了。

第三种是什么?第三种是「见」,见惑,实在说就是见烦恼,我们错误的见解。每个人都自以为是,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很正确,哪里晓得自己的见解、思想全是错误的。能够把自己见解修正过来,修正的标准要依圣贤的标准为标准,那是正确的。不能依自己的标准,不能依世间一般人的标准,那就全错了。佛说得很具体,怕我们听了这个话很笼统,产生误会,他把错误的见解分成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分五大类。这个五大类你都能放下,你都能把它改正过来,你是真佛弟子。

头一个知道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就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衣服不是我,这个容易懂;但是说身不是我,懂得这个的人就少了。现在外国也有不少人体会到,特别是研究生死轮回的人,研究业因果报的人,他知道。就像美国魏斯医生所说的,人从来没有死过;换句话说,你也没有生过,真的是不生不死,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第二句里头,「本不生灭」。他那个说得高,这些外国研究生死轮回的说灵魂是我,在佛法里面讲是高一级了,但是灵魂不是我,灵魂也是我所。什么是我?法性是我,佛性是我,或者说灵性是我。这三个名词实际上一桩事情,法性、佛性、灵性,一桩事情,这才真正是我,确实没有生灭。灵魂为什么说那么低?灵魂出不了六道,它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身有生灭,灵魂不生灭,它又去找另外一个身体去了,它去投胎去了。

我们看到外国人,好像常常找到的都是前世是人,又到人间来了。讲人投畜生道、到饿鬼道很少;前生是畜生,这一生到人道来也很少,有,不多。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这些报导,比较少,最多的都是人道,他又到人道来了。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讨论到这些问题,外国人发现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是来学习的,这个话说得好,我非常赞同。像读书一样,生生世世都在学习。到人道来,如果把人道的功课都学习好了,都有相当的水平,他就往上升。像在学校念书一样,升级,不到人间来了,升上去了。还会到人间来,那什么道理?人间的课程没有学好,没有学好再来再学。什么时候能学好?每个人的情形不一样,真的有人的根利,缘分好,缘殊胜,他一世两世就学好了。

人道学的什么?这个要知道,五伦十义、五戒十善,这是人道。这个东西没有学好,你也没有做什么太大的坏事,来生到人道继续要学。如果学得很不好,完全违背,那就降级,来生就变成畜生、饿鬼、地狱,就降级,这个道理不难懂。十法界的众生,包括四圣的十法界,都是认真努力在学习,这是事实真相。十法界里面的佛他学什么?破无明、证法身。他要真正能够在他一生当中无明破了,法身现前,他的功课就毕业了;功课毕业,十法界就没有了,他回归到一真法界,这才叫功德圆满。一真法界里面的条件,确实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妄想是什么?同学们要记住,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很粗的起心动念我们觉察到了,微细的起心动念我们不知道,哪些是微细的?譬如作梦。作梦是微细起心动念起作用,如果你要是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梦!没有这回事情。极微细的起心动念,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到什么时候才知道?八地菩萨。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那是多么深的定功,极其微细的念头见到了。

我们明了之后,就应当认真努力。实在讲业障习气深重,难得我们遇到净宗法门,这个不容易,能信、能解、能行,往生就是能证。净宗法门的证果不是大彻大悟,不是明心见性,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比彻悟、见性容易太多了。只要能够把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控制住,不是断,控制住,色界天人做到了。色界天以下的欲界天人,欲界天人大概是夜摩以上,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们也修定功,不及格,有一点定功叫未到定,他能控制一点。所以我们只要稍稍能够控制,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再断烦恼,现在把烦恼控制不发作,这点很重要。

你说我们见色闻声,特别是遇到别人有意无意的毁谤你、羞辱你,你会不会发脾气?这学了佛,不应该发脾气,忍住,忍就是控制,心里有,不发作,这样的功夫,念佛就能往生。所以善导大师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这个功夫不难,只要自己能忍一下就行了。天天要修忍辱,时时要修忍辱,顺境里面忍住不起贪恋,逆境里面忍住不发脾气。因为贪爱跟发脾气都是严重烦恼,都没有办法往生。你对这世间还有贪恋,还舍不得离开,你总不能把此地带到极乐世界,没这个道理,要放下。贪恋里面最严重的是亲情,你念佛有成就,阿弥陀佛接引你往生了,如果你说我太太怎么办?我要带去,带不去;我母亲要带去,带不去。到那个时候你要是贪恋,你就去不了,这就是连亲情都要放下,你才能去得了。

你一定要明了,统统放下,到极乐世界之后我再来帮助他,真办得到。无论他在六道哪一道你都能找得到,你都能认识他,那才叫大孝,叫真孝,真的照顾父母亲、亲人。你要去不了,去不了你就没有这个能力,生死关头一到,各人随著自己业力流转,再见面都不认识了。这些事情只有佛菩萨讲得透彻,他为什么能讲得那么透彻?他见到了。六道十法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不是比量,是现量境界。所以,烦恼不能不克制。你看儒,儒家修学第一个「格物」,物就是物欲,就是欲望,格物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愈低,智慧才能现前;欲望太浓,智慧就没有了,烦恼现前。

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什么都给我们示现苦行?没有别的,就是告诉你欲望要降低、要放下。人在这个世间其实生活很简单,我们常说衣服能穿得暖、保暖,饮食能充饥,睡眠能安心,足矣,就够了。我们身体实在讲比不上古人,有个小房子能够遮蔽风雨,不就很好了吗?还要什么?不需要了。愈是简单的饮食愈健康,福报大的人天天讲求滋补,也未必长寿,也未必没有烦恼,那个补补到哪里去了?不如把这些节省下来,帮助一些苦难的人,那真有功德。了凡先生学佛了,太太也明白了,冬天给儿子做衣服,本来是做丝棉的棉袍。她想到要给儿子培点福,把丝棉卖掉,买普通的棉花,给他做一件真正的棉袍。丝棉贵,这一件丝棉卖掉,可以买到三件到四件棉花,她就多做几件送给穷苦的人,冬天没衣服穿的人,就送给他们。这个做法是对的,这个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了凡先生看到太太这样做法,说儿子有福了,时时刻刻想念到世间还有许多穷苦的人需要帮助。所以见惑不能不知道控制,一定要修正自己错误的看法。

最后一条讲得比较深,「三界的无明」。三界无明就是起心动念,这是所有一切烦恼的根本。这个东西如果是一放下,就成佛了,在《华严经》里面讲法身大士。我们今天讲的这一品,学的这一品,「贤首品」「贤首品」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他有没有明心见性?没有,还差一点点,他已经到达边缘,再提升就超越十法界,他是十法界的最高。超越十法界就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换句话说,起心动念断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再起心动念,真佛!

底下一句『示导无忧解脱城』,「示」是示范,做样子给别人看,「导」是引导,「无忧解脱城」是一真法界,在净土里面讲是极乐世界,无忧无虑了;在《华严经》里面讲就是华藏世界,这就超越十法界了。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他做样子给我们看,真的,他无忧无虑,他跟世出世间决定没有对立,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就没有身见;没有对立,就没有边见,这才能够与性德相应,这是我们学佛第一步应当要做的。起心动念想到我,这个很糟糕。

我在年轻的时候,早年学佛听老师讲《金刚经》,总以为《金刚经》的境界是初住菩萨境界,《起信论》的境界也如是。《金刚经》我讲过几遍,最后一遍讲得很详细,好像讲了两百多个小时,我记得是讲了四个月。才真正知道《金刚经》上的破四相是须陀洹,「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是初住菩萨,在《华严经》里面讲就是初信位的菩萨,这才真正明了。须陀洹就能够放下,不再执著身是自己,真正能做到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破了四相。法身菩萨破了四见,那是大幅度向上提升,「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金刚经》上下两部分,前半部是讲离四相,后半部是讲离四见,境界浅深不相同。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给我们做榜样,示导就是做榜样。

无忧解脱最浅显的、最明显的,是他遇到患难没有恐怖,我们世间人遇到患难就恐怖,他没有。灾难现前他也没有恐怖,为什么?离四相。你为什么会有恐怖?你以为有我,执著这身是我,所以你有恐怖。你要认为这个身不是我,哪来的恐怖!就是灵魂来说也是不生不灭,不过灵魂有苦乐,它没有生灭;如果灵魂向上提升,提升到灵性,灵性没有苦乐。苦乐忧喜舍都没有,那叫极乐,那叫真乐,真的得大自在。真正得大自在,他有没有「我得大自在了」,有没有这个念头?没有。如果有这个念头他还是凡夫,他没有真的得到,为什么?他起心动念了,他有分别、有执著。确实离妄想分别执著,那是无忧解脱城。

经典里面讲的理论、方法、境界都要明了,我们自己修学现在到哪个层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会生欢喜心。从现前层次再向上提升,那就什么?再放下。提升上去之后,还觉得还有,还要放下,到最后「放下」也要放下。你还有个放下还不行,放下还背在身上,没放下。真放下了!真放下就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就圆满回归自性。回归自性之后是什么样子?众生有感,自然有应。绝对不是说起心动念去应,起心动念你不就退转了吗?没这个道理,自然的感应。这种自然感应里头不但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著,这妙!这叫深密。大乘教里面讲的深密,不是秘密,深密,理太深,「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大菩萨还不清楚,为什么还不清楚?因为他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干净。

这一点我们在讲席做过多次报告,无始无明习气没断,不妨碍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这个不妨碍。如果说他有妨碍,那就讲到深密了,这个深密的理、深密的事他不是不知道,知道得不圆满,知道得不透彻。这个道理我们并不难想像得到,譬如我们学经教,或者在世间念书也一样,你念大学、念研究所,通过考试,博士学位拿到,这就等於成佛了。可是你对这门学问究不究竟?都知道,都明了了,还是不究竟。如果你从事这门工作去研究,在你的工作岗位上,在你的生活上,通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历练,你把你学校学的课程愈来愈精髓了,就这么个道理。圆教初住菩萨就等於说拿到博士学位,他还要经过许多的历练才真正到究竟圆满,就这么回事!他所学的跟如来果地上所得的没有两样,但是讲到纯熟,应用到自然,初拿到学位的人比不上老博士。我们把究竟圆满的佛果比喻作老博士,三贤十圣是初拿到学位的博士,不一样,道理就在此地。

但是,那是要经过历练的,是学不到的,学校学不到的,课本里头学不到的,这就好比大乘教里面讲「无功用道」。佛在大乘经里面讲需要多少时间去磨炼?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三大阿僧只劫并不是凡夫修行成佛,不是的,凡夫修行成佛是无量劫。三大阿僧只劫是你从破无明那一天开始,证法身,也就是说好像你拿到博士学位,拿到了,从这一天开始。真正到德行、学问的圆满,那还要经过几十年的历练。法身菩萨们他们到哪里历练?就是在九法界。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自然就现什么身,绝对不是自己有意思要现什么身,有意思就错了,有意思是凡夫。他没有意思,就像水结晶的实验一样,我们对水是有心,它的反应是无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诸位不能不知道。所以,他不是凡夫,他不是天人,天人有意思,佛菩萨没有意思。连阿罗汉见思烦恼都断尽,有分别,没执著,执著就是意思。

这个对於学佛的人来讲,不可以不清楚,不可以不明了。明白之后,我们对於诸佛菩萨的、祖师大德的示现就要重视,那是真正在教学,我们的话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到世间来就是做榜样,那个身一举一动都是在教学。会的,见到、听到、接触到他就开悟了;不开悟,继续看,一直看到你开悟。你不开悟,他也不跟你说,为什么?说了你也不开悟。悟是智慧现前,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只有你到那个开悟将悟未悟的边缘上,他会帮助你。用什么方法帮助你?没有一定,不是他的意思,是你的机缘。所以,佛菩萨总是应机说法,那个机缘一触动,你就豁然大悟。言语决定不多,一句两句,甚至於一声大喝,就省悟过来,这我们在古大德教学典范当中读到。基本的,确实还是锲而不舍的好学,你才能够遇缘;缘不成熟,是我们功夫不到。你要记住佛没有妄语,「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是五眼圆明。我们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我们自己程度不够,自己程度真够就碰到;自己程度不够,碰到也跟没碰到一样,没有两样。

孔子弟子三千人,真正有成就的七十二个人,这名字留下来,其他的都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人,太多了,现在大家所熟知的,经典上所记载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另外还有在家、出家的菩萨众,那人数可多了。这里面绝大多数,我们能想像得到,都是诸佛菩萨来示现的。所谓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像唱戏一样,这一个人唱主角,很多来帮他做配角,这个戏才唱得成功。佛跟佛没有界限,他跟这个地方人有缘,他来做主,我们都来做他的配角,帮助他。把这个地方有缘的众生,一个个都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再看末后这一首,末后这首是讲因:

【於诸行路大水处。造立桥梁及船筏。毁訾有为赞寂静。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个文在一般经教里头看不到,这就是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的因,说得好!经文是举例子说,『於诸行路大水处』,古代旅行遇到水,尤其遇到大水,这个河很宽,水很深,要不是好的游泳技术,你就没有办法过去。怎样帮助人?造桥或者是造船,最简单的是编个竹筏,竹筏行,木筏也行,帮助人渡过。我们学《华严》学到这个时候都了解,佛都是用比喻、用暗示。人生的旅途上,遇到些困难可以说是太多了,佛菩萨会帮助你度过。佛菩萨用什么?佛菩萨用智慧、用善巧方便帮助你化解,帮助你平安度过。

这个「大水处」是什么?烦恼,比喻作大水,贪瞋痴慢疑。当你贫穷的时候,佛菩萨帮助你度过饥馑、饥饿,帮助你得到饮食,饮食虽然不是很丰盛,能让你得温饱。你有疾病,帮助你得到医药;你有痛苦,来安慰你,帮助你化解。可是这里头有最重要的,帮助你明了前因后果。真的,就像中国古德所说,现在外国人也讲,人生在世,你一生当中一切遭遇,中国人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前定就是因果。外国人也发现,人在这一生当中所发生一切事情,无论是大是小,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没有前因而突然发生的,没有,统统都是有前因,前因后果。

知道有前因后果,无论是共业、无论是别业,灾难现前,他也不惊不怖,没有恐怖。为什么?过去造的不善的因,现在不善的果现前,应当要承受。这就能化解问题,为什么?他没有恐怖。没有恐怖,心是定的,定生慧,他自然就懂得如何趋吉避凶,他就知道了,不需要人教,正是所谓心安理得。所以,心不能慌乱,心一慌乱,智慧就失掉,烦恼就现前,佛菩萨来帮你也帮不上忙。最重要要保持心平气和,愈是在苦难的时候愈要保持宁静。这是真正的在『造立桥梁及船筏』。

特别是下面一句,明显的告诉我们,『毁訾有为赞寂静』,这就很明显了。人生旅途上,修行的道路上,魔障多!魔障好比什么?好比考试。好像我们念书,一个学年里面有大考、有期考、有月考,老师严格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要考你一次,周考。这重重的关卡你都必须要安全的通过,这些关卡你说是善还是恶?明白的人知道无有不善,真的是「人人是善人,事事是好事」。境界现前,你要是会,你要是懂得,没有不善,第一个怎么样?消自己的业障,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不会怎么样?不会就生怨,埋怨。或者生起贪爱,顺境贪爱,逆境埋怨,那你就下降、就堕落,那就不善。所以,外面境界没有善也没有恶,善恶在自己心。蕅益大师讲得好,蕅益大师讲「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好丑就是善恶,没有善恶;「好丑在於心」,善恶在哪里?善恶在自己心,自己心善没有一样不善,自己心不善没有一样是善的,这讲得好!

「有为」「寂静」就是对立的,有为的对面是无为。有为,我们简单的讲,有意去造作的,这是有为;无为,随顺自然,这是无为。寂静那就更高一层,寂静是自性,自性本无动摇、本自清净,就是寂静的说明。这是佛告诉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毁訾有为」,妄想分别执著是有为法;寂静是无为法,无为法是性德,随顺性德。性德里面有真实智慧,有真实的德能,那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自然都回归到圆满,这个好。所以,佛菩萨帮助九法界众生,普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怎么度他?这一句是总的原则、总的纲领,放下有为,示现寂静,这就得度了。

古时候布袋和尚在世间,以后我们晓得这是弥勒菩萨化身。中国的弥勒菩萨都造布袋和尚的像,欢欢喜喜,满面笑容,背个大布袋。他真正的名字没人晓得,因为大家都称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出名了。有人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法?他一句话不说,把他的布袋拿下来放在地上,两个手一伸,做出这个样子。什么是佛法?放下。别人一看也能体会,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把布袋拿起来,背著就走了,也一句话不说。对,放下之后提起,放下是把自己烦恼习气统统放下了,提起是什么?帮助众生。这种种示现做给别人看,这不就是提起吗?没有说一句话,让人家自己去想,自己去悟。所以放得下,提得起,放得下是自己成就,提得起是普度众生,那个提得起就是要做样子给别人看。

菩萨到世间来就干这个事情,不是为自己,他自己没事,所示现的样子都是众生迫切要学习的。众生迷在六道里头,迷在所谓尘劳之中,尘劳是烦恼代名词,怎么帮他解脱?一定要做样子给他看。跟他讲他未必能明白,身教比言教还重要。大乘法里面常常说「三轮教诲」,三轮是身口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身口意都是示现的,示同凡夫,前面我们讲的「同事摄」,四摄法里头的同事摄,这个我们读得很多了。他自己,自己永远是清净寂灭,为什么?他没有起心动念,哪有分别执著!我们凡夫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他示现跟我们一样。我们有疑问向他请教,他立刻就回答你;你不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真的像一面镜子一样,你不问他的时候,他无知,般若无知;问他的时候,无所不知。

这是性德,这不是学来的,自性本具的,人人都有。不是佛有,众生可怜,众生没有,错了,众生有。到什么时候你能够像诸佛如来一样的起这个用处?只要你真正能做到无念、无知,就是说你把妄想放下,这个能力就恢复了。不起作用的时候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照见里头有没有分别?没有,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照见。起作用是众生来向你请教,你样样给他说明,为什么?他没有能力照见,你统统照见。过去、现在、未来,遍法界虚空界,别人问你,你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才能帮助那些没有见性的众生,我们通常讲九法界众生,没见性,帮助他们。

『是故得成此光明』,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光明。这个光明我们不能够忘记,光明就是今天讲的氛围。你真的发了这个愿,无论你在什么地方,这个气氛它有,有这种气氛。如果修行功夫真的是得力,影响就很深,人家进入你居住的地区就看到。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老师居住的环境。他居住的地方有院子,像我们现在讲的别墅花园洋房,你进入那个范围有这个气氛。如果到他居住的房子里面,他的客厅、他的书房,那个气氛就非常之浓,有强烈的感触。如果真的是大德,教化一方的人民,你走进这个区域就感觉不一样。

我们也做了实验,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这一年,这么多好老师,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的氛围,一百多个人在那边教。进入汤池镇,你就感到这个地方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证明佛在经上说的「境随心转」,这个地方的人心都变善了,都能够转恶为善。读书变化气质,这教学就是产生了变化,社会风气跟过去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由此我们就能想像得到,孔子当年在世,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的僧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能够认真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所以,他们居住的地区,在我们能想像到至少方圆一、二百里,你进入那个范围你就觉得气氛不一样。我们世间人讲风水,也是说这个道理,不相同。所以风水从哪里来的?风水还是人为的,人有好心就有好环境,境随心转。

我们总的来说,大概在整个宇宙里面,氛围最好的、最佳的、影响最大的是极乐世界,为什么?十方诸佛赞叹。这个地方我们就特别要注意到,十方诸佛赞叹,遍法界虚空界里无比殊胜的修学道场,我们要想去往生,有没有想到凭什么?这个地方我们能去吗?能去得了吗?是能去,必须要心同佛心,跟阿弥陀佛是一个心。阿弥陀佛是什么心?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是真发这个心,他要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同成佛道。我们是不是这个心?发了,发这个心了!真的吗?你还有讨厌的人吗?你还有不喜欢的吗?那就不行,这跟阿弥陀佛的心不一样。阿弥陀佛没有分别,阿弥陀佛没有执著,阿弥陀佛没有自私自利,阿弥陀佛没有是非人我。你从这里去想,我们跟佛是不是一个心?我们跟佛是不是同一个愿?

阿弥陀佛的愿在哪里?这诸位都看到,《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细心去念,自己有没有?有的人念了之后,我也发了这个愿,然后要细细去检验,是真的是假的?到底一样不一样?心同、愿同、德同、行同,这个人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我们还有染污,不行,就跟他不相应。所以,《无量寿经》不能不念,《无量寿经》不能不理解,你能够把你所理解的全部都应用在生活上。我们过去把《无量寿经》重要的经文节录下来,节录七十多条,印在《净宗同修手册》上头,便利於我们同修们天天去反省,天天去对照,做到没有?难,不容易做到。为什么不容易做到?我们疏忽基础教育。

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这是净宗总的指导原则。说到净业三福,诸位就晓得,「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怎么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落实《弟子规》就是,小孝;落实《感应篇》有两个,有《感应篇》,有《弟子规》,中孝;再能够有《十善业道》,大孝;大孝三个根,中孝两个根,小孝一个根。如果说你《弟子规》都做不到,我们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不能不知道。学佛不能不认真,这是大事,不是小事,要非常认真,要全心全力的投入,我们这一生才能得度,成就自己,成就众生,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

《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彭际清居士讲得好,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换句话说,《华严》就是大本《无量寿经》,真的,《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想想,要认真想想,我们这一生想不想去?想,不肯干,不是真的;想,要肯干。这一条是讲的发愿。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第二段灭爱光,灭爱光也有三首偈: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於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这是四弘誓愿的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看烦恼里面的,这个好难!世间人哪个没有爱?现在要把爱灭掉。你就晓得爱是所有烦恼的根,根源。我们今天讲世间的爱好!不过爱又怎么讲法?世间人的爱是什么?贪爱,情欲的爱,这是烦恼;如果是智慧的爱,佛教就不叫爱,叫慈悲。诸位要知道,慈悲跟爱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佛法换个慈悲?就是世间人的爱是感情的,有情有欲,这是烦恼的根。佛菩萨的爱是智慧,理智的,不是感情,所以那个爱是真的。那个爱为什么叫真?永恒不变。世间感情的爱为什么是假的?变化太大,今天相爱,明天就翻脸,不是真的。世间爱的基础是什么?虚情假意,这个要知道。所以,世间真的爱,母亲爱儿子那是真的爱,但就一生一世,不是生生世世。一个生死、一个轮回,前面就忘掉了,没有方法做到永续。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佛菩萨的恩德,真的,不是父母恩德所能比的。为什么?生生世世永远在照顾你,真的是永恒不变,我们要发这个心。

所以你要成就慈悲,先要把世间这种情爱要放下,否则的话,你的慈悲心永远发不出来。你想想看,慈悲心里面,真诚的爱心包括爱我们父母,爱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包括在其中。可是我们今天世间这种情欲之爱,对父母顶多是一生,没办法到来世。中国人提倡孝道,让我们永远怀念祖先,但是你晓不晓得,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哪天太阳系毁灭了,地球毁灭了,纪念祖先的事不存在了。所以佛讲得好,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星球有成住坏空,所以说世间无常。但是,我们的心性是真常,能生万法的是心性,它是永恒不灭;所生的万法是无常的,这个要知道。学大乘教没有别的,回归正常,回归自性,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放下,永恒不变,这个光能觉一切众生,『令其舍离於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为什么要舍弃?佛在经教里常常告诉我们,这五个字是地狱五条根。佛的话绝对不是妄语,《金刚经》上说得好,「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要相信。有一条你就离不开地狱,五条都具足还得了吗?怎么离法?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不执著。日常生活当中,譬如吃的、穿的、用的,没有一样不好,随缘不攀缘,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任何奢望,从这里下手。有缘也不要刻意去拒绝,那是错误的,随缘。不生贪爱,不生厌离,两边都没有,永远用什么?清净心、平等心来受用,这就对了,没有一样不好,那你是真的舍离了。现在时间到了,这首偈的意思没讲完,下一堂课我们再接著学习。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