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不虑妄念,称名必生──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2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凡夫的妄念】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几乎走到任何地方,都有莲友来问:“师父,念佛妄想很多怎么办?妄念特别多!”每一个地方都有人这样来问。没有问的,也有这个问题存在。就是有妄想、妄念。

本来大家都在世间尘劳当中操劳,难得抽出时间,早上、晚上、随忙随闲称念弥陀名号。我们内心里边都希望能够一心无二,能够寂静、很清净地念佛。

可是,它也不听话!谁不听话呢?就是它不听话,它就喜欢东想西想,你让它不想,它也要想:念着佛、念着佛、念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好,它就跑到幼儿园了,要接小孙子了,“哎呀,还没到,怎么……”好,回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又想到:“哎呀,那个商店的衣服真漂亮!”然后……,念了一圈儿佛,十方国土没有去,在娑婆世界绕了好多圈。

这么一想,“怎么办呢?”

所以,有的老太就说:“师父,我真没办法!我有时候都自己气自己,气得我都拿头往墙上撞!这个脑袋也不听话,哎,撞你!”

我说:“撞完之后,怎么样?”

“撞完之后,还老样。”还是那样。

所以,苦恼!觉得这个事解决不了。

她问我:“师父,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讲:“我也解决不了。”

她说:“你也解决不了吗?”

这个就是我们散心凡夫,心散乱的缘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散乱的。如果相对比较而言,有的重一点,有的轻一点。

如果我们凡夫和阿罗汉相比,可能阿罗汉看我们凡夫都像神经病。

你看我们一个正常人,如果和精神有毛病的人……精神有毛病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触过?如果跟他有比较近距离的接触,你就发现:他的思想很不集中、很恍惚。你说这个,他自己老是一些狂想,想这儿、想那儿,精力很难集中。讲一句话,他也有反应,然后马上就跑掉了。他是病态,没有办法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病态。我们认为他是精神病,主要是因为精力不能集中,难于在一件事情上凝定心神。所以,严重了,就说叫精神病。其实,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样子。

所以我讲,如果以阿罗汉的标准来看我们凡夫,我们都是精神病。东想西想,这个没办法,不能做主。

所以,才要念佛。

【光照尘埃喻:知有妄念已是进步】

如果世间的人不念佛,他反而感觉不出来。世间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妄想纷飞,“我不错啊!挺好啊!”因为他整个都埋没在尘劳妄念当中。

所以,古人也很善于打比喻,说:“你念佛还知道自己有妄念,你进步就很大,恭喜你!”

“哎呀,这个有什么值得恭喜的?妄念这么多还恭喜呀?”

“如果你不念佛的话,你连这一点进步都没有。”

他说:像一个房间,在这个房间里边扫地,扫地自然尘土飞扬了,可是,如果没有阳光照进来的话,从窗户没有一缕阳光照进来,这个房间里边看上去也看不到灰尘。如果有一缕阳光照进来,就看见灰尘很多,对不对?这样的经验大家都有。

不是说:“哎呀,太阳一进来,我房间就脏了。你看,有了光线,我这个房间这么多灰尘!”

是本来就有灰尘,但是没有阳光来反显,看不出来。

这一缕阳光,就代表我们念念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我们一念佛,就照到我们心中来了;其它的妄想尘念,就是那个灰尘。你不念佛,整个是埋没在灰尘里边,根本看不到。一念佛,光透进来,就发现我们是妄念纷飞的凡夫。就是如此。

【不易觉察的动中妄念】

所以,也有的人误解,他说:“师父,我坐在佛堂念佛不行,妄念特别多。我有时候念佛比较清净。”

我说:“你坐在佛堂念佛妄念多,那什么时候比较清净啊?”

他说:“我走着念、唱着念,在大街上走着念很清净,没有妄念。”

“哦,”我说,“你功夫深啊!大街上念佛清净、没有妄念,在佛堂里有妄念。”

这个,是他不明所以,因为他的心浮动,在大街上,他唱啊、走啊、窜啊……他感觉到跟他的心比较频率吻合了,他就觉得比较舒畅一点;坐在那里念,因为一静,心很动,这个心静下来,那个心又动了,动静反差特别大,他就感觉到妄念多。其实,在大街上妄念更多,但是,他都是动的,反正都在动,他就感觉不出来。

所以,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这样的状况,有的严重一点、有的轻一点。也因为这一点,就起了怀疑心,认为说:“虽然念佛,如此妄念纷飞,怎么样能往生呢?”

【定善色彩的“喊破喉咙也枉然”

昨天也有师父来问,说:“师父,这几天讲的我都听明白了。但是,有两句话,老是在我心中梗着。”

“哪两句话呢?”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也枉然。”

这两句话你们都会背?不该背的都会背,该背的不会背。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他说,“我喉咙也没喊破,那就更枉然了!”

这个不是我们净土宗的说法,净土宗历代的大德、善知识、祖师都不这样讲,善导大师就更不这样说。这个应该是修禅定的人站在心要禅定、清净这个立场上,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定善──“息虑凝心”,以这种修持方法,不是弘愿门的,它是带有禅定色彩的念佛,不是我们弘愿门原汁原味的念佛、原原本本的念佛。

【原汁原味的念佛】

什么叫原汁原味念佛呢?

念佛,法然上人有一个弟子,叫做证空上人,他有一篇文写得很好,大致的意思我记得,这篇文我现在手边没有资料。这篇文章名字叫《白木之念佛》,“白”就是白色的白;“木”是木头的木。“白木之念佛”,它是一个比喻,“白木”是指从山上砍下来原原本本的木头,没有加色彩,没有加油彩、图画──没有。他是说我们念佛的人,就以我们本来的状况,就这样子念佛,这样就可以。这个叫“白木之念佛”

一般的人念佛,就叫有色彩的念佛。比如说:念佛加上清净心的色彩,认为说:“虽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有清净心的话,才能往生。”这个就加了清净心的色彩;或者说加了开悟的色彩:“虽然念佛,如果能开悟的话,这样才能往生;如果不能开悟,可能不能往生。”

这样就等于说这块木头涂了很多颜料,不是那么原原本本的南无阿弥陀佛。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上面,他画了很多颜色,以这个颜色作为自己的……,心就被它动摇了,“我如果念佛,达到清净了,达到什么水平了,我能够有如何勇猛的道心了……”总之有很多的色彩,“我能够读诵多少经典了,或者能修持其它的法门了”,心里感到安慰了。这样的念佛,不是原汁原味的。

我们每一个人念佛,要原汁原味,就顺着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本身,我们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来念佛,这样就好,不必要认为说“我要达到另外某一个状态,才能够符合念佛的标准”,没有的!十方众生每一个人,当下的样子就够了。

【鹤脚长,鸭脚短:任何人皆有资格念佛往生】

所以,也有人(有这么一个故事),她在问一位念佛的大德,她说:“念佛应该怎么念啊?”问这位法师。

法师很善于打比喻,说:“鹤脚长,鸭脚短,就这样子念佛就可以。”

鹤就是丹顶鹤、白鹤,白鹤的腿很长,对不对?鸭子的脚很短。这是代表说我们众生根机各有不等,“你就这样念佛就可以了!你是一个鸭子,脚很短,你不要拉得很长,做一个鹤再来念佛,你腿拉得也很痛;鹤的腿本来很长,它也不要变成鸭子的腿那么短来念佛,它就那个样子念佛就行”

所以,念佛是……救度十方众生,是“乃至十念”,各契合我们的根机来念佛,不要以人家哪一个为标准。我们以阿弥陀佛的誓愿救度为准绳,这样就行。

那位老太一听,说:“哎呀,那很好!”她说,“我已经达到了某某标准了吗?达到被佛救度的标准了吗?”

这位法师又开示她说:“没有什么叫达到标准,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每一个人念佛,就我们这个样子来念佛,不要嫌弃。我们因为念佛的缘故,只要你来一心投靠南无阿弥陀佛、向往着净土,厌离娑婆。

【投靠阿弥陀佛,内心就有主宰】

我们为什么念佛呢?娑婆染污,内心烦恼深重,内心对这些不喜好。可是,我们自己没有力量改正我们的恶业、习性。所以,我投靠这一句万德洪名,投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样,内心就有主宰、就有定力。这个定,就是有决定性,自然烦恼能够减少,不能说完全止息,但是,至少能够平息很多。然后在我们身上,向善、向净(清净的净),向这方面的力量会增强。

如果靠我们自己斗,是越斗越没有信心,“完了、完了、完了……”,越来就越退下来。

可是,我们靠南无阿弥陀佛,会增长这一方面。假以时日,逐渐我们会觉得安祥……总之,念佛也没有什么多讲的,就是你多念,你念的时间久、念多了,你自己就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该如何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阿弥陀佛自然就有加持。

【第十五讲: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今天,我们为大家所讲述的标题就是“不虑妄念,称名必生”:不要顾虑我们有很多妄想杂念,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必然往生弥陀净土。

【水波无碍江流喻:妄念无碍信愿】

这里先讲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我觉得挺好,出自于《径中径又径征义》的序文。“径”就是走近路。净土法门是近路当中的近路,超直的路,所以叫“径中径又径”

或者疑而问曰:

他设了一个问答。有人疑心来问:

我但晨昏念佛,

日间浩浩,俱属尘劳。

说:“我时间忙碌,忙于家庭事务很多,只不过是早晨,还有晚上我念佛。白天一天的时间,我都干什么呢?都在忙一些世间的杂事。”所以讲“日间浩浩,俱属尘劳”。东忙西奔的,要做事,忙来忙去。

且口念佛时,

早晚念佛又怎么样呢?就是早晚这段时间在念佛──

也不免杂念起灭,

杂想念头起起灭灭。

恍惚无定,

欲求一心不乱甚难。

我要想达到制心一处、不起杂念,太困难了。

未识亦能往生否?

不知道像这样子的,是不是也可以往生呢?

我想这样的状况,可能很多人都有,就是说:早晚在念佛,平常当然也念一念,但是大多数时间都忙于一些事情。而且念佛的时候,也是杂念起灭、恍惚不定,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往生?

答曰:

切勿多疑!

你千万不要怀疑,不要多疑了。

亦无论一心、散心。

也不管你是定心(禅定一心),还是你散乱心。

特患信行愿三者,

发心不真耳。

其实对我们的心是禅定、散乱,并不重要。怕是怕在那个地方呢?就怕你信心、信愿、愿心,还有念佛的心,叫信、愿、行,这三心,就怕你不真切。你信,信不过、信不及;愿,愿不切,是不是真愿往生;行,你又在怀疑,不是很踏实笃定。如果这样发心不真的话,这样就担心。

如果你发心真,“我就完全靠倒南无阿弥陀佛,信顺不疑;我真求往生,没有半点不愿意往生的;我就是这一句名号,踏踏实实地念”,这样发心真,果然发真心。他下面这个比喻挺好的,这个真心一发:

此心如长江水,

种种杂念,如水上波。

这个心一发起来,就像长江的水一样。长江的水在流动,水面上也有波浪、也有波纹,起伏不定。我们的杂念,就像水上的波纹一样。

往生如同,江流入海。

往生就好像长江水流淌、进入大海一样。

岂有江流入海之时,

波不消散,

而反能阻碍长流乎?

哪有江流入海的时候,这个波能够阻碍它呢?这个波到大海里边,自然就跟大海一样了。

这个比喻,大家应该能听明白吧!我们的心,就是说:你愿心发起来,真信切愿,信愿行如果真实的话,就是这个心,一心归命阿弥陀佛的心,就像长江水一样;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的一些妄想杂念,就像水上的波浪一样。我们是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还在这个娑婆世界经营、奔走,忙家务、忙事情,难免对境就起心分别、起杂念的波浪。但是,虽然如此,江水入海,是不会被波浪所阻挡的。虽然我们日常也有妄想杂念,但是昨天的就过去了,今天的还要过去,它不会障碍我们往生净土。所以,波不能阻碍长江之流,就表示我们虽然有妄想杂念的起灭,不会障碍我们回归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也不是说要长江的水没有起波浪,才可以入大海的,是不是?长江的水有波浪也无妨。

我们念佛往生净土,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好!

【源信大师与《往生要集》】

今天我们要学的主要是源信大师的这篇法语,源信大师的念佛法语。这个法语不长,讲得特别妙!

源信大师,他有一本著作叫《往生要集》,他是大约一千年前一位日本的高僧,挺有名的。

在我们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里边,提到源信大师的这一部著作,有引用到。因为源信大师这部著作写得非常好。他本来是学天台教理,写完之后,又送到我们中国大陆来,所以大陆都有流通。

【身虽贫贱,胜于三途】

这段法语非常好,分成两大部分。前面一部分是劝导我们生在人世间应该感到庆喜,下面就说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本质状况如何念佛。

离三恶道,

生于人间,

应大庆喜!

这是一句总的标题。我们既然离开三恶道,生在人间了,这个应该值得大大地庆贺一番,大大的喜悦!“为什么呢?我庆喜不起来呀?我家里没钱,我身体有病苦,我有许多事,我哪里能庆喜啊?”底下大师就跟我们说:

自身虽贱,

不劣于畜生。

我们虽然地位卑贱,不是高官厚禄,不是名位显贵。但是,比畜生就要高明多了,“不劣于畜生”,畜生四个脚在地上爬着走,它就更卑贱。

吾家虽贫,

犹胜于饿鬼。

我们家虽然贫穷,但是比饿鬼就富足多了。

饿鬼,五百岁它都喝不到一滴水,不仅喝不到一滴水,甚至连浆水的名字都闻不到,说“有什么葡萄浆、什么水的名字”,它都听不到。偶尔遇到江河里有水,它要去喝的时候,马上河水都起火,这个就是它本身的业力障碍。所以,饿鬼是非常的饥饿、非常的贫乏。

我们再怎样的贫穷,比饿鬼就要好多了。

有时候你吐一口痰,饿鬼就很高兴了:“哎呀,刚好我有一口痰吃了。”都抢着来吃,它要能吃着,就还算是有福报的,没有福报还吃不到。所以,你看饿鬼多么的苦恼。

各种各样的鬼,有脓血鬼,专门吃脓吃血;有便厕鬼,专门在厕所里边吃粪便,环境非常的恶劣。

我们再贫穷,还没有堕在三恶道里边。

按照我们本身的身份,今生如果不往生,来生就是畜生、饿鬼。到那个时候,你就羡慕了:“哎呀……”就像上次我们净德法师讲的,它堕落成了一条蟒蛇了,它就羡慕说:“我当年威风啊!”它就羡慕它做人了。等到我们成饿鬼了,回忆起来:“哎呀,做人多好啊!”所以,三恶道的众生,它很羡慕人道。

【仙堂之灾难】

在东北这个地方……我又讲起来,我要找个时间,专门讲讲仙堂的事情。它们为什么来到人间呢?羡慕人间的福禄,羡慕人间的这种福报、生活,它不是来保护你,是来讨好处。

它知道:做一个乞丐来讨,你未必给它,所以,它就做妖做邪,妖惑人世。到你家来讨饭,知道你不给,它就说:“我是县长!你不给吗?县长来了,不给,我找你麻烦!”结果,乡下小民又不认识县长,就把这个叫花子当作县长,哎呀,请到家里,坐到堂上,结果它就作威作福,升堂了:“啊!给我好吃、好喝!”再不给,马上找一帮小痞子、流氓阿混,就是它那一帮,来撮索你,让你这样、那样、这样。所以,给他一撮,就认为:“哎呀,这真是县长,你看,多厉害!”又给它蒙住了。

这件事情在东北地区,我看是个重灾区,灾难很严重,比SARS病毒还严重。SARS病毒、什么其它的癌症,你得到了,也就是得一个病;这个让我们身心不得安宁,让我们举家就在一种灾难、惊恐当中,让我们不能踏入正确的信仰,障碍你。所以,这个是一件大事情。

作为佛弟子,要有正知正见,要正念坚固,不要被它们所蒙骗。这个是畜生道、饿鬼道。我们可以发菩提心,但是,我们不要有恐惧心、怕它。

好,找时间再谈。

【地狱之巨苦】

底下说:

事虽不如人意,

世间的事情,难以尽如人意,往往也有些障碍、不如意的地方。比较起来,你总比地狱里面的苦恼好多了!

难比地狱之苦。

地狱里面有多少苦呢?是怎样的苦恼呢?

阿难曾经问佛:“佛陀啊,请您老人家慈悲开示地狱的苦恼,让众生能够知苦厌离。”问了好几遍,佛都默然无语。

阿难说:“哎,佛陀啊,为何不为我们开示啊?”

佛说:“如果有人能够把地狱的苦如实地说,而另外有人也能够如实地听,这两个人当下就要暴命,当下两个人就要吐血,身暴而亡。”为什么呢?祂说:“地狱的苦恼,太苦了!超过我们人的心力,你无法接受、无法想象,只要想到,你就要爆炸;你听的人,能够听懂、能听明白,也要爆炸,没法接受。所以说无法形容、无法想象。”

比如说:现在有些恐怖电影,专门有人作恐怖电影。看恐怖电影,有的人一看,当场就得心脏病,“哗”就走掉了,因为太恐怖了。

那个跟地狱来比,简直是千万亿分不值一分,那个还是人间可以想象、可以表达的。

所以,佛陀慈悲,祂说:“我打一个比喻给你听,略微知道地狱的苦恼。”祂说,“有一个人,犯了叛国罪,被国王抓起来。叛国投敌,国王就要治罪了。怎么治呢?第一天(早晨),给他身上扎三百枪(就像张莲娣那个枪一样,倒挂刺的,扎进去,拽出来)──一百枪,一百枪,扎遍了身上每一片,一百枪扎进去、拉出来,血肉模糊。第二天(中午),国王就问:'哎,那个囚犯死了没有?’说:'他这个人命还大,扎一百枪没有死。’他说:'没有死,再扎一百枪。’身上已经是血肉模糊了,再扎一百枪。再扎一百枪,拉出来。然后第三天(晚上)国王又说:'这个人死了没有?’'还没有死。’'还没有死,再扎一百枪。’他说:'没有地方扎了,全部都扎满了。’'哎,不管,就在这个血肉模糊上,再扎一百枪。’”

世尊就讲:“一个人,日受三百矛,”(就是一天被扎三百枪,这样的苦恼)(我们大家就想一想,我们身上扎一个小刺儿,“哎哟,哎呀!”一刺扎在手指上,就感觉难过;如果在脚上踩一个刺,或者怎么样,有一个瓦片把我们的脚割了,哎呀,就痛得不得了!那么,一身上从早上到中午、到晚上,扎三百枪的苦恼,我们不敢想象。)世尊就在地上拿一个小石头跟阿难说:“日受三百枪之苦,如同这一个小石头;地狱之苦,比须弥山还要大。”须弥山我们不知道了──比喜马拉雅山还要大。你说喜马拉雅山跟这个小石头怎么比?

所以说地狱的苦恼是难以形容的苦恼。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无所谓。有的人说:“我不往生,下地狱就下地狱,无所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大家离开三恶道,应感到庆幸。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

世间之难住多忧,

即是出世间之缘。

我们在世间感到种种的逆缘、困难,感到很多忧愁。“好啊!这刚好让我们可以厌离世间、厌苦求乐。”如果生在天上、五欲自在的话,你就在那里享乐,不知道去求解脱了。所以,“富贵人求道难”,也是这样的道理。他在那里恣意五欲,认为说:“这个就是净土了,就是天堂了,我不要到哪里去了。”反而将来堕落下去。所以,我们知道世间是苦恼,“难住多忧”,反而成为我们的逆增上缘,我就要厌苦求乐、厌秽欣净。

身虽卑贱不高贵,

亦是入菩提之导。

我们身体卑贱、不高贵,这个反而会引导我们要证悟圆满菩提。一旦往生净土,就可以分身百千万亿、遍尘剎,可以成就像佛陀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为两足之尊,度化一切有缘。所以,这个都是逆增上缘。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

得出结论:我们来到人间,感到庆喜!大家在这个地方,还能安安稳稳地坐着闻法,这个值得庆喜!

【大船木筏喻:靠弥陀与靠自己】

信心虽浅,

本愿深故,

任凭必往生。

下面讲到念佛了。说:“师父,我念佛,但是,我信愿也没那么强,信心也不是那么很深。”

大师引导我们说:

“信心虽浅,本愿深故”:阿弥陀佛的本愿很深厚!所以:

“任凭必往生”:你任凭阿弥陀佛,必然往生极乐净土。

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坐船过海,这个江河湖海,风浪非常大。那我们坐在船上,我们信心不够,“哎呀,这个船能不能过海?”“信心虽浅”,但是,这个船很坚固。所以,虽然你信心浅,船坚固故,你必得过海,是不是?

你信心虽然大,如果你坐一个小木筏子,“我信心充足”,结果坐的是个小木舟,这个能过海吗?

“不能。”

所以,能不能往生,其实还不在我们这里看。我们这里这个因很弱,你只要有这个因,你只要愿往生、信顺弥陀──这个深和浅,其实是靠阿弥陀佛那一边。你信心虽然强,就好像杂行杂修的人,“我坚信我能往生……应该这样坚信”,可是你所修的功德是不实功德,就好像是驾了一个小木船,你再怎样的有信心,难以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

我们念佛,虽然想到“我是一个无智无识的老太婆,信心很弱”,但是,只要你任凭这一句名号,全靠南无阿弥陀佛,虽然你害怕:“哎呀,我怕晕船,风浪这么大,哎,船长,你稳当一点,这船千万别翻。”但是这个船、本愿之船坚固,不受任何破坏。所以,必定可以渡过生死海,到达极乐岸。就是这个意思。“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这些话都叫落地有声,干脆利落,不含糊。

【自叹不精进,庆喜遇本愿】

念佛虽倦,

功德大故,

称念定来迎。

说:“我念佛也不是那么很精进,偶尔也感到懈倦,感到不是很勇猛精进,也有疲倦的时候。”你念佛虽然倦怠,但是因为名号功德很大的缘故,所以“称念定来迎”。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来迎接!

我们大家念佛,会不会觉得自己念佛有懈倦的时候?没觉得?有啊?

“有。”

对,有。就是觉得我念佛不够精进、不够勇猛。所以,祖师讲话都能安慰我们。

有人这样去问法然上人,说:“哎呀,我念佛,感到不够精进、不够勇猛,这样能够往生吗?这样怕不行吧?”当然祖师都会安慰我们,一方面鼓励我们,一方面提携我们,另一方面,也就我们的根机,不讲那么太高、太远、做不到的话。他说:“你念佛,感到懈倦、感到不精进、感到自己道心疲软,好像愿生心也不是那么很切、念佛也不是那么很猛。这样就更加说明你是有道心的人,也说明你是在努力进步的人。”

“哎,那怎么说呢?”

他说:“譬如说:像走路,你这个人你很想快,心里面很着急,很想快一点到达目的地,你就嫌自己脚走得慢,是不是?”

大家有没有这个心态?你急着想到达目的地,你就感到自己走得太慢了。

“其实,走得不慢,你走得挺快的。但是跟你的心相比,你感到慢。”因为我们很想往生,我们很想念佛念得多。哎,这么一比,就觉得我念佛念得少、觉得我道心不够。

所以,这话讲起来,哎,一听有道理。

如果这个人,他对于到达目的地无所谓,那么,他走得再慢,他都不觉得慢,悠悠忽忽的、晃晃荡荡的。不是真愿往生的人,他就没有这种感觉。

觉得念佛懈倦、不勇猛,觉得“我罪过深”,觉得“我道心也不是那么很强”,像这样的人,他就有镜子,照到自己的内心了,就说明还是有心,这个就是有真愿往生心的人。你能保持这样的心来念佛,肯定往生!

故遇本愿,更应庆喜。

生在人间,都值得庆喜了,比三恶道强多了。可是,如果不遇到本愿的话,虽然庆喜,也是短暂的几十年。这短暂几十年一过,又要去六道轮转。所以,人间里边遇到本愿,才是“喜中之喜,无过此喜”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好,下面就解决我们的妄念病。这一段文写得好!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我们不是担心有妄念吗?源信大师说:“妄念就是凡夫的本体。”什么叫“本体”呢?就是说我们凡夫,就叫“妄念凡夫”,我们这个凡夫,整体就是妄念所做成的,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头到脚、彻头彻尾、彻彻底底是妄念构成的。离开妄念之外,没有心了,“妄念之外,别无心也”,你只要有心,都是妄念。没有悟得真如本性,就是如此!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打个比喻:像一个泥巴做的器具,泥做的一个人。那么,泥做的这个人,你怎样用水来洗它,它都是泥为体,对不对?尘土为它的体性,你怎样用水来洗它,能洗得干净吗?你怎么洗,它也是尘土,把它的皮洗没有了,肉也是土;肉没有了,里边还是土;你把它打得粉碎,它全部是土。

我们这个凡夫,你怎么洗、怎么洗,你都是妄念,彻彻底底、内内外外全是妄念,洗不干净的。像这个泥做的人,磨得粉碎,每一尘都是尘土。我们的所有念头,把它分析起来,都是妄念。

所以这样,你就认命吧!你就这样,你不认了吗?认了“我是罪恶生死凡夫,就是如此”

现在北方取暖是烧煤、供暖气,南方是烧炭,这个炭它就是黑炭,它就是烧熟的木头──黑炭作为体。你怎么去刮它,里边有白的出来吗?你再刮也是黑的。

这个黑炭也好、这个泥人也好,它的体性就是如此。所以,内内外外就是如此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要起这种分别心,以为说“我还有更好的,没有妄念”──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四句话,就叫我们“打得妄想死”:你就是这样的人!就给你分析出来,你就是如此!给你画了像。

大家是不是这样?

“是。”

是这样啊!真心没有发露,我们都是妄心、妄念,所以,起心动念就是错,通通是妄想杂念,没有一个是真念。

所以,“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除了这个妄念,你没有心了,除非你不要心、无心,成为石头。石头没有妄念──你不是石头,我们是有情凡夫。我们有情感、有意识分别,这样,我们只要有心,就是妄念。除了妄念,没有心了。大家有心就是妄念。

直至临终,

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你从生下来到死,判决书判定下来了:从生到死,直到临终,你都是一向妄念凡夫,改不了的。

就好像这个泥人,它做出来了,是泥巴的,它经过风吹雨淋,淌下去了,还是泥巴的,像木炭也一样。

我们从生下来就是妄念凡夫,一直到临死都改不了,所以这个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改不了。所以,从内到外、从生到死、从头到脚,烂透了、坏透了,妄念凡夫,我们是妄念做成的。这个叫“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比如说:像这个桌子,它是木头做出来的,所以,木头就是桌子的体。

我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凡夫就是妄念做出来的,所以妄念是我们的体。如果没有妄念了,就不是凡夫了。阿罗汉,他是他的清净功德所做出来的;菩萨,由菩萨的清净功德所构成的;那阿弥陀佛的报身呢?更是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的清净功德所组成,所以,祂没有妄念。我们虽然佛性跟佛平等,可是我们被遮盖住。妄念原是我们凡夫本体,所以,“直到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念佛即来迎,妄念成觉心】

哎,底下转弯了:

知此念佛。

知道我是这样的一个众生,我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即蒙来迎。

临终的时候,就蒙受阿弥陀佛来接引。

乘莲台时,

能翻妄念,成为觉心。

一旦乘上莲花宝台,刹那之间,妄念翻转,自然成为觉悟之心──不好吗?

“好。”

我们本身,“妄念”“觉心”这是一对相对的名词:你大彻大悟了、彻底觉得了真如实相,这样就是觉悟了,得到无生法忍了。在这个娑婆世界,总之我们都是妄念凡夫。所以说:“知此念佛,即蒙来迎,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也不是说,我们老就死定了,我们还有起死回生的时刻:是在阿弥陀佛接引、乘莲台的时候,翻转妄念,成为觉心,佛性显发。

所以,善导大师也讲,他说:阿弥陀佛临终来接引的时候,这个临终的人登上莲花台,一旦登上莲花台,当下就获得无生法忍。

【莲花喻:名号功德不被妄念所染】

从妄念中,所出念佛,

犹如莲花,不染污泥,

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虽然我们是一个妄念的凡夫,我们是妄念组成的这个体,从妄念里边出来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

“犹如莲花,不染污泥”:就好像清净的莲花,不被污泥所染污一样。莲花,就代表这句名号;污泥,就代表我们的心。

请问大家:这个六字名号,祂是不是污泥呢?祂是不是妄念呢?祂是清净的。我们虽然是妄想凡夫,我们的体是妄念,但是我们这个妄念的体里面,能念出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是清净的,是不被染污的。就好像在污泥当中长出来的莲花,莲花从污泥里面长出来,不被污泥所染污,所以我们净土宗叫“莲宗”。莲花有一个特点,就是出污泥而不染。它从污泥里面长出来,但是不被污泥所染污。

我们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从我们妄想心里长出来,但是,不被我们的妄心所染污。这个就是六字名号。

六字名号会不会被我们染污呢?会不会?

“不会。”

不会。我们有没有能力让六字名号更清净呢?如果我们有能力让六字名号更清净的话,你就犯大妄语了,你就可能要成为李洪志了,那就犯大过失了,说明你超过阿弥陀佛了,那还了得吗?

六字名号是真如实相。我们说过了:“不垢不净”。所谓“不垢”,就是说我们虽然是妄念凡夫,我们不能染污祂。本来祂的体性绝对清净,超出相对,这叫“不垢”,你不可能让祂染污的;“不净”,祂也是绝对的本然净体,你也不可能以凡夫的造作让祂更加清净。如果能令祂更加清净,你就能让祂染污;能够令祂染污,就能令祂清净。所以,我们这个六字名号是圆满实相,不垢不净。

像这个黑板就不一样了,我能让它擦得干净,它也会落灰尘。

但是,这个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彻底圆满,不垢不净。这个大家能不能思维得过来?“不垢,就是净;不净,就是垢……”这是我们凡夫的想法。这个不垢不净,是彻底、本体,法尔如是,就是如此,超过我们有为造作,这个叫不垢不净。

【消毒间喻:不垢不净】

很难打比喻,因为世间确实没法比喻不垢不净,权且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大医院里边的消毒间,这个消毒间是整个医院里最干净的。你不能让它更干净,你只要拿一只手放进去──我们手上都有细菌,对不对?只要你放东西进去,都是染污它的。跟它的体性来比,不能让它更清净了,因为它是最清净的地方。但同时,你也不能染污它,因为你有细菌,一走进去就杀掉了,就杀菌了。

阿弥陀佛这个六字名号,虽然你有妄念,妄念碰到祂,就没有了。妄念碰到祂,不能染污祂。就好像黑暗不能够碰到光明一样,说黑暗再多,使劲向光明冲,能够把光明包围吗?能够将光明吃掉吗?不可能。你碰到光,你暗就没有了,碰到光,暗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的妄念碰到南无阿弥陀佛,你不可能染污祂,你碰不上去,你想碰也碰不上去。祂是无量光,祂是清净本体。所以这个叫“不垢不净”

那么,从我们这样的一个凡夫嘴里边念出的南无阿弥陀佛,“犹如莲花不染污泥”

【长春大街上的千朵万朵莲花】

所以,大家走在大街上,嘴上都含着一朵莲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出来一个,“南无阿弥陀佛”,这个莲花就从我们心里边出来,清净的莲花。所以,我们今天的法会一散,长春市的大街上,就有成千上百的莲花,而且都是极乐世界的莲花。

此界一人称佛名,

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

此花还到此间迎。

所以,这个是非常殊胜高妙的。

我们的口,“哎呀,师父,刷牙,口臭,口有味道。”对!我们刷牙,只是用牙膏刷一刷;用六字名号来刷牙、刷心,刷得更干净!我们念佛就有莲花的香味,这个莲花的香味,凡人闻不到,你问旁边人,他闻不到。但是,诸大菩萨都闻得到。所以,极乐世界的莲花,香飘十方法界,其香普熏一切世界。熏到哪个地方呢?我们念佛,就熏到我们心里边来。

【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闻到了,“哦!这个人是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他身上有大白莲花的香味。”诸佛菩萨来到我们的身边护念我们,就好像蜜蜂跟着花一样。我们念佛了,诸佛菩萨就像蜜蜂来围绕我们,“嗡嗡”,保护我们──就是如此。

所以,念佛之人很尊贵,念佛之人,蒙受诸佛的光明护持;念佛之人,心中有佛的正觉莲花;念佛之人,身上有弥陀的摄护光明;念佛之人,和极乐世界的圣众成为一体,在极乐世界也有我们的位子。

在这个讲堂里边,我们常住很慈悲,建设这么大的讲堂,但是位子还不够,所以,有的莲友在外边听法。在极乐世界的话,很简单,你想要在极乐世界有个位子,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那里就订了一个位子。就订了,是你的,你念就是你的,谁都抢不去──这个就很好了!

我们要上火车,还要先订个位子,还要花钱、还要托人。到极乐世界订位子、订票很简单,不要复杂的手续,只要你念南无阿弥陀佛,马上“呼”一朵莲花,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张莲娣,有你的名字了。

也有讲:你念佛,你念得越多,莲花越开越大;如果你退心了,你不念了,这个莲花就缩了。如果要让我们的莲花长得大、放得光明、光彩,那我们就多念、经常念。这也是鼓励我们念佛了。

“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花,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

下面四句说: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

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我们就往往在讨厌说:“哎呀,妄念这么多,这么多!”你讨厌也讨厌不了,它还是来。

如果是外面的苍蝇,你还可以搞个纱窗挡着,还可以用扇子打一打。它在里边,你怎么办呢?妄念在里边,你拽也拽不出来,到医院找医生,X光看也看不出来,说:“医生,你给我做个手术,把我的妄念拿出来。”

他说:“癌细胞我都有办法拿出来,妄念拿不出来。”

所以,我们没办法来制服它。我们往往感到讨厌:“哎呀,妄念这么多!”

大师就跟我们讲:

“莫厌妄念多!”:你不用厌烦妄念多,你本来就是妄念为体,你又怎么厌呢?那么,应该从哪个角度来想呢?

“应叹信心浅”:应该感叹说:“哎呀!我们还是对阿弥陀佛本愿信顺不够!觉得说这样妄念念佛,怕不能往生!”应该在这个地方感到有所欠亏,因为我们本来都是妄念,彻头彻尾都是妄念,哪有什么多和少?所以,“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

“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所以,大家应该信顺不疑,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众生,我称念弥陀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决定往生。

这一段文,前面有讲:“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说:“信心浅也没关系!”这个地方又说:“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又劝我们要有深信心。这个都是祖师相对说法,都是让我们能够安心于念佛,这个是说:你跟妄念相比,觉得“我妄念多了,我往生恐怕不定吧!”针对这样的心念说:“你不必怀疑妄念多,你只管深信弥陀的本愿,念佛往生就好了。”结果有的人又误解了:“哎呀,那我信到什么程度呢?我要信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深信呢?”祖师又怕你误解,说:“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来迎。”既然任凭祂,不管我的信是深还是浅,我任凭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就是深。

大家有没有听明白?

“听明白了。”

就说:不在我们这一边,我心清净也好,不净也好……

【送礼喻:信靠的心态】

比如说:两个人,我们来看他们对佛的信心、对于这一句名号的信心哪个深、哪个浅:两个人都念佛,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很愿意去往生。甲说:“哎呀,我虽然念佛,如果不达到清净心,这个念佛可能作用不大。”两个人都有妄念,乙说:“哎呀,我既然念佛,我决定信顺!虽然没有达到清净心,念佛也必定往生。”

那么,甲和乙两个人,哪一个人更信念佛啊?

“乙。”

对了嘛!甲信念佛,是有条件的,“如果不这样,念佛也没有用;如果能这样,念佛才有用”

就好像我们找人办事一样,甲和乙都找老王办事,甲就讲了:“老王这个人,很热心办事,不过如果不送点礼,我估计办不了,要给他一点好处。”

乙就说:“哎呀,老王这个人大公无私,热忱为人,我们虽然说没有什么礼品送给他、不巴结他,只要你有困难,他也会给你帮忙的。”

你说这两个人对老王来讲,哪个人对老王更相信啊?

第一个人把老王就看扁了嘛!“老王,你就是要贪人家的好东西。”那么,他不是真正地相信他。他如果给他办事之后,他会觉得说:“虽然你给我办了事,老王,你给我办了,但是,也靠我送点礼品,不然,没有我的礼品,你办不了。”他心里边对老王就没有那么很通畅、很相信、互相之间好像好友,那种关系没有。

另外一个人,可能也会送一点东西,但是他心里面不一样,“哎呀,朋友,你办事了,我没有什么好东西,就一点土特产,你收下吧!”但是,他心里面并不认为说:“你不收,就不办。”这个就是朋友!有朋友的感情。

【把阿弥陀佛的慈悲忘到脑后】

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怎么叫近、怎么叫远呢?跟阿弥陀佛远:“阿弥陀佛虽然救度我,如果我不修这一点,不修一点我的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不给阿弥陀佛回向一点点,祂可能也不能救我……”这个等于是在说:阿弥陀佛救你有条件,要收你一点礼品。

另外一种人,知道:“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就是我的大慈悲父,无条件救度我,所以,作为我们子女的,无论如何,我要持戒更精严,我要行善更加努力,我要念佛更加勇猛。”这个心就不一样了。

就像孝子感到父母无限的慈爱,他应当略表孝顺之心。我虽然再怎样地表达我的孝顺之心,我的血肉骨髓都是父母所赐的,都无法来报答。

结果有的人很傲慢:“我之所以能往生,是因为我修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他把阿弥陀佛的本愿早就忘到后脑勺去了,这样的人叫“骄慢弊懈怠”,不了解弥陀的恩德。

所以,善导大师也说了:“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心怀骄慢,没有惭愧、忏悔心故。”

所以,我们念佛,不是跟阿弥陀佛讨价还价,也不是跟阿弥陀佛比功劳,“佛,你有一半功劳,我有一半功劳。”

【一元钱买大楼喻:往生功德乃是弥陀所赐】

再给大家打一个比喻:如果有一天,我们上大街买东西,一块钱能买一栋大楼,这个可能吗?不可能,对不对?如果说你一块钱能买一栋大楼,一定是这个大楼的主人想送给你。想白白地送给你,你又不接受,然后说:“我这个大楼好卖。”卖给谁呢?就专门指定要卖给你的。好,你出了一块钱,其他人都像竞标一样,其他人都讲好了:“你们都不要发价,就等他发价。”好!一块!没有人发价,好!卖给你了,一块。

其实,这个大楼的楼主,就是你父亲。因为想白白的送给你,你觉得说:“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送给我的?”也不知道大楼的价值,然后自己出了一块钱,觉得心安理得了,“哎呀,这是我买来的!所以我就心安理得接受。”

我们很多人杂行杂修,修的一些功德,回向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们一旦到达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身份?阿鞞跋致,对不对?

“对。”

一旦到达极乐世界,决定成佛,对不对?

“对。”

你就是一辈子,从生下来修到死,这一百年修的功德,跟我们到极乐世界所得到的无上功德利益相比,何止是一块钱跟一栋楼的差距呢?为什么认为说你这样的往生,就是你修的这一点点换来的呢?如果抱这样的想法,这个根本不懂。

但是,众生就是很骄慢,跟阿弥陀佛心隔得很远,阿弥陀佛为了把我们循循善诱回来,祂免费送给你;送不掉,只好采取拍卖的办法──阿弥陀佛这个六字名号免费送给你,说:“你只要念佛,决定往生。”但是你根机不敢接受,所以说三福回向。

我们懂得这一点,我们真的是要彻底地感恩于阿弥陀佛的救度,不要认为说“这就是我三福修来的”──你三福能修到一个极乐世界吗?你的三福能修到一个阿弥陀佛的正报之身吗?不可能!所以,大家要有这样的觉悟。

【穷子喻:往生功德乃弥陀所赐】

我打这样的比喻,也是有经典的来历。大家如果读过《法华经》就知道,《法华经》里边有一个“穷子喻”,这个比喻非常好!

“穷子喻”是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儿子从小丢失了,在外游玩,不慎丢掉了。时间长了,大富长者年纪也慢慢大了,时刻在思念他这个独生的儿子,说:“我年纪也大了,儿子还没找到,我所有的家业无所委付,我交给谁呢?没有继承人了!”所以,白天晚上,从东地找到西地,从西地找到东地,到处在寻找。

这个流浪的儿子,他也在到处流浪,他是从东到西打工,从西到东乞讨。

有一天,偶尔,哎!这儿子转来转去,碰巧来到大富长者的庄园了,他是来讨饭的,抬头一看,“哎呀,这家庄园,简直是胜似皇宫啊!这里面的主人身相威严,旁边侍从如云,哎呀!出入都非常的豪华气派。”他探头一看:“哎呀!完了!这样的地方,不是我该来的,我没有资格到这个地方来。我只能找那个小酒馆儿,找那个小地方,找一点最低贱的活干。这地方如果呆久了,可能怕有是非,怕人家找我麻烦。”因为他卑贱嘛!心里面难免生了这个卑贱想。

大富长者刚好坐在里边,这个穷子一抬头,他也看见了,他认识,“哎!这是我儿啊!”(为什么?“哦,哪里有一个胎记,哪里有什么……哎!知道是我儿子了!”)心里面高兴不高兴?哎呀,几十年儿子没找到,想不到在这儿碰到了,非常高兴!就跟左右的侍从说:“赶紧出去!把他给我请回来。”

大富长者旁边的左右侍从长得人高马大,又庄严、又魁梧有力量,不是那么瘦巴巴的,很壮实。这两个人“哗”就出来了。

穷子一看,正在怀疑的时候,看见两个人,高大英俊,像保镖一样出来了,“哦,坏了,警察来抓我了,看看,赶来抓我了!”他心里就恐慌了,拔腿就跑。觉得怕坏事,就往外跑。

一跑,后面两个人就紧追不舍,因为长者有命令啊!越追他越怕,又饿得腿上没劲儿,心里又恐慌,路上也不平,“嘭”一个石头绊倒了,这个时候,又吓、又怕,又累、又饿,一下摔倒在地上,就昏死过去了,摔昏过去了。

好!我们下一堂课接着讲。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净宗法师《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首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