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讲: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三经要点(一) 上篇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4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请放掌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慧净法师总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我们这些天来的讲学,也是在说明这一点。所谓四句话:

一、本愿称名。

二、凡夫入报。

三、平生业成。

四、现生不退。

【一、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流通分〉: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称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之所以称名,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择的修持方法。

念佛有多种,依善导大师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这里用“称”字,是显示口称阿弥陀佛名号。口称阿弥陀佛名号来自于《观经》,如同我们学的《观经》下下品,以下下品意业失念、苦逼失念,没有办法,失去忆念佛名的能力,以这样的众生能够做得到的,所谓“易行之极致”。善友转教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口称是显示本愿至极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样慌乱、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弥陀佛本愿以此易行而摄受一切众生。

既然如此,我们就知道:我们声声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顺佛本愿,决定往生!所以,不在我们心中觉得说“有妄念、无妄念,清净、不清净,业障深、业障浅……”,不在我们自心里边去找解脱之缘、找出离之缘。我们自身不管怎么样,净染不论──是净是染一切不论,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二、凡夫入报】

“凡夫入报”是指但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顺佛本愿所得到的利益。

若论其根机是九品凡夫,虽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还有世间善的凡夫,还有恶业凡夫、纯恶无善的凡夫,总之,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体性。

那么,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弥陀报土呢?

也正是因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缘故。这两句都是法门的根本!这也是善导大师楷定古今的地方,对《观经》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才是《观经》一部归根结底的结论,这是因为顺符弥陀本愿的缘故。

第二点、楷定《观经》的九品根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上根利智。总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缘不同,

致令九品差别。

因为所遇的因缘不一样,才有九品的差别。

这样的凡夫以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作强缘,齐入弥陀报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无生无灭、涅槃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凡夫入报”

报土的境界是善导大师所判,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报土,往生的地方就是报土,没有化土。只是在报土当中,有的是有莲花,在花胎之内要呆多长时间,这是《观经》里边也有讲到的。

其他所主张的认为凡夫不可以直入报土,要能往生的话,就是比较低的地方――凡圣同居土,比较低劣。

善导大师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愿力,得以往生弥陀报土。

【三、平生业成】

第三、“平生业成”

“平生业成”就是指不等待临终的时候。当然,如果临终之机,那就是“临终业成”

“业”是指往生净土这件事。“业事”,往生净土之业成就了,决定往生。

称念弥陀名号,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我们平时念佛,一念信心发起,念念称名相续,誓毕此生,永不改转,在我们平生活着的时候,往生大事已经定下来。

既然如此的话,临终不论什么缘──无论在什么因缘情况下命终,都决定往生西方净土。这样才叫做“正定之业”,不然的话,就还有不确定的因素。

一般所讲的净土法门就是说:我们平时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积功累德,平时都不能确定,直到临终的时候才确定,怀着一颗恐惧不安的心,这个是和善导大师的思想不同的。

【四、现生不退】

第四点、“现生不退”

“现生不退”是相对于“往生净土之后得不退转”来说的,往生净土得不退转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善导大师的思想:你今生专修念佛──他也有解释“光明遍照”“摄取不舍”,说是:

蒙光触者心不退

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我们一心念佛,就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往生西方净土,这个叫做“现生不退”

“平生业成”是指平生,相对于临终而言;“现生不退”是指我们今生,相对于命终之后往生净土而言。

“平生业成”是指往生之业已经完成了;“现生不退”是指我们现在就能够得不退转,往生净土就快速证果,是有这种种利益。

龙树菩萨解释这个“不退”是有两种:一种就是自力难行道,“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弥陀佛本愿力故: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转。这个不退转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

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这是现生进入不退转地。

当然我们的身份,还是凡夫众生。像印光大师也赞叹:如果专修念佛的人,虽然在此界没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堕地,

贵压群臣,

种性已超二乘之上。

他这个人就好像太子生下来了,太子堕地之后,虽然对国家还没有贡献,种种治国安邦的方略还没有学会,但是他将来必定要做国王。所以,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专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堕地,就是说:他本身没有什么德,没有什么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谓“不退转地”,就是“凡夫菩萨格”,虽然是凡夫,却具有菩萨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弥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觉功德,这个就是佛力所惠赐。这是来形容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

【《无量寿经》要点之一:站在第十八愿的立场解释四十八愿】

善导大师是依据净土三部经来建立净土法门,特别是依据这部《观经》来展开净土法门的。不过善导大师对《观经》的解释,他是站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立场上,也就是以《大经》──《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作为根本来解释《观经》、来看待《阿弥陀经》。所以,在善导大师的思想当中,这三部经都是一味的,在《观经疏》里边也有几处提到。

就《无量寿经》来说,也有人讲:“这四十八愿是一个整体,突出第十八愿──因为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以第十八愿为宗旨,这样会不会觉得不完整,觉得有所偏颇?是不是四十八愿就割裂了?”

是不会这样子的。因为四十八愿有核心、有宗旨。佛教“本愿”这个名词。“本愿”“本”有两种解释方法:一个就是“因本”,一个就是“根本”

所谓“因本”,就是因果相对,果上成就的果地功德,探究原来因中发的誓愿,这个叫做“因本”──以因为本,才有果(果就是末了)。这样四十八愿都叫“本愿”。比如说到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为什么没有三恶道呢?是因为当初法藏比丘发了第一“国无三恶道”这条本愿,现在的果报没有三恶道。

第二个解释:四十八愿并不是平铺罗列(像一个盘子里边装了四十八颗珠子一样),它有一个贯穿不变的宗旨。这个宗旨、这个核心、这个根本、这个目的就是第十八愿,这个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谓“根本”,就像树,有根长出来,才有枝、才有叶、才有花果。第十八愿是整个四十八愿的核心,所以称为“本愿中的本愿”。《无量寿经》里边有: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也是以一这条愿作为本愿,虽说是四十八愿的通名,而特别给予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多处所提到的就是以第十八愿作为本愿,因为四十八愿大致来讲分成几个类型,就是说:“摄法身、摄国土、摄众生:我要成为怎样的一尊佛。”阿弥陀佛有关于佛身──祂本身的誓愿就有第十二愿、第十三愿和第十七愿。第十二愿就发誓:“我要成为光明无量的佛。”第十三愿说:“我要成为寿命无量的佛。”第十七愿说:“我要成为十方诸佛称扬赞叹名号的佛。”这是就佛本身所发的誓愿。

还有就国土:“我要成佛之后,成就的极乐世界是怎样的极乐世界”,这里也有很多愿,比如说:“我所成就的国土没有三恶道”“往生我国土的人不再堕落三恶道”“到我国土的众生都是身皆金色、无有好丑,都得种种神通、得种种利益、开种种智慧……”四十八愿里面也有很多愿。

这个国土是如此的微妙,佛身是如此的高贵,那么,成就国土和成就佛身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是为了让我们众生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没有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这样的佛毫无意义,成就这样的国土也毫无意义。

以此来讲,由于第十八愿而生发出其它的每一条愿,所以称为“本愿”。比如说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就是要成为的佛里面就含有第十二愿、第十三愿乃至第十七愿的内涵,“我是要成为这样一尊佛”“十方众生”在其它愿里边或许讲到、或许没讲到,第十八愿里所说的众生就是“十方众生”“你若不往生的话,则我不取正觉”。第十八愿当愿的意义,就是令我们十方众生去往生;那“欲生我国”的国土是往生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就是包括第一愿、第二愿、第三愿等等,就是没有三恶道、不堕三恶道……是往生到这样的国土,所以,就第十八愿来讲,它就包含了整个四十八愿的内涵。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边就有几处说到: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四十八愿只是说明这一件事情。像第一愿是为第十八愿服务的,为了让我们众生能够往生到这样好的国土,能让我们往生到净土,永远不受三恶道的苦恼,而发第一“没有三恶道”的愿;为了让我们能往生到如此高妙的报土而发“不更三恶道”等等其它各条愿;也是为了达成让我们十方众生能够往生,而发祂自己“无量光明”的愿,“我这无量的光明,就是摄取那个念佛的众生”,不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吗?那么,阿弥陀佛无量光明起的作用,就来自于第十八愿,“因为要让十方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必然回归我的净土,所以,我发愿成为无量光明的佛”;因为发誓要尽未来际的度脱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所以发愿“成为无量寿命的佛”;因为要发愿以祂的名号最简单易行、最殊胜地来救度众生,所以发愿“让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我的名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第十八愿而服务的,以第十八愿作为根本的目的。

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们办任何事情都有分目标,也有一个根本的目标,也都有我们的目的。

打一个比喻说:像三峡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工程主要的目的是要移民。为了移民需要建一座新的村庄、新的城镇,然后要规划道路,要有公园、要有商店、要有住房、要有自来水、要有幼儿园等等这一切。那么,把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干什么呢?是要把人移到这里来住。如果这一切都做好了,却不能把移民移到这里来住,这个就是一个空城,没有意义。所以,他不用说:“哎呀,我干什么?我是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来水管、建花园……”虽然具体就某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讲,但是只要说“为了移民”就可以了,为什么建这个村?是为了移民,移民才是一个根本的目标,所以,建这种种的分下来这些事情,都是围绕这一个根本目标。

阿弥陀佛建极乐世界,说“我极乐世界怎样的庄严,怎样的殊胜利乐”,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十方众生移到极乐净土去,“速生我刹受安乐”,这个才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所谓“十方众生,欲生我国”。由此,这是阿弥陀佛成佛的根本,所谓上求佛道,是为了下化众生,为此目标而展开其它四十七愿。

这个就像树一样,这一棵树你握住根本了,那么,整个的枝叶花果通通都有了。

所以,四十八愿当中,如果其它的愿不了解,你了解第十八愿的精神、专修念佛的话,其它四十七愿即使一个字不知道,到达极乐世界也是一点点都不少你、完全兑现出来的。

“一个整体”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整体”就是说:第十八愿就好像一串念珠中间的那条线一样,比如说有一百多粒,如果没有线把它串起来,它就是分散的。有这条线串起来,它才成为一个整体。

又像一张网一样,它有千孔万孔,但是如果把网的大纲抓住,所有的千孔万孔都能收起来。

四十八愿虽然内容非常广泛,如果展开来讲的话,还不止四十八愿,非常广泛、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愿“六字名号,念佛往生”,这个是个纲要,把它一抓通通都有了。

如果说四十八愿必须任何时候都要每一条愿来讲解才叫完整的话,那四十八愿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个整体了。因为是一个整体,你抓住它的核心,就全部都有了。

像我们提衣服一样,这件衣服有领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它的部分,但是我们只要抓住衣领,领子一提,全部衣服就都提起来了,是不是?如果这件衣服一定要抓领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后襟……全部抓才能提起来,说明这个衣服裁缝没做好,分成几大片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天然的一个整体,你只要称念六字名号,全部都有了,这才叫一个整体──这是贯穿不变的宗旨。

所以,这点不矛盾。只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最迫切要解决的是我们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把这个突出出来。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边还有这么一句话,他说: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在《观经疏》的五十一页。

《无量寿经》云: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

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

一一愿言:

每一条愿都是这个宗旨。

这样的解答也只有善导大师解释得出来,其他人解释不出来: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依我们从文字的解释来讲,第一条愿就不是这样,第一条愿是说“不堕三恶道”。善导大师在这里是讲它的本质,因为第一条愿是结合第十八愿才有意义的,如果说没有第十八愿的话,第一愿就没有意义了,对不对?“国无三恶道”,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众生往生,国无三恶道没有意义;没有第十八愿众生往生的话,第二愿也没有意义,乃至其它所有的愿都没有意义,乃至第十二愿“无量光明愿”也没有意义,没有往生,无量光明干什么呢?“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令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才是根本意义所在。

【《无量寿经》的版本】

也有莲友说到关于《无量寿经》的版本,本来这件事情有些纷争,既然有人问到──上次也提过,莲友说:“《无量寿经》的汇集本,要说不是佛经,心中有点过不去。”说不能信服。

我知道大家有不少人读诵汇集本,也读诵了相当长的时间,对这个汇集本很有感情。不过我觉得学佛还要理智,要理智思维。作为我们修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从昙鸾、道绰到善导,我们所依据传承的经本,祖师解释所依据的经本就是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若依后人的汇集本,就失去了祖师解释的传承,这是第一点损失。

第二点:汇集本是拿汉译的五种本子──佛经都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这五种本都有原本梵文的依据。后来的汇集,是拿这五种原译本──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己造的,不是这样,发心也不是如此,事实也不是如此。不过他是取这五种原译本,把它们汇集成一个新的本子,叫做汇集本。

按说这件事情是很严肃的事情,因为佛经是佛金口所宣。

所谓汇集本,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宋朝的王龙舒有个汇集本,龙舒是一位修行净土宗大德,他著《龙舒净土文》,劝化众生很恳切。《龙舒汇集本》在世上也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了莲池大师的时候,就指出这样不适合,后来就很少流行了;清朝还有一位彭际清居士也有汇集,这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民国时代的夏莲居居士汇集的。

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对这件事情也有些说法,说这样可能会引发人家认为“经典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也不是从印度的原文――梵文所翻译的,就是人家自己这么编出来的”。这样会有损失,都对这件事情不提倡。虽然汇集的人用意很良好,但佛经很严肃,保留它本来的面貌就好。

比如说:善导大师的《观经疏》:

一字一句,不可加减,

欲写者,一如经法。

我们对它的尊重,也像对经文一样。但是不直接把它说成是经文,就说“它是善导大师对《观经》的解释”,这个就很好了。

很多祖师大德的著作,其实它的教理、它的文辞都非常的好,但是位子是祖师讲,就是祖师讲,这样比较稳当。

何况现在,如果讲到五种原译本,随便哪一部经典拿出来,说:“这是佛经。”没有人有任何异议,这个历史也很清白,翻译也很明了,没有任何异议。如果拿了后来的汇集本,直接说成是佛说的,就有法师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可能说佛说的经典后人有不同的意见呢?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就会引起纷争,那我们还是要依一个稳妥的才好。

一个是从传承上来讲,一个是不让人家对经典产生纷争来讲,我们还是依据原译本。

同时从汇集本来讲,大家如果回去看,因为一般的居士,我觉得也不太了解经文的宗旨和核心。你不了解这些你诵它,仍然有功德和利益,并不因为这样,你读了就没有利益。

像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写得非常好!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戒杀放生文》都写得非常好!都可以来背诵。我们知道是莲池大师写的,也不减少我们对它的尊敬心。

像夏莲居居士的汇集本,他有他的一番苦心,但直接说它是佛所说的,可能有所不妥。

比如说封建的帝王,假如说对同一件事情他做过五次的指示,那么,作为后来的臣子,你可以直接说“这是皇上在某某因缘情况下对某某事情下的圣旨、怎么说的”,你把五次同样都说出来都没关系。如果你把这五次说的话,自己加加减减放到一块儿,又不经过皇上的审阅,你说“这个就是皇上所说的”,你们觉得妥当不妥当?

“不妥当。”

这样可能会招致欺君之罪。如果你把这五次皇上说的话不经过皇上的审核,根据作大臣的理解──因为讲话都有不同的对机,也有不同的场合,他有他表达的重点,这是有很多细微的差别。

何况佛的智慧是圆满无碍的。那么,作为我们一个平常的人,说要把它汇集到一起不产生任何的差误,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难免对同样的经文有不同的理解。

历史上王龙舒有汇集,彭际清就觉得汇集不够圆满,他再汇集;彭际清汇集了,夏莲居觉得不圆满,他再汇集;夏莲居汇集的本子经过几十年,又有许多人觉得不圆满,将来别人再汇集……到底依哪一个呢?这样就没有依据了。所以,还是要理性来看。

从教理上来讲,比如说四十八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四十八愿每条愿愿文和祂成佛之后果上的愿成就文,都有对应的关系。汇集本里边就没有这样的关系。这条愿成就之后,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是很对称的。我们回去看汇集本,失去这样的味道了。

尤其是关于我们往生最重要的三条愿,就是第十八、十九和二十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可以说文字简洁、义理简明、透彻。在汇集本里边,他把它揉在一块儿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就随便读过去;如果研究的话,你找不到你的方向。比如说在康僧铠的本子里边,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很明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是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释迦牟尼佛在下卷就用“三辈往生文”来解释第十九愿的成就,“其上辈者,发菩提心,行作沙门……”,我这里有我们弘愿寺印的《净土三经》的原本,有《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还有康僧铠原译本的《无量寿经》。在下卷就是“三辈往生文”“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然后中辈之人,“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下辈之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这三辈虽然都讲到发菩提心、也讲到其它的行法,但是不可少了的就是要一向专念,所以,善导大师把这“三辈文”解释为:《无量寿经》下卷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上辈、中辈和下辈,三等根机。

随其根性,

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都劝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九愿就非常明显地看出来,是引导诸行根机的人(就是修行种种圣道法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引导他们进入一向专念,不管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

而《观经》这部经典,正是沿着这条路子,来引导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最后导入一向专念,这个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若说临终之时,“我来现前接引”

第二十愿是指什么呢?愿文是这样讲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

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条愿叫做“果遂愿”,所谓“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是说你最终要达成目标和愿望,结果满遂他的心愿。这条愿在三愿中叫做“来生果遂愿”。因为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第十八愿是当生就决定往生的,“这一生如果你专修念佛不往生,则我不成佛”;第十九愿也是誓愿他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诸功德、种种诸行回向导入念佛,临终之时必来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还有的众生,像一般佛法讲的“结缘下种”之辈,他在佛教里边简单结一个缘,又没有发出至诚心,也没有那样“一向专念、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还没有通过诸行回向,只是听到这个净土法门,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又退堕下来,即使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还要为他发第二十愿,说“你曾经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哪怕你曾经植诸德本(“德本”就是功德之本),曾经像种树一样下过种子,那么,即使今生不得解脱,未来的话,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令你毕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此来讲,这三条愿就非常完整。不管是正当机(因为佛度众生,有“正所被机”,也有“结缘下种”──结缘机,佛讲法就是这样的),正对机就是你当生就得利益,当下得利益;结缘机是你今生不得利益,未来还要得利益。阿弥陀佛这三条愿就有这样的次第:十八、十九是今生正对机,二十愿就是结缘机。第十八愿是真实──唯以念佛展示阿弥陀佛的真实本怀;十九愿就是方便导入真实,这样三愿的次第关系非常鲜明。

如果依照汇集本,这个就看不出来了。所以,这些从教理的研究来讲,是很有说法的。正依经典是这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那不是小事情。

当然,作为一般的信众,他也不了解这么多,那么,你读诵汇集本仍然有功德,并不会说你读了就没有功德了──不减损。

只是我们从法门建立、大根大本来讲,如果说出个一二三,那就是要依佛所说的、金口所说没有异议的,而且是历代奉行,诸位祖师有传承的,这样的才稳妥。

关于这三条愿,当然这次可能就没有机会详细说明它,将来有机会,这三条愿可以单独来解释说明。

【第十八愿愿文与成就文的对应关系】

刚才说过了,“三辈文”里边都讲到有其它的修行,我们不如把这“三辈往生文”再来看一下。

第十八愿是九句话、三十六个字(十七愿下面就是第十八愿,在康僧铠翻译的本子当中,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和第十八愿很有对应关系的),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这就解释“至心信乐”“乃至一念”是解释“乃至十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这就解释“欲生我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就解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下面说: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是非常吻合。

【《无量寿经》要点之二:三辈皆劝归念佛】

讲到“三辈往生文”的时候,说:

上辈之人,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这个当然值得鼓励了,这个是上等根器的。所以,善导大师解释的“三辈往生文”,不谈往生净土之后的辈品差别,而是说这三辈是指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随其根机不等,

佛皆劝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那么,上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舍家弃欲,行作沙门”的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样的人,也应当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中辈的人,“我做不到出家、舍家弃欲”,中辈就讲:

虽不能行作沙门,

大修功德。

这一点也可以通融,你做不到出家,可以退而求其次,你应当怎么样?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

就说:你可以不出家,但是专修念佛不能改变。依你的根机,可以是哪种根机──是能够在家修行福业的,“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这样的人,也应当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那么,下辈是什么样的人呢?

下辈者,

虽不能作诸功德,

出家、舍家弃欲做不了;在家做这种种功德,也做不了,那么,这些做不了,你还是应当如何呢?这样的根机,应当:

一向专意,

乃至十念,

念无量寿佛,

愿生其国。

这个是不能改变的。

【净土门的菩提心:愿生心】

至于这三辈里边都谈到: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

“无上菩提之心”也有两种,一个就是净土门所谈的菩提心,那就是: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就是我们净土门的菩提心。

昙鸾大师说:

愿生心即是菩提心。

我们也解释过了,我们愿生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要到极乐净土去成佛的,我们只要愿生极乐世界,决定可以往生;往生决定能成佛;成佛决定度众生。

所谓“菩提心”,就是求佛果之心、愿成佛之心。那么,一个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发四弘誓愿,修菩萨行成佛──这样的自力菩提心很难发得起来,一遇境逢缘,我们就退失掉了,所谓舍利弗尊者尚且有退心的因缘、退心这件事情,何况我们凡夫呢?很容易退失。所以,为了护念我们,让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里讲的“发菩提心”,是作为圣道法门的一种修行方法,把这种功德回转、趋向──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像《观经》三福业里边讲的发菩提心,是作为一般性的修持方法。

一般圣道门发菩提心,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间难以成佛,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回转、趋向,是这个意思。

第十九愿讲到念佛之外余行的含义,是引导诸行根机的人都应当归入念佛,如同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所解释的:引导定善观、散善观种种根机的人归入念佛所说。

第40讲: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三经要点(一)下篇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4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无量寿经》要点之三:“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之意】

在《无量寿经》里还有一段文,也往往有莲友来问,说:“在此世界行善一日,胜在无量寿国行善千岁。”大家有没有学过这一点?经文中有这一段。有人就怀疑了:“在这个世界行善一天,就抵得上、超过在无量寿佛国行善千岁,那干嘛还求往生呢?在这个地方加功用道修行不好吗?”

其实这一点真正来讲,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的菩萨,我们在这里都是贪嗔不净的凡夫──怎么可能贪嗔不净的凡夫一日行善超过阿鞞跋致千岁的功德呢?

这个是要说明什么?反显极乐世界成佛非常容易,娑婆世界行善太难,所以,你应当求往生。

就好像行船,逆水行舟上一尺(因为太难了),要超过顺水行舟数百里。顺水行舟都非常的快捷方便,不是说你这一尺比人家几百里还长,是说明这个非常难。

我们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行的话,等于逆水行舟,你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代价,然后得到的果报很小。

再一个说明我们娑婆世界都是恶人、恶世界,极乐世界、其它国土都是自然行善,无毛发之恶,连头发丝那么一点小恶都没有,所以人家自然成佛。在这么恶的世界里边,你居然还能念出一句佛,你居然还能发出一点善心,“难中之难”,非常难。这从反面来鼓励我们这份善心,同时劝导我们应当求生极乐世界。

就好像穷人做功德──富人很有钱,百万、千万,他捐助一万块不为难;穷人整个家当就这一件衣服,他把这件衣服捐出来,“哎呀!你这件衣服捐的功德,比那个一万块的还大!”这也是就他发心而论,“你这样很不容易”!并不是说这件衣服本身的价值超过一万块。这是通过比喻来说明在这个污浊的世界,我们要发心行善,善心非常微弱,修善的力量弱,退缘很多,难以相续,所以是个恶缘充满的地方,来安慰我们、鼓励我们说:“你稀有难得!”

那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够发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才是永远离开这个退缘、堕缘的地方,佛讲的意思在这里。

【《无量寿经》要点之四:“三毒五恶”之意】

还有《无量寿经》里边,在下卷有一大段说到“三毒五恶”,相当长的经文,说在这个世界要戒贪、戒嗔、戒痴,然后有五种恶,第一大恶“一痛一烧”──“三毒五恶段”。这“三毒五恶段”,它有两种意趣:一个就经文的次第来讲,是在讲述完毕极乐净土的庄严之后,也讲述完毕众生往生净土的方法之后──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容易,而来诫止我们说:“你应当谨慎,莫犯这样的过失。”这个就像第十八愿所讲的“抑止门”,不要犯这样的过失,应当摒弃三毒而修持,少贪、少嗔、少痴,应当摒弃五恶,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这是要诫止我们。

第二方面也说明在这个世界的众生,他的根机就是如此,用这段经文来照明我们凡夫的根性就是如此,应该心怀惭愧,认识到自己根机低劣,而来老实念佛。

那么,这样有什么依据呢?这段文的开始,它的衔接是这样子的:在释迦牟尼佛讲完了极乐世界的庄严和众生往生的方法,以及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果报之后,底下世尊要劝诫我们了:

佛告弥勒、诸天人等:

无量寿国,声闻、菩萨,

功德智慧不可称说,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

啊!极乐世界这样的好!声闻菩萨功德如此殊胜,国土如此庄严,然后底下说: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

这么好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努力行善?应当:

“念道之自然”:往生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自然所牵随,你只要愿意去往生,阿弥陀佛本愿力令我们决定往生。

“著于无上下”:极乐净土没有任何的执著,没有上下的区别。

“洞达无边际”:完全是神智洞达,咸同一类,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无有边限,这说明功德利益之广大。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应当精进求法,应当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愿意去往生: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只要一心求愿往生,必然、必定往生!

横截五恶趣,恶道自然闭。

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五恶道”自然关闭了,所以,以往生极乐世界来讲,这个世界人天善道,仍然还是恶道,不是善道。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升道无穷极”:是说往生极乐净土开悟无边,悟得无量无边无生法忍,说是无有边限、无有穷极的、最高了。结果说:

“易往而无人”:非常容易往生,因为大家不能信顺,都在忙世间的事,不愿意求往生,都在忙世间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堕落的事情,所以佛的悲心很怜悯,“这么容易往生,结果世人迷没,造三毒五恶的罪,结果很少有人去往生!”

所以,有人就悲叹了:“你说那么容易往生,这个世界就没有人了。”

是啊!确实很容易往生,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人呢?“易往而无人”,他们不求往生,他们不信顺,他们造作三毒五恶,他们不能洞察世间这些过患。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什么障缘,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被佛的光明愿力自然牵随,往生极乐世界很容易。

你看这一段讲了好几个“自然”“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横劫五恶趣,恶道自然闭。”

什么叫“自然”呢?“自然”就叫“法尔自然”,它本来如此。

比如说长江水就往大海流,这个是自然而然的,不假人为造作;比如一些东西,苹果熟了自然往地上掉,这也是自然而然;我们念佛就回归极乐宝国,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无论长江水、黄河水,你是清──长江水比较清,黄河水很混浊,但是,大海没有选择,一到大海里边,就跟大海的水一样,同样的深、同样的广、同样的味道。

我们不管是清净心还是染污心,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回归极乐净土,这个叫“自然”。自然就不是我们的造作,“这样可以吧!那样不可以吧!”没有不可以,都自自然然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人为的造作,免除人为的造作,只要专修念佛,就顺佛本愿往生净土。所以才说“易往而无人”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世尊很悲叹,说为什么世间的人看不破世间的五欲六尘、虚幻的幻象呢?为什么心中不能够放弃这些执著呢?应该:

“勤行求道德”,极乐净土就是无上佛道、圆满功德,一旦到达极乐世界:

“可得极长生”:得到无量寿。

“寿乐无有极”:受涅槃之乐,没有限极。

接下来话锋一转,世尊就是很悲叹了,说:

然世人薄俗,共争不急之事。

但是世间的人,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容易往生的地方,他就不能听信劝导,他干什么呢?很浅薄,“俗”,俗气。怎么叫“薄俗”呢?

“共争不急之事”:往生大事才应当积极办理,结果大家都在争那些不着急的事情。底下就讲哪些不着急的事情: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

在这个娑婆世界,极大苦恼这样的世界里边,他们干什么呢?

勤身营务,以自给济。

自己在那里忙忙碌碌,挣钱、为名、为利……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

少长男女,共忧钱财。

有无同然,忧思适等。

不管是地位尊贵的人,还是地位低下的人,“无尊无卑”,也不论是贫穷人还是富贵人,也不论是年少者、年老者,男人、女人,大家都在忙什么呢?

“共忧钱财”:不求往生西方,为了赚钱啦、发财呀。

“有无同然”:有了钱,他在忧,要更多的钱;没有钱,他也是忧愁这件事情。并不因为有了钱就不忧愁了,照样忧愁,叫“有无同然”

“忧思适等”:忧虑、思考,种种的思绪紊乱,不管贫富都是一样的,都是苦恼,埋没当中。

屏营愁苦,累念积虑。

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这个就是世人的心态、世人的状况,他们在那里费尽心思、巧取豪夺,内心充满了忧愁和苦恼。白天晚上所想的,就是这件事情,念念所思,“累念积虑”,想的都是这些,为了发财,干什么事?出去旅游也想着发财,见了张三也想着发财,娘老子的钱也要赚……反正认钱不认人,总是想发财──“累念积虑”

“为心走使”:他在世界上这么忙,忙什么?这一颗心──被这个心所驱使,跑东啊、跑西啊,搭飞机到哪里去……其实都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驱使我们往东、往西到处走。

而我们今天来到法堂里边,也是“为心驱使”,我们为一个要闻法的心、要求生西方极乐的心,把我们引到这个地方来;那些大街上在跑的,他们要到这个地方谈判、那个地方做生意、那个地方做买卖,他们为了钱,到他们的地点。我们为了法到这个地方,所以,都是心驱使我们。

“无有安时”:我们来闻法,可以往生净土;世间这些事情,没有结局、没有了结、没有安稳。

底下就讲了很多了,所谓“三毒五恶”,是来诫劝我们应当看破世事,放下世间这些钱财、名利等等,应当一心求生西方净土,专念弥陀名号。这是这段文的含义。

【《无量寿经》要点之五: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同时,在《无量寿经》里边说:往生净土的人有两种状况,所谓“胎生”“化生”

我们净土三部经──在《无量寿经》里边,有一次,整个极乐的景象显现在阿难的面前──在《观经》里边也有一次,阿弥陀佛,还有观音、势至显示在韦提希夫人面前,就是在释迦牟尼佛引导十方诸佛来到他的宝盖头顶当中,光台现出十方诸佛国,然后在第七观里边就说:

阿弥陀佛,住立空中,

观音势至,侍立左右,

光明炽盛,不可具见。

这是在讲这三部经的时候──这两部经,当场就有极乐世界的景象显在当时的对机众的面前(很遗憾我们当时不在场,如果在,也看到了)。

《阿弥陀经》没有极乐景象的显现,《阿弥陀经》是为五浊恶世的众生所讲的。不过《阿弥陀经》有一个殊胜的地方是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这是《阿弥陀经》特别殊胜的地方。

《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讲到最后结尾的时候,咐嘱阿难、咐嘱弥勒菩萨等等,然后再告诉阿难说:

汝起,更整衣服,

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

“阿难,你起来,把衣服整理好,合掌恭敬,来礼拜无量寿佛”,前面都讲了这么多了,叫他现在礼拜无量寿佛。

十方国土,诸佛如来,

常共称扬,赞叹彼佛,

无著无碍。

十方国土所有的佛都在赞叹这尊佛。现在释迦牟尼佛要神力加持,让阿难和在场大众亲自睹见无量寿国的庄严景象──不光是说,当下让他看。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

正身西面,恭敬合掌,

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

白言:

阿难蒙佛的教敕,就起来把衣服整理好,向着西方五体投地顶礼无量寿佛,禀白世尊:

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

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我啊,还有在座大众,我们想亲自拜见彼阿弥陀佛安乐国土,还有彼阿弥陀佛的无量菩萨大众。”

说是语已,

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

话音刚落,当下、即刻,无量寿佛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

一切所有,皆同一色。

无量寿佛马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然后,所有世界,虚空天地里边所有的一切万物都是一个颜色──就是阿弥陀佛的金色之光都照过来了。下面又比喻说:

譬如劫水,弥满世界,

其中万物,沉没不现,

滉瀁浩瀚,唯见大水。

好像劫灾的时候,劫水无量无边,弥满世界,其中所有东西都被大水淹没了,看不到了,只能看见浩浩荡荡、渺渺茫茫一片大水。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

无量寿佛放大光明之后,整个世界就隐没掉了,淹住了、盖住了、消失了,只能看到什么呢?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

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

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文殊师利菩萨、普贤王菩萨,其他所有菩萨、阿罗汉,他们本来都有光,无量寿佛一放光,所有的光都没有了,就好像太阳光一出来,蜡烛、荧火虫、灯光通通都盖掉了、没有了。

【放下执著,一向专念】

这一段经文也是有它特别的意义,这说明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一心归投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的光明在我们心中照耀,我们就不会觉得还有不足,“我是不是还要再去念念别的菩萨?”一切菩萨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嘛!你再去念哪个菩萨呢?所有的菩萨都在阿弥陀佛光明里边了,“唯见佛光,明耀显赫”了!

你这样就会一向专念,所以,心中只有佛光,心中只有这一尊佛,所有的菩萨都收摄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不是说排除他们。

同时说明:修行念佛的人内心放下自我自力修行的执著。菩萨是有功德智慧的光明,但是菩萨来念佛的时候,也不会宣扬说“我有功德智慧,我念佛,我往生靠我的力量”,他也没有这样的认识,因为他的光也被盖住、没有了;那阿罗汉有功德智慧,也不会说“我靠我阿罗汉的功德”──也不是。也靠佛的光明,也是给盖住、没有了。

虽然说都盖住、没有了,不是说损失掉了,反而是提升到佛的档次。说:“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我们每天念十万声佛,也不认为自己“哎哟,我有多大的功德、有多了不起……”,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

即使我们出家,即使我们多少修善、多少持戒,也不把这一点从念佛里边单独拿出来,说:“某某人啦,你只念佛,你看!我超过你,我还有持戒,我还有修善,我还有诵经……”你这样拿出来看,说明你不是“唯见佛光,明耀显赫”,你内心里边有自己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我们即使能做一点点,都是很卑劣的。这一段经文是有它的意义。

【亲见极乐胜境】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

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

高出一切,诸世界上,

相好光明,靡不照耀。

此会四众,一时悉见。

这个时候,阿难就看见无量寿佛高大显赫,所有当时四众弟子通通都看见了(很遗憾!我们还是不在场──不过也没关系!我们在这里过把瘾)。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极乐世界的圣众看见这个世界也一样,彼此一点隔阂都没有,都看到了──这个不是假的。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

跟阿难和弥勒菩萨讲:

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

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

为悉见不?

说:“极乐世界这样的清净庄严,你们都看见了吗?”

阿难对曰:

唯然已见。

说:“世尊,我确实看到了,确实如此!”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

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无量寿佛在那里用广大的音声劝化一切世界众生,你听到了吗?”

阿难对曰:

唯然已闻。

“哎呀,我听到了,无量寿佛梵音震响四方。”然后世尊又问了: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

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

汝复见不?

(阿难)对曰:已见。

极乐净土的人民,他的七宝宫殿有百由旬、千由旬,广大无边,没有障碍。我们说乘飞机,他是乘七宝宫殿无所障碍,可以遍至十方来供养诸佛,“你看到没有?”

“哎呀!看到了。”这一切都历历在目。

【《无量寿经》要点之六:胎生与化生】

然后世尊又问了: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

汝复见不?

说到极乐世界有胎生,“胎”,用我们这世界的词来形容,像到娘胎里一样。

对曰:已见。

“也看到了。”怎么样胎生?底下就来描述胎生的状况:

其胎生者,

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

各于其中,受诸快乐,

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虽然说是胎生,它也很广大。这个“胎”又叫“宫胎”,又叫“宫花”,又叫“胎宫”,怎么讲呢?从外表看,它就是一朵莲花;从里边看,它就是一座宫殿,所以善导大师叫做“宫花”。就是莲花胎包着、没有开,包裹在里边。外面看是一朵莲花,它的里面是一个宫殿。里边有多大呢?有百由旬、五百由旬,这些众生在里边就“受诸快乐”,像我们这个世界忉利天上一样快乐,都很自然,不假造作。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

弥勒菩萨代我们问了:

世尊,何因何缘,

彼国人民,胎生、化生?

“世尊,什么缘故极乐净土的人有胎生、还有化生呢?”

“化生”就是极乐世界莲花当下打开,不在莲胎里边;“胎生”就是在里边要呆一段时间。

佛告慈氏:

下面来解释了:

若有众生,

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有疑惑心,但是他也修种种功德,定善、散善、三福回向等等这一些,但是他有疑惑心,这样“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

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于此诸智,疑惑不信。

对佛这种不可思议的佛智──“佛智”是总称,下面说了五点,所谓:“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等等,对这些,“于此诸智,疑惑不信”“啊?我这么罪业重,果然念佛就能往生吗?他那么下等根机,念佛一定往生吗?”内心有疑惑,不敢相信。

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虽然不能明信佛智,但是他还信罪福,也就是说相信因果报应:造了恶因受恶果,修善得善果;造罪就受苦,修福就享乐,所谓“犹信罪福”

“修习善本”:来修种种的善事功德,好像用这作为本钱回向一样,“愿生其国”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像此类的众生,就生在七宝宫殿之内,五百岁之间:

常不见佛,不闻经法,

不见菩萨、声闻圣众,

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他在宫殿里边五百岁的时间,第一点不能见佛;第二不闻经法;第三他不能见菩萨、声闻圣众,与佛法僧三宝有所隔障,这样于彼国土叫做“胎生”。好像世间的婴儿在母亲的胎里边隔开了,包在里边,没有出来。

那什么叫“化生”呢?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

作诸功德。

“乃至胜智”就是说“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是指什么呢?“明信佛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就是指第十八愿专修念佛。“至心信乐”“信心”就是信阿弥陀佛名号。所谓“明信佛智”就是信这句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智慧的结晶、阿弥陀佛光明智慧的本体,我们相信念佛必定往生,这就是阿弥陀佛的佛智。“作诸功德”就是相续念佛,这句名号包含万德,一切功德都包含在内。

当然,念佛之人,他也可以随他的根机,上辈、中辈、下辈都可以广行诸善,这也含在念佛之内。

此诸众生,

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他们不要经过五百岁这么一个莲花胎里边,在莲花里边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须臾之顷,

身相光明、智慧功德,

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刹那之间,他身体的大小、身上的光明和其他的诸菩萨都是平等,具足成就!

这个叫做“化生”

好!谢谢!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净宗法师《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首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

回到顶部